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富硒高GABA发芽糙米低温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硒高γ-氨基丁酸(GABA)发芽糙米为原料,对发芽糙米低温干燥工艺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低温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对发芽糙米食用品质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糙米的食用品质及营养品质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干燥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发芽糙米品质的保持。干燥温度由40℃升至60℃,褐变反应加剧,发芽糙米色泽变暗;发芽糙米饭硬度、咀嚼性等值增大,口感变差;发芽糙米粉糊的黏度增大,品质下降;微波和热风干燥后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分别降低约25%和27%,硒含量分别降低了约30%和7%。因此,热风干燥最佳条件为45℃下干燥270 min,微波干燥最佳条件为45℃下干燥75 min,干燥后发芽糙米中硒和GABA含量高且食用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糙米为原料,研究了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发芽温度、发芽时间对糙米发芽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糙米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浸泡温度为35℃、浸泡时间为12 h、发芽温度为32℃、发芽时间为18 h时,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最高达到了105.21 mg/100 g,是发芽前的3倍多,此时的发芽率达到了92%。糙米经发芽后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抗坏血酸、γ-氨基丁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有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温度和时间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提供的籼稻"繁71-49"为原料,对发芽糙米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研究了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发芽温度和发芽时间等因素对吸水率、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水率和发芽率与浸泡温度和时间有关,吸水率影响发芽率,发芽时间对发芽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产生影响;制备高含量γ-氨基丁酸的最适宜条件是: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24 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8 h;采用该工艺,发芽后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是未发芽糙米的2.3倍,是精白米的7.6倍.  相似文献   

4.
耿欣  孙萍 《食品科技》2011,(9):75-78
以发芽糙米为原料研究富含阿魏酸和γ-氨基丁酸的发芽糙米甜酒汁的发酵工艺。将经过预处理后的发芽糙米拌入一定量的甜酒曲进行糖化发酵,对发芽糙米的蒸煮时间、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曲量等进行了研究,通过感官评定及理化分析,确定将发芽糙米蒸煮60min后接种干米量0.4%的甜酒曲,在31℃下发酵60h。在此条件下获得了口感和组织状态良好的发芽糙米甜酒汁,其中阿魏酸含量为12.4mg/100mL,γ-氨基丁酸含量为2.1mg/100mL。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粳糯糙米发芽工艺同时分析发芽糙米的理化特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组合设计研究谷氨酸钠浸泡液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发芽时间、发芽温度对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芽条件为谷氨酸钠溶液浓度5 mg/mL、浸泡时间12 h、浸泡温度28℃、发芽时间26 h、发芽温度33℃,在此工艺条件下,γ-氨基丁酸含量为2.59 mg/g DW,是原糙米的2.92倍。同时发现:发芽糙米的吸水率和水溶性均显著提高(P<0.05),糊化温度下降,总酚含量是未发芽糙米的3.31倍,总还原力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未发芽糙米的1.80和10.26倍。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高含量γ-氨基丁酸生产工艺条件,探讨了浸泡时间、培养时间、发芽温度对糙米发芽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糙米发芽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高含量γ-氨基丁酸生产的最佳条件是:浸泡时间9.3h,发芽时间14.3h,发芽温度27℃,此条件下γ-氨基丁酸含量为232.8mg/100g.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并优化了各种条件对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含量的影响,确定了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达到最高时的发芽条件。结果表明:浸泡12 h后,糙米吸水基本达到饱和,浸泡温度为30℃时,糙米吸水较快且不影响糙米感官品质。糙米最佳发芽条件为: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4 h、pH5.5、谷氨酸钠浓度12 mmol/L、钙离子浓度0.5%,在该条件下,发芽糙米中GABA的含量可达63.34 mg/100g(干基)。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简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品种为“农大305”粳稻生产的优质糙米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发芽糙米生产工艺中的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发芽温度、发芽时间等相关参数对糙米发芽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糙米发芽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糙米发芽工艺参数为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20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24h。采用优化后的糙米发芽工艺条件生产的发芽糙米的发芽率大于85%,并能富积γ-氨基丁酸,发芽糙米产品中γ-氨基丁酸的平均含量大于560mg/100g。  相似文献   

