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响应面法(RSA)对辛烯基琥珀酸氧化甘薯淀粉酯(OSA-OSPS)的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氧化甘薯淀粉(OSPS)为原材料,采用水相法制备高取代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通过工艺优化,在OSA添加量5%、pH值为8.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8h的条件下,可得到取代度(DS)为0.0219的氧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相似文献   

2.
交联甘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甘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STMP)为酯化剂,制备交联甘薯淀粉.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温度、时间、pH值及三偏磷酸钠用量对交联甘薯淀粉(csps)的结合磷含量的影响,并得出了制取交联甘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h,反应pH值为10.5,STM,添加量为5.5%.与原淀粉相比,交联甘薯淀粉在糊液黏度的稳定性、乳化性及凝沉性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百合淀粉漂白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H2O2作漂白剂,探讨了淀粉乳浓度、H2O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pH等因素对百合淀粉白度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百合淀粉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其白度值随H2O2的添加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淀粉乳浓度和pH的增加而减小;最适宜的漂白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50%,H2O2添加量5.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0min,pH3.0。  相似文献   

4.
对制备高交联玉米淀粉的氧化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次氯酸钠添加量为淀粉干基质量的0.8%,氧化反应时间为2h,氧化反应温度为38℃,氧化反应pH值为9.3时,经过氧化预处理的玉米淀粉被高度交联后,沉降积最低,交联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芭蕉芋氧化淀粉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法考察了淀粉悬浮液浓度、过氧化氢与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芭蕉芋过氧化氢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相同氧化剂用量下次氯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氧化淀粉的羧基含量和黏度。结果表明,制备芭蕉芋过氧化氢氧化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7,淀粉悬浮液浓度46%,过氧化氢12%,硫酸铜0.048%,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可达0.92%;次氯酸钠氧化效率高于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低羧基含量时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的黏度大于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氧化淀粉。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优化马铃薯氧化淀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马铃薯氧化淀粉制备工艺,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Fe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并以羧基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体系含水量等因素对马铃薯淀粉氧化反应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5h、反应温度60℃、FeSO4在淀粉中质量分数0.025%、H2O2与淀粉摩尔比0.285、反应体系含水量24.000%,在此条件下制得马铃薯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为0.530%。  相似文献   

7.
UV+H2O2和UV+H2O2+Fe^2+化学氧化处理CEH漂白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UV+H2O2和UV+H2O2+Fe^2+二种高级化学氧化工艺处理硫酸盐苇浆CEH漂白废水,研究了氧化剂用量、Fe^2+浓度、初始pH值、处理时间等因素与处理效果(以COD和色度为指标)的关系。研究表明,添加Fe^2+可大大加速体系对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H2O2用量对COD和色度的去除影响显著,硫酸盐苇浆CEH漂白混合废水pH值呈较强的酸性,适合于采用UV+H2O2+Fe^2+工艺氧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该文探讨交联,氧化和酯化三重变性小麦淀粉中氧化反应对淀粉糊粘度特性影响。在氧化反应中,以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进行小麦淀粉氧化反应,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值和氧化剂用量等主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甘薯淀粉增白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用氧化剂次氯酸钠与少量多偏磷酸钠混合氧化漂白甘薯淀粉的新方法,并从淀粉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机理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氧化漂白后的淀粉通过SBD-1型数字白度计测量,其白度达到85.9,已超过目前市售的玉米淀粉与绿豆淀粉的白度。  相似文献   

10.
氧化玉米淀粉磷酸酯的研究——(I)最佳工艺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玉米淀粉最优氧化条件为反应温度40℃,氧化剂(次氯酸钠)用量为5%,介质pH值为8(9),淀粉浓度为50%。选择磷酸二氢钠为酯化剂,反应时间、介质pH值、磷酸盐用量、脲素用量为主要因素,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氧化玉米淀粉最优酯化条件为反应时间为2h,介质pH值为6,磷酸二氢钠8%,尿素用量7%。应用STATISTICS软件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主要因素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H_2O_2为氧化剂,在碱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干法制备出氧化淀粉。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水的质量分数、NaOH与淀粉的摩尔比和H_2O_2与淀粉的摩尔比对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固定反应时间3h,以及H_2O_2与淀粉的摩尔比0.225的条件下,选择反应温度、反应体系水的含量、NaOH与淀粉的摩尔比为三因素,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出制备氧化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60℃、反应体系水的质量分数为26.5%、NaOH与淀粉的摩尔比为0.135。  相似文献   

