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合价是一个经典概念,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的提出与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变,其概念和理论几乎概括了现代理论化学的主要内容,作为自由原子的性质,它是产生化学现象的潜在能力;作为结合原子的性质,它衍生出了如氧化值、配位数、化学键等诸多概念.  相似文献   

2.
徐翠香 《广州化工》2010,38(4):36-38
综述了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上的量子化学的产生过程;探讨了理论化学的发展和量子化学的产生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理论化学在现代化学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目前在量子化学中运用的新方法;最后浅析了量子化学发展的瓶颈所在,及量子化学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缓蚀剂缓蚀机理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文以苯胺和N-苯基十二烷基胺及其衍生物为例,探讨化学吸附类型缓蚀剂的电子结构与缓蚀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苯胺和N-苯基十二烷基胺及其衍生物的缓蚀机理。一、含氮化合物的缓蚀机理化学吸附类型的缓蚀剂在金属表面成膜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电子转移或共  相似文献   

4.
量子化学计算在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概述了在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研究中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的特点和作用,总结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的静态微观性质、裂解、液化和气化等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现有相关工作的研究发现: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已经能够满足煤结构与反应性研究的需要;合理地建立和选择能够反映被研究过程特点的煤结构模型是运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对煤反应性的研究仅从化学键的断裂入手,键的形成尚未涉及;煤的量子化学静态参量的研究尚待深化.  相似文献   

5.
金属氧化物增强封接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封接的物理相容性与化学相容性,制备了两种添加有微量金属氧化物的改性DM-308型电子玻璃,研究了添加的金属氧化物对玻璃与可伐合金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金属氧化物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玻璃与可伐合金的结合强度;非界面处玻璃中气孔率的降低以及玻璃化学键键性的改变是增强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6.
量子化学能解决许多用传统理论和方法所不能解决的材料科学问题,本文介绍了计算量子化学的基本理论及SCC-DV-Xα方法,综述了近三年来量子化学在水泥化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煤炭自燃是煤表面与氧气发生吸附进而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在定义煤表面的基础上,应用量子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煤表面中的-CH2-CH2OH基团对氧分子的化学吸附过程,无论吸附单氧分子或是多氧分子,氧分子的O-O键都被拉长并断裂,氧原子与-CH2-CH2OH基团的C原子或H原子形成了新的化学键.吸附能随着吸附氧分子数的增加而增大,呈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Ni-Co-B非晶态合金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 Ni- Co- B非晶态合金结构的短程有序、Ni、Co、B之间是较强的化学作用以及化学键理论 ,利用一系列原子簇模型 Ni4-n Con B2 ( n=0~ 4)对 Ni- Co- B非晶态合金用 DFT方法进行较高水平的量子化学计量 ,结果表明 ,模型体系 Ni4-n Con B2 中 ,B原子供给 Ni原子、Co原子电子 ,这与非晶态合金的实验结果一致 ,同时计算结果也表明了在三元非晶态合金 Ni- Co- B中 ,很可能存在与二元 Ni- B非晶态合金类似的 B- B近距离直接接触 ;Co原子得电子能力强于 Ni原子 ,钴的引入对镍的电子结构有调变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理论课程系列 1.两阶段课程体系 经过二年多的国内外化学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课题组从改革课程内容着手,提出了一个以物理化学为枢纽的两阶段化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第一阶段:以化学原理(基础物理化学)为基础的现代基础化学教育,设置现代基础化学、元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概念等课程;第二阶段:以物理化学为基础、与专业课程相衔接的工程化学教育,设置物理化学、表面与胶体化学、相平衡分离与计算、电极过程原理与应用、材料热力学、量子化学、传递动力学等课程。 以物理化学为枢纽是由于物理化学既是化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化学科学各分支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化学、材料化学、能源化学等)的公共理论基础。同时它还是工科,尤其是化工、冶金、轻工等各专业必备的化学理论基础。物理化学作为枢纽在两个阶段中分别由一年级的“化学原理”和二、三年级的“物理化学”课程承担,它们之间有分工,有联系,由浅入深,从定性为主到定量为主,有步骤地拓展现代化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在此世纪交迭之际,教育如何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仅就化学学科的发展对工科化学课程的影响,谈一些个人的浅见。 一、当代化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化学的任务概括地说有以下四项:(1)制备各种化合物;(2)测定各种化合物的性能;(3)研究制备、性能与结构的关系;(4)工业生产和应用。 近代化学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萌芽于A.L.Lavoiser(1774)的元素学说和J.Dalton(1803)的原子学说。历经A.Avogadro、S.Cannizzaro,确立了原子分子论,发现和合成了很多化合物,揭示了元素周期律和碳的四面体价键结构。形成了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发展了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和高分子材料工业。(2)中间阶段:本世纪初,特别是二十年代开始,由于量子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兴起,化学开始进入分子水平的发展阶段。各种大规模化学工业蓬勃发展,合成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开始问世。A.D.Little提出单元操作的概念,奠定了化学工程的基础。(3)现代阶段:二次大战结束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激光、磁共振、新材料和重组DNA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诞生了许多新学科如材料学科、分子生物学等、能源、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1.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反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介绍了在煤反应性研究中常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总结了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的两类重要的反应性研究中的应用,这两类反应性是煤裂解过程中化学键和热力学量的变化以及反应动力学,煤在二氧化碳和甲烷作用下表面结构的变化机理和变化动力学,通过对现有相关工作的研究探讨了量子化学计算在煤反应性研究中的特点和作用。发现为量子化学计算合理地建立和选择一个能够反映出被研究过程特点的初始模型。是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煤反应性研究中的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量子化学家邓丛豪教授主编的《现代化学的前沿和问题》,已于1987年10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化学和自然辩证法学者全面而系统地探讨化学前沿问题的第一部著作。主要内容涉及量子化学、晶体化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激光化学、化学振荡、原子价理论、共振论、过渡态理论、现代分析化学、计算化学、能  相似文献   

