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发芽对绿豆皮膳食纤维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电子显微镜扫描等方法测定其结构,并对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吸附葡萄糖能力、吸附胆固醇能力和吸附NO2 - 能力等功能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发芽处理后绿豆皮中总膳食纤维含量增加3.40%,可溶性膳食纤维增加13.62%。发芽绿豆皮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明显提高,分别达到(6.97±0.32)、(4.93±0.10) g/g、(4.79±0.11) mL/g,阳离子交换能力略有降低,为(0.47±0.02) mmol/g,吸附葡萄糖能力增加,为(8.37±0.18) mmol/g,吸附胆固醇能力增加,为(2.23±0.11) mg/(mL·g),吸附NO2 - 能力有所降低,为(3.92±0.09) mg/g。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发芽可使绿豆皮膳食纤维表面出现更多孔隙和褶皱,有利于膳食纤维吸附能力的提高;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发芽没有改变绿豆皮膳食纤维的结晶度,较好地保留了膳食纤维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发芽没有破坏绿豆皮膳食纤维的官能团结构。绿豆经发芽处理后改善了绿豆皮膳食纤维的大部分功能性质,较好地保留了其结构,有利于绿豆副产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酶解-挤出复合法对绿豆皮膳食纤维进行改性,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改性工艺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绿豆皮膳食纤维改性前后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以持油力、持水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胆固醇能力为绿豆皮膳食纤维理化性能的考察指标。结果表明,当纤维素酶添加量120 U/g、酶解时间4 h、水分添加量70%、挤出温度140 ℃时,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2.74±0.29)%。改性处理后绿豆皮膳食纤维的表面结构疏松、粗糙,出现多孔性、多层褶皱特征,相对结晶度明显下降,各纤维素组分重新分布,而且有一部分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改性处理后绿豆皮膳食纤维的持油力、持水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胆固醇能力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利用网纹瓜果皮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研究不同粒度(40目~120目)的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平均粒径、休止角、胆固醇吸附能力、阳离子交换能力、淀粉酶活力抑制率等性质,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结果表明:在40目~120目范围内,80目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最高,分别为8.56 g/g、2.77 g/g、9.93 mL/g和18.64 mg/g。平均粒径越小,膳食纤维的明度越大。休止角范围为37.22°~44.76°,80目以下的膳食纤维流动性较好。阳离子交换能力和淀粉酶活力抑制率均随着粒径的降低而增加,最大值分别达0.53 mmol/L和19.96%。扫描电镜结果显示,80目的膳食纤维具有较多的孔隙和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其持水力和吸附能力。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网纹瓜膳食纤维具备多糖化合物的典型红外光谱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金针菇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单螺杆挤压改性工艺制备高品质金针菇膳食纤维,比较普通金针菇膳食纤维和高品质金针菇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结合水力、胆固醇吸附能力、结合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能力。采用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扫描研究改性前、后金针菇膳食纤维的结构。结果表明:高品质金针菇膳食纤维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略高于普通金针菇,达到(10.210±0.130)%。当高品质金针菇膳食纤维粒度为100目时,持水力为(16.115±0.120)g/g,持油力(6.201±0.060)g/g,膨胀力(16.958±0.120)mL/g,结合水力(8.044±0.090)g/g,与普通膳食纤维相比均明显提高。当pH=2.0和pH=7.0时,高品质金针菇膳食纤维胆固醇吸附能力有所增加,100目时分别为(0.359±0.004)mg/(mL·g)和(1.107±0.004)mg/(mL·g)。当高品质金针菇膳食纤维粒度为120目时,结合甘氨胆酸钠能力和结合牛磺胆酸钠能力相对较好,分别为(67.367±0.600)%和(63.149±0.400)%。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挤压改性后的高品质金针菇膳食纤维表面疏松多孔。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前、后的主要官能团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改性后部分特征峰强度有所减弱。X-射线衍射扫描分析发现,改性前、后金针菇膳食纤维素晶体构型未发生改变,衍射强度减弱。挤压改性使金针菇膳食纤维的理化功能性质得到改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绿豆皮膳食纤维为试验对象,采用挤出改性、酶解改性、挤出-酶解复合改性3种处理方式对其进行改性处理。以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吸附葡萄糖能力和吸附胆固醇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改性处理对绿豆皮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的影响。