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提高钛中矿中TiO_2品位,对其进行了常压盐酸浸出试验,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盐酸浓度以及搅拌速度对浸出过程的质量减少率、铁浸出率、二氧化钛浸出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浓度对浸出过程Fe和TiO_2浸出率的影响最大,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TiO_2的浸出率显著提高;水解过程可有效增加浸出渣中TiO_2品位。在盐酸浸出-水解之后,浸出渣中TiO_2品位可达47.54%。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钛中矿中TiO_2品位,对其进行了常压盐酸浸出试验,研究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盐酸浓度以及搅拌速度对浸出过程的质量减少率、铁浸出率、二氧化钛浸出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盐酸浓度对浸出过程Fe和TiO_2浸出率的影响最大,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TiO_2的浸出率显著提高;水解过程可有效增加浸出渣中TiO_2品位。在盐酸浸出-水解之后,浸出渣中TiO_2品位可达47.54%。  相似文献   

3.
辉锑矿氯化浸出制取焦锑酸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辉锑精矿为原料、经氯化浸出-氧化-水解-加碱合成制取焦锑酸钠的工艺。浸出过程中加入氯气的质量为浸出原矿质量的90%时,锑浸出率大于98%。浸出液中加入少量双氧水或液氯进行氧化、控制一定的条件进行水解,可以确保合成的锑酸钠中铁含量在0.06%以下,锑进入成品锑酸钠中的直接产率为90%~95%。精矿中硫以单质形式存在于浸出渣中。  相似文献   

4.
硫化锌精矿和软锰矿同时浸出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旗 《有色金属》1996,48(2):90-93
硫化锌精矿、软锰矿同时浸出新工艺,将两种产品的生产巧妙地结合起来,克服了单独生产的一系列缺点。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硫化锌精矿、软锰矿同时浸出机理进行了探讨,为强化浸出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钼酸铵生产系统三废治理过程中的钼回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在传统钼酸铵生产的“三废”治理过程中回收钼的方法。用热酸浸出和萃取分离从烟尘和烟气中回收Mo和Re。从酸性废水中回收钼则采用中和水解、硫化沉淀、活性碳吸附等方法。盐酸分解、纯碱焙烧和高压碱浸法是回收氨浸渣中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含锑难冶炼金矿碱性浸出脱锑生产工艺中的金伴随浸出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此现象使金进入到锑浸出液中,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本文根据碱性硫化物在氧化环境中的不稳定性以及碱性多硫化物浓度对于金、锑浸出过程中的反应级数差等理论,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研究了空气氧化、二段浸出对碱性硫化体系浸锑过程中的抑制金浸出的效果。在浸出矿浆中通入4.5L/(L*min)的空气,氧化浸出4h后,Sb浸出率63%,Au浸出率0.86%。采用两段浸出法,Sb浸出率为89%,Au损失率为浸出4.2%,相比一段浸出Au损失率降低6.0%。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扫描电镜等研究了盐酸浸取攀枝花钛铁矿生成金红石的机理,研究了二氧化钛在浸出过程中的行为。盐酸浸出攀枝花钛铁矿有两个历程:(1)钛和铁的溶解过程;(2)钛离子水解和在矿粒表面和内部沉积生成金红石。浸出过程按拓扑形式进行。同时研究了影响金红石生长的物理化学因素,矿石表面性质和浸出方式对金红石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轻度预氧化的钛铁矿可改变矿粒表面性质,有利于生成大颗粒金红石。流态化床浸出可大大地降低二氧化钛细粉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针对湿法炼锌过程中稀散金属锗的浸出,以含锗氧化锌烟尘为原料,研究了采用常压富氧浸出技术从含锗氧化锌烟尘中回收锌和锗。通过氧化锌烟尘的XRD、SEM-EDS等分析,表明富锗氧化锌烟尘中除含有氧化锌烟尘外,还含有少量硫化锌与硫化铅,部分硫化锌与氧化锌混合形成致密颗粒。考察了铜离子浓度、时间、液固比、温度、氧压等因素对氧化锌烟尘浸出锌、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压富氧条件下,温度90 ℃、液固比7 mL/g时,采用二段浸出4 h,锌、锗的浸出率可超过90%;浸出渣主要物相为硫酸铅以及硫化锌。采用氧化锌烟尘做中和剂对酸浸溶液进行中和还原处理,控制溶液pH值为3~3.5,反应1 h,可将溶液中Fe3+浓度控制在0.02 g/L内,且该过程Ge不发生水解损失,有利于后续溶液中锗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榍石精矿综合利用工艺。精矿硝酸浸出后,用硫酸处理浸出液,得到石膏产品。硝酸浸出渣经硫酸化和水浸出处理,浸出渣丢弃,溶液经水解和硫酸水解,得到TiOHPO4.H2O吸附剂和人造金红石。  相似文献   

