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菜籽多酚与VC在棉籽油中的抗氧化效果与协同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菜籽多酚与VC在棉籽油中的抗氧化效果及其在棉籽油中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菜籽多酚与VC在棉籽油中具有抗氧化作用,且菜籽多酚强于VC.抗氧化剂添加量在0.01%~0.10%范围内,单独使用以0.05%菜籽多酚与0.08%VC的效果最好,复合使用以0.05%(菜籽多酚与VC按3:7复配)的效果最好.菜籽多酚与VC按比3:7复配,在棉籽油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菜籽多酚在猪油中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猪油在60±2℃下贮藏,在高温下煎炸,测定猪油的过氧化值,对猪油进行感官评定,研究菜籽多酚对猪油在贮藏与煎炸过程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菜籽多酚在猪油贮藏与煎炸过程中均具有抗氧化作用.菜籽多酚在猪油60℃贮藏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05%,在温度低于250℃下煎炸时的最佳添加量为0.01%.菜籽多酚与柠檬酸在猪油抗氧化中具有协同增效作用,0.1%菜籽多酚与2%柠檬酸联合应用的效果优于BHA、HAT、PG,可以取代合成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菜籽多酚在芝麻油贮藏与油炸过程中的抗氧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过氧化值(POV)评价菜籽多酚在芝麻油贮藏与油炸过程中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菜籽多酚对芝麻油在贮藏及油炸过程中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菜籽多酚添加的最佳浓度范围为(0.2~0.3)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橄榄油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橄榄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方法:以橄榄叶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并以过氧化值与酸价为指标,探究橄榄叶多酚对山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水浴法辅助提取橄榄叶中多酚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浸提时间1.0 h,料液比1∶40 (g/mL),水浴温度72℃,该条件下橄榄叶多酚得率为5.86%。橄榄叶多酚对山茶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较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对山茶籽油抗氧化效果好,且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及BHA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优化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橄榄叶多酚对山茶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花椒为原料,分别采用无水乙醇、60%乙醇、蒸馏水和乙酸乙酯提取花椒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Schaal法考察了4种不同提取物对菜籽油和猪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4种提取物对菜籽油和猪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中花椒蒸馏水提取物对抑制菜籽油和猪油自氧化的效果最为显著;Vc和柠檬酸对花椒蒸馏水提取物抑制菜籽油和猪油的氧化作用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Vc的增效作用优于柠檬酸。  相似文献   