以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表征改性处理对绿豆皮膳食纤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出-酶解复合改性处理的效果最明显,其功能特性得到显著改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吸附葡萄糖能力分别是未改性绿豆皮膳食纤维的1.46,1.15,1.87,6.98,1.66倍;在pH 2和pH 7条件下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分别达(2.38±0.05)mg/(mL·g)和(3.45±0.12)mg/(mL·g)。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挤出-酶解复合改性处理后的绿豆皮膳食纤维表面结构粗糙、疏松,出现多层褶皱或多孔性特征。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挤出-酶解复合改性处理后的绿豆皮膳食纤维的相对结晶度最低,各纤维素组分重新分布,部分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向可溶性膳食纤维(SDF)转化。结论:挤出-酶解复合改性处理是一种改性膳食纤维的较好方法,可为提高绿豆皮膳食纤维的利用率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营养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雷笋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及其理化性能和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雷笋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经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改性处理,分析其理化性能和结构特征变化。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吸附能力(亚硝酸盐和胆固醇)为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理化性能的考察指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检测膳食纤维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酶法改性后,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从(1.02±0.04) g/100 g DF增加至(6.80±0.15) g/100 g DF; DF的持水量,持油量和膨胀能力、吸附胆固醇和亚硝酸根离子能力均显著增加(P0.05)。改性DF的表面孔隙增加、比表面积增大,木质素和纤维素部分降解,结晶度降低。因此,使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是一种优良的雷笋DF酶法改性方法,并为新的竹笋功能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研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大为  李娜  赵鑫 《食品科学》2016,37(7):11-15
以欧李果汁果渣和果酒果渣中的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面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探究二者的理化性质和纤维结构,并对比分析了二者的不同之处。结果表明:欧李果汁果渣和果酒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12.54%和19.83%;膳食纤维的水合性质分别为:持水力5.35、6.43 g/g;膨胀力1.93、2.14 mL/g;结合水力4.52、5.18 g/g;阳离子交换能力0.18、0.25 mmol/g。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果汁果渣膳食纤维和果酒果渣膳食纤维中均具有C=O键、O-H键、C-H键等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果渣的形貌观察表明果酒果渣膳食纤维较果汁果渣膳食纤维结构疏松,在2θ=14.30°、15.13°、32.25°处有明显衍射峰存在,结晶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红枣果汁果渣与果酒果渣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的差异,以红枣果汁果渣和果酒果渣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通过测定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吸附胆固醇、胆酸钠、葡萄糖能力,评价红枣果汁果渣与果酒果渣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红枣果酒果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吸附胆固醇、胆酸钠、葡萄糖能力均显著高于果汁果渣膳食纤维(P<0.05),且随发酵天数延长,红枣果渣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均逐渐增加。发酵8 d时,果酒果渣膳食纤维持水力、膨胀力、溶解性、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吸附胆固醇、胆酸钠、葡萄糖能力较果汁果渣膳食纤维分别提高了1.10、1.11、1.75、1.39、2.03、1.49、1.10和1.83倍,表明发酵有助于提高红枣果渣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醋酸法提取麻竹笋笋壳中木质素,对其基本成分、粒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金属离子和胆酸盐吸附能力进行分析,以来源相同的纤维素残渣和粗膳食纤维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麻竹笋笋壳木质素的粒径最小,而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对吸附金属离子能力均高于来源相同的纤维素残渣和粗膳食纤维。而样品的持水力和膨胀力与其粒径显著正相关。在体外胆酸盐吸附实验中,木质素对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吸附显著高于纤维素残渣和粗膳食纤维,其相对于消胆胺(降低胆固醇、吸附胆汁酸的药物)的吸附率为82.46%和60.94%。