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ε-聚赖氨酸抑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菌体量法以及孔扩散法研究了ε-聚赖氨酸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及ε-聚赖氨酸浓度、pH值和温度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黄曲霉、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保加利亚乳杆菌等6种供试微生物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抑制效果较好,对黄曲霉较差;对各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2.5 mg/L;枯草芽孢杆菌25 mg/L;酿酒酵母800 mg/L;黄曲霉1 600 mg/L。ε-聚赖氨酸的抑菌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热稳定性非常好,能耐100℃的高温,在pH5~8抑菌活性最强,与甘氨酸、Nisin都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食品中常用的两种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尼泊金乙酯)和两种天然防腐剂(Nisin和ε-聚赖氨酸)对导致食醋产膜的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本试验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琼脂平板扩散法中的打孔法测定抑菌圈。试验结果表明,四种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大小为:Nisin>ε-聚赖氨酸>尼泊金乙酯>苯甲酸钠。Nisin抑菌效果最好,对1号,2号,3号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圈分别达到20.1 mm,21.1 mm,21.3 mm,17.5 mm,MIC分别为1.25,1.25,0.625,0.625 mg/mL。  相似文献   

3.
以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生物被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平板计数法从32种常用食品添加剂筛选出对该生物被膜抑菌效果最好的添加剂,研究各因素对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品防腐剂和酸味剂对蜡样芽孢杆菌生物被膜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尼泊金乙酯的抑制效果最佳;尼泊金乙酯的抑制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1 g/L尼泊金乙酯对生物被膜的抑制率达到99%;其对初期阶段形成的生物被膜有很强的抑制效果,对成熟生物被膜抑制作用很弱;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或尼泊金甲酯复合使用对生物被膜有很强的协同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常用食品防腐剂对西式火腿主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防腐剂对木糖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雷氏普罗威登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对于木糖葡萄球菌(G+),抑菌效果最好的是Nisin和ε-聚赖氨酸,MIC均为12.5μg/mL;对于地衣芽孢杆菌(G+),抑菌效果最好的是D-异抗坏血酸钠、丙酸钙、柠檬酸和柠檬醛,MIC均为12.5μg/mL;对于雷氏普罗威登菌(G-),抑菌效果最好的是过氧化氢和柠檬酸,MIC均为25μg/mL。结论:不同防腐剂对西式火腿肠主要腐败菌的抑制效果有所差异,应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5.
曲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曲酸对食品中常见污染细菌的抑制效果,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和圆滤纸片法研究曲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曲酸抑菌热稳定性以及曲酸与ε-聚赖氨酸复合抑菌效果.实验表明:曲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分别是0.25%、0.40%;曲酸经过80、100、120℃处理30 min后MIC不变:1.0%的曲酸与0.001%的ε-聚赖氨酸复合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能力增强.结论:曲酸对食品中常见污染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且热稳定性好,与ε-聚赖氨酸复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碱性磷酸酶、紫外吸收物、丙酮酸含量以及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等为指标,通过单独及联合使用ε-聚赖氨酸盐酸盐、乳酸链球菌素(Nisin),综合评价了ε-聚赖氨酸盐酸盐、Nisin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与Nisin对蜡状芽孢杆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Nisin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壁膜结构以增加细胞壁膜的通透性,而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主要是通过影响ATP酶活性、蛋白质合成与表达及能量代谢过程来影响菌体的生长代谢活动。二者联合使用,可在较低浓度下达到更好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防腐剂对3 种模式腐败菌抑菌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食品防腐剂对腐败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防腐剂对藤黄微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结果:对于藤黄微球菌(G+),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乳酸链球菌素(Nisin)与ε- 聚赖氨酸,MIC 均为12.5μg/mL;对于枯草芽孢杆菌(G+),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丙酸钙、丁二酮、柠檬酸、柠檬醛和D- 异抗坏血酸钠,MIC 均为6.25μg/mL;对于大肠杆菌(G -),抑菌效果最好的是过氧化氢和丁二酮,MIC 均为25μg/mL。结论:不同防腐剂对3 种模式腐败菌的抑制效果有所差异,应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8.
