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建立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曲制品中桔霉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试样经甲醇-水提取,稀释过滤后经含桔霉素特异性抗体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洗脱液经Merk Hibar RP-18e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荧光检测器测定(激发波长350 nm,发射波长500 nm),以外标法定量。结果桔霉素在1~50 ng/m 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1,方法检测限为50μg/kg,在50、100和200μg/kg 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67.55%~89.12%,相对标准偏差为5.43%~11.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适用于红曲制品中桔霉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建立玉米、花生、麦仁中9 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确证方法。样品用甲醇- 水溶液和磷酸缓冲液(PBS)双重提取后直接过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氮气吹干后用的乙腈- 水溶液(50:50,V/V)定容,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电喷雾正、负离子(ESI+、ESI -)多反应模式监测。结果表明,样品中真菌毒素在0.1~400μg/kg 范围内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定量限为0.1~20μg/kg,3 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59.5%~118.8%,相对标准偏差为2.4%~12.8%,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将特异性强的免疫亲和柱应用到3-甲基-喹噁啉-2-羧酸(methyl-3-quinoxaline-2-carboxylic acid,MQCA)的净化中,建立鱼虾中MQCA的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快速分析方法。匀质好的样品经2 mol/L盐酸溶液酸解后,将提取液pH值调节至7~8,经过免疫亲和柱富集和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结果显示,水产品中MQCA在1.0~5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5,定量限为1.0 μg/kg。MQCA在1.0、5.0 μg/kg和20.0 μg/kg 3 种添加水平条件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4.2%~86.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合水产品中MQCA的实际测定。  相似文献   

4.
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红曲米中的桔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抗桔霉素(citrinin,CIT)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柱(IAC),建立了检测红曲米中CIT的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甲醇-水提取红曲米样品,将提取液用PBS稀释后过免疫亲和柱,甲醇洗脱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激发波长为331 nm,发射波长为500nm,流动相采用乙腈-磷酸溶液(体积比为45:55,pH2.0)。每根抗CIT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柱使用0.5 mL溴化氰活化的4FF琼脂糖凝胶,0.5mg桔霉素单克隆抗体,柱容量为0.35μg。红曲米样品添加CIT标品0.1~0.6 mg/kg,平均回收率为74.2%~87.14%,相对标准偏差为2.85%~13.12%。最低检出限为0.1mg/kg(S/N=3)。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原粮中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和研究。方法 样品粉碎后经体积分数为84%的乙腈溶液超声提取, 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 C18色谱柱进行分离, 以乙腈-水-甲醇(46:46:8)为流动相, 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测定, 激发波长为274 nm, 发射波长为440 nm。结果 在优化实验条件下, 测得玉米赤霉烯酮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 相对标准偏差为5.24%~7.96%, 检出限为5μg/kg, 加标回收率为92.6%~108.0%。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适用于常用市售免疫亲和柱净化原粮中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6.
段兵  何太喜  范媛媛  郑冰 《食品科学》2016,37(4):238-241
建立用凝胶渗透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茶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的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环己烷(1∶1,V/V)溶液涡旋混匀后超声提取,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结果显示,2 种农药在0.5~1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检出限分别为2.0 μg/kg和1.0 μg/kg,定量限分别为5.0 μg/kg和3.0 μg/kg。吡虫啉和啶虫脒在3 个水平的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6.94%~91.68%,相对标准偏差为2.67%~7.90%。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原粮中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改进和研究。方法样品粉碎后经体积分数为84%的乙腈溶液超声提取,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乙腈-水-甲醇(46:46:8)为流动相,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对玉米赤霉烯酮进行测定,激发波长为274 nm,发射波长为440 nm。结果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测得玉米赤霉烯酮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相对标准偏差为5.24%~7.96%,检出限为5μg/kg,加标回收率为92.6%~108.0%。结论改进后的方法适用于常用市售免疫亲和柱净化原粮中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8.