13.
<正> 综观现代化学发展的历史,可知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和发展是整个化学学科发展的关键。只要回顾一下,自从十九世纪中中人们提出化合价及化学键的概念以  相似文献   

14.
徐翠香 《云南化工》2009,36(3):62-65
通过对量子化学发展的回顾和哲学分析,指出了量子化学的发展是演绎法研究和分析化学研究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而相关理论的不足也揭示了真理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5.
范颖  刘懋  丛航 《广州化工》2022,50(6):69-71
吩嗪及苯并[d]吩嗪在精细化学及材料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由于其N-取代衍生化对该稠环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及理化性质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考察了吩嗪及苯并[d]吩嗪的N-甲基化反应的可能性,并结合底物分子结构,电子结构以及位阻作用等方面,对吩嗪、二苯并吩嗪以及四苯并吩嗪与硫酸甲酯的N-甲基化反应选择性进行了量子化学方...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近年来,在国外,运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炸药及其相关物的电子结构,探讨炸药的电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报道日趋增多。这是分子轨道理论和计算方法,光谱实验技术以及高速电子计算机迅速发展的结果。本文介绍八二年内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首先简介量子化学中简单的HMO(Huckel Molecular Orbital)理论和对含杂原子化合物的计算方法。然后报道用自编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甲醛在洁净CeO_2(110)表面的吸附行为,发现甲醛在表面存在化学与物理吸附。甲醛化学吸附时,甲醛的碳、氧原子分别与表面氧、铈原子发生作用,生成CH_2O_2,平面结构变为四面体构型;吸附能随覆盖度的减小而增大;电子结构分析表明,其最高占据轨道nO的电子进入表面铈原子的空轨道,形成Ce-Os化学键;而表面氧原子的电子填充到甲醛的C-Of反键轨道,形成新的C-Os键,甲醛的C-Of键长伸长。而物理吸附的甲醛,平面结构不变,吸附能较小,电子结构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量子化学理论、超分子方法和CNDO/2计算方法,结合回归分析研究水溶液中取代乙酸的取代基效应与分子的电子结构的关系。并分析在水溶液中取代基效应被削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通常确定试剂的化学结构是用经典的官能团分析再结合一定的关于反应性能的知识进行的。量子化学方法和原子模型方法结合,可对试剂以及螯合物的化学结构提供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例如,已知在pH 6~9时La~(3+)和PAR形成1∶1的螯合物,通常把结构式写成(Ⅰ),但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应是(Ⅱ)和(Ⅲ)  相似文献   

20.
苑星海 《广东化工》2004,31(2):9-10
本文利用拉伸高分子膜法对1,4,5,8—四氨基蒽醌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了归属,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在理论和实验的结合上对该分子的结构和分子内氢键的存在进行了研究,实验和理论得到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