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探讨赣南脐橙皮粉末的番茄红素提取前最佳皂化工艺。以赣南脐橙皮粉末为原料,0.5 mol/L碳酸钠溶液为皂化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番茄红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料液比、皂化时间、皂化温度对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皂化工艺。结果表明,在皂化工艺中对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料液比、皂化时间、皂化温度;最佳皂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皂化时间40 min、皂化温度20℃。在最佳皂化条件下,番茄红素提取量为17.14 mg/100 g。因此,在最佳皂化条件下能从赣南脐橙皮粉末中提取更多的番茄红素。  相似文献   

2.
徐媛  王鲁峰  徐晓云  潘思轶 《食品科学》2010,31(22):255-259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提取红葡萄柚中番茄红素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液料比为自变量,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红葡萄柚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模拟得出了番茄红素提取的回归方程,确定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8h、液料比3.5:1(mL/g)。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番茄红素含量为15.61μg/mL。本实验所得工艺参数准确,可应用于红葡萄柚番茄红素的提取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西瓜番茄红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综合运用单因素试验、析因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分析试验对西瓜番茄红素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料液比是影响西瓜番茄红素得率的显著性因子,西瓜番茄红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料液比1∶18(g/m L),提取时间75 min,提取次数3次。此条件下,西瓜番茄红素得率可达2.740 9 mg/g。  相似文献   

4.
以食用油为提取剂提取番茄红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溶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通过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得出了番茄红素的提取回归方程,确定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大豆油为提取液,提取温度34.8℃、提取时间20h、料液比1:3.8,提取量预测值55.45μg/ml。  相似文献   

5.
探讨赣南脐橙皮粉末皂化后番茄红素提取最佳工艺。以赣南脐橙皮粉末为原料,0.5 mol/L碳酸钠溶液为皂化剂,乙酸乙酯为提取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番茄红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提取工艺中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L)1∶2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0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番茄红素提取量为18.63 mg/100 g。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能从赣南脐橙皮粉末中提取更多的番茄红素。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番茄皮渣中番茄红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皮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提取溶剂、超声输出功率、提取料液比、提取总时间、超声辐射时间等因素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试验,确定超声波提取番茄皮渣中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95%乙醇按1∶3的比例对番茄皮渣进行处理,超声输出功率300W,料液比1∶6,提取总时间6 min,超声辐射时间3 s,三级提取,番茄红素提取率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超声辅助提取紫花地丁中多酚、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基于微波超声技术,通过乙醇提取方法,以多酚、黄酮提取量为主要指标,运用响应面技术得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时间、功率和料液比是影响黄酮、多酚提取最重要的因素,多酚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9 min、超声功率210 W、料液比1∶14(g/mL)。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11 min、超声功率215 W、料液比1∶13(g/mL)。此工艺下提取紫花地丁的多酚提取量为29.04 mg/g,黄酮提取量为28.02 mg/g。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超声辅助热浸提辣椒红色素的工艺,选用“北京红”辣椒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分析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热浸温度、热浸时间和提取次数对产品色价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皂化去酯法对所得辣椒红色素进一步纯化。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热浸提时间对辣椒红色素色价有显著影响,以超声时间29 min,超声温度49℃,料液比1∶6,热浸温度60℃,热浸时间1.5 h,提取1次,辣椒红色素粗品色价最高,可达172±6,皂化去酯后色价达到989±25。研究为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优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优化了黄参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黄参多糖的影响,依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参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2 min、超声功率150 W、提取温度70 ℃、料液比1∶40(g∶mL)、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黄参多糖得率为13.33%。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黄参多糖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超声辅助提取法,优化紫大薯花青素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盐酸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水平,再结合响应面分析,得到花青素提取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紫大薯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2(g/mL)、盐酸体积分数0.63%、超声时间19 min.在此条件下,花青素的提取量为93.62 mg/100 g,比未优...  相似文献   

