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针对GPS RTK精度能否满足二调城镇地籍控制测量要求的问题,本文结合某镇二调地籍控制测量项目,利用以GPS RTK技术为主、全站仪技术为辅的方法来加密图根控制点,通过对RTK测量成果的内符合与外符合精度分析,实践证明GPS RTK技术应用于二调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可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基于地籍要素的城镇地籍图测绘技术进行了研究,对地籍控制测量、地籍图测绘要素、建筑物(房屋)测绘、独立地物的测绘、精度指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庄惠民 《城市勘测》2003,(2):40-41,44
本文介绍厦门市的两套坐标系统及两坐标系间的坐标拟合转换模型;讨论拟合转换模型用于地籍图数据坐标系转换中的精度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鼓浪屿地籍图数据坐标系转换的极坐标转换模型;通过对鼓浪屿5#街坊的地籍数据重测,验证极坐标转换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城镇地籍测量精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超 《安徽建筑》2003,10(6):21-22,33
本文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城镇地籍测量的的试验研究。对地籍图的成图精度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对在目前条件下的城镇地籍测量方法提出了若干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5.
邱宁益 《云南建材》2013,(17):193-195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质测量和勘探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作为工程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籍测量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从而对工程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某单位对一块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清理整顿地籍测量实例,对RTK图根控制测量的一般作业过程进行了介绍,通过检验RTK的测量结果,并对全站仪法和RTK法获得的图根控制点的精度进行了比较,得出RTK测量精度能够达到地籍图根控制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当前GNSS定位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日趋成熟,采用覆盖一定区域的网络参考站点,构建形成相应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极大的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本文以地籍测量作为切入点,以SDCORS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作用,分析了其点位测量精度。SDCORS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地籍图根控制测量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杨庆孚 《住宅科技》1993,(11):46-46
由西安市房地局与陕西省测绘局合作,在国内率先应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绘西安市区250多km~2的1:500—1:1000比例尺房地产地籍图,从1989年开始,到1991年底已全部完成并投入多方面的实际使用,效果很好,说明了航测法测制大比例尺地籍图的应用领域有了拓宽和突破,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应用该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形图和地籍图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开展数字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的最基础平台。分析了目前基础地理数据生产、管理和应用的现状,介绍了数字化地形图、地籍图测绘及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实施中GPS、RTK测量技术的地形和地籍研究。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图是地籍图中的主要图种,其特点是图载信息量大,精度要求高,现势性强。它为房地产管理,特别是房地产的产权产籍管理、房屋动拆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城市的规划设计、不动产税费收取等提供可靠保障。用什么方法在城镇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房地产图测绘,既做到快省又保质保量,是全国房地产测绘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西安市房地产管理局于1988~1990年前后用了两年多  相似文献   

10.
地籍是指土地的户籍,地籍测量是一项建立在土地档案理论与技术方法的学科.地籍测量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民政府开发与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并且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然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量中非常重要,可以提高了测量工作质量与速度,对相关测绘部门的正确决策制定和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数字化的测绘技术在地籍图的测量中的竞争优势,并且对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陆泓  王筱春  朱彤 《建筑师》2005,(3):56-61
笔者经过数年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研究分析中国傣族古城聚落地理,归纳傣族古城的指标体系,有如下结论:娜允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傣族历史文化古城。孟连宣抚司署是中国仅存的傣族古典礼制建筑。娜允是为世界提供历史悠久、已经消亡的华夏傣族土司文化最真实的特殊见证。娜允傣族建筑文化品类完整,文化脉络清晰,是傣族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其特殊的地理特征向世界展示了娜允傣族社会近七百年的历史文化。所以具备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资质。应该积极保护娜允古城,使其成为世界了解傣族历史文化的窗口。  相似文献   

12.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对于维护民族多元文化生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和保护的紧迫性,讨论了文化地理学对于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适用性,从文化生态与景观、文化扩散与整合、文化源流与区划、地方文化与制度、综合演变机制等方面阐释了文化地理学对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方法与优势,探讨了文化地理学对于揭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特色文化内涵与特质的路径,为深化学科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式与应用基础。并以瑶族为例,初步提出了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框架,旨在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对基础地理数据的要求,各个城市逐渐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库,为城市建设发展、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部门提供完善的地理信息服务。本文结合武汉市测绘研究院1∶2 000图建设1∶1万基础地理数据建库生产实践,详细说明城市数据建库的建立和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四川汶川大地震对羌族聚居区造成的严重破坏,结合羌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应性需求,探讨了灾区重建中羌族文化建筑表达的基本模式,重点从选址和重建建筑语汇更新两方面作了探讨,并提出了重建中所面临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四川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作为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有力补充,目前在应急测绘及小面积高分辨率地理信息数据快速获取等方面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系统的概况,并以四川绵竹旅游规划测绘项目为例,阐述了应用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系统进行地形测绘的流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光平  陈玲 《城市勘测》2012,(1):54-56,60
DMC Ⅱ数码航摄仪是Digital Mapping Camera的第二代产品,本文介绍了DMCⅡ数码影像的主要情况及相关参数,并与DMCⅠ进行相应比较,阐述了DMCⅡ数码影像的特点、优势及不足。以实际测绘生产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DMCⅡ数码影像在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情况,对测绘成果的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对规划人才需求的提升,各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招生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对2013—2017年湖北省属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招生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时间上来看,研究期内该专业招生人数整体呈下滑趋势,2013—2015年下降幅度较大,2016年有所回升,但幅度较小。2013—2017年,该专业在外省计划招生人数逐渐上升,但不影响整体趋势。从空间上来看,以地理特征划分,招生人数总体呈现西多东少、中部居中、东北无分布的格局,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影响该专业招生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差异。除上述因素外,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等也对该专业招生的时空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朱俊伟 《山西建筑》2009,35(34):13-14
分析了羌族建筑的风格,研究了羌族建筑材料及羌族建筑的艺术,探讨了羌族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保留羌族建筑风格的方法,以更好地发挥羌族建筑对灾后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陕西的回族建筑和它的使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它的“地方民族”特色,清真寺的平面布局多是四合院型的串连式,大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在建筑功能上都充分注意到静思默祷的安静沉寂气氛,表现出宗教的庄严与壮丽。在建筑装饰上表现出浓厚的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色彩,在用材和技法上又融合了以汉族为主的中国建筑传统,充分表现了三种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宁夏是回族高密度聚居地区之一,在受到多元文明的影响下,产生了多样化的回族建筑。当下这些回族建筑遗产在高度工业化与经济化的社会背景中有的即将凋亡,有的情况不佳,有的态势良好。回族建筑遗产的何去何从成为焦点,该文通过实例归纳分类了回族建筑遗产的保护情况,通过田野调查法分析了其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与文化艺术价值,并展示了其具有多样性种类的特点,为其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路线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例辨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