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采用便携式激光拉曼光谱仪,将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区别开来。方法:采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对灵芝孢子油和5种食用植物油进行光谱扫描和基线校正,获得拉曼光谱图。结果:利用1115 cm~(-1)峰强度大于350和1300 cm~(-1)/1262 cm~(-1)峰强度比值及峰面积比值均大于2,可以将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花生油区别开来。利于激光拉曼光谱仪对市售10个品牌灵芝孢子油进行鉴别,发现一可疑样品,脂肪酸组分分析及麦角甾醇含量测定进一步确认该样品为掺伪品。结论:拉曼光谱具有快速、无损等特点,可以作为灵芝孢子油初步鉴别的筛查工具,对于发现的可疑样品可通过脂肪酸组分分析及麦角甾醇含量测定进行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灵芝孢子油中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的HPLC法,并探讨了其在鉴别灵芝孢子油与食用植物油等方面的应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灵芝孢子油及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和橄榄油中麦角甾醇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菜籽油等6种植物油中均未检出麦角甾醇,而灵芝孢子油中麦角甾醇含量较高,麦角甾醇具有专属性,可作为特征指标,用于鉴别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和橄榄油。10个不同品牌灵芝孢子油中麦角甾醇含量在(0.65~2.79)mg/g之间,灵芝孢子油中麦角甾醇含量较高且差异较大,麦角甾醇可作为一个质量评价参数,用于灵芝孢子油真伪鉴别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对分子蒸馏技术精制灵芝孢子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分子蒸馏工艺参数对降低灵芝孢子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200℃,进样速率2 mL/min,刮板转速160 r/min,冷凝温度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灵芝孢子油酸值(KOH)从17.00 mg/g降到0.40 mg/g,过氧化值从25.87 meq/kg降到5.21 meq/kg,总三萜化合物含量从3.01%降到2.87%,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灵芝孢子油中甘油三酯进行分离,建立了灵芝孢子油中甘油三酯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利用该图谱对市售10个灵芝孢子油样品进行分析,发现1个"可疑"样品,通过与菜籽油等6种食用植物油甘油三酯指纹图谱的比较,初步判断"可疑"样品中混有大豆油,脂肪酸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进一步确认该"可疑"样品掺有大豆油。灵芝孢子油与食用植物油甘油三酯及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均有较大差别,两者相结合,不仅可以鉴别灵芝孢子油掺伪样品,并且可初步确定掺假种类,可为灵芝孢子油品质鉴定及掺伪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薄层色谱-光度法测定灵芝孢子油中的总三萜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孢子油中的主要功效成分。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灵芝孢子油中总三萜含量的可靠方法,即薄层色谱(TLC)-光度法。该测定方法能准确测定灵芝孢子油样品中的总三萜含量,且其准确度明显高于直接光度法。实验结果显示,直接光度法的测定结果具有明显的正偏差。  相似文献   

6.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的工艺条件及灵芝孢子油中挥发性物质组成,为灵芝孢子油鉴别、质量控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以灵芝孢子油脂得率和三萜类化合物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灵芝孢子油中的挥发性物质组成。获得最佳萃取分离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分离釜Ⅰ压力8 MPa、分离釜Ⅰ温度56℃。在此条件下灵芝孢子油脂得率29.45%、三萜类化合物得率38.14 g/kg。灵芝孢子油中共分离鉴定65种挥发性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3.87%,以烃类、醇类、醛类、酯类成分为主。灵芝孢子油中主要气味物质为醇类、萜烯类、芳香烃和醛类,其中苯甲醇和苯乙醇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16.35%、5.74%,初步判断为灵芝孢子油中特征性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的工艺条件及灵芝孢子油中挥发性物质组成,为灵芝孢子油鉴别、质量控 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以灵芝孢子油脂得率和三萜类化合物得率为考察指 标优化工艺参数;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灵芝孢子油中的挥发性物质组成。获得最佳萃取分离条 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 ℃、分离釜Ⅰ压力8 MPa、分离釜Ⅰ温度56 ℃。在此条件下灵芝孢子油脂得率 29.45%、三萜类化合物得率38.14 g/kg。灵芝孢子油中共分离鉴定65 种挥发性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83.87%,以 烃类、醇类、醛类、酯类成分为主。灵芝孢子油中主要气味物质为醇类、萜烯类、芳香烃和醛类,其中苯甲醇和苯 乙醇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16.35%、5.74%,初步判断为灵芝孢子油中特征性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灵芝孢子油制备工艺路线,考察了不同提取工艺影响,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研究分子蒸馏精制对灵芝孢子油质量的改善。