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125Ⅰ和111In标记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Panitumumab,在体外用EGFR阳性细胞UM-SCC-22B测定125Ⅰ-Panitumumab和111In-DOTA-Panitumumab的放射免疫活性分数,并在正常小白鼠体内进行生物分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anitumumab的125Ⅰ和111In标记均具有较高的标记率,经PD-10纯化后放化纯均高于98%.125Ⅰ和111In标记的Panitumumab具有较高的体外免疫活性.生物分布实验数据显示,实验中所有的时间点,111In-DOTA-Panitumumab在肝脏和脾脏中的摄取均显著高于125Ⅰ标记物,说明不同核素标记对生物分子的体内外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125I和111In标记人源化抗EGFR单克隆抗体Panitumumab,在体外用EGFR阳性细胞UM-SCC-22B测定125I-Panitumumab和111In-DOTA-Panitumumab的放射免疫活性分数,并在正常小白鼠体内进行生物分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anitumumab的125I和111In标记均具有较高的标记率,经PD-10纯化后放化纯均高于98%1。25I和111In标记的Panitumumab具有较高的体外免疫活性。生物分布实验数据显示,实验中所有的时间点,111In-DOTA-Panitumumab在肝脏和脾脏中的摄取均显著高于125I标记物,说明不同核素标记对生物分子的体内外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国内基因工程制备的Annexin Ⅴ,采用Iodo-Gen标记方法,研究了125,131I-Annexin Ⅴ的标记条件.在每管加入50 μg Iodo-Gen、pH=6~7.8、Annexin Ⅴ的质量浓度大于25 μg/mL的条件下,反应10 min,标记物的标记率大于80%.经PD-10色谱柱纯化后,标记物的放化纯度大于95%,室温下,标记物能稳定40 h.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实验表明,碘标记的Annexin Ⅴ主要浓聚于肝、脾、肾,在体内清除很快.凋亡细胞结合分析表明,碘标记的Annexin Ⅴ保持了较好的生物活性,对PS的解离常数K为8.53 nmol/L,结合容量RT为1.23×106结合位点数/个细胞.所制备的细胞凋亡检测剂125,131I-Annexin Ⅴ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动物模型或人体实验.  相似文献   

4.
利用国内基因工程制备的Annexin Ⅴ,采用Iodo-Gen标记方法,研究了125,131I-Annexin Ⅴ的标记条件.在每管加入50 μg Iodo-Gen、pH=6~7.8、Annexin Ⅴ的质量浓度大于25 μg/mL的条件下,反应10 min,标记物的标记率大于80%.经PD-10色谱柱纯化后,标记物的放化纯度大于95%,室温下,标记物能稳定40 h.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实验表明,碘标记的Annexin Ⅴ主要浓聚于肝、脾、肾,在体内清除很快.凋亡细胞结合分析表明,碘标记的Annexin Ⅴ保持了较好的生物活性,对PS的解离常数K为8.53 nmol/L,结合容量RT为1.23×106结合位点数/个细胞.所制备的细胞凋亡检测剂125,131I-Annexin Ⅴ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动物模型或人体实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99m)Tc-HYNIC-KE108用于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像的可行性,本研究设计合成了新型的生长抑素类似物HYNIC-KE108,并进行~(99m)Tc标记,优化标记条件,测定标记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和体外稳定性,研究其在正常小鼠及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在优化条件下,~(99m)TcHYNIC-KE108的标记率90%,经Waters Oasis HLB小柱纯化后,放化纯度98%,标记物的脂水分配系数logP为0.43±0.02(n=3),体外稳定性良好。标记物在正常小鼠体内血液清除快,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在胃、肺和肝脏中放射性摄取相对较高。