研究结果表明,麻竹笋笋壳中木质素是具有潜在的促进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以橄榄果渣制备橄榄渣总膳食纤维(OPTDF),测定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模拟吸附性能,并从OPTDF中分离出可溶性膳食纤维(OP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OPIDF),采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电镜扫描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OPTDF的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及葡萄糖吸附值分别为(4.96±0.51)g/g,(2.45±0.26)g/g,(6.00±0.16)mL/g,(18.11±0.31)mmol/g;其对油脂、胆酸钠、胆固醇及NO2-有吸附能力;OPTDF、OPIDF呈纤维素I晶型,其结晶度分别为41.39%,46.07%,OPSDF呈非晶态结构;OPSDF中含有纤维素、氢键及醚键,可能含有聚木糖,纤维结构疏松多孔、片状层较为明显;而OPIDF中含有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和氢键,纤维结构疏松、纤维束有一定的螺旋程度且交错缠绕形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extrusion combined with cellulase on the structural, physic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bamboo shoots dietary fiber were evaluated. Extrusion-cellulase treatment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 (22.17 g/100 g dry solids).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Fourier transformed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extrusion-cellulase treatment altered the structure of bamboo shoots dietary fiber without destroying the main components. Bamboo shoots dietary fiber modified by extrusion-cellulase treatment showed improved water-holding capacity (9.34 g/g dry solids), oil-holding capacity (10.74 g/g dry solids), swelling capacity (8.32 mL/g dry solids),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including glucose adsorption capacity (158 mg/g dry solids), cholesterol adsorption capacity (9.8 mg/g dry solids (pH 2), and 11.4 mg/g dry solids (pH 7)), and nitrite ion adsorption capacity (29 μg/g dry solids (pH 2) and 21 μg/g dry solids (pH 7)). This experiment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bamboo shoots dietary fiber, and the bamboo shoots dietary fiber modified by extrusion-cellulase can be useful as a fiber-rich ingredient in functional foods.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大豆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利用率,本研究采用气流粉碎得到不同粒度的超微型大豆皮水不溶 性膳食纤维,分别测定了超微型大豆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体积平均粒径、比表面积、持水力、持油力、黏度曲 线、阳离子交换能力等理化性质,同时分析了处理后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油脂、胆固醇、胆酸盐、葡萄糖和重金 属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体积平均粒径为16.24 μm的大豆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其持水力、持油力分别达到2.31、 5.27 g/g,比61.21 μm的提高了1.07、2.53 g/g;黏度和阳离子交换能力也有了显著性改变;超微粉碎改性大豆皮水 不溶性膳食纤维对油脂、胆固醇、胆酸盐、葡萄糖和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有明显增强,在体积平均粒径为28.27 μm和 40.17 μm时吸附能力较高。超微粉碎对大豆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和吸附特性均有明显改良作用,这为大豆皮 的深加工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对麦麸和麦麸膳食纤维物化特性影响,对处理后的麦麸和麦麸膳食纤维持水性、持油性、吸水膨胀性、黏度、阳离子交换能力及对油脂、胆固醇、胆酸钠和葡萄糖吸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麦麸膳食纤维比麦麸具有更高的WHC和OHC,而超微粉碎处理可进一步提升麦麸膳食纤维WHC和OHC,分别为4.99 g/g和6.30 g/g;在胆酸钠浓度为3 mg/mL时,超微粉碎麦麸及麦麸膳食纤维胆酸钠吸附量最高,分别为40.58 mg/g和46.08 mg/g;在葡萄糖浓度为50~100 mmol/L范围内,超微粉碎后麦麸及麦麸膳食纤维葡萄糖吸附量亦明显上升。pH7时,普通粉碎处理后麦麸胆固醇吸附能力低于麦麸膳食纤维,而超微粉碎处理后麦麸胆固醇吸附能力高于麦麸膳食纤维。普通粉碎的麦麸对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吸附量最高,分别达到1.56 g/g和1.13g/g。研究表明麦麸及麦麸膳食纤维表通过处理后现出不同物化特性,这将为麦麸食品化利用及对食品体系物化特性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玉木耳为实验材料,采用碱提取法和酶提取法提取玉木耳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对其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酶法提取的纤维具有更疏松和更复杂的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表明所有样品都显示出典型的糖吸收峰。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酶法提取的膳食纤维具有较低的结晶度。热重分析表明碱法提取的膳食纤维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酶法提取的膳食纤维持水力(10.68~20.79 g/g)、持油力(2.05~3.72 g/g)、膨胀力(2.85~12.14 mL/g)、葡萄糖(4.92~7.95 μg/g)和胆固醇吸附能力(3.89~8.19 mg/g)均显著高于碱法提取的膳食纤维,对α-淀粉酶(45.43%~66.71%)和胰脂肪酶(21.50%~36.52%)也有更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玉木耳膳食纤维可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成分,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玉木耳的营养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程明明  黄苇 《现代食品科技》2016,32(38):247-253
