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了高浓度CO2(18%,36%)贮藏对菜心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能够显著延缓菜心采后品质的下降。在20℃下贮藏至第4d时,36%CO2贮藏的菜心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88%、23.3%和36.5%;36%CO2处理效果优于18%CO2处理。  相似文献   

2.
袁莉  毕阳  葛永红  王毅  李颖超  尹燕  赵阿梅 《食品科学》2010,31(20):421-424
为探讨采后热处理贮藏厚皮甜瓜的效果,以“玉金香”厚皮甜瓜为试材,研究采后53℃热水浸泡处理3min 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处理可明显降低果实失重率,在贮藏第10 天时,处理组果实失重率较对照组低32.4%;热处理也可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在贮藏第10 天时,处理组果实硬度较对照组高30%;热处理还可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较好地保持果实的感官品质。热处理可作为一项采后保鲜措施应用于厚皮甜瓜贮藏。  相似文献   

3.
《食品工业科技》2004,25(10):125-126
研究了高浓度CO2(18%,36%)贮藏对菜心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CO2能够显著延缓菜心采后品质的下降.在20℃下贮藏至第4d时,36%CO2贮藏的菜心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88%、23.3%和36.5%;36%CO2处理效果优于18%CO2处理.  相似文献   

4.
不同处理对枣果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亦臣 《食品科学》2004,25(10):319-322
本文研究了不同采前、采后处理对金丝小枣1、梨枣和冬枣在0℃下的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钙和采后浸钙可显著提高果实的钙含量,但在防止枣果褐变上效果不明显。施保克可以有效防止贮藏中金丝小枣、梨枣、冬枣果实表面腐烂生霉。冬枣在气调贮藏85d后,结合包装和CO2吸收剂,可在常温下保持3d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5.
李静  张子德  张晓娜  王磊  张贞亮 《食品科学》2011,32(10):252-255
以雪青梨果实为试材,研究CO2高传导保鲜膜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对雪青梨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高传导保鲜膜处理可推迟雪青梨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PPO活性的升高,降低MDA含量,从而减缓果实的衰老;处理组可明显延缓雪青梨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升高,从而较好地保持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12):202-207
为探讨壳聚糖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两种保鲜处理对黄秋葵果实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以台湾五福黄秋葵为试验材料,采后用壳聚糖和1-MCP处理后,置于(9±1)℃(相对湿度为85%~90%)下贮藏,研究2种保鲜处理对黄秋葵果实的低温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种保鲜处理均能够对黄秋葵的采后保鲜起到一定效果,延缓其采后成熟衰老的进程,其中以1.0%壳聚糖涂膜组的效果最为理想,能够显著地降低黄秋葵果实低温贮藏下的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延缓叶绿素的分解及Vc含量的下降,并能够抑制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且对黄秋葵果实采后纤维素含量的升高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还能够维持黄秋葵果实较高的SOD酶的活性,延缓CAT和POD活性的降低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适宜低温贮藏对油?果实采后综合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室温为对照, 测定采后贮藏期间各项理化指标变化, 评价低温贮藏对油?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 与室温贮藏相比, (4±1) ℃低温贮藏能显著抑制果实采后腐烂率和质量损失率上升, 有效延缓贮藏中后期果实硬度下降和丙二醛含量积累; 可延缓果实贮藏后期可滴定酸、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 维持蔗糖含量。结论 低温贮藏可有效延缓油?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采前钙处理对黄金梨果顶硬化果实的影响,以黄金梨正常果实和果顶硬化果实为试材,对部分果顶硬化果实进行采前喷钙处理,分别测定果实的贮藏特性和PpEXPA2基因表达量等指标。结果表明:2℃贮藏期间,正常果实、CaCl2处理果实及果顶硬化果实萼端的硬度、粘性、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CaCl2处理果实萼端及柄端的硬度和咀嚼性均明显低于果顶硬化果实;正常果实失重率最高,其次为CaCl2处理果实;CaCl2处理降低了果顶硬化果实的腐烂率,并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贮藏180d,CaCl2处理果实的腐烂率和呼吸强度分别较果顶硬化果实降低了18.87%和59.70%;采收初期,PpEXPA2基因在果顶硬化果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果实和果顶硬化果实,随后下降,而正常果实和CaCl2处理果实中PpEXPA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随贮藏时间逐渐升高,采前CaCl2处理抑制了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其含水率高,成熟于高温多雨季节,采摘期集中,采后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耐贮性和耐运输性较差。