荷瘤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标记物注入体内4h时在肿瘤中的放射性摄取为(1.14±0.91)%ID·g-1,肿瘤与血、肌肉、心脏的放射性摄取比(T/NT)为1.78、8.14、3.35。本工作为进一步研究~(99m)Tc标记的KE108作为生长抑素受体阳性肿瘤显像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Iodogen氧化法对胃癌单克隆抗体3 H11进行了123I标记,用PD-10层析柱分离纯化标记物,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度,评价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并观察了标记物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标记结果显示,123I-3 H11的优化标记条件为:Iodogen 10μg、3 H11 30μg、Na123I溶液20μL(13.3 MBq)、磷酸盐缓冲溶液100μL(pH7.4、0.2 mol/L)、常温下反应8 min,123I-3 H11标记率70%~80%;稳定性结果显示,标记物在4℃人血清中的体外稳定性较好,放置48 h后放化纯度92%;正常昆明鼠体内生物学分布显示,全抗3 H11血液半清除时间为12.25±0.25 h,胃组织有明显摄取。以上结果提示,123I-3 H11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肿瘤放射免疫显像剂。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明胶静脉注射后在机体内的吸收及分布情况,用99Tcm对明胶进行整体标记,然后将标记物99Tcm-明胶静脉注射于小鼠和家兔体内,检测不同时间后标记物的生物分布。结果表明,明胶可以被99Tcm所标记,且标记产物99Tcm-明胶放化纯大于95%;小鼠体内分布显示其具有较高肾摄取率,5 min时小鼠肾的摄取率达到29.36%/g,20 min时可以达到66.88%/g;家兔双肾显像清晰。说明99Tcm-明胶具有特异性肾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一种可用于叶酸受体阳性肿瘤显像的PET/MRI双模态显像探针(~(64)Cu-DOTA-SPIONs-PEGFA)的合成、初步的生物学评价及PET/CT和MRI显像结果。该探针由包覆了生物相容性的聚乙二醇(poly ethylene glycol,PEG)、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子(superparame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SPIONs)、叶酸(folic acid,FA)、1,4,7,10-四乙酸-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DOTA)和正电子放射性核素~(64)Cu组成。经纯化后,~(64)Cu-DOTA-SPIONs-PEG-FA放化纯大于98%。荷KB裸鼠体内分布显示:~(64)Cu-DOTA-SPIONs-PEG-FA在肝脏、脾脏和肺中的放射性摄取较高,与非靶向标记物~(64)Cu-DOTA-SPIONs-PEG-OH比较,其对KB细胞瘤有明显的靶向作用。在MRI和PET/CT模式下,KB肿瘤能被较清晰地显像。~(64)Cu-DOTA-SPIONs-PEG-FA作为KB细胞肿瘤的PET/MRI双模态显像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改善其标记率、稳定性和比活度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131I标记锰卟啉(MnTBAP)探讨锰卟啉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代谢。采用Iodogen法对锰卟啉进行131I标记;以聚酰胺薄膜为支持介质、生理盐水为展开剂,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度;KM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MnTBAP(每只185kBq,n=6),分别于注射后5、10、30、60、120、240、1 440min取各脏器,称重、测定计数率,计算每克组织摄取注射剂量的百分率(%ID/g)。结果表明,131I-MnTBAP标记率达96.3%,其放化纯在标记后2、24、48h分别为96%、95%、94.5%;动物实验显示131I-MnTBAP在小鼠体内广泛分布,主要经肝和肾脏进行代谢,肝、肾的放射性摄取在注入后5min时分别为8.34%ID/g、12.23%ID/g,4h时则分别下降为0.34%ID/g、0.73%ID/g,血液中放射性清除较快,注入后5min时血液中放射性摄取为5.55%ID/g,4h为0.86%ID/g。因此,碘标记锰卟啉的标记物体外稳定,体内主要经肝、肾代谢,可用于进一步的微量示踪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同位素》2019,(6)
