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电极的选择 固体电极伏安法的实际应用与日俱增,国外多用于溶出伏安法(阳极溶出或阴极溶出),而国内许多生产单位则对固体电极正向伏安法感兴趣,因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代替滴汞电极的经典极谱分析,减少用汞量及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极谱分析工作者研究了各种固体电极,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涂汞电极—各种涂汞及汞膜电极,非汞电极—石  相似文献   

2.
用于极谱测定的微量或半微量电解池多为经特殊加工的玻璃制品,Z.P.Zagorski曾作过专门介绍。近代极谱法中所采用的三电极装置有一系列的优点:补偿了电解池回路中的iR降,使内阻较高的参比电极可以使用,被测离子的波形与峰电位稳定,对某些阻抗较高的溶液如稀电解质溶液或非水溶液可以测定。因此,设计一个结构简单,能适用于例行分析的三电极半微量电解池,仍有现实需要。有关三电极的微电解池装置的报导很少。  相似文献   

3.
铜锌矿和浮选原、尾矿中铜和锌的测定,一般多采用氨性底液极谱法,该法具有快、简和准的优点,但因用汞量大易引起中毒不安全.本文研究用汞膜电极代替滴汞电极,在氨性底液中用快速极谱法连续测定矿石中的铜锌,经试验取得满意的结果.本法具有经典极谱法的优点、同时减少汞毒的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汞膜电极在分析中的应用已有介绍,本法选用球形汞膜电极一铂球镀银沾汞电极,它的电压范围与悬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以纳米TiO2为修饰剂的涂碳型PVC膜汞离子选择电极,并用于汞离子的测定。对比裸碳电极、普通涂碳型汞离子选择电极和纳米TiO2修饰的涂碳型PVC膜汞离子选择电极在1.0×10-3 mol/L铁氰化钾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发现纳米TiO2修饰的涂碳电极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增加,且可逆性良好。对比普通涂碳电极和纳米TiO2修饰涂碳电极的响应曲线,发现纳米TiO2修饰涂碳型汞离子选择电极的Nernst响应范围更广,为1.0×10-2~1.0×10-6 mol/L,级差为30mV/pC。而且,纳米TiO2修饰涂碳型汞离子选择电极比普通涂碳电极的pH值范围更广。此外,与普通电极相比,修饰电极的检测下限更低,为4.5×10-7mol/L。常见的离子如Cu2+、Cd2+、NH4+、Zn2+、Cl-、Ca2+、Fe3+、K+、Na+、I-、Fe2+、Mg2+、Al 3+、SO42-、CH3COO-、NO3-等的选择性系数均小于0.01,在室温下电极的使用寿命约为3个月。电极用于电位分析法测定实际污水样品中汞离子,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相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1.9%~2.4%。  相似文献   

5.
铜精矿中氟的测定,我们采用氟电极标准加入法,以水解法除去铝铁等杂质干扰,(在溶液pH值为8~9,温度≥80℃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并用柠檬酸钠一硝酸钾溶液使氟离子活度系数和试液pH值恒定,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用化学法和电极法进行大量试样的对照分析,证明了氟电极标准加入法的可靠性.方法简易、准确、快速,适用  相似文献   

6.
汞膜电极较早用于阳极溶出法中作痕量元素的测定[1—3]。汞膜电极的特点,在于汞膜上保留了汞电极的优点(如氢的过电位高等),并具有固体电极的特性及制备简单、用汞量很少等优点。近年来发表不少关于汞膜电极用于常规极谱分析中来代替滴汞电极的报导[4—8],在测定矿石中一些元素时,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及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所面临的问题仍是提高灵敏度、准确性、快速和自动化 ,电分析化学可直接进行电讯号的分离、放大和记录,无须讯号转换,故较其它方法更易于快速和自动化.本文提出在封闭式的流动体系微电解池进行伏安分析,并成功地用于矿石分析.目前,用这种电极,可进行四种类型的工作、即阴极伏安法、催化伏安法、循环伏安分析和阳极溶出伏安法.常规的阳极溶出法是用电磁搅拌,旋转工作电极,或是旋转电解杯以搅动试液来提高电解效率,这样不仅实验设备复杂且重现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固体电极有所发展。在国内,对玻碳电极、渗蜡石墨电极和铂球镀银沾汞电极都进行了研究。厦门大学已研制了汞膜极谱仪。由于汞膜电极用汞很少,制作简单,方便耐用,又保持了汞电极的优良电化学性能。用于示波极谱分析中,就具有更多的优点。我们将铂球镀银沾汞电极应用于示波极谱仪,于同一底液中测定铜、镉、锌。试样分析结果与滴汞电极和化学方法对照,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经典极谱中我们发现银汞膜电极在特定的底液条件下,具有高的灵敏性,低的背景电流,宽的线性反应范围,重现性良好,保持了汞电极的贵金属电化学性能等优点,特别是该电极的制作简单适用,汞用量极少,从而减轻了汞对极谱分析人员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可用来代替滴汞电极,但经典极谱的记录速度较慢,要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尚嫌不足。  相似文献   

10.
钢铁中铜和镍的连续极谱测定,由于使用滴汞电极,在日常生产中需接触大量的汞,因而推广应用受到了限制,日前仍多采用光度分析法。本文根据75—4B型快速极谱仪及汞膜电极的特点,应用于连续测定钢铁中的铜和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在1M氯化铵3M氢氧化铵底液中,以亚硫酸钠除氧,可得到清晰良好的峰状极谱波,铜和镍含量在0.1~10毫克/50毫升范围内,其浓度与波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及准确度均符合生产上的要求。基体铁可采用同  相似文献   

