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我厂共有7台回转窑,其托轮经过长时间运转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特别是在筒体弯曲变形,托轮摆放不正确的情况下,托轮受力不均匀,会加速磨损,一般情况下,托轮表面磨损形成凸凹台,但是当轮带表面磨损不均匀后,也会使托轮表面产生不规则的弧形面。因此除了对托轮加强保养,及时调窑等改善托轮的运转情况外,还要在不停窑的情况下,对磨损托轮表面进行车削修复,保持托轮的相对稳定,上、下窜动自如。当托轮表面形成凸凹台,凸凹高度差达2~3mm之间时,就需要对托轮表面车削;当托轮表面形成弧形面,一般高低差在4~5mm之间时;需要对托轮表面车…  相似文献   

2.
于守仁 《水泥》2011,(10):63-63
回转窑在窑自重和液压挡轮的共同作用下,沿筒体轴向上下窜行。在现有的文献中,几乎都把窑的工作行程限制在±10mm内。但在生产中发现,这个行程限制存在如下弊端:没有发挥出大小齿轮宽度、轮带和托轮宽度以及窑头和窑尾密封带宽度的裕量,使大小齿轮特别是小齿轮不可避免地出现台阶,轮带和托轮过早地出现表面磨损凹陷,托轮尤其严重,窑尾石墨密封带出现宽度窄的凹槽,窑头密封也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2 回转窑筒体轴向窜动的控制 由前所述,回转窑筒体因倾斜放置,在运转时发生沿轴向下窜是必然的。如果不加控制就会发生掉窑或窑体下炕的重大设备事故。这种事故确实在一些水泥厂中发生过,如抚顺水泥厂。但是,如果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回转窑筒体在运转时不发生窜动是完全可能的。可是这样做会导致托轮和轮带表面的磨损不均,表面母线出现凹凸现象,大小齿轮两侧很快出现台棱,有时由此会引发不应有的事故。因此必须对窑体的窜动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4.
回转窑筒体通过轮带支承在多档支承装置的托轮上慢速回转工作,一般以3%~5%的斜度倾斜布置,绝大多数在3.5%~4.0%之间。当托轮的轴向中心线与窑体中心线平行,在窑运转时窑体就会沿轴向下窜。如果不加控制,轮带就会离开托轮,大小齿轮的轮齿会离开啮合范围,密封装置也会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5.
当表面为干摩擦时,摩擦系数f=0.15~0.20,有润滑油时,f=0.05~0.1,代入上式,F>>G_2,说明静止时,窑体不会下滑。 但当窑回转时,摩擦系数f≈0.006(称当量摩擦系数),此时F相似文献   

6.
王焕扬 《水泥》2022,(6):44
某Φ4 m×60 m回转窑2021年6月初大齿圈出现振动,Ⅰ档、Ⅱ档托轮轴承座晃动幅度加大,窑电流波动范围变宽,10月底对窑筒体中心线进行静态检测,修复了Ⅰ档、Ⅱ档非传动侧托轮表面凹坑,更换了磨损的耐火砖,开机后对焊补的托轮进行了车削和调整。采取以上措施后大齿圈振动消失,Ⅰ档、Ⅱ档托轮轴承座无晃动,回转窑运行平稳,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托轮是支撑回转窑重量的关键部件,托轮支撑轮带并承担回转窑所有的重量,长期处于高温、重负荷下运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经常发生磨损、点蚀和剥落,是易磨损件。现代新型干法回转窑窑速可达3.0~ 4.0 r/min,托轮与轮带接触部位的圆周速度大,这就需要托轮有良好的运行表面。当托轮表面出现一定程度的径向变形,轮带在其表面旋转会产生震动,从而带动回转窑的基础发生震动。需要能准确测量出是否存在托轮径向变形及变形量的方法,进而才能正确采取措施消除变形(打磨或更换)。  相似文献   

8.
回转窑体中心轴线的直线性正确与否。是决定回转窑机械设备能否长期安全运转的天键之一。而窑体各支承档次的托轮表面每年约有1.5~3mm的磨损,逐渐形成简体下降。我们调整的办法是:通过对磨损托轮和轮带半径以及基础下沉数字的测量,获得数据,进行计算,求出各档次轮带中心下降量之后,采取对托轮轴承座加垫和移动结合的办法,使支承窑体的轮带中心重新达到图纸要求的高度(如附图)。  相似文献   

9.
王继勇  张云 《水泥工程》2018,31(3):39-45
2014年8月福建省泉州美岭水泥有限公司两条Ф4.3m×64m回转窑突遇瀑雨雷击断电停窑,之后两条窑运行时大齿圈均震动异常、轮带与托轮接触面出现缝隙,窑尾口摆动大,漏料多,严重影响窑生产。同年底请武汉理工大学对两条窑体做在线检测诊断。现以2号窑为例,介绍回转窑及托轮位置和窑体弯曲变形的在线检测新技术应用,并实施窑弯曲矫正和调整,该窑恢复运转达到新窑安装标准。  相似文献   

10.
王继勇 《水泥》2018,(3):43
回转窑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水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特别是窑筒体出现较大轴向弯曲时,会直接影响到轮带与托轮工作面接触状态,导致大齿圈传动系统异常振动,对回转窑稳定运转有严重的负面影响[1],也将缩短窑内衬砖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Φ4.8m×72m回转窑于2013年2月停窑检修后,回转窑点火升温,在准备连续转窑投料时,现场发现窑筒体变形。具体现象如下:窑轮带与托轮接触时有时无,且Ⅱ档轮带和2个托轮都不接触时,Ⅰ和Ⅲ档轮带和托轮全面接触;Ⅱ档轮带和托轮全面接触时,Ⅰ档轮带和右边托轮、Ⅲ档轮带和左边托轮不接触,且轮带与托轮不接触时,最大间距>20mm。  相似文献   

