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防霉剂对青霉、黑曲霉等霉菌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防霉剂种类、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防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吡啶硫酸锌处理棉麻混纺织物以及异噻唑啉酮处理大麻织物的最佳防霉工艺.结果表明:复配后的综合防霉配方能有效抑制霉菌生长,对大麻及其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2.
魏玉娟 《毛纺科技》2015,43(5):26-29
针对防霉剂对毛织物霉菌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土埋法检测,探索防霉剂种类、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防霉效果的影响,择优确定了吡啶硫酮锌处理毛织物的最佳工艺,以及异噻唑啉酮处理最佳防霉工艺。结果表明:毛织物进行防霉整理能获得良好的防霉效果。防霉剂用量是影响毛织物防霉效果的最显著因素,织物防霉性能提高,强力下降率较低。采用浸轧法优于浸渍法,且复配后的综合防霉配方能有效抑制霉菌生长,防霉剂吡啶硫酮锌质量浓度0.04 g/L,异噻唑啉酮质量浓度0.8 g/L;10次水洗后织物强力保留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然暴露法研究了新型皮革防霉剂ATE9260对蓝湿革的防霉效果,并探讨了ATE9260对动物油、植物油和合成油等加脂皮革的防霉效果。结果表明:在使用浓度为0.02%时ATE9260对蓝湿革具有很好的防霉效果,并且和商用防霉剂BUSAN112的防霉效果相当;对动植物油和合成油加脂的革均具有很好的防霉效果,其中,对植物油加脂革的防霉效果最好,并且防霉效果随防霉剂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最低使用浓度为0.03%。  相似文献   

4.
通过鞋衬里革的抗菌防霉处理,对于控制鞋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脚部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一种新型抗菌防霉剂——4-(2-苯并噻唑基亚氨甲基)苯氧乙酸铜(简称CCBMP)添加到涂饰光亮剂中,对鞋衬里革进行涂饰,以从鞋内分离出来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为供试菌种,采用抑菌圈法、奎因法和抑菌率法评价鞋衬里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当CCBMP在鞋衬里革表面的含量为0.66g/m^2时,鞋衬里革圆片对所有细菌都能形成抑菌圈,在奎因法测试中,能使皮革表面在15d的培养时间内没有霉菌生长,对混合细菌、混合酵母菌和混合霉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9.91%、98.31%和99.99%。  相似文献   

5.
皮革防霉及防霉剂的研究进展(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主要阐述了皮革长霉的原因、危害及霉菌种类 ,介绍了皮革防霉的措施 ,皮革防霉剂的种类、评价方法 ,并从使用性能、协同和增效作用、抗霉性等方面 ,对国内外皮革防霉剂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皮革防霉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皮革防霉及防霉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主要阐述了皮革长霉的原因、危害及霉菌种类 ,介绍了皮革防霉的措施 ,皮革防霉剂的种类、评价方法 ,并从使用性能、协同和增效作用、抗霉性等方面 ,对国内外皮革防霉剂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皮革防霉剂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每年,由于蓝湿革长霉,导致蓝湿革要重新处理和使成革等级下降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即使是最好的防霉方案,有时也会失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防霉剂在蓝湿革中分解,保存蓝湿革的环境中存在一些我们在选择防霉剂时没有考虑到的霉菌。 制革者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在蓝湿革码堆之后、打包之前进行防霉处理的新型抗真菌材料。这种防霉剂的后期喷洒,能为蓝湿革的运输和储存期的延长提供足够的防霉保护,使霉菌的伤害最低化。一些合成的防霉剂在这方面显示了效果,但它们的毒性限制了它们在这方面的应用。 一组低毒,环境友好的抗菌剂应用于蓝湿革,显示了很好的抗真菌性能。从一些选择的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物质,对常见的霉菌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这些化合物可与其它常用的有效的有机防霉剂一起用于蓝湿革的防霉,而对使用者和环境表现出最小的毒性。这个皮革防霉剂的新家族,可被用于蓝湿革防霉保护的整体系统的一部分。同样地,它们也将是目前蓝湿革防霉处理方案的补充,有助于延长蓝湿革的储存期。  相似文献   

8.
13、高效防霉剂完成单位:北京市皮革研究所本成果包括三种复合型的高效防霉剂产品.它是针对目前国内革用防霉剂大多为单一组份,难以对革上常见的十余种霉菌菌种都起有效抑制作川的实际情况,以五氯酚为主要原料而研制的.这种多组份的复合型产品 起到了单-组份起不到的“分工防霉,互补增效”  相似文献   

9.
从1976年4月至1977年11月,我们对皮革防霉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制革生产中,皮革半成品及成品的霉变现象是十分严重的,每年6~10月份,四川地区温、湿度均较高,最适于霉菌的生长,尤其在底革挂晾期问最易长霉。此间,需要花费许多劳力去擦拭皮张,这不仅影响了皮革的产量质量,同时由于霉菌胞子的大量纷飞。有损于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皮革半成品及成品的防霉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重点研究了底革的防霉。这次工作分三部分进行,革上霉菌的分离鉴定;防霉药物的筛选;生产上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10.
SD防霉剂对牛底革、猪二层革、猪箱革、猪软革、羊票夹革、羊箱革等六种皮革具有理想的防霉效果。上述皮革施用0.3%的SD乳剂,经人工加速培养二个月以后,除牛底革出现很少量霉斑外其他革均没有长霉。SD是高效低毒的新型皮革防霉剂。  相似文献   