7 种食品防腐剂对肉制品污染微生物的 抑菌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韬  李春  周晓宏 《食品科学》2012,33(11):12-16
通过测定抑菌率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研究化学防腐剂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单辛酸甘油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以及生物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Nisin)、壳聚糖、ε-聚赖氨酸(ε-PL)对12株肉制品腐败(包括2株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3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2株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1株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以及1株肠球菌(Enterococcus))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7种防腐剂对供试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强弱顺序为:Nisin>壳聚糖>ε-PL>单辛酸甘油酯>EDTA>双乙酸钠>山梨酸钾。3种生物防腐剂的抑菌效果明显强于其他4种化学防腐剂。通过比较各种防腐剂对不同种和同种不同株的细菌的抑菌效果,表明同一种防腐剂不仅对不同种的细菌抑菌效果不同,即使对同种不同株的细菌其抑菌效果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牛津杯抑菌试验方法,以地衣芽孢杆菌和芽孢杆菌LAMI 002为抑制对象,筛选高效防腐剂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复配防腐剂配比。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均能抑制腐败菌生长,最佳复配防腐剂配方为:溶菌酶0.185 2 g/kg,ε-聚赖氨酸0.054 1 g/kg,乳酸链球菌素0.066 3 g/kg。验证实验中混合腐败菌得到了有效控制,菌落总数减少了99.07%。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牛津杯法与二倍梯度稀释法对高良姜提取液抑菌广谱性、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研究,同时与食品常用的防腐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比较,并考查高良姜提取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8种菌的抑菌活性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希瓦氏菌大肠杆菌。对蜡样芽孢杆菌的MIC为0.012 5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98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56 mg/mL,山梨酸钾MIC为2.5mg/mL,苯甲酸钠MIC为25.0 mg/mL。在一定范围内高良姜提取液对pH、盐浓度、糖浓度稳定,对温度、紫外光照不稳定。高良姜提取物具有广泛的抑菌谱,抑菌效果强于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有望成为新一代绿色防腐剂。  相似文献   

11.
ε-聚赖氨酸是一种高安全性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抑菌谱广、抑菌活性强的特点。该研究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指标菌,利用荧光探针5-氰基-2,3-二甲苯基氯化四唑检测菌体细胞在ε-聚赖氨酸处理前后的代谢活性,计算相对活性,考察ε-聚赖氨酸的杀菌效果,利用Linear和Weibull模型拟合杀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液体体系条件下低质量分数(0.005%)ε-聚赖氨酸与大肠杆菌作用15 min,活性下降至起始活性的86.33%,120 min时为73.44%;ε-聚赖氨酸作用质量分数为0.025%时,处理15 min时活性为起始活性的21.06%,120 min时仅为3.61%。ε-聚赖氨酸杀灭枯草芽孢杆菌的效果与大肠杆菌相近。动力学分析显示ε-聚赖氨酸杀菌效果的Linear模型拟合度低,R2值低于0.70,Weibull模型在测试质量分数范围可精确拟合杀菌动力学过程,R2值大于0.97。该研究表明基于细胞代谢活性指标,Weibull模型可准确拟合ε-聚赖氨酸杀菌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经冰醋酸溶解、氢氧化钠碱性润胀和冷冻预处理后,利用有机溶剂对壳聚糖置换脱水,再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制备不同取代度的壳聚糖季铵盐;利用制备的壳聚糖季铵盐作为抑菌剂对造纸厂白水中常见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抑菌实验,并与常用抑菌剂进行比较,且将其与常用抑菌剂异噻唑啉酮复配,进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抑菌效果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用异丙醇对壳聚糖置换脱水,与空白样相比壳聚糖季铵盐得率提高14.3个百分点,产物得率最高可达到60.3%;从实际抑菌效果及生产成本考虑,最佳底物反应比例是n(壳聚糖)∶n(ETA)=1∶6;壳聚糖季铵盐也是一种广谱抑菌剂,在异噻唑啉酮中加入用量20%的壳聚糖季铵盐,具有最好的复配抑菌性能。  相似文献   

13.