10.
乌多康矿床低品级铜精矿热化学选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处理矿物成份复杂的低品级氧化-硫化铜精矿的氧化-硫酸化焙烧,硫酸浸出和水解净化工艺,半工业试验表明,氧化-硫酸化焙烧温度以500℃为最佳,此时,不仅铜的浸出率高,而且,浸出时生成的亚铁酸盐量少,浸出液中含有一些难溶的杂质,可以采用石灰和氢氧化钠作中和剂的两段水解净化流程,除去溶液中的铁,铝和硅。  相似文献   

11.
烟化炉烟灰制备高等级氧化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继军 《矿冶》2006,15(3):49-51,44
本文介绍了利用氨法处理杂质成分复杂的某大型冶炼厂炼铅系统烟化炉氧化锌烟灰制备高等级氧化锌的工艺。该工艺采用硫酸铵-氨混合浸出体系,浸出液经过净化后利用蒸氨及复盐沉淀的方法沉锌,得到的氢氧化锌经煅烧制得高级氧化锌。采用该工艺产出的高等级氧化锌的氧化锌含量达到99.7%,并且整个工艺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12.
锰离子催化体系加压浸出硫化锌精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怀伟  王吉坤  梁铎强 《矿冶》2008,17(2):51-55
针对锰离子(Mn2+)催化体系浸出硫化锌精矿过程,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温度、时间、搅拌速度、液固比、氧压、Mn2+加入量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锌平均浸出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用氧化锌矿作原料经酸浸、净化和焙烧可制得纯度为98.3%的活性氧化锌,工艺简单。研究了酸浸温度、pH值对锌浸出率的影响,考察了净化工艺中的除杂问题,并用DTA分析了活性氧化锌制备过程中焙烧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炼铁烟尘的氧化锌浸出渣中电积提取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燕  吴绍祥 《矿冶》2013,22(2):75-77
炼铁烟尘经挥发窑处理后得到的窑挥发物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锌和氧化铅,本研究以此挥发物提取锌后的浸出渣为试验原料,用碳酸钠将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再用氟硅酸浸出,浸出液电积得到金属铅。氧化锌浸出渣中铅的转化浸出率在96%以上,整个工艺过程无废弃物外排。  相似文献   

15.
机械活化对铁酸锌浸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细磨和边磨边浸以及浸取时间和温度对工业锌焙砂和含铁酸锌浸渣浸取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细磨和边磨边浸可加快铁酸锌的浸出速度。在磨矿过程中铁酸锌获得机械活化是浸取行为获得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将该技术用于处理含锌热酸浸渣可以改善浸取条件,提高锌的浸出率和增加传统湿法炼锌工艺处理含铁高的锌焙砂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低品位氧化锌矿石氨浸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志聪  方建军 《矿冶》2011,20(4):70-72
为了确定氨浸工艺的最佳浸出条件,在试验室采用搅拌浸出的方法,研究了云南兰坪难处理氧化锌矿氨浸的影响因素。其氨浸适宜的浸出条件是:氨浓度3 mol/L,碳酸氢铵浓度1.5 mol/L,磨矿细度-0.074 mm占85%,液固比4∶1,浸出时间2 h。在此条件下,获得了锌浸出率72.4%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一种高铁低品位硫化铅锌混合精矿综合利用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在工业上唯一能对硫化铅锌混合精矿进行处理的方法只有ISP熔炼法,对于低品位混合精矿而言,采用ISP法是不经济的,如果分别作为铅精矿或锌精矿进行处理时,采用传统的冶炼方法都不能经济地高效利用。本文探讨了高铁低品位硫化铅锌混合精矿氧压酸浸工艺的可行性,提出了低品位硫化铅锌混合精矿一段氧压浸出和两段氧压浸出工艺。  相似文献   

18.
含锌铁钒渣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中国的锌产量超过300万t,其中约45%的锌浸出渣采用热酸浸出-铁钒除铁工艺处理,使得每年铁钒渣的产出量超过100万t〔1〕。由此总的堆存铁钒渣数量超过2000万t,并导致对环境潜在的污染。铁钒渣中平均含锌量约为6%,总的锌含量达到120万t。另外部分铁钒渣富含稀有金属如Ga、Ge、In和贵金属如Ag等,利用价值非常高。本文提出一种铁钒渣的处理工艺流程。铁钒渣首先在回转窑中焙烧得到含锌烟尘,该烟尘经过浸出-净化-电积生产锌锭。稀有金属在净化过程中回收,最后窑渣浮选得到铁精矿。低浓度SO2烟气经过除尘,吸附和解吸生产液体SO2。该技术能回收铁钒渣中所有有价金属并减少对环境潜在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高硅硫化锌精矿焙烧料新的湿法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高硅低品位氧化锌矿氧压酸浸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广西某地低品位高硅氧化锌矿矿物分析可知,矿物中的锌主要以硅锌矿和异极矿的形式存在。采用氧压酸浸技术对该矿进行了处理,条件试验研究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矿物粒度0.104mm,硫酸浓度120 g/L,釜内压力1.0MPa,浸出时间90min,反应温度120℃,液固比3∶1。综合性试验研究得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锌浸出率可达97%以上,SiO2浸出率低于0.8%,浸出液产液速率大于880L/(m2.h),浸出矿浆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