目的: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固体靶系统制备PET核素~(64)Cu,进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DKFZ-PSMA-617(PSMA-617)研究。建立~(64)Cu-PSMA-617标记化合物生产及初步快速质量控制方法,为PSMA高表达肿瘤的PET显像及放射性免疫导向手术提供新型探针。方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实现固体靶制备的~(64)Cu对PSMA-617的快速标记与纯化。利用放射性薄层层析分析(Radio-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Radio-TLC)和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Radio-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adio-HPLC),进行~(64)Cu-PSMA-617放化纯和稳定性检测。参考2015年《中国药典》进行~(64)Cu-PSMA-617的初步质量控制。通过静脉注射1.85 MBq的~(64)Cu-PSMA-617至Balb/c小鼠体内,进行该探针的体内分布研究。结果:~( 64)Cu-PSMA-617的标记率96%,放化纯度98%,标记化合物在多种缓冲液中放置24 h依然保持原有放化纯度。经过尾部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后,放射性主要积累在肝脏/肾脏部位,符合该探针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行为。结论:本研究实现了~(64)Cu-PSMA-617探针的快速标记并建立了其质量控制方法,~(64)Cu-PSMA-617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体内分布研究确认了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性质,该研究结果可为其进一步用于前列腺癌诊疗的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64Cu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放射性核素,主要用于PET诊断。本文基于C30加速器对64Cu核素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制靶靶片为金属铜材质,在靶片表面镀金膜,以保护铜基底。镀金完成后用HCl和H2O2浸泡镀金层以去除金属杂质,用脉冲电镀法电镀富集64Ni层。将靶片转移至C30加速器固体靶站进行辐照,束流能量为15.5 MeV。将辐照后的靶片转移至分离纯化热室。在溶靶槽中加入6 mol/L HCl和30%H2O2溶靶,使用AG1-X8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最终获得64Cu核素。分别测定64Cu的放射性核纯度、放射化学纯度、金属杂质含量等质量指标。待收集的64Ni溶液衰变完全后,使用AG1-X8树脂回收。检验结果显示,富集64Ni厚度约8.5~16.3 mg/cm2,64Cu产能大于37 GBq,产额可达180~250 MBq/(μA·h),放射性核纯度大于99.9%,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7.0%,金属杂质含量均小于0.5 μg/GBq。64Cu制备工艺稳定、质量可控,达到了规模化生产水平,为64Cu相关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核素来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适用于64Cu核素生产的靶托材料,解决采用铜靶托时氯化铜[64Cu]最终产品中非放射性铜杂质含量易超标的问题,获得满足放射性标记要求的氯化铜[64Cu]溶液,选用金属钽作为靶托材料,对钽靶托进行热流固耦合分析、镀镍、溶解、辐照以及坠落、热冲击等实验研究,利用钽靶托进行64Cu核素的实际生产。结果表明,钽靶托可应用于64Cu核素制备,并可简化64Cu核素生产工艺,产能可达38.1 GBq(EOB),产额可达190.5 MBq·μA-1·h-1(EOB)。所得氯化铜[64Cu]溶液的放射性核纯度>99.9%,放化纯度>95%,金属杂质含量均低于1.5 μg·GBq-1。本研究验证了钽靶托可应用于64Cu核素生产,避免了镀金工艺,可更高效地进行64Cu生产。  相似文献   

13.
