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葡萄酒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传统饮料,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高档葡萄酒的需求量增加,葡萄酒的工艺也在向酿制优质酒方面发展,特别是防止氧化,提高风味的研究不仅引起了各方面广泛的兴趣和重视,而且已在生产上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从而使我国出口酒的质量提高,数量增加。为探讨葡萄酒发生氧化的机理和防止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葡萄酒中溶解氧含量的测定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合理控制葡萄酒中氧气的含量对防止酒的氧化、提高酒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生产实践测定表明,干红葡萄酒从苹乳发酵后的原酒到成品酒溶解氧含量逐渐上升,未经充气工艺酿造的成品酒溶解氧含量约在2.34~3.87mg/L,存放半年后酒易被轻度氧化,而经充气工艺酿造的成品酒氧含量为1.08~1.62mg/L,氧含量显著降低,大大降低了酒体氧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合理控制葡萄酒中氧气的含量对防止酒的氧化、提高酒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生产实践测定表明,干红葡萄酒从苹乳发酵后的原酒到成品酒溶解氧含量逐渐上升,未经充气工艺酿造的成品酒溶解氧含量约在2-34~3.87mg/L,存放半年后酒易被轻度氧化,而经充气工艺酿造的成品酒氧含量为1.08~1.62mg/L,氧含量显著降低,大大降低了酒体氧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控温氧化影响葡萄酒品质,本文以‘霞多丽’干白葡萄酒为试验材料,探究控温氧化和酒度加强处理工艺对氧化后酒体理化性质的影响。首先强化干白葡萄酒酒度,然后对葡萄酒进行密封处理,观察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酒样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pH、糖、酸、酚的含量在控温氧化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而电导率则呈现上升趋势。与未经控温氧化处理的对照组相比,18%vol酒样在经过50℃、8 h处理后,其高级醇氧化为其他醛类或者酸类物质,高级醇减少,酒样中不良风味减少,改善了酒体风味。  相似文献   

5.
葡萄酒中的溶解氧影响酒体品质和成品酒的货架期,其含量多少受发酵工艺、后处理工艺、灌装工艺及包装材料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葡萄酒中溶解氧含量在葡萄酒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变化,以及合理控制葡萄酒氧含量的方法,以期对葡萄酒溶解氧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氧气贯穿葡萄酒的整个生产过程,在各个酿造工序中如发酵、倒罐、冷冻、灌装等均与空气接触,从而增加了葡萄酒氧化的机会。酿酒师可灵活运用各种酿酒工艺,既充分利用氧气的积极作用,也要有效防止因与氧气的过度接触而使葡萄酒(汁)发生氧化的风险,从而对葡萄酒品质产生不利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了引起葡萄酒氧化的生物和化学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预防措施,主要有酿酒过程中合理使用二氧化硫和抗坏血酸、尽量保持原料完整和健康、选择适宜的压榨方式、控制发酵温度、倒灌及罐储时使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以及注重陈酿环境和瓶塞的选择等等,尽量避免葡萄酒生产中氧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生物胺在葡萄酒等发酵食品中普遍存在,含量过高时对葡萄酒品质及安全性有不良作用。酒中生物胺的种类及含量取决于酿酒葡萄和酿酒工艺,综述了抽汁处理、浸渍处理、酒帽管理、酵母及乳酸菌等酿酒工艺对葡萄酒中生物胺的影响,对实际生产中葡萄酒的优质安全酿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充氮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酒在酿造、陈酿过程中,氧常常会渗入其中.一般而言,溶解氧量的多少受工艺操作的影响,如倒罐、转罐、盛酒容器(橡木桶、瓶塞)等.在葡萄酒的储存期间,过量的氧气会对葡萄酒的品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将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氧化为醌类物质,造成酒体颜色变暗、褐色加深,色泽、口感质量下降;易造成葡萄酒中有害好气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醋酸等对酒体风味质量有不利影响的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9.
