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FeS阳极氧化电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温合成法制备了FeS,用电位扫描、旋转电极、恒电位电解等技术研究了FeS在电解液0.5mol/LH2SO4+0.5mol/LK2SO4(25℃,PH=0.70)中的阳极氧化过程。结果表明,FeS阳极氧化过程遵循“活性氧化一钝化--活性氧化”规律,在0.7 ̄1.4V之间出现钝化区。第一个活性经区的Tafel方程为η=0.468+0.0289lnJ,在高过电位区,FeS阳极反应受固相扩散传质步骤控  相似文献   

2.
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有无外磁场时纯铁在Fe2(SO4)3和H2SO4+Fe2(SO4)3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没有外加磁场时,Fe^3+还原反应与H^+去极化反应有相互促进作用,在单纯H2SO4溶液或单纯Fe2(SO4)3溶液中,外加0.4T磁场均加速铁的阴极过程,但不改变反应进行的机制;在H2SO4+Fe2(SO4)3溶液中磁场对铁阴极过程的加速作用是磁场对Fe^3+还原和对氢离子去极化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3.
核电钢A508的环境敏感断裂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慢应变速率、断口分析、电化学测量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国产核电钢A508的环境敏感断裂特性.慢应变速率试验是在含氧0.01-8ppm的高温纯水(50-280℃)中进行的结果表明,应力腐蚀开裂与其氧化膜结构密切相关.存在一个临界温度(100℃)和临界氧浓度(0.2ppm),低于此临界值,A508钢的氧化膜全部由Fe3O4组成,不发生环境敏感断裂高于临界值,其氧化膜由Fe3O4和Fe2O3组成在100-150℃之间,环境敏感裂缝生于蚀坑底部.在更高温度下,裂缝萌生于氧化膜下由阳极溶解而形成的浅沟内.两者均以I.G+T.G的混合方式向里扩展.A508钢的SCC敏感性随介质中溶解氧量增加而上升;作为温度的函数,它在150℃出现极大值.由于导致A508钢开裂的临界氧浓度及Fe3O4/Fe2O3共存的边界条件所对应的电位,正好和A508钢的致裂电位(0.2V,SHE)完全吻合,位于E-pH图的氢析出线以上,其环境敏感断裂更象受阳极溶解机理所制约,而不应该视作氢致开裂.  相似文献   

4.
生产电解二氧化锰用钛合金阳极的抗钝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Ti-1.5Ni、Ti-0.5Fe、Ti-1.5Ni-0.5Cu、Ti-1.5Ni-0.5Fe-0.3Cu4种合金在95℃,40g/L H2SO4+80g/L MnSO4电解二氧化锰溶液中作阳极时的抗钝化性能。研究表明:以上4种合金都具有比TA2优异的抗钝化性能,TiNiFe的最为优异,在电流密度低于80A/m^2时,阳极表面不生成氧化膜,析出相Ti2Ni对提高抗钝化性起关键作用。TiNiF  相似文献   

5.
氯化物介质矿浆电解法浸出硫化铜精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FeCl3HClNaCl体系中直接电解浸出硫化铜精矿矿浆制取铜粉的工艺条件及机理。试验表明,在阳极初始溶液含Fe3+60g/L、HCl30g/L、NaCl150g/L,阴阳极电流密度分别为350和600A/m2,100℃的条件下浸出5h,可获得铜浸出率98.8%、渣含铜0.34%、铜粉纯度97.5%的结果;Fe3+浓度是影响铜浸出率最显著的因素,阳极上发生的主要反应是Fe2+的氧化;元素硫产生的机理是酸直接分解黄铜矿生成H2S,H2S溶解后再被Fe3+氧化。  相似文献   

6.
钢铁快速除油除锈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铁快速除油除锈液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热加工工艺研究所李海军,王华当前,钢铁制品在除锈过程中,存在着重锈(氧化皮Y-Fe2O3、Fe3O4、Fe2O3、FeO等)难除,有过蚀和氢脆等现象,这不仅给涂覆、氧化、磷化等表面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影响了...  相似文献   

