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JXTA是P2P应用的网络开发平台,定义了一组P2P底层通信协议,解决当前分布计算应用中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JXTA的对等网络的系统架构,设计并基本实现了一个基于JXTA的对等网络交易系统,无需服务器的支持,采用纯分散式结构,利用中继节点以及对等体发现、解析、管道绑定协议等实现可扩展性。系统支持对等体之间的相互发现,消息传递,对等组的建立,文件传输等功能。通过撮合算法的实现,由汇聚节点进行交易撮合,并完成数据库的更新。  相似文献   

2.
JXTA对等组机制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默  武波  张玉清 《计算机工程》2006,32(2):110-112
JXTA是一个优秀的P2P网络应用开发平台,对等组是JXTA的一个重要机制。该文对JXTA的对等组机制进行了介绍,深入探讨了在P2P网络应用中引入对等组的必要性,归纳出对等组的典型功能。并基于JXTA对等组,提出了一个P2P协同工作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构造了一个基于P2P的计算资源共享与聚集平台(PCP).PCP平台可以把Internet上空闲的异构计算资源高效地聚集起来,完成大规模的并行分布式计算.PCP平台具有对等性、易用性、高效率等特点.该平台的对等性得益于建立在对等网络JXTA协议上的应用层覆盖网络及节点组织机制;易用性得益于建立在JXTA协议通信库上的并行编程库,通过作业管理子系统来完成并行应用程序的提交管理与监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PCP平台在处理主/从类型的并行应用问题上,吞吐量、加速比等方面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点对点技术(peer-to-peer,简称P2P)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这些共享资源需要由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它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JXTA是Sun旨在建立P2P通用技术基础的计划,定义了一组P2P协议。本文详细介绍基于JXTA的P2P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5.
目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及网络应用覆盖广泛,网络服务与网络请求数量不断增多。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 的计算机资源,提供最大的网络服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等网络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手段,在开发和使用上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平台相对独立,平台数据无法直接共享;移动节点的移动性导致网络的连通不稳定。本文在前人 基础上,提出一种轻量级的P2P 协议框架,通过JXTA 协议将不同的平台联系起来,同时对JXTA 框架进行简化,使它成为一个 能处理移动节点随机移动的轻量级框架。  相似文献   

6.
基于Peer-to-Peer网络的JXTA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对等联网(peer-to-peernetwork,P2P)技术是一项新型网络应用技术,而JXTA技术是由Sun微系统公司推出的一项致力于为P2P应用提供所需基础服务的新技术。该文着重介绍了JXTA技术的体系结构和核心协议,分析了其可行性,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由于对等网络上的资源不是在一个单一的服务器上,而是分散在各个对等体上,理想状态下各个对等体是平等的,但它们在提供资源能力上又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进行查询搜索时,需要对这些对等体给予不同的优先级和处理方法。本文在分析对等网络中现有的搜索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节点的分组和层次化来提高搜索的效率,增强系统的扩展性的搜索模型。  相似文献   

8.
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基于JXTA架构的对等网络关键技术,着重对JXTA虚拟网络、JXTA资源的发布、发现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目前JXTA RPV(Rendezvous Peer View)查询策略在效率上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基于JXTA的对等网络的搜索性能,研究分析了JXTA网络中集合点的管理策略及查询机制.针对现有网络集合点管理措施的缺陷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网络查询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应用移动Agent来协助JXTA进行集合点选择的方案,以达到选择综合性能优秀的节点来充当集合点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改进后的查询机制.最后,在局域网内进行了模拟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机制能够极大地优化JXTA网络的整体查询性能.  相似文献   

10.
P2P作为当今最热门的网络体系结构在互联网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SUN公司推出的JXTA是一组开放的通用P2P协议,它允许任何介入网络的设备作为对等点进行通信和协同工作。该文简要介绍了JXTA技术及其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P2P网络中,新的节点通过连接入网点加入网络,在无法连接时,JXTA通过节点自启动策略连入网络,但目前的实现可能造成网络波动。通过改进自启动策略,充分利用边缘节点收集的集合点信息,并以PeerSim为基础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能很好的促进网络收敛,使网络快速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赵宗渠  庄雷  李建春 《计算机应用》2005,25(2):289-290,293
JXTA 2.0参考实现中,索引发布和查询机制是基于索引固定分布的策略。现有索引查询方案中集合点的RPV(flemiezvous Peer View)松散一致性会导致查询请求在集合点之间重复巡查(walker)的问题。提出使用索引的动态分布改善查找目标索引的准确度,并且就索引的冗余及振荡进行了分析改进,避免在RPV中重复巡查和减小每一次巡查的距离,从而提高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分布式信息资源网络环境中,信息资源路由转发机制是分布式计算核心功能之一,P2P网络作为分布式计算采用最广泛的应用逻辑覆盖网络.将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引入到JXTA P2P网络中,对其资源路由算法进行研究,从动态选取聚集节点、自适应选择种子聚集节点、设定对等体组等3方面进行改进.最后,通过模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改进算法对分布式环境下自适应路由提供了一种可借鉴事件路由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海宝  张玉清  韩臻 《计算机工程》2007,33(18):159-161
JXTA是由SUN公司推出的一项旨在为P2P应用而建立的一个通用开发平台。虽然JXTA平台提供了成员协议来验证Peer加入点组,但它没有提供认证要求的修改,在申请过程中也没有组内成员的参与。该文扩展了一种基于投票的、灵活的点组认证协议,通过实例对点组认证协议的可行性、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JXTA是由Sun微系统公司推出的一项致力于为P2P应用提供所需基础服务的新技术,是对P2P协议的总结概括.着重介绍了JXTA核心体系结构中的节点组和点成员资格协议,并分析了组成员关系管理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6.
JXTA是由Sun公司推出的一项旨在为P2P应用而建立的一个通用开发平台。本文首先分析了JXTA的体系结构和核心协议,探讨了JXTA提供的两个对等点之间的通信机制,最后着重阐述了群组通信的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峰  李丽娟  乐光学 《计算机仿真》2007,24(12):112-116
在JXTA协议基础上,针对基于松散一致结构化的点对点电子商务网络中,缺少可信中心和可能存在恶意节点的情况下,考虑对节点进行可信性分析是建立授权等服务的重要环节,提出在系统中应用RSA和DSA门限签名算法,以适应网络动态性强等特点的节点认证和访问控制方案,从而能够抵抗合谋等攻击,理论分析证明增强了系统安全性.模拟实验表明,门限方案提高了系统对节点识别的效率和认证的准确度,同时比较了门限RSA方案和门限DSA方案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JXTA is an open-source initiative that allows to specify a set of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which enable the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peer-to-peer (P2P)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provides a survey on its current state regarding the topic of security.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security evaluation of standard peer operations within the JXTA network, highlighting which issues must be serious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ose applications sensitive to security.  相似文献   

19.
Multiprocessors in which a shared bus is used by the processor to communicate with common memory are an emerging class of machines where there is a need to support parallel programming languages. A language construct that is found in a number of parallel programming languages to support synchron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interprocess rendezvous. Shared-bus multiprocessor require a protocol to keep the date in their caches coherent. There are two major categories of these protocols: invalidation and write-boadcas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quirements for cache coherence protocols to support efficient interprocessor rendezvous. The approach taken is to examine the memory referencing patterns to the run-time data structures during rendezvous execution. The appropriate coherence protocol is shown to be a function of the processor scheduling strategy used by the run-time system at synchronzation points during the rendezvous. When processes migrate freely as a result of the scheduling strategy, invalidation protocols are found to be more efficient. When migration is restricted by the scheduler, write-broadcast protocols are more e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