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抗氧化性玉米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玉米蛋白水解物中抗氧化组分进行分离提取以及结构鉴定,探讨水解物中抗氧化组分与其性质的相关性。采用超滤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酶解4h的玉米蛋白水解物进行分离,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分离过程各个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蛋白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分子量以及疏水性具有相关性。分离纯化获得3个纯组分经Waters Platform ZMD 4000质谱仪分析和Biolynx软件处理,结合蛋白质SWISS-PROT数据库中玉米蛋白序列获得两个确定抗氧化性玉米肽结构,分别为Tyr-Ala和His—Cys-Met—Leu.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分子质量对玉米醇溶蛋白肽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以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制备玉米醇溶蛋白肽,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5、3 ku和1 ku的超滤膜对玉米醇溶蛋白肽进行顺次分级分离,获得分子质量大于5 ku、3~5 ku、1~3 ku和小于1 ku 4个组分,通过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和乙醇脱氢酶激活活性,表征超滤膜分级对玉米醇溶蛋白肽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玉米醇溶蛋白2 h时,清除DPPH自由基的玉米醇溶蛋白肽组分分子质量分布在1~5 ku范围内;螯合亚铁离子、清除羟自由基和激活乙醇脱氢酶的玉米醇溶蛋白肽组分的分子质量集中在小于1 ku;而玉米醇溶蛋白肽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力受其分子质量大小影响较小。综上,分子质量对玉米醇溶蛋白肽的生物活性影响较大,可以选用超滤膜对玉米醇溶蛋白肽活性组分进行分级和富集。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采用超滤、凝胶层析对脱脂玉米胚芽粕水解物进行分离,评价玉米胚芽粕水解物及分离所获得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胚芽粕水解液经超滤分级后,筛选得到分子量6kDa的组分抗氧化活性较强,进一步采用Sephadex G-15凝胶层析分离,得到G1、G2、G3、G4 4个抗氧化活性组分,其中G2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强。玉米胚芽粕水解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能力、抗油脂氧化能力和还原力。  相似文献   

4.
大米蛋白的木瓜酶酶解及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以大米蛋白为原料,研究其酶解工艺及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选取底物浓度、加酶量、酶解pH、酶解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了酶解工艺的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底物浓度([S])10%,加酶量([E] /[S])5%,酶解pH 6.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90 min为最佳酶解参数,在此条件下大米蛋白水解物的固形物含量为25.6m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4.5%.抗氧化试验显示,大米蛋白水解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其IC50分别为1.738和0.238mg/mL.大米蛋白水解物同样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由此得出,大米蛋白水解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品种大米蛋白肽的品质特性,在采用碱式酸沉法提取大米蛋白的基础上,合理酶解制备大米蛋白肽,并以超氧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指标,比较不同大米蛋白肽的水解度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大米蛋白肽的水解度差异显著(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籼米粳米糯米。3种大米蛋白肽的半数自由基清除率(IC_(50))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籼米蛋白肽清除半数DPPH·自由基、O_2~—自由基、OH~—自由基的IC_(50)值最低,抗氧化活性最高,而糯米蛋白肽清除半数自由基的IC_(50)值远大于籼米、粳米蛋白肽,抗氧化活性最低。综合分析,籼米和粳米更适宜进行大米抗氧化肽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紫花芸豆清蛋白,并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水解物分离成4种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多肽组分(1 kDa、1~3 kDa、3~5 kDa和5 kDa);评价水解物和其膜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羟自由基抑制率、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均能显著提高紫花芸豆清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提高较大,但是碱性蛋白酶降低了芸豆清蛋白的还原力。经过超滤膜分离后,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各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是各组分的抗氧化能力不同, 1 kDa以下组分具有更佳的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分离并鉴定获得单一抗氧化肽段,从而用于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李鸿梅  高名利  张路 《食品科技》2011,(6):190-194,199
