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点以及与肺纤维化发生的关系。方法:对7例INSIP患者经电视胸腔镜(VATS)取肺病理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观察肺间质呈不同程度的炎症和纤维化,浸润的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电镜观察查见Ⅱ型肺泡上皮增生,基底膜增厚,肺泡中隔内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纤维沉积,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肥大细胞脱颗粒;纤维化型有明显的平滑肌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结论:INSIP以成熟的纤维细胞增生为主,多种细胞成分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2.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Loma)的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特点,对3例经开胸肺活检病理诊断的肺MALTLoma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发现,瘤细胞主要由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样瘤细胞组成;3例均有淋巴上皮性损伤和反应性淋巴滤泡以及淋巴滤泡的克隆化。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支气管黏膜上皮和肺泡上皮细胞周围以及肺泡腔内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源性瘤细胞浸润,瘤细胞具有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对肺MALToma的超微结构观察为该瘤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电镜观察对判断瘤细胞的来源和免疫表型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的组织发生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BML)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性质。方法:对1例PBML的肺活检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中年女性患者,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性结节影。巨检:胸膜下和肺内散在灰白色结节,直径0.2至0.4cm不等,边界清楚,无包膜。光镜观察:瘤细胞呈梭形,弥漫排列,其间有柱状上皮构成的腺样结构,分化成熟。免疫组化:梭形瘤细胞表达vimentin、desmin和平滑肌肌动蛋白,不表达CK、EMA、S-100、NSE和嗜铬素A,腺样结构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超微结构显示梭形瘤细胞分化好,胞质内有肌丝和扩张的粗面内质网,肌丝问有密体,质膜下有密斑,细胞外有大量的胶原纤维。结论:PBML的梭形瘤细胞似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腺样结构起源于呼吸上皮,提示该瘤实为原发于肺的多发性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组织起源及病理诊断问题。方法:18例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切片、电镜制片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标记,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本组18例光镜下组织学形态均表现为梭形细胞。电镜观察:无明显平滑肌及神经分化者14例,伴有平滑肌分化的3例,伴有神经分化的1例。免疫组化染色:18/18例CD117阳性和15/18例CD34阳性,SMA同时阳性者1例,S-100同时少量阳性者2例,Desmin和NSE均为阴性。18例GISTs被诊断和恶性13例,良性5例。结论:GISTs是一类具有特征性的独立的肿瘤,CD117是GISTs较具特异性的标记物。目前GISTs的良恶性诊断仍需通过包括光镜、电镜观察在内的多种综合指数判断并结合临床随访。  相似文献   

5.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临床少见的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电镜观察,探讨其超微结构特点,方法:选择5例疑为PAP的病人,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取出肺组织,制备超薄切片后进行电镜观察。结果: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在肺泡腔内充满细胞碎片、细颗粒状结构、嗜锇板层体及大量泡沫样外观的肺泡巨噬细胞。上述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可有助于临床确诊。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一例成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患者的肺组织超微病理改变。电镜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明显增生,肺泡腔内查见许多肺泡巨噬细胞、红细胞及血浆蛋白样物质,肺泡巨噬细胞内含有数目不等的红细胞及其碎片。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嗜锇板层小体基本排空。肺泡中隔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电镜观察有助于IPH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外阴营养不良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感染与外阴营养不良的关系。材料和方法:28例外阴白斑和外阴营养不良石蜡包埋的组织,7例外阴营养不良的新鲜组织,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舜口黑龙江省医院病理科,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电镜技术进行检测。结果:临床诊断为外阴营养不良,光镜下28例病理分型,11例为增生型营养不良型,HPV-16阳性表达100%;3例为萎缩硬化性苔癣和14例混合性营养不良型,HPV阳性表达减弱或无表达。免疫组化显示,HPV-16高表达于增生的棘细胞和基底细胞内,电镜下在棘细胞和基底细胞核内可见到清晰的病毒颗粒。结论:研究结果指出,外阴营养不良的增生型营养不良类型与HPV-16感染关系非常密切,外阴癌前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和人HPV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报告一例十分罕见的肾小球内癌转移病例。肾活检标本进行了光镜、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检查。组织学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异常细胞堆积。免疫荧光结果:异常细胞IgG,IgA,IgM,C3,C1q,FRA,ALb,κ链及λ链均阴性。免疫组化染色异常细胞LCA及F8阴性,chrmogranin阳性。电镜观察异常细胞胞质内含特征性的致密核心颗粒。病理诊断神经内分泌癌肾小球内转移。上述结果显示,电镜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本例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二例Creutzfeldt-Jakob病(CJD)的尸检及活检脑组织。其中一例为死后6天尸检脑组织,电镜下可见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明显变性,核染色质块状凝集,核碎裂,可见细胞碎片。另一例为穿刺活检脑组织,因取材过少光镜病理检查只发现脑组织水肿,不能明确诊断,电镜观察二例均少见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多见且变性,最突出的表现为脑组织的海绵状界膜空泡变性,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解离并有部分溶解,轴索溶解消失并呈空泡样变性。本实验表明:对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脑电图广泛异常的病人的组织活检,送检组织过少,一般病理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电镜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即使是死亡6天后的尸检仍可为CJD这种疑难和罕见病例的确诊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光镜及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组织起源及亚型分类,方法:选择符合WHO肺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的细支气管肺泡癌30例,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3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中14例行电镜检查)中,10例为粘液型,18例为非粘液型,2例为混合性粘液与非粘液细胞(中间细胞)型;电镜检查观察到粘液细胞,Clara细胞及Ⅱ型肺泡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可起源于粘液细胞、Clara细胞及Ⅱ型肺泡细胞,组织学分型宜分为粘液型、非粘液型及混合型(中间细胞型)三种亚型。  相似文献   