9.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糙米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的工艺参数,分析得出最佳条件下糙米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的含量。糙米发芽是糙米富集γ-氨基丁酸的一种形式,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出糙米发芽的发芽率,利用纸层析法测量,测量γ-氨基丁酸的含量。最佳的富集条件是:浸泡温度为30℃,浸泡时间为24 h,发芽温度30℃,发芽时间为28 h。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8份水稻品种的糙米和发芽糙米为供试材料,对糙米发芽前后的稻米理化性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氨基丁酸含量及稻米食味和稻米RVA谱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糙米在发芽后其直链淀粉含量和总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发芽糙米的还原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γ-氨基丁酸含量较糙米有不同程度增加;供试发芽糙米的食味值和RVA特征值均低于相应的糙米。总体来说,发芽糙米的营养价值高于糙米,而发芽糙米饭食味品质的提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发芽糙米的富硒及其微波干燥与挤压膨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粳稻为原料,探讨了发芽糙米的富硒效果和微波干燥、挤压膨化对富硒发芽糙米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硒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富硒发芽糙米,此条件下糙米的发芽率为97.9%,有机硒含量为977.6 μg/kg(质量分数98.5%),γ-氨基丁酸含量为445.9 mg/kg;40 ℃的低温微波干燥有利于保持发芽糙米的硒和γ-氨基丁酸含量;挤压膨化产品中有机硒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与原糙米相比,分别提高到其29 倍和5 倍。研究认为,亚硒酸钠可以作为富硒试剂实现发芽糙米的有效富硒,富硒发芽糙米可以用于开发相关的营养膨化食品。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酶预处理糙米发芽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发芽糙米蒸煮后口感差的问题,提出酶溶液浸泡糙米提供发芽条件的同时适当降解皮层粗纤维预处理工艺.研究酶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硬度的影响规律,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并以GABA含量为考核指标,将酶预处理工艺与传统浸泡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硬度变化影响显著;酶预处理工艺优化参数组合为:酶浓度为0.4mg/mL、酶解温度为33℃和酶解时间为110min,在此条件下,糙米发芽率可达到传统浸泡处理的90%以上,其硬度降低14.1%.最优酶解条件下得到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略低于未经酶浸泡得到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证实了发芽糙米皮层粗纤维降解是其硬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提高自热米饭的营养价值及食用品质,该文以糙米、发芽糙米、黑米、绿豆、红小豆、小麦、青稞糙米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高温流化处理前后7种全谷物吸水率、膨胀率的变化;然后测定添加到自热米饭中的7种全谷物在4℃下储藏0、1、14 d及14 d复热后的硬度,筛选出适合添加到自热米饭的全谷物;另外对筛选出的全谷物的浸泡时间和在自热米饭中添加的方法进行工艺优化;最后以全谷物的用量占自热米饭总质量的30%为目标,将筛选出的全谷物进行两两配方设计,进行感官评定,得到食用品质较好的组合配方。结果表明:高温流化处理后全谷物的蒸煮品质得到改善,且适合添加到自热米饭的全谷物种类为红小豆、绿豆、黑米和小麦;采用流化绿豆和流化红小豆浸泡1 h,流化小麦和流化黑米浸泡0 h,浸泡后均与精米混匀后蒸煮的制作工艺最佳;得到3种食用品质较好的组合:流化红小豆15%、流化绿豆15%,流化绿豆15%、流化黑米15%,流化红小豆10%、流化黑米20%。  相似文献   

14.
研究稻谷品种、铁营养剂、Fe2+浓度、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培育温度、培育时间对发芽糙米有机铁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优化了糙米发芽过程中有机铁生物强化的生产工艺,并对发芽糙米铁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0.005 mol/L FeSO4溶液为铁营养剂对‘绿旱1号’品种糙米进行铁强化发芽处理时,有机铁和GABA含量显著提高。获得铁强化发芽糙米最优生产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30 ℃、浸泡时间10 h、培育温度32 ℃、培育时间44 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铁强化发芽糙米的有机铁含量为(405.48±9.18)mg/kg,是普通发芽糙米的51 倍, 其中铁主要是与蛋白结合的形态, 占总铁含量的53.74%;GABA含量为(508.04±13.50)mg/kg,是普通发芽糙米的14 倍。  相似文献   

15.