防止葡萄酒在贮藏期间发生氧化的保护方法分二种: 1)创造一定的条件使得氧气对葡萄酒不发生作用。在惰性气体下进行亚硫酸处理,除去空气,贮藏、装瓶。 2)除去葡萄酒中在氧的作用下最易引起氧化的物质。 由于适量的硫化酐不能预防葡萄酒的氧化。目前,不少国家的酿酒行业都采用惰性气体,尤其是在装瓶期间采用惰性气体,因为在装瓶期间由于氧气能使大量的酒发生氧化。  相似文献   

10.
玫瑰香干白葡萄酒在贮存过程中因氧化作用而发生色泽加深、香气变质等现象,其褐变主要是由于酒中酚类化合物发生氧化所致,香气的消失也是由于香味物质的氧化所致.单一使用SO2不能很好地防止葡萄酒的氧化,采用抗坏血酸钠与SO2结合防止玫瑰香干白葡萄酒的氧化的效果很好.D-异抗坏血酸钠的适宜添加量为150 mg/L,在装瓶前加入D-异抗坏血酸钠,可提高玫瑰香干白葡萄酒的瓶贮品质,其货架寿命可延长至2年以上.如果使用PVPP除去大部分的酚类物质,再结合SO2,D-异抗坏血酸钠使用效果会更好.(孙悟)  相似文献   

11.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作为一种葡萄内源性抗氧化物质,它能够防止葡萄酒尤其是白葡萄酒的氧化,并直接或间接引起葡萄酒品质的改变。近年来,这种存在于葡萄、葡萄汁和葡萄酒中重要的巯基物质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和葡萄酒厂商的关注。本文介绍了GSH的结构及特性,综述其在葡萄果实和葡萄汁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GSH对葡萄酒中芳香类物质、酵母菌、乳酸菌、葡萄酒色泽的影响;葡萄酒中GSH含量的影响因素等。此外,还对今后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有关GSH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白葡萄酒营养价值,改善其感官质量,以霞多丽葡萄为试验对象,研究干化处理对白葡萄酒质量的影响。使用水分损失(20%、30%和40%)的干化葡萄酿制干化酒样,以鲜葡萄酒为对照,对酒样进行感官及营养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干化处理提高了酒样的乙醇体积分数、残糖和酸度;提高了酒样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总量;增强了酒样的抗氧化性;提高了酒样的亮度,加深了黄色调;赋予葡萄酒浓郁的香气及饱满的口感。综合各项指标的变化,说明干化处理显著提高了白葡萄酒的营养价值和感官质量,葡萄失水率为30%的干化处理,对葡萄酒质量的改善效果最好。干化处理可用于提高或改善白葡萄酒的营养价值和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3.
康毅  刘树文 《食品科学》2012,33(19):326-330
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中碳源物质的利用及其产物、副产物的形成对葡萄酒感官品质有很大影响。其中,酒酒球菌参与的葡萄糖代谢、有机酸代谢及相关产物的形成和流向对葡萄酒MLF影响重大,决定着葡萄酒的最终品质。环境条件也是影响酒酒球菌生长的重要因素。苹果酸、柠檬酸和pH值三者在一定范围内相互作用,影响酒酒球菌生长。SO2会抑制酒酒球菌细胞ATP酶活性,高含量乙醇能增加细胞膜流动性,这些都会阻碍酒酒球菌生长,而溶解氧不仅不利于酒酒球菌生长,还会使醋酸菌等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乙酸、双乙酰等不良产物含量上升,使葡萄酒败坏。本文就葡萄酒MLF过程中酒酒球菌的苹果酸代谢、柠檬酸代谢、糖代谢和乳酸、乙酸、双乙酰、乙偶姻等的产生途径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白葡萄酒的马德拉化与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酒的马德拉化是酒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及因氧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后续反应的过程,马德拉化能引起葡萄酒颜色和口感的变化,在防止民德拉化的工艺操作中,酶处理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德拉化的反应机制和能消除葡萄酒中引起马德拉化反应的多酚类物质的酶的种类及其酶促反应类型,比较了酶处理与传统方法的异同,并给出了酶处理防止马德拉化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多糖是葡萄酒中重要的大分子物质,与葡萄酒中的其他化合物相互作用,从而提升酒体稳定性和感官品质。葡萄酒中各类多糖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葡萄品种、果实成熟度、酿酒工艺以及陈酿条件。由于多糖的结构极其复杂,其在葡萄酒中的演变过程尚不清晰。