7.
800合金的碱性应力腐蚀破裂Ⅱ.硫代硫酸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形环试验研究了在沸腾50%NaOH+0.3%SiO2溶液中添加Na2S2O3对800全金SCC行为的影响,半结合电化学测量等进行了讨论。Na2S2O3促进800合金在高温碱性训的阳极溶解,使表面钝化膜稳定性下降,这主要归因于对Ni的阳极极化行为的影响,Na2S2O3使800合金的碱性SCC敏感电位范围扩大,开裂速率增加,其中在-40mV(SCE)左右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A3钢在含Fe~(3+)的盐酸溶液中的脆断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原子氢渗透速率测量传感器测定了在5%HCl溶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Fe(3+)时体系渗氢水平(渗氢电流)的变化;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试验研究了A3钢在5%HCl+Fe(3+)溶液中于阴、阳极极化电位下的脆断敏感性及其断裂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Fe(3+)含量的增加,渗氢水平逐渐下降;A3钢在溶液中的脆性系数(F%)随Fe(3+)含量变化曲线上出现一个极小值;在含0.01%Fe(3+)的盐酸溶液中,阴极极化使F%增大,阳极极化则使F%减小;而在含0.3%Fe(3+)的盐酸溶液中,极化的作用相反.结合断口的SEM照片分析,认为5%HCl溶液中Fe(3+)含量的增加,使得A3钢在该溶液中的断裂由氢致开裂机制向阳极溶解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9.
铝阳极氧化膜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LY11硬铝合金硫酸法阳极氧化膜的组织结构及其性能,讨论了电解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H2SO4浓度增大,易得到较厚的多孔型氧化膜;而稀H2SO4(10%体积比)电解液,可获得致密、无孔洞的相对较薄的氧化膜,其耐蚀性、电绝缘性和表面硬度均明显改善。工艺操作参量中,保持较低的电解液温度、合适的阳极电流密度及氧化时间,有利于膜层综合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Fe-W非晶镀层经铬酸盐钝化处理,可获得有装饰的含Cr钝化膜,经测定,孔蚀电位较钝化前正移1.68V,明显改善了抗Cl^-腐蚀的能力,AES与XPS的分析结果表明,钝化膜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为Fe(CrO4)3.Cr2(CrO4)3/Cr2(Cr2O7)3.Fe(OH)3/FeOOH.WO3.nH2O等化合物,内层由Cr2O3,CrO3,CrOOH,FeO,Fe2O3及WO3组成。钝化膜厚度约为6  相似文献   