结果表明,正己烷浸提与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所得灵芝孢子油提取率、三萜含量、酸价皆无显著差异;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中,前处理需进行制粒工艺,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50℃、压力28 MPa、时间3.5 h。此条件下小试灵芝孢子油得率为28.57%,中试得率为29.12%;经分子蒸馏后,灵芝孢子油的感观、酸价及塑化剂含量得到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拉曼光谱测定食品油脂的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脂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的主要原料,其品质和抗氧化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食品的质量。因此,建立一种快捷、可靠、灵敏的食用油质量检测方法尤为重要。作者采用普通拉曼光谱对亚麻籽油、鱼油和山茶籽油的氧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74 cm~(-1)处代表的反式结构在氧化过程中逐渐增多,特征峰的相对强度I_(974)/I_(1442)逐渐增加;1 265 cm~(-1)处的代表的顺式双键在氧化过程中损失,其特征峰的相对强度I_(1265)/I_(1442)逐渐降低。以纳米银为基底,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对亚麻籽油的氧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溶剂、50倍稀释条件下得到的SERS增强因子最大。对比亚麻籽油在储存过程中SERS和普通拉曼光谱在同一位置的特征峰相对强度的变化,发现两者反映的脂肪酸结构变化信息一致,且SERS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灵芝孢子油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并探究其可能机制。将144只SPF级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溶剂对照组、灵芝孢子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36只,灌胃30 d。共分为4批,分别用于负重游泳实验(Ⅰ)、肝糖原(Ⅱ)、血乳酸(Ⅳ)以及血清尿素氮、肌糖原及其他指标(腓肠肌HE染色、PAS染色和TUNEL染色)测定(Ⅲ)。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灵芝孢子油中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极显著延长(P<0.01);灵芝孢子油各剂量组小鼠的血清尿素氮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各组小鼠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灵芝孢子油各剂量组小鼠的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均极显著降低(P<0.01)。腓肠肌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PAS染色结果显示灵芝孢子油高剂量组肌糖原阳性面积显著增加(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灵芝孢子油低剂量组凋亡细胞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灵芝孢子油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机体糖原消耗、减轻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工艺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的工艺条件进行响应曲面法优化探讨。结果表明:以灵芝孢子油得率为响应指标,拟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曲线,分析得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得率有显著性影响,确定优化的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9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3.5 h,CO2流量20 L/h。在优化条件下灵芝孢子油萃取得率可达26.13%。  相似文献   

12.
采用部分酸水解耦合PMP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5个不同灵芝(赤芝)孢子粉样品中多糖进行检测和指纹表征,研究建立灵芝孢子粉多糖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9个共有特征指纹峰,同一产地不同批次产品间的相似度均大于0.97,不同产地产品间的相似度大于0.8;赤芝孢子粉与其他不同部位及不同品种的灵芝类产品的多糖指纹图谱显示出较大的差异。这些相似性和差异可作为灵芝孢子粉产品质量监控、与其他不同部位和不同品种的灵芝类产品的区别鉴定以及灵芝孢子粉的真伪与掺假检测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以羽毛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给予羽毛球运动员补充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对比运动员运动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在为期21 d的高强度运动时间内,定期给予运动员服用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实验组与对照组(未服用灵芝孢子油软胶囊的运动员)进行免疫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羽毛球运动员服用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后,比对照组NK细胞、CD4~+、CD8~+、CD4~+/CD8~+指标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运动员长期运动时定期服用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可防止免疫功能的降低,降低运动时被感染的概率,使得运动员身体健康,以更多精力投入运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漆酶破壁结合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灵芝孢子粉中灵芝酸(ganoderma acid,GA)组分以及GA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正交试验将工艺条件优化;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进行亚急性衰老小鼠造模,建模同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组,GA设立高、中、低剂量组对衰老模型小鼠进行灌胃,另设立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Na),每周测一次体质量,6 周后分别测所有小鼠血清、肝脏、脑组织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血清和脑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血清和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值。