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次粉为辅料、麸皮为主料,采用前稀后固法酿造食醋,并以传统全固态发酵工艺作为对照.结果显示,前稀后固法工艺与传统全固态发酵工艺所酿造食醋风味基本相同,并且前稀后固法工艺其成熟醋醅酸度和混合原料出醋率达到4.49g/100mL和4.07kg/kg,较传统全固态发酵工艺分别增长了26.8%和27.2%,同时周期由30d缩短为24d.  相似文献   

2.
以青稞粉和次粉为辅料,麸皮为主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前稀后固法酿造食醋的工艺过程,获得了青稞粉与次粉混合淀粉液化、糖化、酒精液态发酵和醋酸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其成熟醋醅酸度和原料出醋率分别为5.22g/dL和4.61kg/kg。同时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对比了前稀后固工艺、传统全固态工艺和纯液态发酵工艺3种方式对青稞醋酿造的影响。结果表明:前稀后固工艺能很好地兼顾食醋品质和出品率,最适合高品质青稞麸醋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鲜醋渣循环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大量废醋渣污染环境且浪费了原料的问题,研制开发了鲜醋渣重复利用的技术。本技术首先在全固态发酵工艺中取得了成功,鲜醋渣重复利用率可达80%,其具体应用方法是采用固态蒸料,把鲜醋渣和主料粮食掺拌均匀,共同发酵。应用本技术可节约糠皮80%、麸皮50%,有利于减少产品中农药残留、谷糠带入的尘土和保护了环境,提高醋醅的保水能力,提高食醋糖分、无盐固形物以及成品的出品率。  相似文献   

4.
四川麸醋     
一、发展麸醋生产的意义 麸醋以麸皮为制醋主要原料得名,盛产于四川,工艺创始于明、清之际,生产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产品色泽红褐,酸味醇厚,酯香浓郁,回味鲜甜,浓稠适度,风味独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为我国著名食醋之一。四川省各市、县及部分乡镇均有生产,而  相似文献   

5.
对制醋酒渣替代酱油酿造中主要原料豆粕的制曲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制醋酒渣为曲料培养基对制曲菌株进行了筛选,其中米曲霉A801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和产酶能力。在此基础上,以米曲霉A801为主要菌种,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制曲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米曲霉A801与黑曲霉N205双菌种制曲,菌种配比10∶2,原料配比制醋酒渣∶麸皮∶面粉为6∶3∶1,制曲温度32℃,初始水含量45%,制曲时间36h。  相似文献   

6.
五十四、生料制醋如何生产? 生料制醋法是近十几年前发展起来的新工艺,最先投产于山西长治市,现已被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的酿造工业所采用。生料酿醋与一般的酿醋方法不同之处是原料不加蒸煮,经粉碎、浸泡后,进行糖化和发酵。生料酿醋与一般的固体发酵法相比,具有简化工艺、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燃料等优点,目前这一工艺还在不断完善之中。生料制醋配料的一大特点是增大麸皮用量,为  相似文献   

7.
液体速酿制醋工艺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并在生产上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当前,液体速酿制醋工艺在我国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深层发酵酿醋工艺;另一种是回流发酵酿醋工艺。本文仅就回流发酵工艺中的一些问题,结合生产实际作一论述。一、我厂食醋淀粉利用率的现状食醋的主要成份为醋酸。我厂使用的原料以薯干、麸皮为主.经测定,我厂薯干、麸皮的淀粉含量分别为67%和45%。每批投料量为薯干2000斤、麸皮200斤(麸皮制成麸曲后作为糖化剂加入),  相似文献   

8.
以黄酒生产的副产品酒糟为主要制曲原料,并根据制曲原理和米曲霉培养生长要求,合理配入小麦、麸皮进行曲料组合,在工艺中采用原料轧碎、曲料上甑、加热汽化、蒸馏取酒、扬冷接种、曲料入箱、通风制曲而成的糟麦曲,具有曲香浓醇、菌丝紧密、酶活力高的特征。试验结果证实,酒糟替代熟麦制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三年二月,我厂试验了生料酿醋。试制结果比较理想,特介绍如下。一、生料制醋的原料①高粱碎米粉②麸皮③麸曲④谷壳⑤酵母二、生料制醋的依据在配料上我们较熟料酿醋增加了生麸皮的用量。因为生麸皮中含有酶类和各种有益的微生物,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全麸皮固态法制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建厂快,产品质量消费者亦满意。它既适合大生产,更适宜于乡镇企业和个体户采用。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生料制醋新工艺张雪松(四川省青神县翠微酿造厂612460)1996年以来我厂采用了生料制醋新工艺,改变了过去制曲、蒸料、接种曲固态发酵制醋的落后面貌。走出一条将原料(高梁、玉米、麸皮、米糠、红薯等)粉碎后不经过蒸煮直接按比例加入酶制剂和醋用发酵剂,将...  相似文献   