而且,酿酒新工艺作为改善葡萄酒品质的主要方法之一,对多糖的结构和含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该文就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多糖的变化展开综述,深入分析了果实成熟度、品种、产地、年份以及不同酿造工艺等因素对多糖的影响,并对今后葡萄酒多糖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期为优化葡萄酒酿造工艺和提升葡萄酒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葡萄酒装瓶压软木塞封口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卧放贮存一段时间,这个过程称之为“瓶贮。在国外,瓶贮是提高葡萄酒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高档葡萄酒一般均经瓶贮后才包装出厂。早在六十年代初,我们即从国外的葡萄酒专著中见到有关葡萄酒瓶贮的资料。苏联格拉西莫夫著的“葡萄酒工艺学”把“瓶贮”称之舟“瓶熟”,认为它是葡萄酒整个生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阶段中,酒在隔绝氧的作用下,在低的氧化还原电位下发生还原过程,这个阶段的终结,酒的品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具有细致的酒香和协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对CMC在模式酒及酒样中的试验,结果表明:粘度100mpa/s以下,取代度1.0以上的CMC对稳定葡萄酒酒石有良好的效果,而且效果稳定,不受温度、酒度、外力及过滤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添加200mg/L的CMC对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没有不良影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对葡萄酒的品质有改善作用。分析了CMC稳定酒石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以源于黄土高原地区3种海拔条件下的赤霞珠和品丽珠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及非花色苷单体酚物质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葡萄园海拔对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2种坡地葡萄酒相比,谷地和平地葡萄酒中总酚、总类黄酮和总黄烷醇含量高;随海拔上升,赤霞珠酒中总花色苷含量增加,而品丽珠酒彼此间无显著差异;2种葡萄酒的抗氧化能力随海拔的上升呈下降趋势;海拔对2种葡萄酒中非花色苷单体酚物质的组成无显著影响,而对其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谷地和平地的葡萄酒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含量高于2种坡地的30%以上;坡地葡萄酒的黄酮醇含量也高于平地和谷地条件。海拔对赤霞珠和品丽珠葡萄酒的品质有一定影响,对不同品质指标间的影响存在差异。在黄土高原地区,低海拔葡萄园的赤霞珠和品丽珠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优于高海拔坡地葡萄酒。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可加速葡萄酒的陈酿以促进风味物质以及口感的变化。然而,超声波对葡萄酒色泽品质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在陈酿过程中,葡萄酒的酒体颜色和花色苷的变化息息相关。该文利用超声波进行人工催陈试验,分别选取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3个因素,探究超声对新酒在陈酿早期的各项色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180 W、超声4次时,能够有效加速游离花色苷的降解和转化,促进酒体中花色苷衍生物的生成,并提高葡萄酒的色度值,促使葡萄酒从紫红色色调向着砖红色色调转变。因此,超声波处理可以缩短葡萄酒陈酿时间,提高其色泽品质。  相似文献   

20.
葡萄酒中所含有的成分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当葡萄酒装瓶后,由于密封不良,或其它原因,使葡萄酒与空气中的氧接触,产生葡萄酒的氧化现象,造成葡萄酒的颜色变深,果香味变异,酒液混浊,产生沉淀等现象。所以防止葡萄酒的氧化,对提高葡萄酒的稳定性有重大意义。对葡萄酒来讲,除在发酵时,由于葡萄汁中含有的葡萄糖需转化为酒精及酵母的生长,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外,而在发酵结束后,葡萄酒最好是与氧气隔绝,以免造成葡萄酒与空气中氧的接触,而使葡萄酒被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