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以大豆蛋白为原料,采用2709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水解大豆多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试验条件,确定了双酶复合酶解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和最佳脱色条件.应用超滤技术对大豆多肽进行分离,经干燥得到粉末状多肽产品,得率为76.5%.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研究了大豆多肽的制备工艺及大豆多肽硬糖的生产工艺和配方。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量(E/S)=0.2%,酶解时间2h;硬糖的最佳配方为:0.8%大豆多肽,0.8%柠檬酸,0.2%苹果酸。  相似文献   

3.
双酶复合法制备大豆多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确定了双酶复合法提取制备大豆多肽的工艺条件.大豆蛋白经双酶复合酶解、活性炭脱色、超滤、真空浓缩和离心喷雾干燥等工艺,提取得到大豆多肽.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复合酶解条件:中性蛋白酶与菠萝蛋白酶比例为3:1、pH 7.0、底物浓度4.0%、酶解时间9 h;最佳脱色处理条件:粉末活性炭用量2.0%、温度50℃、pH 3.0、吸附时间3 h;超滤分离条件:NF-1纳滤膜、截留分子量2000 D、超滤压力1.0 mPa.  相似文献   

4.
以大豆蛋白为原料,采用 Protamex 与 Neutrase 两种蛋白酶酶解,得到小分子多肽(分子量≤2300),进行了两种酶的作用条件比较.采用新方法测定小分子多肽含量,通过正交试验对大豆多肽复合酶解工艺条件进行试验分析,确定了大豆蛋白复合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rotamex 酶与Neutrase 酶的比例为 6:4,pH7.0,底物浓度为 5%,酶解时间为 8 h,温度为 60℃.为进一步水解制备小分子大豆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波双酶协同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小分子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微波加热条件下,用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双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以氨基氮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单酶水解工艺,双酶分步水解的顺序和制备小分子大豆多肽的最佳条件,并通过毛细管电泳方法对水解多肽的分子量进行测定。实验表明:双酶水解优于单酶,制得的大豆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5000以下。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复合酶酶解制备大豆多肽,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择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以及酶解p H为自变量,大豆多肽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豆多肽得率的影响,并对大豆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多肽得率的各因素强弱顺序为:酶解温度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p H;超声辅助复合酶酶解制备大豆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80 W、超声时间10 min、超声温度35℃、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质量比3∶1、复合酶添加量2.04%、酶解时间4.0 h、酶解温度59℃、酶解p H 8.0,在此条件下大豆多肽得率为63.27%,相对分子质量大部分集中在1 000以下。  相似文献   

7.
王金玲  江连洲  许晶 《食品科学》2012,33(24):52-55
以来源丰富、价廉的高变性豆粕为原料制备大豆功能性多肽,并对多肽的降血脂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确定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高变性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小鼠高脂模型试验,通过小鼠体质量以及各项血脂指标的变化,评价酶解大豆多肽的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Alcalase碱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5g/100mL、酶添加量14400U/g、pH9.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h,此条件下,豆粕蛋白的水解度为37.5%;酶解大豆多肽对高脂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为显著降低小鼠的血清TC值及提高小鼠的血清HDL-C值(P<0.05)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挤压膨化预处理水酶法提取大豆油的同时,也有较高的多肽得率。利用水酶法应用于大豆多肽的提取,并应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得出大豆挤压膨化后水酶法提取多肽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1.6%、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3h、料水比1:5、酶解pH9.6。经过验证与对比实验可知,在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下大豆多肽得率可达到41.36%左右,比相同酶解条件下未经挤压膨化预处理大豆多肽得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双酶复合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及活性片段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采取正交实验优化复合酶的酶解工艺,以酶解液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为指标优选最佳工艺;通过超滤、纳滤后得到最佳分子量片段,应用左硝基精氨酸(L-NNA)诱导大鼠高血压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活性片段进行实验。结果:双酶复合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在料液比为1:20 g/mL的情况下,酶解温度50℃,酶底比3.0%,酶解pH7.0条件下先用菠萝蛋白酶酶解2 h后,再以酶底比4.0%加入胰蛋白酶,控制温度为40℃、酶解pH为8.0条件下酶解4 h,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35.31%。经过高效液相对酶解液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得出,大豆分离蛋白原液含有的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区间在5000~1.0×105 Da,在双酶复合酶解下,酶解液的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区间均在500~4000 Da;通过超滤得出最佳活性片段为1000~3000 Da,药理实验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组血压均有降低,且大豆肽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大豆肽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相当。结论:双酶复合酶解制备的大豆肽相对分子量较小,活性片段对高血压大鼠模型降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大豆多肽Alcalase酶解法制备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选用Alcalase酶,分别从底物浓度、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值和酶解时间等因素来研究Alcalase酶对酶解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酶解条件,其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3%、酶解pH8.0、加酶量5%,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h,所得的大豆多肽口感好,含量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双酶复合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及活性片段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采取正交实验优化复合酶的酶解工艺,以酶解液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为指标优选最佳工艺;通过超滤、纳滤后得到最佳分子量片段,应用左硝基精氨酸(L-NNA)诱导大鼠高血压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活性片段进行实验。结果:双酶复合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在料液比为1:20 g/mL的情况下,酶解温度50℃,酶底比3.0%,酶解pH7.0条件下先用菠萝蛋白酶酶解2 h后,再以酶底比4.0%加入胰蛋白酶,控制温度为40℃、酶解pH为8.0条件下酶解4 h,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35.31%。经过高效液相对酶解液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得出,大豆分离蛋白原液含有的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区间在5000~1.0×105 Da,在双酶复合酶解下,酶解液的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区间均在500~4000 Da;通过超滤得出最佳活性片段为1000~3000 Da,药理实验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组血压均有降低,且大豆肽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大豆肽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相当。结论:双酶复合酶解制备的大豆肽相对分子量较小,活性片段对高血压大鼠模型降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双酶协同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双酶配比、酶解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研究了中性蛋白酶(1398)和碱性蛋白酶(2709)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得到复合酶解最佳条件。单因素结果表明以双酶配比为1:3(1398:2709)、pH9.5、60℃和酶解3.5h时对水解较为有利。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表明,双酶配比(1398:2709)和pH值对酶解影响最为显著(P〈0.05),酶解时间和温度对酶解影响最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确定了木瓜蛋白酶酶解乳蛋白所得抗菌乳对不同菌抗菌效果最佳时的酶解条件。最佳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酶解条件:pHi为6.0,温度为35℃,加酶量为1.9%,酶解时间90min;最佳抑制大肠杆菌的酶解条件:pH值为6.0,温度为35℃,加酶量为2.5%,酶解时间30min。比较了两种抗菌乳经离心、超滤后所制备的不同分子量多肽片断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分子量大于10ku的多肽分子基本无抑菌作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肽片段以分子量小于5ku的多肽为主,而抑制大肠杆菌的多肽的分子量则集中在5-10ku。  相似文献   