罗晓燕 《食品科学》2009,30(6):163-166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二苯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色谱柱为AQ-C18(250mm × 4.6mm,5 μ 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 NH4Ac(pH4.2,72:28,V/V),流速为1.0m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5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0~10.0 μ g/ml;标准曲线线性良好,其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为y=136.39x - 0.13,r = 0.9999。检出限为0.10mg/kg,回收率在88.0%~100%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是食品中二苯胺残留量快速而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采用70%甲醇水溶液提取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提取液经过滤、免疫亲和柱净化后,上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在0.2~10 ng/mL范围内方程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S/N=3)为0.05μg/kg,定量限(S/N=10)为0.2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3.0%~94.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8%。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新红、诱惑红及赤藓红含量,确定了检测条件为:Agilent C18 (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柱温25 ℃,流动相为乙酸铵-甲醇(92∶8, V/V),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表明,新红、诱惑红及赤藓红在0~5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0%~96.8%,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2.9%,新红、诱惑红及赤藓红的检出限分别为0.10 mg/kg、1.00 mg/kg及0.70 mg/kg。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饮料中的新红、诱惑红及赤藓红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米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确定了检测条件为:Agilent C18 (1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柱温25 ℃,流动相为乙腈-水(1%甲酸)= 45∶5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激发波长333 nm,发射波长460 nm。结果表明,赭曲霉毒素A在0~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999 1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77.7%~81.1%,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3.1%,检出限为0.8 ng/kg。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大米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丁靖  惠伯棣 《食品科学》2010,31(24):348-354
目的:建立C30-HPLC 内标法对番茄及其制品中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进行同步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条件:固定相:YMC Carotenoid column C30 色谱柱 (4.6mm × 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甲醇(3:1,V/V);流动相B:甲基叔丁基醚(MTBE);流动相A 与B 中分别添加体积分数0.05% 的三乙胺;洗脱条件:B 在0~10min 内保持30%,在10~20min 内,B 由30% 线性增至90%,20~30min 内B 维持在90%;流速:1mL/min;色谱图检测波长470nm 和450nm;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内标物为全反式-8'- 阿朴-8'-β- 胡萝卜素醛。结果:此方法的最小定量限为0.01μg/mL。在0.3~0.6μg 范围内,内标物对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36 和1.22,重复性RSD 分别为小于0.50%和0.70%,加样回收率均在99.00% 以上。结论:应用本方法可对番茄及其制品中的全反式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志兵  李燕萍  王延华  许杨 《食品科学》2006,27(12):614-617
将橙色红曲菌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接种于大米,30℃静置培养14d,采用HPLC法测定了发酵后的大米中桔霉素含量,结果表明:以SymmetryC18(250×4.6mmI.D.,5μm)色谱柱,乙腈-水(磷酸调pH3.0)(77:23,V/V)为流动相,λex=331nm,λem=500nm为荧光检测波长能较好的对桔霉素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0.01~12.5μg/ml,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限为0.001μg/ml,As3.4384及其诱变菌株在大米固态发酵物中的桔霉素产量分别为151.40mg/kg和0.218mg/kg。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玉米须中刺芒柄花素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C18 (4.6mm × 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 磷酸(55:45,V/V),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刺芒柄花素在2.3~23μg/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6.93%,RSD 为1.30%。结论:本法方便、准确,可以用于玉米须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丁靖  惠伯棣  刘源 《食品科学》2010,31(22):453-456
为建立一种在C30-HPLC 上使用外标法对番茄红素全反式异构体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采用色谱条件:固定相:YMC Carotenoid columu C30 色谱柱(4.6mm × 250mm,SOD-5μm,Waters);流动相A:乙腈- 甲醇(3:1,V/V);流动相B:甲基叔丁基醚(MTBE);流动相A 与B 中分别添加0.05%(V/V)的三乙胺;线性梯度洗脱:B 在20min 内由0 增至80%,20~35min 内B 维持在80%;流速:1mL/min;色谱图检测波长470nm;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最小定量限为0.10μg/mL,在10~100μg/mL 范围内质量浓度与组分峰面积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12181x,R2=0.9738。相对标准偏差为4.04%。外标加样回收率为97.34%(RSD 为0.904%)。应用本方法可对番茄果实中的全反式番茄红素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快速检测小麦和大米中辛硫磷残留的快速前处理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提取溶剂乙腈-水的比例和漩涡振荡提取时间。以C_(18)柱(250 mm×4.6 mm, 5μm)为分离色谱柱,以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采用等度洗脱方式,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最佳前处理条件为:乙腈-水的比例为1:2 (V:V),小麦和大米的振荡时间均为8 min。小麦和大米中的辛硫磷在0.02~5.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2.45×10~4X-5.88×10~2(r~2=0.9996),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02 mg/kg,小麦的辛硫磷加标回收率为80.4%~87.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1.1%~1.8%;大米的辛硫磷加标回收率为80.4%~85.6%, RSD为1.3%~1.9%。结论该方法具有处理快速省时,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等优点,可满足对小麦和大米进行多批次快速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雪莲果叶中的绿原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惠  彭光华 《食品科学》2010,31(2):224-22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雪莲果叶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进行分离,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雪莲果叶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 C18 柱(4.6mm × 3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 体积分数0.5% 磷酸溶液(8:92,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5nm,柱温为25℃。绿原酸在10~100μg/m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标回收率为97.0%,RSD 为1.10%。本法快速、简单、准确、分离度好,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在C18柱上以乙酸-甲醇-乙腈-磷酸-水为多元流动相,等度洗脱,在30min内对玉竹的黄酮提取物直接进行分离与测定,检测波长为278nm,流速0.50ml/min,采用校准曲线法对实际样品中的槲皮素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96.79%,相对标准偏差0.89%,该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玉竹黄酮提取物槲皮素的精确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