11.
王振强  李孝坤  王浩 《食品科学》2015,36(12):70-75
以番茄皮渣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提取溶剂种类、超声功率、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皮渣经95%乙醇溶液处理后,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45 min、液固比5∶1(mL/g)、超声功率270 W。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番茄红素提取量可达到250.1 mg/kg。通过组织结构观察,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提取能有效破坏植物组织结构,提高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蜜瓜皮废渣中提取的果胶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研究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对蜜瓜皮果胶提取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并建立了果胶得率与因素间的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极显著,预测性强;各因素对蜜瓜皮果胶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优化所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1 min、超声功率300 W、料液比1∶21(g/mL),此条件下果胶得率为1.76%;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理化测定,所提取的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6.24%,酯化度为67.31%、是符合GB 25533-2010《食品添加剂果胶》要求的高酯果胶;该蜜瓜皮果胶对凝胶产品的凝胶强度提升率可达到140%,有较好的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莲房原花青素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时间对莲房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通过建立超声波辅助提取莲房原花青素的多元回归模型,优化莲房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对莲房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对得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乙醇体积分数45%、液料比21∶1(mL/g)、超声波功率700 W、超声时间15 min时,莲房原花青素得率最大,为6.81%,与模型理论预测值相近,说明该模型回归性良好,试验的拟合程度高,可以用于莲房原花青素得率的预测,为莲房原花青素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提取桑叶槲皮素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槲皮素工艺,以桑叶槲皮素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超声温度等对槲皮素提取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槲皮素提取量的4个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分别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1%、液料比26∶1(m L/g)、超声功率200 W、超声温度70℃,在此条件下,做3次平行实验进行验证,桑叶槲皮素提取量为11.13 mg/g,与模型预测值11.31 mg/g基本相符。模型可较好地预测桑叶槲皮素的提取量,响应面法对桑叶槲皮素提取条件参数优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皂化反应结合有机溶剂对粗糙脉孢菌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皂化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皂化温度、皂化时间及NaOH浓度;同时以β-胡萝卜素、VC及VE为对照,测定了粗糙脉孢菌番茄红素对DPPH·、O2-·、·OH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通过FRAP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皂化工艺条件为:皂化温度58 ℃、皂化时间21 min、NaOH浓度0.06 mol/L,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得率为(1.620±0.011) mg/g,比未皂化时提高了38.46%,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粗糙脉孢菌番茄红素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当其浓度为250 μg/mL时对DPPH·及O2-·的清除活性最强,分别为86.43%、90.21%;当其浓度为1200 μg/mL时,对·OH的最大清除率为85.83%。  相似文献   

16.
许凤  王长远 《食品科学》2014,35(20):11-16
比较分析碱法、胶体磨辅助碱法、超声辅助碱法、胶体磨超声辅助碱法对米糠蛋白提取率及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胶体磨超声辅助碱法能够显著提高米糠蛋白的提取率,其纯度为74.27%。并以此方法中的超声功率、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Design Expert 8.0.6软件做响应面优化分析得,胶体磨超声提取米糠蛋白的最佳工艺为米糠粒径40 目、pH 9、超声功率69 W、工作时间4 s、间歇时间2 s、液料比20∶1(mL/g)、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46 ℃,此条件下模型预测蛋白提取率为92.14%。经验证,实际提取率为90.84%,与模型相符。胶体磨超声辅助碱法能够显著地提高米糠蛋白的提取率,且时间短,为米糠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3.1607为发酵菌种发酵,研磨结合超声破碎法破碎菌体,以溶剂配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影响因素,产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提取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温度67.48 ℃、浸提时间2.51 h、溶剂配比(乙酸乙酯-丙酮,V/V)16∶25,此时番茄红素提取量最高可达71.227 μg/g。按修正后的最佳工艺条件(67 ℃、2.5 h、溶剂配比2∶3)进行验证实验,实际提取结果为71.688 μg/g,这与模型预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18.
研究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河蚬水溶性蛋白的工艺。以水溶蛋白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对河蚬水溶性蛋白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其进行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河蚬水溶性蛋白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3 min、提取温度48 ℃、超声功率920 W,此条件下河蚬水溶性蛋白提取率达到最大值,为67.70%。其中,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河蚬水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显著。超声波的空化和振动作用可以促进细胞的破碎,使目标产物与溶剂充分混合,增大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对河蚬中水溶性蛋白的提取具有很大意义。河蚬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和较强的铁离子还原能力,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大豆凝集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自变量,以凝集素提取得率为响应值,优化得到大豆凝集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38 min、提取温度32 ℃、提取时间5.6 h、液料比10∶1(mL/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凝集素提取得率为9.82%。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大豆凝集素的最适pH值为7~8,在Ca2+溶液中较稳定。D-乙酰葡萄糖胺和D-乙酰乳糖胺对大豆凝集素的凝集活力影响大,是大豆凝集素的专一性抑制糖。  相似文献   

20.
以高粱种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提取高粱醇溶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高粱醇溶蛋白提取工艺,建立提取工艺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6 min、液料比10∶1(mL/g)、微波时间260 s,在该条件下高粱醇溶蛋白的得率为6.79%,与理论得率接近,可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