11.
徐缓  雷松 《电子显微学报》2011,30(6):557-560
目的:应用光镜(LM)及透射电镜(TEM)观察不同部位淀粉样物质的沉积及超微结构特点,为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提供可靠的病理诊断依据.方法:对21例临床拟诊为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病例的肾脏,腹壁脂肪和直肠粘膜活检组织按常规进行LM及TEM标本制备及病理检查.结果:LM观察显示淀粉样物质在肾脏,腹壁脂肪和直肠粘膜沉积阳性率分别为7...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度恶性纤维粘液样肉瘤(low-grade fibromyxoid sarcoma,LGFS)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对两例LGFS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并与文献报道比较。结果:瘤细胞多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部分细胞表面见丝状假足样突起,核膜光滑,或核形不规则呈分叶状,核染色质呈细块状;大部分瘤细胞浆内含丰富的扩张的粗面内质网,细胞周围见丰富的胶原纤维,部分瘤细胞之间可见桥粒样连接,胞浆内见肌微丝并见密斑,此外尚见胞浆内神经内分泌颗粒、核内假包涵体样结构、胞浆内长棱形的类似结晶体样的结构及被膜清楚的脂质空泡。讨论:LGFS瘤细胞显示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在肿瘤超微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 2 7例颅内动脉瘤活检组织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学研究证实 ,大多数动脉瘤发生在动脉分叉部位。动脉瘤壁的内皮细胞损伤、弹力板不完整或缺失以及平滑肌细胞坏死是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基础。瘤壁主要被纤维细胞及胶原所代替并出现肌纤维母细胞及前胶原物质 ,巨噬细胞增多且含有大量次级溶酶体及脂质颗粒。瘤壁全层均可见散在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提示管壁的破坏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本文结合超微形态学所见对动脉瘤的形成及影响其破裂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郎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超微病理特点,提供Birbeck颗粒来源的线索。方法:结合光镜、免疫组化及临床资料。对2例LCH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朗格罕组织细胞胞浆内可见棒状、网球拍状Birbeck颗粒,这些细胞免疫组化CDla阳性。结论:LCH的诊断须见到典型的郎格罕氏细胞(Langerhans cell,LC)LC细胞,电镜下找到Birbeck颗粒,或CDla(010)阳性。Birbeck颗粒可与细胞膜相连续,细胞膜凹陷可在胞质内形成Birbeck颗粒。  相似文献   

15.
电镜检查在小儿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常规电镜技术对329例小儿肾活检病例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在小儿肾活检病例中,通过电镜检查可对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早期膜性肾病等做出明确诊断;电镜检查还可提示部分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如lgA肾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因此,电镜检查是小儿肾活检病理诊断中一种必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儿童遗传代谢性肝病的肝组织超微病理学改变特征,结合临床资料探讨电镜检查在诊断该类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20年10月以肝大、肝功能不良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怀疑为遗传代谢性肝病的72例肝穿刺活检标本,电镜观察肝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遗传代谢性肝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大、肝酶升高等表现....  相似文献   

17.
观察脂质沉积症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病理变化特征.活检肌组织取自一例16岁少女,透射电镜制样观察.镜下显示病变的肌纤维内堆积有大量脂滴,肌节模糊,肌丝紊乱,Z线断裂,线粒体嵴变态成网管状,胞质内同时伴有糖原颗粒增多,提示脂质的不正常沉积可导致肌纤维内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例线状体肌病的临床表现,通过肌肉病理活检,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了线状体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本例临床表现特点为:自婴幼儿期出现肌无力,病情进展非常缓慢,以近端肢体受累为主,血清酶学无明显变化,肌电图显示以近端肌源性损害为主,肌肉病理改变为肌组织纤维组织增生,部分肌纤维轻度萎缩,PTAH示肌纤维横切面蓝色小体,未见肌纤维坏死;超微结构观察可见肌纤维内有大量的线状体异常聚集,伴周围肌原纤维萎缩和断裂,空区还见大量的线粒体堆积,未见类晶体结构。上述病变肌细胞主要超微结构特征再次证实肌肉病理活检的电镜检查是诊断线状体肌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