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在包钢现有技术装备条件下,试制SWRCH18A自攻螺钉用冷镦盘条的整个过程,给出了试制及用户使用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开发具有冷加工性能要求的盘条所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SWRCH12KB冷镦盘条的整个试制过程,给出了试制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开发具有冷加工性能要求的盘条所应具备的条件.实践证明,在包钢现有装备条件下开发冷镦用SWRCH12KB盘条是成功的,各项指标均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3.
尼桑汽车冷镦用钢SCM435盘条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杭钢试制日本尼桑汽车冷镦用钢SCM435盘条的情况。检测了试制盘条的化学成分、表面质量、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均达到了尼桑汽车公司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SWRM12冷镦盘条钢试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成  侯基林  姜德刚 《炼钢》2004,20(2):14-17
阐述了SWRM12冷镦盘条钢试制情况,对采用连铸坯生产的冷镦盘条进行了综合分析检验,并经用户使用证明,该产品完全满足标准件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SWRH77B高碳盘条的试制情况,对采用连铸坯二次开坯生产的SWRH77B高碳盘条进行了检验,给出试制结果,分析试制中出现的问题,综合评价了公司现工艺条件下试生产SWRH77B高碳盘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对10B21冷镦钢盘条出现的冷镦开裂现象,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直读光谱仪对缺陷部位进行了显微组织、化学成分等分析。结果表明,冷镦开裂是由钢坯裂纹缺陷所导致,且通过Ti元素的加入,杜绝了钢坯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10B33冷镦钢盘条的试制过程。在冶炼终点采取高拉补吹操作,降低钢中氧含量;精炼过程中控制铝线喂入时机,促使夹杂物尽早上浮;连铸过程中包采取双层覆盖剂保护,中包与浸入水口采用整体式进行浇铸,有效控制钢水二次氧化;中包过热度控制在15~30℃,有效提高铸坯质量;在轧制过程采用控冷工艺,吐丝温度880~890℃,用Morgan六代减定径机组及斯太尔摩控冷线成功生产出合格的10B33冷镦钢盘条。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电声元件“T铁”用钢HGDT盘条表面纵向缺陷对冷镦性能的影响。盘条表面缺陷的彤貌呈尖角状时,盘条在大变形量冷镦过程中会产生开裂,从而影响“T铁”的加工质量;而盘条表面缺陷的形貌呈平滑状时。则在大变形量冷镦过程中平展成浅痕,不会拓展成裂纹。  相似文献   

9.
吕刚  刘振成 《包钢科技》2010,36(6):21-23
文章介绍了Ⅱ型轨枕钢丝用盘条的试制过程,给出了试制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开发具有冷加工性能要求的盘条所应具备的条件。实践证明,在包钢现有装备条件下开发Ⅱ型轨枕钢丝用盘条是成功的,各项指标均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冶金》2015,(6):19-21
酒钢在开发SWRCH35K的过程中,通过工艺优化,成功地解决了SWRCH35K冷镦盘条表层脱碳问题,使SWRCH35K冷镦盘条表面的脱碳层控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赵捷  朱树行  王志奇  阎振  宁保群  包俊成 《钢铁》2011,46(12):53-58
 对大规格SWRH82B高碳钢盘条自然时效后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借助OM、SEM、EDS和XRD等对其显微组织、夹杂物成分与分布、宏观与微观断口形貌、物相结构和残余应力等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82B盘条的断面收缩率随时效时间延长明显升高。满足盘条力学性能所需的时效时间与初始性能和环境温度有关;盘条中的夹杂物分布不均,且存在尺寸较大的复合脆性夹杂物,导致出现“黑心+白点”特征的断口形貌;时效后残余应力的释放和晶格畸变的减小是引起盘条断面收缩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82B盘条质量的分析与讨论,弄清了钢丝及钢绞线生产企业对盘条质量的要求,知晓了国内盘条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为了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水钢研究开发了成分合理、钢质洁净、性能稳定的82B盘条。  相似文献   

13.
在SWRH82B盘条中添加合金元素V、Cr和Mo,使82B盘条的各项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其中抗拉强度提高了约150 MPa,延伸率提高了约1%,断面收缩率提高了约7%。分析结果表明,微合金元素加入后,82B盘条强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珠光体片层间距细化和铁素体片层固溶强化与析出强化的共同作用;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珠光体球团的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莹  田庆荣  陈国庆  张慈 《天津冶金》2011,(4):61-63,70
利用扫描电镜、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断裂形态的SWRH82B盘条和过程线的断口进行形貌观察和金相组织检测。经过分析,造成82B盘条和过程线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盘条中的不良组织和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15.
ML35冷镦钢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成  曹晖 《包钢科技》2000,26(2):26-30
本文对ML35冷镦钢的试制过程进行了全面总结,研究采用现代炼钢手术后,钢的质量及提高,并驿成品圆钢的冷镦工艺性能做系统的分析。结果:钢材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用效果良好,现已大批量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82B钢的成分和热轧冷却工艺,以提高82B盘条的强度,测定了80钢和82B钢的等温转变温度对相变时间、珠光体片层间距的影响以及Cr元素对82B相变温度的影响,分析了Cr合金化和相变控制对82B盘条的微观组织和抗拉强度的影响。对于82B,当温度在595~615℃相变速度最快,其转变时间为10~15s,在590~625℃可得到理想的0.10~0.20μm的珠光体片层间距;通过添加0.18%~0.24%Cr和控制热轧冷却速度,可以控制82B钢的相变温度区间和相变速度,得到均匀细片状的珠光体组织;将Φ12.5mm 82B盘条的主要成分调整为0.78%~0.84%C、0.15%~0.35%Si、0.78%~0.88%Mn和0.18%~0.24%Cr;在热轧控冷过程中,弱化水冷,强化风冷,控制82B盘条的吐丝温度为840~880℃,目标值860℃,增大82B盘条在风冷线上的冷速,提高了盘条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重点研究了终轧温度、冷却速度以及吐丝温度对82B盘条时效性能的影响,旨在得到缩短82B盘条生产时效时间的热轧工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先进的延迟冷却工艺在高速线材生产线上开发出550MPa级低硫、高韧性气保焊接用WER80S-G盘条,盘条ω(S)不高于0.005%。焊丝富Ar熔敷金属冲击功-30℃KV2平均达到170J以上,远高于设计要求。对比分析2种不同微量元素总量的盘条(焊丝)熔敷金属韧性以及2种不同保温罩状态设置轧制工艺时盘条金相组织的差异,据此优化WER80S-G盘条(焊丝)化学成分及轧制工艺条件,盘条具有F+B组织,避免了淬硬组织,拉拔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9.
基于10821冷镦钢盘条的技术要求,介绍了“转炉冶炼-LF精炼-方坯连铸-高速线材轧制”工艺开发10821冷镦钢盘条的工艺要点。分析了试生产阶段产品的质量指标,并针对冷镦开裂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通过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开发的10821盘条能够满足用户要求,产品合格率达到99.5%。  相似文献   

20.
对使用82B盘条制作钢绞线过程中常见断裂现象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导致脆性断裂的原因,并对生产82B盘条和用户深加工过程中如何减少断丝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