本实验以西番莲果皮膳食纤维为原料,采用干法超微粉碎和湿法超微粉碎进行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后的膳食纤维进行形貌观察和理化性质测定。电镜扫描结果显示经两种方式改性后,膳食纤维的组织结构都有破坏,且湿法更严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改性后的膳食纤维羟基所在峰位均发生一定的蓝移,促进了羟基基团的暴露;X衍射结果显示改性后的膳食纤维晶区并未发生改变;膳食纤维改性后,持水力、膨胀力、水溶性和SDF溶出率都有所增强,尤其是经湿法改性持水力由6.739 g/g提高到20.085 g/g,增加了198.04%;但改性对阳离子交换能力影响不大;膳食纤维改性后,对脂肪酸、胆固醇、亚硝酸根离子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都有提高,且湿法强于干法。整体而言,这两种超微粉碎法对膳食纤维的改性都有效果,并且湿法对多数指标的改性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强于干法。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麦麸粒度、处理时间、处理压强和改性麦麸质量分数对小麦麸皮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麦麸改性前后的超微结构和官能团。结果:在麦麸粒度40 目、处理时间20 min、压强4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0%条件下,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最高、阳离子交换能力最强、脂肪酶活力最低;在麦麸粒度50 目、处理时间15 min、压强4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0%条件下,麦麸持水力和持油力较高;在麦麸粒度40 目、处理时间25 min、压强300 MPa、麦麸质量分数15%条件下,麦麸亚硝酸根清除率较强;在麦麸粒度50 目、处理时间25 min、压强5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5%条件下,麦麸胆固醇吸附能力较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超高静压破坏了麦麸膳食纤维的结构,使其结构变得疏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超高静压可以破坏分子间的共价键,使纤维素降解,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本实验改性的麦麸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裙带菜为原料,利用碱法和复合酶法处理提取的裙带菜膳食纤维,并对其物化性质和功能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法均可提高裙带菜膳食纤维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膳食纤维的物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复合酶法处理的膳食纤维的持水性、吸水膨胀性、持油性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分别为12.70g/g,10.20 mL/g,3.54 g/g和0.95 mmol/g。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复合酶法的葡萄糖吸附能力和葡萄糖透析延迟指数分别为6.01 mmol/g和38%,均明显高于碱法处理的膳食纤维和未处理的膳食纤维。因此,相对于碱法处理,复合酶法处理对裙带菜膳食纤维的性质提升更加显著,这也为裙带菜膳食纤维的深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淡竹叶为原料,采用酶法、球磨辅助酶法、碱辅助酶法和球磨联合碱辅助酶法4 种方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测定SDF得率以及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纳米激光粒度仪、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4 种SDF的性质进行表征,并对其持水力、持油力、抗氧化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有SDF均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和纤维素结晶类型,但其单糖组成和微观结构不同。球磨联合碱辅助酶法得到的SDF表现出最高的提取率((30.03±1.03)%)和持水力((4.86±0.1)g/g)、高黏度、最低的Zeta电位值((-22.83±1.95)mV);还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较好的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49.40±0.93)%),表明具有良好的束缚水、抗氧化、形成凝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滇橄榄果渣为原料,优化其膳食纤维的碱法提取工艺,同时探讨了滇橄榄果渣、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及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理化性质及其体外吸附能力。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滇橄榄果渣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为:NaOH浓度为8 g/L,料液比为1:35(g:mL),70 ℃处理40 min,IDF和SDF的得率分别为61.72%±0.04%、17.57%±0.03%。滇橄榄果渣及其膳食纤维均具有较好的水化特性和持油力,TDF的持水力最低但膨胀力最高,与滇橄榄果渣、SDF和IDF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DF的持油力、膨胀力和对脂肪的吸附能力均较低,但在模拟胃环境(pH2)的条件下对胆固醇和NO2?的吸附能力均高于滇橄榄果渣、TDF和IDF,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滇橄榄果渣及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和NO2?的吸附与pH有关,TDF和SDF在模拟胃环境的条件下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强于模拟小肠环境,滇橄榄果渣和IDF则相反;四个样品在模拟胃环境的条件下对NO2?的吸附能力均强于模拟小肠环境。本文对滇橄榄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性能研究,可为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