11.
10%H2SO4溶液作为电解液,采用恒电位的方式在纯钛的表面成功制备出阳极氧化膜。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在3.5%Na Cl溶液中研究了低电位下阳极氧化膜的I-t曲线、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以及Mott-Schottky曲线。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工艺参数下,可获得色彩丰富、表面平整、光滑的阳极氧化膜。I-t曲线显示氧化膜的形成是动态生长和溶解的过程;Tafel曲线和阻抗谱显示阳极氧化后的TA2纯钛具有更好的耐蚀性,且阳极氧化电压越高,耐蚀性越好;Mott-Schottky显示阳极氧化膜为n型半导体,且施主浓度随电位升高而减小,耐蚀性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2.
应变幅与应变速率在形变加速腐蚀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政富  李劲  王俭秋  柯伟 《金属学报》1994,30(17):213-217
采用应变电极技术研究了应变幅、应变速率与外加电位对形变中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影响。选用的体系为工业纯Fe-3.5%NaCl水溶液和A537钢-3.5%NaCl+1%NaNO2水溶液结果表明,塑性变形对阳极过程的加速作用大于对阴极过程的加速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自腐蚀电位附近。在强阳极与强阴极极化区,由于强的分反应驱动力,单个反应的电流增大,导致了形变电流的增加相对不重要。活化体系的金属溶解电流主要受应变幅控制,而钝化体系则主要由应变速率控制,取决于应变活化区域的再钝化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试样以NH4HF2-HNO3-H2SO4溶解,驱赶大量的Si,并将磷氧化为H3PO4。在稀H2SO4介质中,磷酸根与钼酸铵生成可溶性的磷钼杂多酸,在适宜条件下,用抗坏血酸一盐酸羟胺将其还原为磷钼蓝,进行光度测定。磷含量在0 ̄1.2μg/ml范围内时,符合比耳定律。此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4.
孟福海 《轻金属》1999,(8):49-52
试样用盐酸、硫酸、硝酸溶解,合金中TiAl3、TiB2的钛转化为TiO2+,在C(H2SO4)=20mol/L的硫酸介质中,TiO2+与过氧化氢形成黄色———橙色的〔TiO(H2O2)〕2+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Ti质量浓度为0~50mg/L时,工作曲线符合比尔定律。合金中硼及微量铁不干扰测定结果。试样用氢氟酸溶解,合金中TiB2的硼转化为BF-4,在pH5~6之间,用BF-4离子选择电极工作曲线法测定试样中硼量。BF-4电极对溶液中1×10-4~1×10-2mol/L的BF-4有能斯特响应。合金中铝、钛、硅、铁及试液中过量F-和过氧化氢不影响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5.
具有光催化性能的TiO2成膜技术研究非常活跃,日本近几大学伊藤征司郎研制了用二步电解法就可在钛板上直接形成具有光催化活性的TiO2膜的新技术。具体工艺操作是将钛板在1.5MH2SO4-0.3H3PO4-0.3MH2O2混合液中,首先进行1次阳极氧化。其电解电流密度为3.0A/dm2的直流电;电解电压升到200V后保持这个值;浴温度为300K;整个电解时间为30min。得到了表面失去金属光泽、成均匀浓灰色、膜厚为5.5μm的TiO2膜。但其膜却不具有光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在TiO2微粒中存在着Ti3+离子,而Ti3+离子具…  相似文献   

16.
采用恒电位C环形SCC试验方法,研究800合金在含0.3%SiO2和0.3%Naa2S2O3的沸腾50%NaOH溶液不的SCC行为,并结合极化曲线测试及表面膜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结构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约-0.30V(SCE)以上的较高电位钝化区,800合金对碱性SCC非常敏感,而在约-0.45V(SCE)以下电位,SCC敏感性大大降低。这与较高电位下生成严重贫铬的Ni和Fe的氧化膜。而  相似文献   

17.
应变幅与应变速率在形变加速腐蚀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政富  李劲 《金属学报》1994,30(5):B213-B217
采用应变电极技术研究了应变幅,应变速率与外加电位对形变中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影响,选用的体系为工业纯Fe-3.5%NaCl水溶液和A537钢-3.5%NaCl+1%NaNO2水溶液,结果表明,塑性变形对阳极过程的加速作用大于对阴极过程的加速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自腐蚀电位附近,在强阳极与强阴极极化区,由于强的分反应驱动力,单个反应的电流增大,导致了形变电流的增加相对不重要,活化体系的金属溶解电流  相似文献   

18.
采用阳极极化测量,俄歇能谱仪与X射线光电子谱仪研究了Fe-(17 ̄31wt%)Mn-(0 ̄9wt%)Al系奥氏体合金在1mol/L Na2SO4与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相似文献   

19.
稀土对6063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硫酸、硫酸亚锡溶液中对添加稀土的6063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和电解着色,系统地研究了氧化电解液浓度、温度、时间、电流密度对膜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可以明显地提高6063铝合金氧化膜厚度,稀土含量以0.20%为好.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Fe/H2SO4,Fe/H2SO4+Na2SO4,Fe/HSO4+Fe2(SO4)3和Fe/H2SO4+NaCl种体系在磁场或/和缓蚀剂作用下的极化曲线,指出腐蚀的主要控制是阴极过程,H2SO4中加入少量Na2SO4不影响其结果,但加入Fe2(SO4)3,NaCl会因Fe^3+,Cl^-的作用而影响结果,分析了磁场、缓蚀剂、Cl^-和Fe^3+单一和联合对Fe/H2SO4阴极和阳极极化行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