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生产易被人体高效吸收利用的补钙剂以及提高牛骨的利用率,对实验室自制的牛骨多肽进行钙螯合处理,以螯合率、钙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确定制备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径及稳定性分析比较螯合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制备肽钙螯合物的最佳条件为肽钙质量比2∶1、温度60℃、时间40 min、pH 8.0。在此条件下,螯合率达到38.97%,钙质量分数为21.29%。对最佳条件下的多肽螯合物进行光谱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氨基与羧基参与螯合反应,且二者之间主要发生配位反应;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螯合后分子发生聚集,结构更加紧密。实验制备的肽钙螯合物,具有潜在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木瓜蛋白酶酶解珠蚌肉制备的活性肽为原料,研究珠蚌活性肽与钙离子的螯合新工艺,并对螯合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珠蚌活性肽与钙离子的最佳螯合工艺为螯合时间45min、温度35℃、肽钙比4.5:1、pH9.5、固液比1:30,此条件下,肽钙螯合率为31.47%。红外光谱扫描显示,肽的螯合产物在1418.7cm-1出现了羧酸盐的特征峰,在3386.8cm-1处出现了铵盐的特征峰,表明珠蚌活性肽与钙离子螯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以罗非鱼鳞胶原肽与氯化亚铁盐为原料制备多肽亚铁螯合物,并对其最佳螯合条件及螯合物结构进行探究。以螯合物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螯合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衍射和氨基酸分析等方法对螯合物结构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螯合物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5.30,多肽浓度3.00%,多肽与铁质量比3.2∶1.0,该条件下螯合率为82%,螯合物得率为65.43%;通过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氨基酸组成符合胶原多肽的成分特征,螯合后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增加;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以及X衍射等结果表明多肽与亚铁盐以配位键结合成多肽亚铁螯合物。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羊骨多肽亚铁螯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及结构的表征,本试验采用羊骨粉为原料,制备出羊骨多肽,并超滤分离得出螯合效果最好的肽段为0~3 KDa,再与FeCl_2进行螯合,得到羊骨多肽亚铁螯合物。以螯合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条件为反应的肽铁质量比为3∶1,底物浓度为30 mg/mL,pH为5.2,螯合时间为30 min,螯合温度为35℃,最终螯合率为78.00%。以羊骨多肽为参照,试验结果表明,定性检测确定了螯合物的形成,紫外光谱显示亚铁离子与多肽作用,红外光谱表明螯合位点为氨基,羟基和C=O,扫描电镜可看出羊骨多肽与亚铁离子发生了吸附作用,结构紧密。通过氨基酸分析可得出,氨基酸组成符合胶原多肽的成分特征,螯合后天冬氨酸与谷氨酸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鳕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的较佳制备工艺及其消化吸收稳定性,以螯合率为指标对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Cl2的螯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体外胃肠模拟消化系统考察了产物在胃肠道环境中螯合率的变化情况。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优化后螯合工艺确定为酶解时间1.5 h、肽钙质量比8∶1、pH 5.5、螯合温度50 ℃、螯合时间1 h,最终螯合率可达93.47%。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鳕鱼骨明胶多肽与Ca2+螯合后由粗糙的纤维状结构变为光滑的球状颗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Ca2+和鱼骨明胶肽的氨基端与羧基端相结合。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证明,钙肽螯合物在模拟胃液中结构易受破坏,螯合率从60.74%降低到3.64%;在模拟肠液中螯合率随着时间的延长,由10.74%上升至53.38%(120 min)。研究结果为水产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及鱼骨明胶多肽螯合钙这一新型补钙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制备人体高效吸收利用的补钙剂并探究其对MC3T3-E1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对牛骨多肽进行钙螯合处理,以钙螯合能力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方法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原子吸收等方法探究肽钙螯合物的结构特性及其稳定性;通过细胞实验探究牛骨肽钙螯合物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活性的影响。结果:制备牛骨肽钙螯合物的最佳条件为肽钙质量比2.97∶1、温度62.54℃、pH 9.06。在该条件下,钙螯合能力达到55.65 μg/mg。光谱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氨基氮、羟基氧和羧基氧是钙主要螯合位点,二者之间主要通过配位键结合,且肽螯合钙后分子质量增加;此外,牛骨肽钙螯合物稳定性受温度影响较小,但对pH值较敏感。MC3T3-E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肽钙螯合物具有明显促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活性的作用。结论:制备的牛骨肽钙螯合物具有潜在的促MC3T3-E1细胞成骨活性功效。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制备蛋白肽钙螯合物,并对螯合工艺和螯合物的抗氧化和抗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螯合温度30℃、时间30 min、p H8.0、多肽与氯化钙的质量比4:1时,螯合率可达60.3%。