14.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魔芋飞粉中的蛋白质,再用碱性蛋白酶对提取出的魔芋蛋白进行酶解,探究魔芋多肽的最佳制备工艺。该试验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先确定出魔芋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再以多肽提取率(TCA–SN)和水解度(DH)为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来优化魔芋多肽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魔芋蛋白的等电点为p H 3.8,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p H 8.5、酶解温度50℃、酶用量3 500 U/g、酶解时间150 min。在该组合条件下得到的多肽得率和水解度分别为11.98%和9.19%。  相似文献   

15.
大豆多肽复合酶解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经蛋白酶酶解、分离、提纯可以制得大豆多肽。试验采用复合酶解法结合正交试验分析,确定大豆蛋白复合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酶复合蛋白酶(由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以1∶2∶Z的比例复合而成)、底物浓度4%、pH7.0、酶解时间9h、大豆蛋白酶水解度(DH)84.40%。  相似文献   

16.
酶法水解生产大豆多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Alcalase酶对大豆蛋白的有限水解作用,分析了酶加量,pH 值,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大豆蛋白酶水解的影响,确定了Alcalase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的较佳条件范围;同时研究了Flavourzyme酶对大豆多肽的水解作用,及对大豆多肽风味的影响,提出了采用Alcalase酶和Flavourzyme酶双酶法分步酶解工艺来生产低夺味大豆多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甜瓜籽为原料,水解度为考察指标,采用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双酶协同酶解法制备甜瓜籽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为3%、加酶量为4%、酶解时间为180 min、酶解温度为50℃、pH值为8、双酶质量比为6∶4,水解度达到最大值13.85%。  相似文献   

18.
应用固定化胰蛋白酶制备大豆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固定化胰蛋白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低肽,对固定化胰蛋白酶水解工艺参数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8.7,最佳底物浓度为2.0-3.0mg/mL,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流速为0.3mL/min,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率达到45.6%,酶解液中大豆肽含量为1.462mg/mL。酶解液多肽分子量大部分在10000以下。  相似文献   

19.
双酶法制备梅花鹿鹿茸胶原多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酶水解鹿茸胶原蛋白制备鹿茸胶原多肽。方法:以梅花鹿鹿茸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鹿茸胶原蛋白,先后加入2种酶酶解,测定酶解后鹿茸胶原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两种酶的用量和酶解时间。结果:鹿茸胶原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胃蛋白酶与鹿茸比(g:g)为1:100,酶解12 h,胰蛋白酶与鹿茸比(g:g)为1:100,酶解1 h,酶解得到的鹿茸胶原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00约占60.65%,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0的约占88.16%,提取率为11.16%,蛋白质含量为89.07%。结论:采用双酶法提取制备鹿茸胶原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小,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该研究为鹿茸胶原多肽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酶解法制备大豆多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以三种大豆制品豆饼、豆粉、豆皮为原料,选用Protease M"Amano"G酶作催化剂,探讨了分散浓度、分散时间、分散温度、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解pH值、酶用量等因素对酶解大豆多肽水解度(DH)、苦味和风味的影响.优选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对三种原料酶解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水解度较大的情况下,大豆多肽有较好的风味并且无苦味.同时测定了大豆多肽的分子量分布和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