结果: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加酶量0.04 g/mL、超声3 次、每次超声时间3 h,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GA的提取率为1.69%;GA可明显提高小鼠体内T-SOD、GSH-PX活力和T-AOC值,降低MDA含量。结论:得到GA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GA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的体内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野苋菜是我国重要的野生蔬菜资源,由其种子加工而成的仙谷米花糖口感酥脆、天然健康,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开发潜力大。但仙谷米花糖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易产生氧化哈败、风味劣变,保质期较短。本实验研究了仙谷米花糖在不同条件下的储藏效果、仙谷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其理化特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仙谷油脂加速氧化前后的成分差异。结果表明:仙谷含油率为6.26%、油脂酸价为2.79 mg/g、皂化值为144.79 mg/g、碘值为87.48 g/100 g;其中亚油酸含量为33.91%、油酸36.05%、棕榈酸15.39%、硬脂酸4.01%、角鲨烯7.03%;仙谷油脂加速氧化后角鲨烯消失,脂肪酸种类增加,醛类、酯、吡嗪、烯烃、苯胺、酚、酮类物质产生,说明角鲨烯是导致仙谷米花糖氧化哈败的主要原因,铝箔真空包装加脱氧剂能有效减缓仙谷米花糖哈败。  相似文献   

16.
姜余梅  杨艳  陈晓姗  周中凯 《食品科学》2014,35(23):288-291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和抗性淀粉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考察灵芝孢子和抗性淀粉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结果:抗性淀粉和灵芝孢子均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对抗糖尿病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抗性淀粉降血糖、抗氧化作用较强,灵芝孢子粉调节大鼠脂代谢紊乱效果明显,抗性淀粉和灵芝孢子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改善脂代谢水平,增强二者抗氧化能力。结论:抗性淀粉和灵芝孢子粉协同干预模式和传送方式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提高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可作为一种较好的减缓糖尿病症状的有效饮食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油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D-半乳糖建立小鼠衰老模型,灌胃灵芝孢子油900mg/(kg ·d) 45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半定量PCR检测脾脏、胸腺中C3、P21 mRNA表达。结果:DB组(D-半乳糖+灵芝孢子油) SOD、CAT的活性显著高于DY组(D-半乳糖+玉米油)(P≤0.01),DB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高于DY组(P≤0.05)。C3mRNA在脾脏、胸腺中的表达DB组显著高于DY组(P≤0.05),C3mRNA在胸腺中的表达SB组(生理盐水+灵芝孢子油)高于SY组(生理盐水+玉米油)(P≤0.05);P21mRNA在脾脏中的表达DB组低于DY组(P≤0.05),SB组低于SY组(P≤0.05)。结论:灵芝孢子油可提高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SOD、CAT活性,具有抗氧化功能;能促进C3mRNA的表达,抑制P2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酸热法、超声波冻融法和高能纳米冲击磨法对灵芝孢子粉破壁效果,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孢子油提取的最佳破壁技术。结果显示: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法可显著提高灵芝孢子的破壁率和孢子油得率,在球料比3∶1(质量比),球磨时间6 h的条件下,破壁率为90.36%,灵芝孢子油得率为30.79%。  相似文献   

19.
以灵芝孢子粉为原料,利用微波、超声对其进行破壁,以微波和超声的时间、功率、料液比为因素,灵芝孢子粉的多糖和三萜的含量为指标,得到最佳破壁工艺为料液比20∶1 (mL/g),微波功率280 W,微波时间90 s。以微波破壁所得到的灵芝孢子粉为原料,对比破壁前后的孢子粉粒度、松紧密度、比表面积、色度、休止角并用电镜观测形态;测定破壁前后孢子粉的总脂肪、总多糖、总三萜、灰分、蛋白质、多酚等营养成分含量,比较破壁前后孢子粉的品质。结果表明,破壁后灵芝孢子粉的感官状态与未破壁孢子粉差异明显:孢子粉的比表面积、松紧密度、色度均明显增加;粒度、流动性有所减小。经过破壁后的孢子粉中脂肪、多糖、三萜、灰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提高。实验证明,微波破壁处理有助于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粗多糖、粗脂肪等功能性成分的溶出,大大增加了灵芝孢子粉有效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