朱华  刘特立  王风  蒋金泉  韩雪迪  杨志 《同位素》2019,32(6):382-387
目的: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固体靶系统制备PET核素64Cu,进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DKFZ-PSMA-617(PSMA-617)研究。建立64Cu-PSMA-617标记化合物生产及初步快速质量控制方法,为PSMA高表达肿瘤的PET显像及放射性免疫导向手术提供新型探针。方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实现固体靶制备的64Cu对PSMA-617的快速标记与纯化。利用放射性薄层层析分析(Radio-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Radio-TLC)和放射性高效液相色谱(Radio-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adio-HPLC),进行64Cu-PSMA-617放化纯和稳定性检测。参考2015年《中国药典》进行64Cu-PSMA-617的初步质量控制。通过静脉注射1.85 MBq的64Cu-PSMA-617至Balb/c小鼠体内,进行该探针的体内分布研究。结果:64Cu-PSMA-617的标记率>96%, 放化纯度>98%,标记化合物在多种缓冲液中放置24 h依然保持原有放化纯度。经过尾部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后, 放射性主要积累在肝脏/肾脏部位,符合该探针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行为。结论:本研究实现了64Cu-PSMA-617探针的快速标记并建立了其质量控制方法,64Cu-PSMA-617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体内分布研究确认了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性质,该研究结果可为其进一步用于前列腺癌诊疗的临床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99 Tc m(CO)3-BPHRGD,并进行体内外生物学评价。在pH=7、75℃条件下反应30min,99 Tc m(CO)3-BPHRGD的标记率均大于80%,纯化后标记物的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体外稳定性实验显示,在37℃时,标记物在生理盐水、胎牛血清及半胱氨酸溶液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正常小鼠体内生物分布数据显示,99 Tc m(CO)3-BPHRGD在血液中清除较快,主要通过肝肾代谢。  相似文献   

15.
对生长抑素八肽类似物NOTA-NOC进行64Cu标记,并对64Cu-NOTA-NOC的体外稳定性、脂水分配系数、正常及荷瘤小鼠体内分布进行初步研究。建立64Cu-NOTA-NOC的标记及质控条件;考察64Cu-NOTA-NOC的体外稳定性,测定其脂水分配系数;通过尾静脉注射64Cu-NOTA-NOC至小鼠体内,进行生物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即可获得标记率大于95%的64Cu-NOTA-NOC;64Cu-NOTA-NOC在缓冲溶液及10%胎牛血清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脂水分配系数为-1.12±0.005 6;64Cu-NOTA-NOC在正常昆明(KM)小鼠体内主要经肾脏代谢,血液摄取值随时间下降明显,显示其体内清除速度较快;在荷BON-1胰腺癌裸鼠体内也主要经肾脏代谢;在肿瘤中具有较高的摄取,注后2 h,肿瘤/肌肉摄取比值达10.38;荷BON-1胰腺癌裸鼠的PET/CT显像结果显示,1 h时,肿瘤对64Cu-NOTA-NOC的摄取率最高,为7.7%ID/g,而给予阻断剂后,肿瘤对64Cu-NOTA-NOC的摄取率显著降低,为0.94%ID/g。NOTA-NOC的64Cu标记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完成,64Cu-NOTA-NOC在缓冲溶液及10%胎牛血清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在动物体内主要经肾脏代谢,体内清除较快,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有较高摄取;PET/CT实验结果显示肿瘤对64Cu-NOTA-NOC的摄取具有特异性。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64Cu-NOTA-NOC具有用于胰腺癌诊疗的潜质,值得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具有优良生物学性能的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PAMAM)为纳米载体,将具有肿瘤靶向性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与纳米载体相连,并通过放射性核素~(131)I进行标记,对标记物的体内外药效学性质进行评价,探讨将其应用于肿瘤特异显像和靶向治疗的可能性。从多肽化学修饰法角度设计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RGDyC),利用点击化学法引入双功能基团PEG(NHS-PEG-MAL),采用"一锅两步"法制备RGDyC-PEG-PAMAM纳米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和紫外光谱进行表征确定产物,并检测纳米粒径分布和电位,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形态大小及分布;进一步采用氯胺T法进行~(131)I标记,并测定标记率、标记物的稳定性及脂水分配系数。所设计的RGDyC-PEG-PAMAM纳米复合物制备产率为62.09%,~(131)I对其标记率为94.68%~98.87%,标记物在体外72h后放化纯大于80%,脂水分配系数lg P(正辛醇/水)为-1.59±0.09。所设计的RGDyC-PEG-PAMAM可采用氯胺T法成功完成~(131)I标记,制备与标记过程高效、简捷,标记物~(131)I-RGDyC-PEG-PAMAM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较高亲水性,成药性良好,为后期进一步考察体外肿瘤细胞摄取与生长抑制、评估人癌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治疗及肿瘤显像等体内外药效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31)I-RGDyC-PEG-PAMAM有可能作为一个新型SPECT探针应用于肿瘤特异显像与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7.