12.
催化氧化制备氧化淀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研究了以Cu^2+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玉米淀粉经氧化处理后羧基含量和粘度的变化,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pH值对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Cu^2+作催化剂,最适合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0.02%(淀粉干重)、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4.0h、反应pH7.0。在此催化条件下,双氧水用量20mL,可制得羧基含量为1.21%的氧化淀粉。  相似文献   

13.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硫酸亚铁为催化剂,在中性条件下采用新型变性淀粉干法反应器制备氧化淀粉,研究了水分含量、反应温度、双氧水添加量、FeSO4添加量对氧化淀粉羧基含量和特征黏度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水分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45℃,双氧水质量分数为5%,FeSO4质量分数为0.03%,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氧化淀粉不仅羧基含量高,而且特征黏度值也较低,比湿法制备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提高了0.237%,峰值黏度、崩解值和凝沉值分别下降了2.36、1.08、11.46 Pa.s,可以替代湿法工艺制备氧化淀粉。  相似文献   

14.
新型复合变性淀粉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常压和催化剂存在下,将淀粉经碱化,醚化和氧化等反应步骤合成了一种新型复合变性淀粉,取代度达0.6。正交试验结合计算机辅助法确定的优化合成条件为:氯乙酸、催化剂、氧化剂用量分别为淀粉质量的28%、0.01%、1.27%,醚化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6h。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复合变性淀粉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5.
以肇实(芡实)为原料,制取肇实淀粉,采用曲线回归法探讨了淀粉乳浓度、H2O2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对肇实淀粉白度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肇实淀粉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漂白工艺条件为:液固比5:1、H2O2浓度3.0%、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h和pH值3.0。  相似文献   

16.
氧化淀粉是由原淀粉与氧化剂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变性淀粉,氧化淀粉的氧化深度可根据氧化淀粉的羧基和羰基数量来判断。文中通过羧基含量对氧化淀粉粘度的影响、氧化反应对淀粉颗粒表面的作用等试验,对原淀粉和氧化淀粉颗粒的微观表面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氧化反应使淀粉颗粒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在制备羧基含量高的氧化淀粉时,粘度不能降得太低;高羧基含量的氧化淀粉对提高纱线的粘附力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复合氧化剂法合成氧化玉米淀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过氧化氢和过硫酸钾为复合氧化剂,Fe~(2+)为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以湿法工艺合成氧化玉米淀粉。以淀粉质量分数、复合氧化剂比例、复合氧化剂质量分数(占干淀粉总量)、催化剂质量分数(占干淀粉总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为变量,以羧基含量作为氧化度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制备氧化玉米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质量分数35%、复合氧化剂质量分数8%、复合氧化剂比例[m(H_2O_2):m(K_2S_2O_8)]为4:1、体系pH 4.00、催化剂质量分数0.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可合成氧化度为0.118%氧化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18.
高浓低黏高稳定性阳离子表面施胶淀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低黏度化与阳离子化同时进行,然后用复合氧化相结合的方法研制高浓低黏高稳定性阳离子表面施胶淀粉.探讨了活化降黏剂用量、氧化剂A用量、氧化剂B用量、醚化降黏反应温度、醚化降黏反应时间等对阳离子表面施胶淀粉黏度及电位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介质中,阳离子醚化剂用量2.5%,活化降黏剂用量0.8%,醚化反应温度48℃,醚化反应时间5h,氧化剂A用量0.6%-0.8%,一次氧化反应温度42℃,一次氧化反应时间2h,氧化剂B用量1.0%~1.5%,二次氧化反应温度36℃,二次氧化反应时间2h,得到的阳离子淀粉糊液黏度低、稳定性高,能满足高浓度表面施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氧化组分1与氧化组分2在适当的配比下构成的双组分氧化体系能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以将糊化后的可溶性淀粉活化成具有较多活性基团的糊化活化淀粉。经过糊化后活化的淀粉,含有更多的活性基团,从而增加了后续反应的活性。由正交实验可以看出,得到含羧基量较多的糊化活化淀粉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3.0;氧化组分1用量4%;温度85℃;时间4h。而得到含羰基量较多的糊化活化淀粉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5.0;氧化组分1用量12%;温度95℃;时间2h。并且J值也远远小于I值,表明所得到的含羰基量远远多余含羧基量,得到含羰基量较多的糊化活化淀粉的反应条件要相对容易控制。并且得到的含羰基糊化活化淀粉可以与蛋白质的氨基之间形成交联,可作为淀粉填料的中间产品。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二氧化氯法制备木薯氧化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二氧化氯溶液为氧化剂,在超声波条件下制备木薯氧化淀粉。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超声波功率、ClO2与淀粉的质量比对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制备木薯氧化淀粉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 min、超声波功率为350 W、ClO2与淀粉的质量比为0.000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