12.
论醋曲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酿醋工艺所用的醋曲(大曲、小曲)大都具有生料制曲、自然接种的特点,成曲中微生物多、酶系较全、代谢产物多种多样,构成食醋的风味成分,质量较好。但因曲中微生物复杂,生化性能较差,原料利用率低。目前普遍采用的人工纯粹培养的麸曲,糖化力强、出醋率高,但成醋风味不如传统曲醋。本文,扬长避短,提出醋曲的改进措施:麸皮生料制曲,保存麸皮中丰富的水解酶系,利于原料的分解;人工接种优良菌株,形成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优势,提高出醋率;多菌种混合制曲,发挥有益微生物群体的协同作用,提高生化性能,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增加风味成分。  相似文献   

13.
文中阐述了一种提高液态深层发酵制醋出品率、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实用方法.在液态深层发酵制醋连续生产过程中,采用所述工艺控制方法和车间设备设计思路,能比一般1/2分割取醋工艺生产食醋产量提高25%以上,原料利用率可达到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生料制醋是制醋工艺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具有原料要求粗放、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很多厂家都在引进这一新兴技术。 在生料制醋的前期——制酒阶段,多采用糖化酶作为糖化剂,由于市场上糖化酶的供应量有限,且质量参差不一,边远地区存在购买不方便的状况,我们进行了以As3.350黑曲霉  相似文献   

15.
以苦荞为原料,辅以沙棘果渣、杜仲叶和燕麦麸皮,以老陈醋传统酿造法制得的醋醅,经真空冷冻干燥、粉碎后制得醋粉。设置升华温度、解析温度、物料厚度为三个评价因素,以干燥速率和干燥醋醅总酸含量为响应值,经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醋醅冻干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升华温度29℃,解析温度33 ℃,物料厚度3 cm。该优化冷冻干燥条件下,醋醅干燥速率为3.67%/h,干醅总酸含量为8.71 g/100 g,为后续的相关冻干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五、食醋生产原料如何分类? (一) 制醋原料制醋原料,按照其工艺要求,一般可分为四大类:主料、辅料、添加剂。1.主料:指能被微生物发酵而生成醋酸的主要原料。大致为含淀粉质、含糖、含酒精的三类物质,如谷物、薯类、果蔬、糖蜜、酒类及野生植物等。由于我国目前制醋多以含淀粉质的粮食为基本原料,所以制醋的主料一般指粮食。我国长江以南习惯上采用大米作为酿醋主料,而长江以北则采用高梁、甘薯、小米、玉米作酿醋主料。近年来,从  相似文献   

17.
以豆粕和小麦粉的挤出物为原料,以淀粉酶活力为考察指标,以制曲温度、麸皮比例、润水量和制曲时间为制曲参数,采用四因素进行五水平二次旋转正交试验,使用SAS9.1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得出最佳制曲工艺参数为:制曲温度30.0℃,麸皮比例30.0%,润水量100.0%,制曲时间60.0 h。在此条件下豆粕和小麦粉挤压膨化物种曲的淀粉酶活力为587 U/g。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农村产品结构的改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种植高梁和玉米的面积减少,因而传统的制醋原料无法保证供应,现在许多工厂不得不利用小麦制醋。新疆地区的制醋方法是照山西的方法脱胎出来的。一般是将高梁或玉米煮成淀粉糊,然后冷却、糖化、酒化,最后拌入大量麸皮,进行醋酸发酵。一般一个生产周期约40天左右,醋醅成熟后,再经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了以陕北荞麦、沙棘副产品为原料,通过酶法处理,发酵获得沙棘荞麦醋的工艺。结果表明:荞麦粉用糖化酶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酶加入量20U/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90min。沙棘副产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酶加入量0.3%,处理时间120min,处理温度50℃,pH 6.0。荞麦粉和沙棘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所制得的沙棘荞麦醋有较高的黄酮含量,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20.
文摘     
快速生料固态回流制醋新工艺的研究李彦杰(河南省濮阳市酿造厂),上海调味品,1993,2.17—20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料制醋工艺中存在的发酵周期长,辅料、填充料用量多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推出了一套快速生料固态回流制醋新工艺,同旧工艺比较,减少了麸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