侧孢短芽孢杆菌抗菌肽brevilaterin对细菌具有广谱抑菌活力,但是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显著高于革兰氏阳性菌,只有增大用量才能发挥广谱抑菌活性。该研究以食源性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指示菌,首先测定了食品中常用抑菌剂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分别考察了抗菌肽brevilaterin与各添加剂的联合抑菌效应,筛选了与brevilaterin具有协同作用的添加剂,进一步通过复配形成brevilaterin广谱高效抑菌配方。结果显示,天然防腐剂的抑菌效果优于化学防腐剂,且天然防腐剂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普遍优于革兰氏阴性菌; brevilaterin分别与ε-聚赖氨酸、nisin联用对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具有协同抑菌效应,与EDTA-Na_2、柠檬酸、Na_3PO_4联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协同抑菌效应;选取brevilaterin、nisin和柠檬酸进行复配,时间杀菌曲线结果表明该组合能够发挥协同广谱抑菌效应,brevilaterin添加量降低为原用量的1/8。说明协同抑菌物质复配可有效降低brevilaterin使用剂量,且对食源性致病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方法对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液中的主要微生物群进行分离,再根据细菌的菌落形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出引起涂布液腐败的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腐败菌。此外,还考察了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尼泊金酯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ε-聚赖氨酸等5种防腐剂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5种防腐剂的抑菌效果强弱顺序为ε-聚赖氨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双乙酸钠山梨酸钾尼泊金酯钠,其中ε-聚赖氨酸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0.075 mg/m L。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9):263-269
ε-聚赖氨酸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具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物质,易被生物降解,对人体无害。主要由白色链霉菌属、北里孢菌属和麦角真菌分泌,近年来也有报道灰橙链霉菌、稠李链霉菌、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也能分泌ε-聚赖氨酸。筛选方法多在NISHIKAWA和OGAWA方法的基础上改进。研究者通过诱变育种和分子改良提高菌株的产量。最常用的诱变剂为DES和UV或两者协同诱变。分子改良常用技术为原生质体融合,基因组重排及染色体步移。摇瓶发酵ε-聚赖氨酸产量最高的菌株为日本的S.aureofaciern菌株,达到了4.5 g/L,我国摇瓶发酵产量最高的菌株为Streptomyces sp.达到了3.11 g/L。ε-聚赖氨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食品添加剂上已经投入使用,特别是食品防腐剂,在医药及生物材料上也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鲜湿热干面中主要腐败微生物,本研究通过16Sr DNA序列和生化鉴定对从热干面中分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确定从中分离出一株蜡样芽孢杆菌。为利用食用菌发酵液抑制蜡样芽孢杆菌生长,以菌丝生长速度为筛选指标,从香菇、黑木耳、血耳、猴头菇和蛹虫草5个品种26个菌株中各筛选1个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并通过不同品种菌株发酵液对蜡样芽孢杆菌生长抑制效果评价,筛选最佳食用菌品种及菌株,最后,利用微量二倍稀释法确定发酵液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5个食用菌品种中,血耳的麻城血耳菌株对所分离蜡样芽胞杆菌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在300 min检测周期内其抑制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确定麻城血耳发酵液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1.25μL/m L。本研究为血耳发酵液应用于鲜湿热干面的生产和保鲜提供参考,并为食用菌发酵液应用于鲜湿面条营养和功效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免泡豆杆腐败菌复配抑菌剂的优化及其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泡豆杆营养丰富,含水量高,货架期短,极易发生芽孢杆菌腐败变质。为有效抑制芽孢杆菌繁殖对豆杆产品品质的影响,采取二倍稀释法结合抑菌率考察乳酸链球菌素(Nisin)、ε-聚赖氨酸和山梨酸钾对4株优势腐败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复配抑菌剂配比,并比较复配抑菌剂在不同应用方式和条件下对免泡豆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Nisin和ε-聚赖氨酸对4株腐败菌的抑菌能力强于山梨酸钾,复配抑菌剂最佳配比为:Nisin 22.50μg/m L、ε-聚赖氨酸57.54μg/m L、山梨酸钾425.00μg/m L。采用复配抑菌剂溶液进行复水,并结合100℃20 min热杀菌处理对免泡豆杆抑菌保鲜效果最好,25℃货架期可达10 d,较对照样品延长了4d,为免泡豆杆的防腐保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菜籽多酚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菜籽多酚溶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0.05%~0.80%的菜籽多酚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显示浓度-效应关系。最佳抑菌浓度在0.4%左右。菜籽多酚对3种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大肠杆菌是1.00 mg/100 mL,枯草杆菌是0.50 mg/100 mL,金黄色葡萄球菌是0.25 mg/100 mL。以上结果表明:菜籽多酚有抑菌能力,可望用于食品贮存与加工。  相似文献   

19.
对以淀粉为成膜基质,海藻酸钠和甘油为增塑剂,ε-聚赖氨酸为抑菌剂的淀粉基抑菌膜进行研究,并对其抑菌性和膜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2μg/mL,而将ε-聚赖氨酸添加到淀粉膜后,最低抑菌浓度都提高到64 mg/g,对淀粉膜和抑菌膜的力学性能、红外光谱检测、透气性和透油性及膜液的流变性、接触角等比较,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获得最佳的复配防腐剂抑制苏云金芽孢杆菌效果.方法 选择不同的防腐剂,通过药敏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MIC)法测定苏云金芽孢杆菌对其敏感性,利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防腐剂组合,并对获得的最佳防腐剂组合抑菌效果进行验证.结果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乳酸链球菌素、聚赖氨酸、尼泊金乙酯较为敏感,其MIC分别为0.01、0.078和0.039 mg/ml,但是对乳酸钠、山梨酸钾不敏感.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乳酸链球菌素、聚赖氨酸和尼泊金乙酯浓度分别为0.313、0.039和0.25 mg/ml时效果最佳,可使基质中苏云金芽孢杆菌降低2.35个数量级.结论 选择这一最佳组合在室温( 25℃)条件下,猕猴桃汁、里脊肉糜、牛乳中细菌数在4d时分别增长1.61、2.95、2.16个数量级;在0~4℃贮藏5d时分别增长1.24、0.94、0.1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