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安煤田矿井存在严重的小窑水害威胁,为防范小窑透水事故发生,保证采掘和矿井安全,在系统收集整理区域小窑采掘及积水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小窑水的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提出了综合探查、留设煤柱、薄弱煤柱加固、切断主要过水通道、排水控制水位、疏排、河道整治等多项小窑水害防治对策。通过采取综合的小窑水防治措施,实现了新安煤田矿井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2.
窑外分解窑与其它窑型的基本区别是在悬浮态完成了生料预热和绝大部分碳酸盐分解反应过程,因而达到了很高的熟料产量,为一般预热器窑的两倍左右、湿法窑的3~4倍甚至更高一些。关于窑外分解窑应该达到的产量问题,在水泥界一直存在多种意见,也出现了各种统计回归公式,如日本水泥协会、南京化工大学和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经典计算公式[1-2]o。但是,随着新型干法窑有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公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窑外分解窑的实际情况,应用偏差较大,对于国内外实际生产指标情况和挖掘系统增产的企业缺乏指导价值。因此…  相似文献   

3.
郭小电 《煤矿机械》2007,28(2):125-127
通过对现有煤矸砖隧道窑生产线的技术分析,针对窑车调度、窑门开启、入窑操作环节复杂的问题,研究应用了集引渡窑车、自动开启窑门、向隧道窑顶入窑车于一体的煤矸砖隧道窑操车装置。  相似文献   

4.
锌窑渣一般富含铜、银、铁、铅、锌、金、铟等多种有价金属,是一种极具回收价值的二次资源。着重介绍了锌窑渣的资源现状以及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制约锌窑渣综合回收利用的关键所在。同时,作者认为选冶联合工艺是今后锌窑渣处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并提出了对综合回收锌窑渣中有价金属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陈小荣 《矿冶》1998,7(3):71-74
介绍了贵溪冶炼厂3.2m×20m干燥窑在技术改造中,通过改造干燥窑的筒体结构、提高窑转速、在滚圈筒体间增设间隙调整装置,消除了窑内铜精矿的粘结现象,使干燥窑的处理能力达到120t/h,超过原设计能力,保证了贵溪冶炼厂1542技改工程的顺利实施。本文还对干燥窑技改后出现的问题、电机数次超负荷现象进行分析,测定了有关参数,理论上计算了电机功率。通过处理技改后干燥窑出现的问题,加强设备维护,从而提高了大型干燥窑技改的可靠性,实现干燥窑安全顺行。  相似文献   

6.
锌窑渣综合回收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锌窑渣含有浸出渣处理后残留的银、金、铜、镓、锗等有价金属,是有回收价值的综合利用物料。本文总结了锌窑渣综合回收利用的现状,介绍了目前锌窑渣处理的几种研究方法,并指出了采用选矿的方法和微波法处理锌窑渣,具有节能减排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与锌窑渣、铁基金属陶瓷相关的内容和研究成果,为合理利用锌窑渣,分析了锌窑渣的物相组成和化学成分等对制备铁基金属陶瓷时烧结的影响;从相界面润湿性、原料质量等方面总结了以锌窑渣为原料烧制铁基金属陶瓷的困难之处,并据此提出了改善陶瓷力学性能的相关措施;旨在高效利用冶金固废,提高锌窑渣再利用方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矿井田范围内因小窑私挖乱采造成的安全生产隐患,以凤凰山矿XV3307工作面回风巷过小窑为例,介绍了矿井综合探测手段在掘进工作面过小窑影响区的应用;通过综合运用物探、钻探、化探、测量及调查等手段为掘进工作面顺利通过小窑影响区提供了安全保障,为工作面的布置提供了决策依据,最终保证掘进巷道安全通过小窑影响区,为今后类似情况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鉴定了难选锡中矿高温氯化挥发窑的窑结成分和赋存状态。将窑结分为铁质和锡质两种。通过模拟试验,论证了窑结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习学 《西北煤炭》2005,3(2):33-34
分析了老窑复采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充水因素、水害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防治了老窑复采矿井水害。  相似文献   

