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全球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也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也随之成为一类新兴的教育类型。由于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雷同,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导致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增。文章通过分析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存的问题,结合大连理工大学的特点,找到该专业转型与升级的具体策略,思考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廖卓凡  郑斌  熊兵 《计算机时代》2021,(4):110-112,116
"双一流"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区域重点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实现在大数据时代和"双一流"的教育背景下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是研究生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文章研究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在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对教学培养目标,教育培养体系等的改革措施,旨在培养出满足"双一流"背景下社会需求的研究生人才.  相似文献   

3.
郝莉萍 《网友世界》2013,(2):44-46,60
由于经济发展转型,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优化与升级的过程中,高校专业设置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实现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紧密对接。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UDP的FPGA远程升级系统,包括完整的FPGA工程和整套计算机上位机GUI程序。FPGA运行时,通过有线网络与计算机相连,在计算机上简单地操作上位机GUI程序即可实现FPGA的在线升级烧写、热启动等功能。实际上,在没有网口只有串口的情况下,这套远程升级系统通过模式选择开关可以切换为串口模式,而计算机上位机GUI程序也相应切换为串口模式,通过串口实现FPGA远程升级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前,榆林地方型院计算机专业人才模式单一化,结构不合理,学生创新能力较低,不利于榆林地方产业持续发展,为了发挥地方院校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提出了"互联网+"和"新工科"背景下榆林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旨在帮助榆林地方院校全方位分析榆林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榆林地方高校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王梅英  杨维剑 《福建电脑》2009,25(7):189-189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总结,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文章介绍了几种基于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充分说明了构建新型的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东莞市IT人才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东莞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推进,IT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本文在完成东莞市IT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近年东莞IT人才需求的历史数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东莞IT人才的需求进行了拟合和预测,并针对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人才培养对策,为探索适应东莞改革新形势的高职实用型、技能型高级计算机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现有实训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通过对比云计算技术的三种应用模式,提出了三种应用模式可分别应用于计算机专业的网络技术与硬件类实训、软件开发类实训、软件应用类实训,据此提出了基于云平台构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
民族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构建适合民族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了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三阶段、四位一体"的渐进式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介绍了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软件开发蓬勃发展并逐渐渗透至社会各领域与各行业,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践行了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与科技强国战略的要求。文章将梳理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方法与现实应用,并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与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合理研判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湘潭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谷过程中,引发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产生和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换代,这些变化导致新职业的出现和职业内涵的变化,高素质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是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战略保障。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愈加明显。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应积极探索人才培养对策,为社会培养输送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高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政产学”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锡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和软件外包人才紧缺的现状,软件技术专业围绕"服务园区产业升级发展"的宗旨,以校企合作为抓手,经过近4年的努力,探索出了"政产学"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主要介绍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我国不断重视高新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正逐渐从传统的制造业大国不断转型升级为制造业强国,工业自动化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并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在我国目前发展情势下,正不断转向对工业机器人专业的重视与发展,推出了“1+X”证书制度的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但是相关的专业性人才培养还存在较大不足,相关人才较为缺乏。因此中职院校应在充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的环境下,结合工业机器人专业“1+X”证书制度进行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塑造合理的机器人专业教学模式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探究当前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1+X”虚拟仿真实训教学模式现状,提出深入教学变革的一些创新方向建议,希望能为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1+X”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筑工人的频繁流动行为影响到建筑业产业结构升级及可持续发展.将社会网络理论与博弈论相结合,建立建筑工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博弈关系网络双层平行联动网络,构建既能反映建筑劳务市场中个体的行为选择过程又能涵盖劳务组织中的关系结构网络的多智能体仿真模型,运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从社会关系和博弈关系视角揭示建筑工人流动行为发生过程及其对行业技能水平、劳动力成本、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工人频繁的流动不利于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会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增加、雇佣关系恶化、工人间关系弱化等问题.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企业实施技术奖励措施和完善市场保险保障体制,可缓解建筑工人频繁的流动,从而降低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工业锅炉安全运行培训仿真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详细分析多种工业锅炉操作过程与现有仿真培训系统的基础上,运用多组态分析技术,建立了一个工业锅炉仿真培训模型,开发出具有多工业锅炉模型的、集培训与考试为一体的、支持大规模分布式环境下进行全工况工业锅炉仿真培训的系统。实际运行的效果表明,系统运行可靠、稳定,提高了培训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结合目前火电厂普遍存在的集散控制系统升级的要求,对与之对应的火电厂仿真机的虚拟DCS进行升级.在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模型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模型技术的升级方案.由该方案实现的升级的仿真机保留原有的运行基本特性,同时又可对运行人员进行面向升级虚拟DCS的操作培训.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企业对于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院校应与地方产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找到一条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基于产学研平台合作的“校企双向驱动”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教学团队与企业研发团队、项目教学与项目研发、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之间能够建立双向互动关系,井且能够整合高校的教学资源、创新资源和企业的生产资源、市场资源。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技术升级与选择决策在供应链物流网络再设计中的重要性,本文综合考虑已存工厂/物流中心的关闭或继续开设与技术升级、候选工厂/物流中心的选址与技术选择、以及流量分配的联合决策,以包含已存供应链技术升级与选择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基于技术升级与选择决策的供应链物流网络再设计模型,随后设计了数据生成准则,在Java中调用Cplex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最后灵敏度分析为决策制定者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供应链中因关闭设施获得的收益越高越有利于促进产业转移,较低的技术升级成本则有利于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王蕊 《电脑与信息技术》2021,29(2):86-87,94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各行各业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职业教育作为最有效的技能人才培养摇篮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打破固有模式将校企育人深度融合,立足企业需求、行业发展,培养新型技能人才。国务院发布的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职业等级证书。以网络系统与运维职业证书为切入点,通过研究职业证书认定的具体要求,从学生培养目标、技能需求,教师能力要求、实训室建设等方面,探索目前中职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The multidisciplinary nature of ergonomics requires the organisation of component disciplines into a recognisable technology for industrial practice,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ies for use by ergonomists and the specification of criteria for training courses. A simple model is presented and illustrated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in industrial practice and in training for industri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