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首先对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模拟和数字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采用数字AGC的必要性;然后针对数字AGC增益控制产生算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数字AGC增益控制产生算法--双门限步进法。该算法配合数控衰减器非常适合数字AGC的工程实现,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该算法的AGC设计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并且在后续处理中能够精确地恢复信号原来的幅度。  相似文献   

2.
快速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系统可以扩大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同时保证系统响应时间.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峰值检测算法,并应用于实际AGC系统.首先分析了快速峰值检测算法的准确性,然后进行计算机仿真,最后完成了基于FPGA的快速AGC系统硬件实现.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及硬件测试证明,应用快速峰值检测算法的AGC系统响应时间可达微秒级.  相似文献   

3.
对微机械陀螺系统的自激驱动环路进行了分析,并对数字处理电路中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块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一种高控制精度的定点数字AGC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结果表明AGC控制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对陀螺驱动输出信号的幅度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从而可以大大减小陀螺温漂及其他一些因素引起的不稳定性。最后给出了算法的直线逼近近似实现方法,能在的定点DSP当中很方便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对微机械陀螺系统的自激驱动环路进行了分析,并对数字处理电路中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块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一种高控制精度的定点数字AGC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结果表明AGC控制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对陀螺驱动输出信号的幅度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从而可以大大减小陀螺温漂及其他一些因素引起的不稳定性。最后给出了算法的直线逼近近似实现方法,能在的定点DSP当中很方便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数字中频AGC的快速算法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无线电是当前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热点。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数字中频接收机(DIFR)中,由于现有A/D芯片的动态范围不足以满足系统需求,需要使用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对输入的中频信号进行预处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化AGC的快速算法,给出了详细的算法实现过程和仿真结果。该算法计算简单、运算量小,易于用DSP实现。仿真结果显示,该AGC具有响应时间短、调节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大动态环境下对中频信号的快速调整。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某航天器DS-SS接收机外部AGC的设计原理和具体实现,重点讨论了如何根据射频前端的输出设计全数字AGC以扩展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并给出了基于FPGA的外部AGC电路算法。计算机仿真和硬件实现表明该数字AGC设计满足DS-SS接收机系统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AGC技术在雷达和电子信息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信道化数字AGC的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首先,介绍了AGC的基本的概念。其次在MATLAB的下进行了AGC控制算法的仿真,由仿真结果去分析AGC算法,为FPGA的仿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最后在Quartus8.0的编译环境下用VHDL语言创建模块并依据MATLAB仿真进行编译。基于功率统计算法的数字AGC设计对信号保持恒定的输出有着很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雷达的自动增益控制的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脉冲雷达的数字化AGC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对于数字AGC的控制模块及电压与功率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FPGA的软件设计及实现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线性调频信号雷达系统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方案具有收敛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射频仿真系统中,由于雷达系统的接收信号动态范围很大,而数字接收部分存在最佳输入电平范围的问题,所以中频接收需要实现信号的增益自动控制(即AGC功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AGC实现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和详细实现算法。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数字AGC系统具有响应时间短、增益调节精度高、系统参数控制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长期运行的Windows应用程序持续堆内存泄漏而造成的系统性能损失,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运行时自动垃圾回收器RT-AGC。RT-AGC采用传统Mark—Sweep算法的一个变种,对回收触发条件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利用Windows下应用程序的存储结构和系统API函数,通过扫描可能存储指针变量的区域,RT—AGC可以在应用程序运行时检测并处理内存泄漏,而不需要对目标应用程序重新编译或链接。文中描述了所采用的关键算法流程和主要实现技术,并编写了测试程序对RT—AGC的回收效果进行验证。实验证明可以有效地抑制应用程序的内存泄漏。  相似文献   

11.
厚度计型和动态设定型AGC的统一性证明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控制算法表达式,控制系统框图和p-h图三方面,证明了厚度计型和动态设定型两种压力AGC的统一性,为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确定AGC的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两种AGC控制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其性质,特别是对锁定工作方式下如何处理各种附加信号作了讨论。分析了某厂引进设备中AGC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液压自动厚度控制的测厚仪与轧机机架间有一定距离,监控AGC具有滞后、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Smith预估器,即由Smith预估器和改进BP神经网络PID控制组合的复合控制.通过仿真表明具有很强的快速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霍朝晖  吴悠  刘明 《测控技术》2015,34(7):150-15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DS-OFDM系统的AGC模块的算法设计.针对TDS-OFDM系统中3种信号帧的帧头能量不同的情况,对通用AGC模块进行设计改进,增加了帧头检测和跳过处理.仿真结果证明,AGC模块的跟踪锁定性能稳定,帧头的能量完全保留,该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鱼群优化下的BP网络在冷轧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轧机液压AGC系统及其运行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液位置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通过FB Generater、C语言等对优化后的网络进行编写封装,得到了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智能控制器,创建了基于神经网络智能算法的CFC(连续功能图)块,并在西门子FM458平台下对电液系统模型进行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工鱼群算法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控制器能够准确、快捷的达到控制要求,此方法应用于冷轧AGC控制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s focused on optimization based design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PID controller in restructured, competitive electricity market environment, for AGC problem. The paper compares two search algorithms for designing of PID controller used for AGC in multiarea power system. 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PID controller have been determined with the use of Imperialist Competitive Algorithm (ICA). A deregulated scenario has been considered to develop the model of the multiarea AGC scheme. This paper presents that the ICA tuned PID (ICA-PID) controller can optimally regulate the generators output and can provide the best dynamic response of frequency and tie-line power on a load perturb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proposed controller has been checked on 2-area thermal power system and 3-area thermal-hydro power system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generation rate constraint (GRC).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ICA-PID controller and genetic algorithm tuned (GA-PID) controller have been compared on the basis of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ettling time and oscillations). It is seen that ICA-PID controller shows the better performance as compared to GA-PID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