肽钙螯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6%,能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螯合物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正常生长曲线,通过破坏其细胞膜的完整性发挥作用。研究结果为玉米醇溶蛋白肽钙螯合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乳清蛋白肽螯合钙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优化乳清蛋白肽-钙的螯合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对乳清蛋白肽与氯化钙的螯合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水平,得到乳清蛋白肽-钙螯合物,以期为人们提供1种新型的保健食品。方法:利用复合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酶解乳清蛋白,将所得乳清蛋白肽与钙离子进行螯合反应,优化工艺制备螯合产物,并利用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对乳清蛋白肽-钙螯合物进行表征。结果:根据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的乳清蛋白螯合钙的制备条件为:以液体钙的形式添加,乳清蛋白肽与氯化钙质量比24∶1,乳清蛋白肽质量浓度35 mg/mL,反应时间20 min,反应温度30℃,pH 7.0。采用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对螯合物进行表征,表明所得物质为乳清蛋白肽与钙的螯合物。结论:经酶水解得到的乳清多肽能够与钙离子螯合。优化得到最佳螯合工艺,为乳清蛋白金属螯合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乌鸡低聚肽为原料,FeCl2为铁源优化乌鸡肽铁(Ⅱ)螯合物的制备工艺,通过测定铁离子螯合率和多肽铁得率衡量螯合效果,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螯合产物进行结构分析。优化结果表明,乌鸡肽铁(Ⅱ)螯合物的最佳螯合条件为:乌鸡肽浓度,4%(g/mL);乌鸡肽与亚铁盐的质量比,5∶1,pH值,4。在此条件下乌鸡肽铁(II)螯合物的螯合率为(84.76±0.12)%,螯合物得率为(40.27±0.1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乌鸡肽铁(Ⅱ)螯合物中Fe2+与NH2+以及-COO-形成配位键,说明成功生成了一种新型肽铁螯合物。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小麦胚芽的资源浪费,提高其附加值,同时解决居民缺钙的问题,对麦胚多肽与钙离子螯合的工艺进行研究。以小麦胚芽为原料,以螯合率为考察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温度、麦胚多肽与钙离子物质的量比、时间、pH值对螯合率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65℃、麦胚多肽与钙离子物质的量比3∶1、时间60 min、pH 9.5的条件下,螯合率达到最大,为86.21%。对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麦胚多肽-钙螯合物进行结构分析,红外光谱表明麦胚多肽的氨基和羧基都参与了螯合反应;圆二色谱表明螯合物的二级结构由原来的无序结构向有序、紧密的结构转变;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螯合物的分子有明显的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以鸡蛋蛋黄为原料制备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phosvitin phosphopeptide,PPP),并与钙离子螯合制备肽钙补充剂。通过高温高压处理卵黄高磷蛋白,先用胰蛋白酶酶解,以水解度和肽钙结合率为指标,进一步优化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条件以制备PPP。PPP与钙螯合获得螯合物PPP-Ca,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分析、圆二色谱分析、扫描电镜和Zeta电位分析表征PPP-Ca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5%、酶解90 min、pH 9.0、温度40℃,在此最优条件下水解度为(25.45±0.17)%,肽钙结合率为(93.41±1.10)%。结构表征发现PPP-Ca主要通过羧基、氨基和磷酸基团相互作用结合,PPP和钙离子结合后其结构变得紧密有序,且有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大黄鱼蛋白肽-钙螯合物,并研究其结构性质。方法 以大黄鱼鱼糜为原料,通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制备多肽,将肽与钙进行螯合,探究大黄鱼蛋白肽及其肽-钙螯合物的性质功能。结果 3种酶解肽中,胰酶肽钙螯合含量最高,胰酶肽的粒径最小,肽-钙螯合物相比于肽的粒径都有所减小,说明肽-钙螯合物是一种致密的纳米颗粒并呈现出折叠多孔的网络结构。这些变化可归因于肽和钙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图谱和圆二色光谱的结果表明大黄鱼蛋白肽与钙离子螯合,生成了新的肽-钙螯合物。结论 3种酶解肽中,胰蛋白酶水解物的钙离子结合能力在3种蛋白酶获得的水解物中最高。因此,在本研究中胰蛋白酶被认为是制备大黄鱼蛋白水解物钙离子结合活性肽的最优酶制剂,为大黄鱼的高值化利用和新型钙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为水解酶,以钙螯合活性为指标,对底物浓度、加酶量、pH值、温度和酶解时间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钙螯合肽的分子量分布,同时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法来表征最优酶解条件下的钙螯合肽和钙肽螯合物的结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底物浓度7%,加酶量0.8%,pH8.7,温度53℃,时间3 h,为最优酶解条件,其钙螯合活性为46.78μg/mL。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钙螯合肽中,分子量在3 kDa以下的肽组分占92.11%;氨基酸分析表明,谷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这几种具有较强螯合活性的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增加;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的结果可得,钙螯合肽的结构在螯合前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主要结合位点是-NH2、-COOH。  相似文献   

14.