碱性蛋白酶水解玉米醇溶蛋白,精制后的水解产物为玉米醇溶蛋白肽。根据玉米醇溶蛋白肽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活性,采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及高效液相层析(HPLC)法分离纯化得到活性蛋白肽的几种组分,探讨了几种组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同时,以α-生育酚为阳性对照,探讨了活性蛋白肽及其各组分的还原力。结果表明,经SephedaxG-10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所得组分4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具有较高的还原力;组分4富含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组氨酸、脯氨酸和苯丙氨酸。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大米淀粉为原料,探讨谷物蛋白肽的添加对大米淀粉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的小麦肽对降低体系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的效果最好,其值分别降低300 MPa·s;相反,5%的玉米肽使淀粉糊的终值黏度、回升值降低最大,分别降低256 MPa·s、200 MPa·s;谷物蛋白肽可以增大大米淀粉糊的焓变,提高淀粉糊的热稳定性;淀粉溶解度与谷物蛋白肽的添加量成正相关,3种肽对淀粉膨胀度无影响;大米肽能明显改变淀粉冻融稳定性,添加5%、10%可以使淀粉的冻融稳定性增强,析水率降低3%;3种肽可降低大米淀粉中易消化淀粉的含量,综合比较,大米肽对降低淀粉体外消化的效果最好,其中添加5%的玉米肽使易消化淀粉的含量降低值最大,降低25%,其次是添加1%的大米肽。根据谷物蛋白肽的主要氨基酸成分分析,大米肽的碱性氨基酸含量明显要比其他两种肽的含量高,玉米肽中的各氨基酸含量也相应的比小麦肽高;因而,谷物蛋白肽对淀粉的影响主要因素与各自的氨基酸含量以及分子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胚芽蛋白水解物为底物,通过对其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二苯基苦味酸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Cu2+螯合能力、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性、油脂过氧化值(POV)等指标的测定,研究玉米胚芽蛋白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玉米胚芽蛋白水解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浓度为6mg/mL时,清除效果最好;对Cu2+具有螯合能力,并且螯合能力随着玉米胚芽蛋白水解物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对亚油酸氧化具有抑制作用,作用效果与剂量成正相关,同时对油脂的POV值具有抑制作用,浓度为0.1%时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醇溶蛋白源玉米肽为研究对象,采用D-氨基葡萄糖和转谷氨酰胺酶对其进行酶法糖基化修饰制备玉米糖肽,然后利用截断分子质量为5、3和1 ku的超滤膜对玉米糖肽进行顺次分级分离,获得分子量>5、3~5、1~3和<1 ku四个组分。通过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和乙醇脱氢酶激活活性,表征分子量对玉米糖肽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清除DPPH自由基的玉米糖肽组分的分子量分布在1~5 ku范围内;螯合亚铁离子、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还原力和激活乙醇脱氢酶的玉米糖肽组分的分子量集中在1~3 ku范围内,在浓度为2 mg/mL时,相应的活力分别为83.22%、59.39%、2.248和37.92%;而分子量<5 ku的玉米糖肽组分均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说明超滤膜分级对玉米糖肽的生物活性影响较大,可以依据玉米糖肽的生物活性选择超滤组分。  相似文献   

11.
为高效利用脱脂玉米胚芽蛋白,采用双酶分步酶解制备玉米胚芽蛋白水解液,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利用膜分离对其进行初步纯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一步酶解的最佳条件:碱性蛋白酶的加酶量为0.58%,p H 8.65,酶解4.78 h时,蛋白溶出率为57.70%+1.92%;二步酶解的最佳条件:木瓜蛋白酶加酶量0.11%,p H 6.54,酶解2.28 h后,蛋白溶出率达88.71%+1.5%;不同分子段蛋白质水解物均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一定的还原力。纯化组分中3 k Da肽段(E1)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有望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肽,在医药、食品和饲料行业等发挥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低聚肽和亚硒酸钠为原料经螯合工艺制得玉米低聚肽硒螯合物,对其水分、粗蛋白、酸溶蛋白、分子量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察,然后从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3方面对螯合原料和螯合物进行抗氧化功能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螯合得率为53.02%±0.17%,水分含量为7.46%±0.07%,酸溶蛋白占粗蛋白的比例为77.38%,分子量分布在1000u以下的比例超过85%。螯合原料中亚硒酸钠仅对OH自由基有较强清除能力;玉米低聚肽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均有一定清除能力,且具有一定还原性;螯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均比玉米低聚肽强,且具有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大豆低聚肽中抗氧化肽的活性和结构,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两步酶解法制备出大豆低聚肽,在对其理化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豆低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IC50值约为2.6 mg/m L。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大豆低聚肽进行分离纯化,收集6个组分峰,对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个组分的活性均比大豆低聚肽高。最后利用Q-TOF质谱仪对活性最高的组分5#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对鉴定出的6个肽段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6个肽段均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Leu-Tyr(LY)、Leu-Ala-Gly-Arg(LAGR)、Phe-Ser-Arg(FSR)的清除率比大豆低聚肽高,是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肽段。  相似文献   

14.