11.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离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离子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先测样品溶液的电位值,再在空白溶液中逐滴加入氟标准溶液,直至电位值与样品溶液电位值相同,由推导的计算式即可简便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测定结果与一次标准加入法的测定结果相符;并简单介绍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中pH值、缓冲溶液和电极斜率S对氟离子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汞害和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近年来对不同类型汞膜电极的制作、性能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如灵敏度很高的玻碳电极、渗蜡电极、铂球镀银—汞膜电极、悬汞电极、银丝银球汞膜电极、金银醮汞电极和铂体汞膜电极等。我们试制了铂丝—银球—汞膜电极。实践证明,选择合适的底液,对测定镉它是完全可以代替滴汞电极的,这就减少了汞的用量,提高了灵敏度。如与示波极谱法结合使用,可使测定的上限和下限扩大,0.01—100ppm范围内成线性关系,且操作简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来曾经发表了不少关于汞膜电极应用于正向极谱分析,以代替滴汞电极测定某些元素的报导。由于汞膜电极保留了滴汞电极的优点,并且制作简单、用汞量少、有较宽的测定范围、较高的灵敏度、较好的重现性等并应用于测定矿石中某些元素具有良好的分辨能力,较好的精确度,我室已成功地把银基汞膜电极应用于示波正向极谱分析铅、锌、镉、铟。经三年多来的生产检验获得较满意的结果。现又把银基汞膜电极扩大应用测定矿石中的铜,同时采用石墨电极为阳极,可进一步减轻汞对操作人员的危险和坏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利用铜汞合金电极吸附伏安法测定钴的新方法。采用铜粉与汞混合制成的汞合金糊涂布在固体石蜡碳糊电极表面,固化后制得铜汞合金电极。在pH 9.0的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中,Co(Ⅱ)与丁二酮肟形成络合物在该电极上产生灵敏催化波,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在-0.80~-1.30 V范围内进行扫描,于-1.05V出现灵敏还原峰,峰电流与Co2+的浓度在0.02~3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Co2+的检出限为0.01μg/mL。该法已用于水样中Co2+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或认定值相符。该电极保留了汞电极由于有较高的氢过电位而应用电位范围广的特点,又避免了汞电极有毒、使用不方便的缺点。  相似文献   

15.
硅是非极谱活性物,用极谱法直接测定硅是不可能的,但钼酸根与硅酸能形成极谱活性的硅钼杂多酸。Fogg等提出了甲基乙基酮存在下形成的硅钼杂多酸络离子,在柠檬酸溶液中,于滴汞电极上,分别在-0.35伏和-0.50伏(对饱和甘汞电极)产生两个导数脉冲极谱峰,第一峰可用于硅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多元校正电位络合滴定法同时测定合金中铜铅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合金中铜、铅、锌等多组分含量的电位络合滴定方法。用ED-TA与氟化钠的混合溶液作为滴定剂,被滴定液中同时插入了汞膜电极和氟离子选择电极,在滴定过程中的任一滴定点,溶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和滴定剂的加入体积可由两个电极的电位测定值同时获得,从而可应用多元校正法由相应的滴定曲线求得混合金属中每一种组分的含量。该方法免去了直接读取滴定剂的体积,且不需确定滴定终点。应用本方法同时对合金样品中的铜、铅、锌进行了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18%~0.45%,回收率为99.5%~101.6%。  相似文献   

17.
高纯铝中铜、铅、锌、镉等杂物的分析,一般采用悬汞电极阳极溶出法直接测定。我们曾采用悬汞电极阳极溶出示波极谱法直接连续测定高纯铝中的铅、镉、锌微量杂质,虽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但仍存在着再现性差的缺点。近年来由于汞膜电极的发展,在微量和痕量杂质的分析上提高了灵敏度和分辨力。本文即在原悬汞电极阳极溶出法的基础上,参照文献[4]、[7]试验了用银球涂汞制得的汞膜电极阳极溶出法连续测定高纯铝中铅、镉、锌,灵敏度显著  相似文献   

18.
鉴于环境保护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分析工作者探索用固体电极代替滴汞电极,如金银蘸汞电极、银基汞膜电极、铂基汞膜电极的正向极谱研究和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而银基汞膜电极以它的制作简(?)、使用方便和良好的重现性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银基汞膜电极在氨性底液中测定锌、镉、铜是较为成熟的,它被我们一年多的生产实践所证实。但是至今对于酸性底液中其它元素的测定进展仍然缓慢。特别是在盐酸—氯化钠底液中测定铅,还未见有资料报辺。  相似文献   

19.
早自1935年Schevaer和Sucky就对悬汞电极上硒的极谱行为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在酸性溶液中Se(Ⅳ)的三个极谱还原波,其后,很多作者报导了各种条件下硒在悬汞电极及其它固体电极上的极谱行为。近来硒对人体和生物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更趋向于测定低含量硒的研究,溶出伏安法更受重视。特别是各种固体电极的使用,但已有的报导对机理论述多限于推测,矛盾之处较多,证据似嫌不足。  相似文献   

20.
自从以银、铂、金为基体的镀汞电极问世以来,由于其保留了对氢有较大的超电压和贵金属电化性能以及用汞很少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文献[5,6]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讨了汞膜电极的一些特性和在JP—1(A)型示波极谱仪上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极谱测定铅、锌、镉进行了一定的条件试验。实验表明,如能正确地控制条件和利用汞膜电极的特性,在常规分析中用来代替滴汞电极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