12.
2.2 改变摩擦系数法 由式(14)可知,只要改变摩擦系数μ就能改变窑筒体的轴向窜动速度v_x。因对于已定的一台回转窑,其斜度角α、托轮的支承角β、托轮和轮带的材料,也就是公式(14)前面括弧内的系数就都是不变的,当在一定的转速下,即v_1或v_2也是不变的,故v_x仅与摩擦系数μ有关。可见,只要调节好滑动摩擦系数μ,就能很好地控制筒体的轴向窜动。 这种方法通常都是采用在托轮表面上涂抹或浇淋粘度不同的润滑剂,以改变托轮和轮带接触时的摩擦系数μ,进而达到控制窑体合理窜动的目的。实践说明,这是控制窑体按要求有规律地窜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压铅丝试验法在托轮调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厂维护回转窑的经验中得出 ,要保证回转窑机械设备长期安全运转 ,正确调整托轮是关键之一。下面介绍用“压铅丝试验法”来判断窑托轮受力情况及窑轴线弯曲状况的分析方法。此方法本来是一种古老的检验方法 ,虽不精确但简单易行 ,系统应用仍可作为窑托轮受力情况定性分析的简易手段 ,对回转窑的日常维护很有帮助。1调整托轮使窑体产生上窜力托轮轴线与窑轴线在垂直面上的投影不平行称为倾斜 ,在水平面(严格说是窑安装在斜平面)上的投影不平行称为歪斜。设置普通挡轮时 ,需靠托轮轴线相对于滚圈 ,歪斜产生使窑体上窜力 ,当它大于窑体自…  相似文献   

14.
李正艳  吴宏黎 《水泥》1999,(6):18-19
我厂年产30万t熟料湿法水泥回转窑生产线, 窑筒体规格为Φ4m×145m,由6档托轮支承,在二、 三档托轮下游安装有两个液压挡轮,通过液压调节使 挡轮上下移动,挡轮作用于窑筒体外圈的轮带内侧, 使窑体在旋转时周而复始作上下滑动,改变轮带在托 轮上的相对位置,使托轮表面沿轴线方向均匀受力, 促使窑体可以更加平稳地旋转。 1液压挡轮调节系统的组成 液压挡轮调节系统包括油泵站、电控柜、液压缸。 挡轮及挡轮位置检测系统。其中油泵站由电机、油泵。 溢流阀、二个精密节流阀、电磁换向间和滤…  相似文献   

15.
从水泥回转窑背景技术入手,阐述回转窑跳停故障对水泥生产及设备的重要影响,导出水泥生产现场回转窑诸多故障实况,分析故障,找出主要矛盾是跳停故障,围绕跳停故障,诊断分析回转窑跳停故障的主要成因,采用激光经纬仪检测窑体中心线,计算窑体中心线下陷产生的固端弯矩,并借助激光辅助基准换算假想窑体中心线调整托轮位置与实现窑体中心线的准直,调整后运行电流回落,跳停故障不再。实践表明借助窑外激光辅助基准线检测计算托轮、轮带、窑体中心位置,采用基准变换,推算保持假想窑体中心线时各档托轮的理论位置,可一步到位地实现窑体中心线直线度,降低运行电流,有效排除回转窑跳停故障。  相似文献   

16.
水泥回转窑由于长期磨损,轮带与托轮直径在变小,托轮轴直径在变细,支承瓦在变薄,轮带与胴体之间的间隙在变大,再加上多次调整托轮所引起的积累误差,窑体轴线会逐渐发生变化,应定期测量、找正。测量轮带直径是测量窑体轴线的重要环节。过去我厂是用盘尺盘周长,然后计算直径。这种方法只能测轮带边缘的直径。由于旧轮带都被磨成鼓形,边缘直径比中间直径要小10毫米左右,而轮带中间与托轮表面紧密接触,没有空隙,盘尺是塞不进去的。过去的另一种测量方法是铅垂线法,它弥补了盘尺法的不足,但程序复杂,工效低。现在我们采用了新的测量方法——弦高法。如图,将游标卡尺的两脚放在轮带表面  相似文献   

17.
回转窑在旋转过程中,随着自身重力作用,大窑会往下窜动,挡轮液压站的作用是使大窑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上下窜动,保证窑托轮表面的均匀受力,延长托轮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回转窑安装在朝出料方向倾斜的托轮上,因而在倾斜方向产生窑重力的分力,在该分力作用下,无挡轮装置的窑体回转时便开始向下部位置滑动。为了承受窑体传给底座的轴向力及使窑体定期地轴向窜动,以保证托轮与轮带的工作面在整个宽度上磨损均匀,在回转窑上安装液压  相似文献   

19.
1号窑出现了周期性剧烈振动,托轮瓦温有超高现象。在重新调整托轮和对Ⅱ档左侧托轮轴承座加垫处理后,以上现象消失,窑系统产量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20.
杨杰  刘章义 《水泥》2000,(12):50-50
0 引言 我公司Φ3 5m×145m湿法回转窑设有6组托轮,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托轮不均匀磨损、摩擦系数、窑内热工制度、天气、基础沉降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托轮负荷,引起托轮面与轮带摩擦力的改变,造成窑体中心线偏移.故往往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适当调整托轮(一般采用正向调整法),使托轮与轮带的接触面≥75%,尽力保持托轮中心线与窑体中心线平行,使托轮的承受负荷均衡,轮带与托轮均匀磨损,从而保证回转窑的安全运转.但有时正向调整并不能解决托轮故障,以下介绍采用逆向调整消除托轮振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