6.
何福林 《中国油脂》2020,45(9):67-71
以蓬蒿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蓬蒿籽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蓬蒿籽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蓬蒿籽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料液比1∶27,乙醇体积分数53%,提取时间70 min。在最佳条件下,蓬蒿籽多酚得率为20.36%。蓬蒿籽多酚对猪油、菜籽油及花生油都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较柠檬酸和BHA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好,且与抗坏血酸、柠檬酸、BHA及BHT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过氧化值(POV)、酸价(AV)为考察指标,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试验法,研究增效剂(柠檬酸CA)与合成抗氧化剂(TBHQ、BHT、BHA、PG)复配,合成抗氧化剂、增效剂CA与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TP、甘草提取物LRNO)复配对湘味挤压面粉熟食的抗氧化性的影响,通过比较产品预测货架期从而得出最佳的复合抗氧化剂组。结果表明:CA对不同合成抗氧化剂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除对TBHQ增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P对TBHQ+CA、LRNO对TBHQ+CA+TP均具有较强的协同增效作用,增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抗氧化剂0.05‰TBHQ+0.025‰CA+0.05‰TP+0.05‰LRNO可使挤压面粉熟食在20℃条件下的预期贮藏时间从64 d延长至136 d,为抗氧化效果最佳的复配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
研究天然抗氧化剂五倍子单宁和石榴皮多酚对常见食用油脂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Schaal烘箱法,测定食用油脂的过氧化值POV(peroxide value)、酸价AV(acid value)和碘价IV(iodine value),研究石榴皮多酚、五倍子单宁、茶多酚和特丁基对苯二酚(butylhydroquinone,TBHQ)对常用食用油如猪油、豆油、菜籽油、芝麻油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天然抗氧化剂五倍子单宁和石榴皮多酚对食用油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五倍子单宁、石榴皮多酚可以作为油脂的天然抗氧化剂应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感官品质、过氧化值(POV)、TBA值、酸价(AV)为指标,研究绿茶多酚对鸭肉发酵香肠的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绿茶多酚对鸭肉发酵香肠感官影响不大,但是添加0.30%~0.40%的茶多酚可使鸭肉发酵香肠的色泽更佳;绿茶多酚能明显减缓鸭肉发酵香肠的氧化速度,并且随着茶多酚添加量的增加,其抗氧化效果也随之增强,即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生姜油对猪油抗氧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氧化值 (POV)和酸价 (AV)为指标 ,研究了生姜油对猪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 :生姜油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VC、茶多酚和市售姜油均对猪油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油菜籽脱皮冷榨制备菜籽多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油菜籽经脱皮冷榨得到冷榨饼,再经低温浸出脱溶得到低温粕,对低温粕提取菜籽蛋白,然后用中性蛋白酶AS1.398水解菜籽蛋白得到菜籽多肽.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是:pH7.2、温度45℃、加酶量5%(酶与原料液的质量比)、酶解时间2 h,酶解后有75%左右的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肽,所得到的菜籽多肽流动性好,黏度低,热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油菜籽直接冷榨制油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冷榨制油是指油料在入榨前不经蒸炒等高温处理,入榨温度为常温或略高于常温及压榨过程料温较低的榨油方法.介绍了油菜籽直接冷榨制油的工艺、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了油菜籽直接冷榨饼的浸出特性,并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冷榨菜籽饼浸出的具体做法;对油菜籽直接冷榨油的特性和精炼方法也作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应用油菜籽直接冷榨制油技术,可有效地保留菜籽油中的有效成分,减少了精炼污水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3.
油菜籽加工新技术及深度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我国油菜籽制油和菜籽油精炼方面的新技术,如油菜籽"破碎,低温预榨,浸出"、"中温预榨-浸出"、"挤压调质-预榨-浸出"工艺,以及菜籽油的"适度精炼"工艺、"酶法脱胶"、"低温脱胶"和"吸附脱胶"工艺等。另外,还介绍了菜籽油深加工和菜籽蛋白资源利用方面研发的一些新产品,如"双低"菜籽营养调和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天然复合氨基酸、菜籽蛋白肽等。总之,在油菜籽加工方面,应重视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以实现多点开发、全面增值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油菜籽生产贸易情况及我国油菜籽发展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油菜籽产量占世界油菜籽产量的2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也是世界上主要油菜籽进口国之一.通过对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状况和我国油菜籽供求状况的分析,指出较低的关税税率和单一的关税管理政策,极大地开放了国内油菜籽和菜籽油市场,从而使得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大大提高,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状况对我国油菜籽市场作用加大.菜籽油作为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对保障居民食用植物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国家按照远近结合的原则,在近期建立和完善油料保护机制:一是继续加大对油菜籽生产扶持措施,进一步优化油菜生产布局,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进一步完善油菜籽补贴支持保护制度,调动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三是扶持油菜籽产业发展,提高品牌竞争力;四是加强油菜籽科技投入,提高油菜籽品质.在中长期进一步完善油料与粮食生产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协调机制,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搭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菜籽蛋白为原料,研究预处理和双酶水解条件对其水解度影响。结果表明,直接采用未经预处理菜籽蛋白和采用双酶分步水解法在不进行任何灭酶处理及先加入水解能力强的蛋白酶再加入其它蛋白酶条件下进行水解,所得菜籽蛋白水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脱皮冷榨双低菜籽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菜籽分离蛋白碱溶二次酸沉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分离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中,浸提pH影响最大,液固比次之,提取时间影响最小.优化的制备条件为:pH 11.0,液固比15:1,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该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为87.69%,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为77.45%.  相似文献   

17.
菜籽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有关莱籽多糖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涉及多糖的制备工艺、结构表征及功能活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菜籽多酚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菜籽多酚的抗氧化作用与机理.用K3[Fe(CN)6]与TCA体系、脂肪氧合酶评价菜籽多酚的还原能力及抑制脂肪氧合酶的能力,用试剂盒测定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结果显示,在化学模拟体系中,菜籽多酚具有还原能力,能清除活性氧并抑制脂肪氧合酶的活性.在体外,菜籽多酚能抑制小鼠肝线粒体的肿胀,清除小鼠血清活性氧,抑制小鼠肝线粒体及肝组织匀浆MDA的生成.在体内,腹膜注射菜籽多酚组小鼠[400mg/(kgbw·d),12d]与对照组相比,肝匀浆MDA的降低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以上结果说明,菜籽多酚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菜籽多酚具有还原能力及抑制与氧化有关的酶活性可能是其抗氧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Zero-erucic rapeseed has both the lipoxygenase-I and lipoxygenase-II activities, both of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on storage of seeds. The lipoxygenase-II activity (the maximum at pH = 6.5–6.8) is lower but the optimum pH is close to that of ground seed (pH = 6.3). The extent of lipoxygenase-catalyzed oxidation increased in presence of natural rapeseed lipids. The content of conjugated double bonds of lipid hydroperoxides produced as primary reaction products was in close linear relation with the content of total oxidized products determined by HPLC. The content of conjugated double bonds in defatted rapeseed meal containing addition of linoleic acid, linolenic acid, or methyl linoleate, respectively, reached its maximum in 3–6 min. There was great variability among the lipoxygenase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rapeseed samples.  相似文献   

20.
在棉田免耕套栽条件下,研究了油菜氮磷钾(NPK)肥施用效果及肥料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促进了油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从而显著提高了油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N、P、K三要素增产效果依次为:N〉P〉K。通过对肥料效应模型的筛选,得出在试验条件下,油菜氮(N)、磷(P2O5)、钾(K2O)的适宜推荐用量分别为205kg/hm^2、76kg/hm^2、3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