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蓝莓加工业的发展,蓝莓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蓝莓的采后贮藏保鲜技术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是制约蓝莓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贮藏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贮藏效果。本文介绍了蓝莓果实采后的贮藏性能,重点综述了近5年来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保鲜技术主要包括冷藏、气调贮藏、辐照处理、1-甲基环丙烯处理、涂膜处理、化学药剂保鲜等主要措施,并对未来蓝莓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气调贮藏对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甜樱桃品种"拉宾斯"在不同CO2浓度的气调贮藏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将甜樱桃果实分别置于5%O2+5%CO2,5%O2+8%CO2,5%O2+10%CO2三个浓度的气调箱中(4±1)℃贮藏,分析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硬度、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处理能降低采后甜樱桃的呼吸强度,抑制丙二醛含量上升,维持较高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极大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和褐变指数,其中5%O2+8%CO2为最优处理组。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12):192-196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探讨采前喷施Ca(NO3)2、CaCl2、糖醇螯合钙和柠檬酸钙等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喷钙处理比对照喷清水可更好地保持贮藏期间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贮藏60d时,采前喷钙处理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D酶活性和POD酶活性高于对照,而果实丙二醛含量、PG和Cx活性则低于对照;贮藏120d时,Ca(NO3)2、CaCl2及糖醇螯合钙处理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3):201-206
为探究二氧化氯(ClO_2)处理在贡柑果实采后贮藏中的防腐保鲜作用,设计不处理、水处理及5、10、15、L ClO_2溶液分别浸果处理5 min,装入塑料薄膜保鲜袋中在自然室温下贮藏90 d,期间于0、15、30、45、60、75、90 d时分别测试分析了各处理果实贮藏品质的响应与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lO_2溶液浸果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贮藏期间贡柑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对贮藏中贡柑果实的失重和腐烂尤其具预防和抑制作用,其中ClO_2浓度达15 mg/L及其以上的处理,各项指标均与不处理、水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为贡柑果实绿色防腐保鲜提供了技术参考,可在采后商品化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冷藏条件下,不同体积分数CO2充气包装对采后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探索CO2伤害阈值,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不同体积分数CO2(2%、5%、8%)充气包装,以充入空气作为对照(空气中CO2体积分数为0.03%,忽略记为0%),在(0±0.5) ℃贮藏,分析其贮藏品质、常温条件下放置10 d的货架品质、袋内气体体积分数、CO2伤害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达到平衡时袋内CO2含量差异很大,其中8% CO2充气包装平衡时袋内CO2体积分数可达到6.7%,显著高于2% CO2充气包装和对照;不同体积分数CO2充气包装出现CO2伤害的时间及CO2伤害率不同,其中对照和2%充气包装出现CO2伤害时间为最晚,伤害率最低;与其他处理相比,2% CO2充气包装能够降低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维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且能较好地保持果实货架期品质,延缓质量损失。因此,在50 μm聚氯乙烯充气包装条件下,与对照相比,2% CO2充气包装效果最好,5%和8% CO2充气包装加重CO2伤害发生,降低了苹果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施硒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及3种活性氧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施硒对樱桃番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处理浓度,在樱桃番茄发育过程中分次冲施不同浓度硒肥,分析番茄果实采收时及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色泽、乙烯释放量、糖、酸、VC含量及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收时2 mg/L硒处理的樱桃番茄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7.98%、5.29%和11.32%,并在贮藏过程中始终维持较高含量;同时2 mg/L硒处理提高了采后果实过氧化物酶活性(40.01~64.24 U/g)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6.94~186.39 U/g);并在乙烯释放高峰时期(21 d)抑制乙烯释放量至8.01 μL/kg·h,延缓了樱桃番茄果实的采后衰老。而3 mg/L硒处理在贮藏42 d时对果实的活性氧代谢酶表现出负面影响,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低于对照组11.93%、23.09%和31.01%,不利于维持番茄果实的贮藏品质。2 mg/L为适宜的采前硒处理浓度,可以提升樱桃番茄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  相似文献   