11.
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酒钢钢铁公司实验用9m球团矿变径回转窑进行了研究.首先,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证明了模拟的可靠性.然后,模拟酒钢钢铁公司改进结构的9m变径回转窑内部燃烧温度场,并对比传统直筒9m回转窑,发现变径回转窑优于直筒回转窑,在预热段温度更高.最后,通过改变变径区间位置,对变径回转窑结构做了进一步结构优化研究.结果发现,当变径区间位置越靠近喷嘴处时,为该变径回转窑最优结构.通过模拟发现该最优结构的回转窑相对于传统直筒回转窑节能5%,按10万t/a的生产量计算,每年可节约天然气至少1.8万m3.  相似文献   

12.
回转窑运行轴线动态测量时域分析法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论述测量回转窑运行轴线的必要性及窑轴线测量技术的发展,提出一种新型的转窑运行轴线动态测量方法。目前回窑轴线的测量均是通过测得轮带中心、轮带与筒体间隙、简体直径来计算出窑支承位置回转中心,新方法完全摆脱了这类方法的限制,应用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对窑支承位置水平方向上筒体两边的位移进行非接触式连续、动态测量和信号分析,得出测量截面的回转中心。方法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回转窑调窑参数模糊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回转窑运行轴线偏差最小及各托轮受力均衡为优化目标,建立调窑参数模糊优化模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最优水平值,利用最优水平截集法求解优化模型,在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氧化铝厂2#窑的应用表明,模糊优化调控能更显著地减少轴线偏差和使各托轮受力均匀,使回转窑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4.
某多支承回转窑最佳机械运行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建立回转窑托轮力计算的线性公式 ,采用优化方法得出某回转窑最佳的机械运行状态。结果表明回转窑各档轴线无偏差时 ,托轮支承力分配不均匀。回转窑最佳运行状态时 ,1,3 ,4,5档垂直方向的轴线偏差都在± 10mm以上 ,1,2 ,3档左右各托轮受力最大 ,各为 14 46kN ,5档托轮受力最小 ,为 73 3kN。水平轴线偏差为 0时 ,各档左右两托轮受力均衡  相似文献   

15.
回转窑托轮对轮带最佳支承角的有限元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回转窑的结构特点,在求得轮带接触压力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了轮带支承角的有限元优化模型。运用ANSYS6.1对轮带支承角进行了有限元优化,得出了优化前后轮带的应力分布规律。优化结果表明:轮带支承角有限元优化能显著减少轮带变形及最大等效应力,且轮带变形和最大等效应力对轮带支承角的变化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6.
用回转窑处理硫酸渣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转窑焙烧硫酸渣可以有效地还原硫酸渣中Fe2O3,通过球磨、磁选工艺,提高铁的回收率。硫酸渣在回转窑内脱硫效果明显,回转窑倾角0.8(°),转速12r/min时,脱硫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运行球团窑的基本参数,并结合各类回转窑系统三大平衡计算的经验,探讨球团预热-煅烧-冷却过程中的物料平衡、热平衡和风平衡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给出了适用于燃烧器和煤磨的耗煤量数据,提出了氧化球团生产系统各段用风量及排放烟气量。其结果对于冷却风机、回热风机、鼓干风机、炉罩风机、主排风机、高温多管除尘器、炉罩电除尘器及主电除尘器的选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莹 《矿冶》2004,13(1):79-81
针对回转窑—链篦机生产永磁铁氧体预烧料的工艺过程 ,设计了重油温度控制系统、窑温度控制系统和智能仪表监测系统 ,以保证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根据重油的品质变化 ,重油温度控制系统选用数字控制器使控制精度达到± 1℃。由于回转窑系统的容量大、滞后长及物料滑动的固有特性 ,采用红外炉窑温度—重油压力串级双回路控制系统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使炉窑温度的精度控制在± 10℃之内。选用智能仪表实现控制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存贮和统计分析 ,提高了系统性能 ,并实现从产品质量对工艺参数的追溯 ,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优化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杨支海  吕艳琼 《中国矿业》2021,30(S1):431-434
本文针对单宁渣灼烧进料系统存在的进料不均衡、漏料、外溢、堵塞等系列问题,造成现场粉尘飞扬,存在无组织排放,造成后端尾气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等环境问题,经现场分析和讨论提出改造方案,通过改造使得单宁渣灼烧进料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和进一步优化,有效解决现场粉尘飞扬,无组织排放问题。同时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人工劳动量。本文将对治理的内容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