合成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Aβ斑块显像剂:7-甲氧基-2(6-[18F]-氟-吡啶-3-基)咪唑[2,1-β]-8-吡啶噻唑(18F-W372),不校正合成效率为(25.3±7.1)%(n=6),产品放化纯大于99.5%,比活度为659~721PBq/mol。 18F-W372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初始5min脑摄取为(4.36±1.44)%ID/g,清除较快,30min为(0.54±0.16)%ID/g,摄取比达到8,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该药物安全可靠。在体试验显示药物注射40min,AD患者平均皮层/小脑吸收显著高于健康老年对照组。18F-W372是一种潜在的脑内Aβ淀粉显像剂。  相似文献   

18.
孕酮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水平可对乳腺癌的激素治疗进行预测和指导。5-[4-(3-氟丙基)-4-甲基-2-氧-1,4-二氢-2H-苯并[d][1,3]口恶嗪-6-基]-1H-吡咯-2-甲腈(19FPr-Tanaproget)是Tanaproget的衍生物,它作为孕酮受体激动剂,对PR有高选择性和高亲和性,用放射性核素18F标记、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技术显像,可通过检测PR的情况,对乳腺癌进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本实验以自制的氟标记前体,先合成了参比化合物19FPr-Tanaproget,再在氟多功能模块上合成了18FPr-Tanaproget,经Sep-Pak C-18柱和HPLC分离得到放化纯大于97%的产物。室温下在水中和血清中分别放置6h,放化纯仍大于95%。对标记率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最佳标记温度、时间、前体浓度分别为100℃、35min和32.7mmol/L,此条件下总的合成时间为45min,放化产率可达到10.9%(已校正)。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99 Tcm(CO)3-BPHRGD,并进行了荷M21人黑色素瘤裸鼠体内生物学评价。在pH=7、75℃条件下反应30min,99 Tcm(CO)3-BPHRGD的标记率大于80%,纯化后标记物的放化纯度大于98%。体外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37℃下,标记物在生理盐水、人血清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荷M21人黑色素瘤裸鼠体内分布显示,注射99 Tcm(CO)3-BPHRGD后0.5、1、2、4h,标记物的瘤/血比分别为0.70±0.45、0.87±0.05、1.10±0.19、1.68±0.04。随着时间的延长,靶与非靶的放射性摄取比(T/NT)增大,表明该标记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清除速度慢于其他组织。通过进一步结构修饰,改变其体内代谢途径及药代动力学性质,99 Tcm(CO)3-BPHRGD非常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肿瘤显像剂。  相似文献   

20.
为制备纳米材料SPION-DMSA-RGD及其标记物SPION-DMSA-RGD-99 Tcm,探讨该标记物作为SPECT/MRI双模态显像剂的可能性,在水溶性纳米颗粒SPION-DMSA上连接c(RGDfC),得到了SPION-DMSA-RGD,并进行了结构表征。用99 Tcm对SPION-DMSA-RGD进行标记,并对该标记物进行了正常鼠和荷U87MG人脑神经胶质瘤裸鼠的生物分布研究,及荷U87MG人脑神经胶质瘤裸鼠的MRI和SPECT显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PION-DMSA-RGD具有超顺磁性,99 Tcm标记率约为98%。正常鼠和荷U87MG人脑神经胶质瘤裸鼠的生物分布结果表明,SPION-DMSA-RGD-99 Tcm在血液中清除较快,在肝脏中摄取较高,在肿瘤中有摄取。荷U87MG人脑神经胶质瘤裸鼠的MRI和SPECT显像结果表明,SPION-DMSA-RGD和SPION-DMSA-RGD-99 Tcm的肿瘤主动靶向作用明显。以上结果提示,对于荷U87MG人脑神经胶质瘤裸鼠,SPION-DMSA-RGD-99 Tc m是一种SPECT/MRI双模态显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