15.
CO2脱涩处理对柿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士远  张平  纪淑娟 《食品科学》2002,23(10):105-109
以磨盘柿为试材,对CO2脱涩处理后柿果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条件下用40%CO2脱涩处理4.5d,果实完全脱涩,品质好。不同成熟度的柿果脱涩后保鲜效果不同,果皮刚度转黄 为最佳成熟度。30℃脱涩后贮藏可减缓果实硬度的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加, 柿果品质较好。另外,不同温度下CO2脱涩后的柿果硬度在贮藏前期均高于对照,贮藏中后期低于对照,说明较高的单宁含量可抑制柿果硬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温度是影响果实代谢过程、品质与贮藏寿命的重要因子,应用短时升温处理技术延缓果实衰老和控制采后病害是近年来果实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归纳了短时升温在果实贮藏上的应用,热处理方法及常见果品短时升温最佳处理温度、时间。  相似文献   

17.
采前喷钙对贮藏期欧李果实腐烂率及糖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前一周喷施不同质量分数Ca(NO3)2溶液(1.0%、1.5%、2.0%)对贮藏期‘京欧1号’品种欧李果实腐烂率、糖酸含量及糖酸比值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钙降低了贮藏期欧李果实的腐烂率,增加了不同种类糖酸含量,特别是在贮藏45 d时,喷施1.5% Ca(NO3)2处理果实腐烂率为8.4%,并且果实中的蔗糖、葡萄糖、山梨糖醇、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草酸含量以及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喷钙处理。采前喷钙处理利于欧李果实的贮藏,以采前一周喷施1.5% Ca(NO3)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冬枣采后成熟过程中,果实硬度、呼吸强度、细胞壁物质和不同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单糖含量的变化。在不同的贮藏阶段(0 d和60 d)提取果实的细胞壁物质和8种细胞壁多糖组分,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部分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实硬度缓慢下降,呼吸强度逐渐升高。后熟过程中果肉细胞壁多糖组分量减少,贮藏前、后Na2CO3-1、CDTA-1和KOH-1溶性多糖量的减少率均呈显著差异(P0.01),其中Na2CO3-1和CDTA-1溶性果胶细胞壁多糖减少尤为显著,表明冬枣果肉软化与CDTA和Na2CO3溶性多糖组分的降解密切相关。Na2CO3和CDTA溶性果胶多糖的单糖组分中,富含阿拉伯糖。贮藏前、后阿拉伯糖降解明显,表明支链的降解促进了果实的软化。半纤维素组分(KOH-1、KOH-2、KOH-3细胞壁多糖组分)在成熟过程中下降,但贮藏前、后KOH溶性半纤维素多糖分子质量峰值几乎没有变化,推测其参与果实软化的进程较复杂。  相似文献   

19.
气体ClO_2对‘华优’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敏  高贵田  张思远  魏雪  耿鹏飞 《食品科学》2015,36(18):257-261
研究气体Cl O2对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华优’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果实采后贮藏于(0±0.5)℃冷库,用0.5、2.5、12.5 mg/L气体Cl O2分别处理30、60 min。在贮藏期间,每15 d取样,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适宜的气体Cl O2处理可以延缓‘华优’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及POD活性,并保持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VC、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对果皮颜色无影响。气体Cl O2质量浓度2.5 mg/L、处理时间60 min时对‘华优’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效果最佳。气体Cl O2可以有效抑制‘华优’猕猴桃果实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0.
贮藏温度对芙蓉李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室温和低温贮藏对芙蓉李果实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为芙蓉李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依据。方法以室温为对照,测定采后贮藏期间各项理化指标变化来评价不同温度对芙蓉李果实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低温贮藏可有效抑制芙蓉李果实采后贮藏期间腐烂率和失重率上升,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和丙二醛含量的积累。结论低温贮藏可提高芙蓉李采后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