11.
通过纳米TiO2与壳聚糖的耦合,制备了一种新型抗菌防霉剂,并将其负载于棉布表面,研究其在日常光照下的防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壳聚糖复合后在防霉效果上能互相促进,极大提高霉菌杀灭率.防霉剂负载量在1.5%以上的棉布就有很好的防霉效果,对黑曲霉菌12 h的杀灭率即达99.99%;重复使用1 a后,霉菌24 h...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皮革及其制品霉变的原因和引起霉变的主要菌种,综述了常规防霉措施和常用防霉剂种类,以及防霉效果评价方法,指出以高效、广谱、绿色为特点的新型复合防霉剂是今后皮革防霉剂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皮革防霉剂施加方式与防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皮革防霉剂FF-08、A-26、CJ-11、DSS-11、Perventol WB及Asepatnte ON等在制革生产中的施加民防霉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防霉剂的不同施加方式对皮革的防霉有效果有影响,正确的施加方式是保证防霉剂充分发挥防霉作用的前提。本文探索了皮革防霉剂对已长霉各类皮革的杀菌、防霉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用于皮革防霉实验的菌种,从四川地区霉变的猪皮(包括酸皮、蓝湿皮、染色革坯和成品革)上分离得到了19种霉菌,并选择了五种防霉剂,即富马酸二甲酯(B)、尼泊金丙酯(C)、肉桂酸(D)、异噻唑啉酮(E)和本实验室合成的一种防霉剂产品A(肉桂酸酯类衍生物,A),通过抑菌圈法测定了它们对这19种霉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其抑菌性能的顺序为:E>A>D>C>B.  相似文献   

15.
皮和革都会受到细菌和霉菌的破坏,其中,细菌主要是使未鞣制的蛋白质(在生皮和浸水工序中)腐烂,霉菌则在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鞣过的革上旺盛生长。现在,能够利用许多杀菌剂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缺陷,其中,许多防霉剂,包括2-(硫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TCMTB)已经在效力测试中进行了比较,并且研究了它们在鞣过的革中的渗透、吸收和分布。尽管使用单一的活性组分也可能达到防止霉菌生长的目的,但是,建议使用复配型防霉剂,通过协同效应和扩大对霉菌的抑菌谱来提高其防霉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选用皮革常见的黑曲霉和青霉作为试验菌种,将壳聚糖及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壳聚糖CTA季铵盐)用于皮革防霉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及壳聚糖CTA季铵盐对青霉和黑曲霉有一定的防霉效果,其中壳聚糖CTA季铵盐稍好,但都不理想。将它们分别与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复配后,防霉效果显著提高,当壳聚糖及壳聚糖CTA季铵盐浓度为0.0025g/L时仍表现很好的抑菌效果。这说明离子液体有利于壳聚糖及壳聚糖季按盐抑制霉菌的生长,对皮革绿色防霉剂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异噻唑啉酮防霉剂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皮革在其加工和贮存过程中 ,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极易发生霉变 ,影响成革的质量 ,本文选用一种异噻唑啉酮类的防霉剂 ,用于制革过程中皮革的防霉 ,并将其防霉效果与甲醛的进行比较 ,得出这种异噻唑啉酮化合物可以作为很好的皮革防霉剂。  相似文献   

18.
以聚合物或改性油脂作为纳米粒子前驱体的分散载体,可以将纳米粒子前驱体引入革纤维间隙间;纳米前驱体在一定pH条件下水解原位产生无机纳米粒子,通过无机纳米粒子和蛋白质间的有机-无机杂化作用,实现对生皮的鞣制。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和蛋白质的作用机理,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对成革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无机纳米粒子在革纤维中的尺寸大小及其分布,并选择黄曲霉、黑曲霉和拟青霉作为代表菌种,采用圆片培养皿法,研究纳米粒子的引入对成革防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纳米粒子在蛋白质纤维中分布均匀,粒径小于150 nm;与铬鞣革相比,纳米鞣革对黑曲霉和拟青霉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铬鞣革培养3天开始有霉菌生长,而纳米SiO2鞣革培养4天也没有霉菌生长,显示了良好的防霉性能。  相似文献   

19.
卷烟防霉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防霉剂防止卷烟霉变,试验证明是有效的。防霉剂量以 AO 剂型的1~3号和 BO 剂型的7~9号较适宣。菌检表明:当每克干烟丝中所含霉菌数量达到2500~3000个时,卷烟即发生霉变,可以此为临界线来判断卷烟是否霉变。鉴定认为:两种防霉剂均安全可靠,对人体无害。尤其是 AO 型防霉剂,不仅防霉效果较好,而且能改善卷烟吃味,使刺激性减小,余味较舒适。  相似文献   

20.
高效防霉剂富马酸单甲酯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iSiW12O40/TiO2为催化剂,用富马酸与甲醇直接酯化合成了防霉剂富马酸单甲酯(MMF),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n(富马酸):n(甲醇)=1、0:1、0,催化剂用量为w(TiSiW12O40/TiO2)=2%(占富马酸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h,MMF的产率可达91.6%。抑菌活性试验和防腐保鲜试验结果表明,MMF对多种霉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黄曲霉菌、黑根霉菌和棒柬青霉菌的抑制作用更好,MMF的防霉和防腐保鲜效果优于DMF、丙酸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