结合超声波和外源酶对糙米进行预处理,利用中心组合试验模型,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酶质量浓度3 个因素为自变量,糙米预处理后处理液中总糖含量、糙米发芽率、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γ-amiobutyric acid,GABA)含量为响应值,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并对数据进行拟合和相关性分析。同时研究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对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总酚含量、内源淀粉酶活力以及发芽糙米糊化黏度、蒸煮后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酶预处理的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糙米发芽率和GABA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超声温度31.21 ℃、超声时间0.71 h、酶质量浓度0.28 g/L时,发芽率最高预测值为91.98%;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超声温度35.65 ℃、超声时间0.5 h、酶质量浓度0.22 g/L时,GABA含量最高预测值为38.25 mg/100 g。从发芽糙米的理化特性来看,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有利于GABA的富集,但不利于总酚的积累。超声波辅助酶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内源淀粉酶的活力,相应地降低发芽糙米粉的糊化黏度以及发芽糙米蒸煮后的硬度。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糙米与稻谷发芽期间及培养结束后的静置过程中谷氨酸脱羧酶(GAD)活力、γ-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Glu)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糙米和稻谷在(32±1)℃条件下,以1.2 L/min的通气量,用含有0.1%L-谷氨酸、0.1%抗坏血酸的培养液浸渍发芽,生长速率和呼吸速率均以糙米为快。培养结束时,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和Glu含量分别比发芽稻谷增加64.05%和14.68%,空气中放置8 h后发芽糙米中GABA含量比发芽结束时增加了24.32%,整个发芽和静置期间发芽糙米中GAD活力始终高于发芽稻谷。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条件对糙米发芽过程中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安全食用的发芽糙米生产方法,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的发芽方法下,对不清洗和定时清洗的糙米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浸泡发芽法和密闭气相发芽法时,温度越高.发芽时间越长,细菌总数越多,定时清洗只能适当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如密闭气相发芽法,25℃、48h,不定时清洗的样品细菌总数达到2.43×10~8cfu/g,定时清洗的样品细菌总数为1.31 × 10~8cfu/g.而流动水相发芽法的样品细菌总数仅为6.5 × 10~3cfu/g,远低于其他两种发芽方法.因此,相对于传统发芽法,流动水相法是较为安全的发芽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发芽糙米为原料酿造米酒,对发芽温度、发芽时间、超高压处理压力、超高压处理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条件下酒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并对米酒成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发芽糙米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显示,发芽条件为温度28℃、时间20 h,获得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较高,为346.7 μg/g。发酵后获得的发芽糙米酒GABA含量为24.7 mg/L。在超高压处理压力200 MPa、超高压处理时间30 min,获得的糙米酒成品GABA含量较高,达到27.4 mg/L。在200 MPa处理后的发芽糙米酒中共检测出醇类12种,酯类20种,酮类5种,酸类1种。相较于未经超高压处理的发芽糙米酒,超高压处理后的发芽糙米酒中酯类种类增加,醇类含量减少,酸类含量减少。通过感官评价,发现200和300 MPa处理的样品均优于未处理组,说明加压处理提高了发芽糙米酒的滋味,大大提高了米酒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9.
浸泡工艺对糙米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籼稻为原料,研究了其糙米的浸泡工艺对其发芽率的影响。浸泡工艺因素选取用水量、浸泡温度、浸泡时间以及浸泡液添加剂。结果表明,浸泡时用水量为糙米质量的8倍以上适宜糙米发芽,吸水率在24%~29%;适宜发芽的浸泡温度和时间组合分别为35℃浸泡6h,30℃浸泡8h;浸泡温度与时间组合在30℃浸泡8~10h,此时发芽率最高;在浸泡液中添加赤霉素或Ca2+,当浸泡液中赤霉素浓度为0.1mmol/L时,糙米发芽率最高;当浸泡液中Ca2+浓度为1.0mmol/L时,糙米发芽率最高。同时还测定了糙米和发芽糙米中主要物质还原糖、总糖、蛋白质、γ-氨基丁酸含量,并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超声波雾化方式对低水分粳型糙米进行调质,探讨调质对大米食用品质的变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碱性水对糙米调质后大米的食用品质得到一定的改善,大米淀粉的初始糊化温度有所降低,米汤的pH值有所提高,米饭的黏度/硬度比提高了8.8%,米饭的感官评分比未调质的样品上升了5.4%。另一方面,米糠的游离脂肪酸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用碱性水调质的米糠比未调质米糠游离脂肪酸值降低23.5%,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米糠的酸败,有利于米糠的保鲜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