扇贝边活性肽的分离及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确定扇贝边酶解产物中对羟自由基(·OH)具有清除作用的活性肽的分布及活性肽分子量的大小。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G-25和G-200分别对扇贝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用标准分子量作为参照,检测各分离组分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活性肽分子量的大小。结果表明: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扇贝边的酶解产物中,有两个分离组分具有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其对应的活性肽分子量为8000Da和1800Da,这两种活性肽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3.6%和64.3%;木瓜蛋白酶酶解扇贝边的酶解产物中,也有两个分离组分具有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其对应的活性肽分子量为9000Da和1400Da,这两种活性肽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2.7%和66.1%。结论: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扇贝边所得的酶解产物中分别含有两种对羟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的活性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超滤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分离菜籽蛋白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混合水解物(PPH),并通过分析其Fe~(2+)螯合能力、Fe~(3+)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附能力(ORAC),评价了PPH及其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菜籽蛋白酶水解物中F3组分的Fe~(2+)螯合能力、Fe~(3+)还原力以及DPPH清除能力和ORAC值都最高,F3组分的ORAC值为(2 118.891±77.782)μmol TE/g,是GSH的1.6倍左右,说明F3组分的抗氧化性最强,其余组分也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性强弱为:F3F4F2F1F5。研究认为,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组合可有效水解菜籽蛋白获得抗氧化肽,获得的分离组分(尤其是F3)可以作为抗氧剂开发相关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蛋白水解物的抗氧化性与其组成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nton体系催化氧化,以脂肪氧化产物丙二醛为指标,考察了不同水解时间(0·5、1、6h)马铃薯蛋白水解物对大豆油O/W氧化稳定性的影响。1h马铃薯水解物表现了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将1h马铃薯蛋白水解物用G15凝胶色谱进行分离得到三个不同分子量的组分。分子量较小的组分表现出了更高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螯合能力。对这些组分进行的氨基酸分析表明,抗氧化活性较高的组分含有较高含量的易氧化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采用Sephadex-G50 凝胶柱层析分离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小分子芸豆肽,以VC 为对照,研究3 种肽分离组分的还原能力及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和肽质量浓度的增加,其还原能力及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逐渐增大;小分子芸豆肽(C 组分)的还原能力低于VC;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 自由基的半清除质量浓度分别为2.301、2.553、1.386mg/mL。该小分子肽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100~1000,该组分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36.78%,其疏水值达到364.73 kcal/mol。说明小分子肽组分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氨基酸种类和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豌豆蛋白水解物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豌豆蛋白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水解0.5~6 h,用pH-Stat法测定其水解度;测定水解物的还原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来分析豌豆蛋白水解物的抗氧化作用模式。将4 h的豌豆蛋白碱性蛋白酶水解产物采用葡聚糖凝胶G-25分离豌豆肽,测定各片段的抗氧化活性,以确定豌豆抗氧化肽的分子量。结果得出豌豆蛋白水解产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都是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底物浓度为7%、水解4 h的豌豆蛋白水解产物与其它水解条件下的水解产物相比,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采用G-25分离豌豆肽的结果表明,抗氧化活性较高的豌豆肽的平均分子量约640Da左右,其抗氧化能力是豌豆肽原液的2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制备型HPLC 对泰和乌骨鸡活性肽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01mol/L 的磷酸盐溶液,采用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两步脱盐法对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各分离组分进行脱盐处理。以肌肽和抗坏血酸为对照,通过清除羟自由基作用、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及对Fe2+ 和Cu2+ 螯合能力4 个体系测定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及其分离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活性肽分离所得13 个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且与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绝大部分分离活性肽组分比活性总肽有更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能力以及Fe2+ 螯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实验,对海洋胶原低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考察,然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海洋胶原低聚肽进行分离纯化,测定收集得到的11个组分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海洋胶原低聚肽具有一定的总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RP-HPLC分离纯化后,5个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对总肽整体的抗氧化活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疏水性肽组分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大于亲水性肽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