牡蛎超声波清洗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蛎经过漂洗后进行超声波清洗,以去除杂质比重为主要指标,探讨了超声波频率、处理时间、超声方式对牡蛎清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牡蛎超声波清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低频(26kHz),处理时间5min,去除杂质比重能够达到3.73%(占清洗前牡蛎重)。该工艺条件下牡蛎无死亡,生态冰温保活9d后,存活率依然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废弃物山杏核壳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法优化黑色素的提取工艺参数并对得到的黑色素进行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及扫描电镜等结构鉴定,之后以提取的黑色素与Fe3+、Cu2+、Zn2+三种金属离子的螯合效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黑色素与三种金属离子的螯合工艺,并对得到的螯合物进行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扫描电镜及能谱扫描等结构鉴定,以期为其作为功能食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实验选取的各因素对山杏核壳黑色素得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超声提取时间、碱浓度、pH、料液比。响应面得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0 g/mL,氢氧化钠浓度1.5 mol/L,酸沉pH为1,超声时间35 min,此条件下得率为4.78%±0.23%。黑色素铁螯合物的最佳螯合工艺为铁离子浓度5 mmol/L,pH5.5,反应8 h;黑色素铜螯合物的最佳螯合工艺为铜离子浓度4 mmol/L,pH7.5,反应6 h;黑色素锌螯合物的最佳螯合工艺为锌离子浓度3 mmol/L,pH7.5,反应4 h。相同条件下,黑色素铁螯合物的螯合率最大,达63.86%。紫外和红外结果表明黑色素主要通过氨基、羰基或羧基与金属离子螯合,扫描电镜及能谱结果表明了三种金属螯合物的成功制备。本研究为开发功能食品添加剂及金属元素补充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陈韶华 《食品科技》2011,(10):203-207
以小口大枣枣皮为材料,超声波辅助碱提法提取枣皮红色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了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时间、NaOH浓度对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光照、pH、H2O2、NaSO3对该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该色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红色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480W,料液比1:15,超声时间25min,NaOH浓度3.5%;(2)该色素在自然光、过氧化氢强氧化剂和碱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差;(3)该色素水溶液最大吸收波长293nm;(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色素的主要吸收波数有3422、2924、1715、1577、1141、1081、866、796cm-1等,初步判断该色素为含有苯环及酚羟基的酚类色素。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羧甲基普鲁兰多糖螯合钙的功效,以天然普鲁兰多糖为原料,通过羧甲基化反应合成水溶性羧甲基普鲁兰多糖(carboxymethyl pullulan,CMP),随后利用CMP与钙溶液反应制备CMP-Ca(II)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滴定法测定的CMP-Ca(II)中钙离子质量分数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CMP-Ca(II)制备条件,最后建立骨质疏松Balb/C小鼠模型,利用CMP-Ca(II)干预,通过测定骨质量、骨密度和骨硬度等指标研究CMP-Ca(II)对骨质疏松小鼠的补钙效果。紫外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MP中羧基和羟基与钙离子发生螯合。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CMP-Ca(II)制备条件为Ca2+与CMP质量比2∶1、反应液pH 10、温度50 ℃;在此条件下,可制得钙离子质量分数为10.3%的CMP-Ca(II)。骨质疏松小鼠经CMP-Ca(II)干预后,骨质量、骨密度和骨硬度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表明CMP-Ca(II)能够调节骨质疏松小鼠的钙吸收能力,缓解骨质疏松,改善小鼠骨骼状况。本实验可为合成和开发新型CMP-Ca(II)补钙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桃仁蛋白酶解分离所得多肽和氯化亚铁为原料,研究不同品种多肽、铁盐和不同分子质量多肽组分对螯合率的影响,以及对多肽螯合亚铁(PKP3-Fe)的结构表征和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桃仁多肽与亚铁离子的螯合率显著高于(P<0.05)大豆多肽、玉米多肽和鱼胶原蛋白肽,氯化亚铁和小分子质量桃仁多肽具有更高的螯合率。桃仁多肽与亚铁离子螯合前、后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图对比显示,螯合后紫外吸收峰位置、峰值均发生迁移,内源荧光强度明显减弱,有螯合物形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亚铁离子与桃仁多肽中的-COO-、N-H、C-N、O-H形成配位键;扫描电镜图显示,桃仁多肽螯合后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有光滑球状颗粒生成。在模拟胃部消化过程中,PKP3-Fe的铁离子释放率显著低于硫酸亚铁片和乳酸亚铁片(P<0.05),避免了大量氢氧化铁沉淀的生成,进入模拟肠液后,PKP3-Fe仍有相当部分成分在肠道中以离子态或与多肽以螯合物的状态存在,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