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随着经济繁荣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动物源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 FQs)作为人工合成的药物,在兽医领域及动物养殖中应用广泛,但其在动物和人体内残留会对健康造成损害。相较于传统的FQs残留检测方法,电化学检测法具有检测更快速、易于小型化及在线检测等明显优势。该文回顾了近年来运用电化学传感器在FQs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不同类型电化学传感器的机理和优缺点,重点介绍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在动物源食品(如牛奶、畜禽肉及水产品等)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为我国动物源食品中FQs的防控、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二硫化钼(MoS_2)纳米材料典型的"三层夹心"片层结构,使其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电学特性,也为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二硫化钼的不同制备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法、液相剥离法等,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水热法,并对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进行比较,然后综述了基于MoS_2纳米材料的检测方法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基于场效应晶体管的传感器等新型检测方法,简单述评MoS_2的性能在检测中的应用,以及检测方法的特点、原理和应用,最后对展望了基于MoS_2的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发展前景,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医药、食品、环境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显 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分析比较了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与分析化学仪器检测、免疫检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测定技术和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薄膜干涉技术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电化学纳米 免疫传感器本身所面临的免疫结合信号放大处理和商业化应用的两个关键问题,最后,概述了纳米材料在免疫传感 器中的应用及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纳米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传感器领域,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相对于质谱,色谱等传统的检测方法来说,具有操作简单、响应快速、费用消耗低、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在食品检测领域有重要应用。本文对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真菌毒素、污染物、微生物等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食品中兽药残留是引起食品安全的关键问题之一,开发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方法势在必行。近年来,为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分析生物传感器成为分析领域的热点。但目前绝大多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本文主要综述了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分析生物传感器在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主要包括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和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采用近似的流程对同一种物质进行检测时,光电化学方法获得的检测限通常比电化学方法低一个数量级。由于利用了电信号响应,光电化学检测仪器设备简单、价格低廉且更易于微型化。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是食品和环境中的一类剧毒污染物,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对人体造成不可逆损伤。传统的检测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食品中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技术。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具有快速、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等优点,在重金属快速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金属纳米材料(如金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Fe3O4纳米颗粒)、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材料的性质,并对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重金属(主要是Pb2+、Hg2+、As3+、Cd2+)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重金属检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7.
在外界磁场的驱动下, 磁性纳米材料能迅速完成对目标物的吸附及其与基质的分离。基于这点, 磁性纳米材料在吸附分离, 环境治理, 食品安全等方面已有较多应用, 并将有更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富集分离、传感器检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其中,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固、液和气相合成法。富集分离方法介绍了磁性纳米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分离, 例如微塑料; 对无机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 例如铬离子, 铅离子。在传感器检测方面主要介绍了磁性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已超过半个世纪, 纳米材料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传感器领域。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在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正在蓬勃开展。本文综述了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包括对化学残留和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丝状真菌毒素,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危害。它容易在谷物中存在,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开发快速、灵敏的OTA检测技术对于食品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在OTA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二维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和易于修饰等优点,可用于构建性能优异的电化学传感器。因此,本文综述了石墨烯(graphene,GR)、二硫化钼(molybdenum disulfide,MoS2)、黑磷(black phosphorus,BP)等二维纳米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及其区别,重点阐述了二维纳米材料基电化学传感器在检测谷物及其制品中OTA的最新进展。最后,展望了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类重金属离子污染受到广泛关注。传统的重金属离子监测体系主要依赖于专业的仪器设备,操作费时、设备昂贵、现场快速检测的及时性差、难以满足当前检测工作的需要。鉴于重金属离子检测分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寻求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把纳米材料与光学、电化学、生物学及材料技术结合构建的纳米传感器促进了重金属离子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对近几年来常用的几种纳米传感器在重金属检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纳米光学传感器、纳米电化学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等。本文对基于纳米传感器的检测手段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旨在为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快速检测技术对实现食品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聚多巴胺及其复合材料修饰的传感器在食品快速检测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且具有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的优势;此外,聚多巴胺及其修饰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简单、绿色环保,基于这些优点,聚多巴胺及其复合材料在食品安全评价、环境监测、生物分析等领域的运用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基于多巴胺及其衍生物的光学、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检测方面的一些设计和应用,以体现其明显的应用优越性。最后,对多巴胺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快速检测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以期对多巴胺在食品快速检测新技术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食品过敏原已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隐患.应对食品过敏反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食用和接触各种含有致敏成分的食品.因此,快速和灵敏地检测食品中过敏原对预防和控制食品过敏反应是十分重要的.食品过敏原检测主要可以分为基于核酸和蛋白质的两大类检测技术.与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传统检测手段相比,生物传感...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实现快速、准确现场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是控制食品质量的关键。电化学传感器因其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设备易于小型化等优势在快检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痕量检测需要更广检测范围和更低检测限,同时实际样品体系复杂,对传感器的抗干扰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因其可调的孔隙结构、大比表面积、易于修饰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因此,MOF基电化学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本文综述了MOF材料用于构建电化学传感器对食品中危害因素(兽药、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食品添加剂)检测的应用进展,同时对MOF材料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Meat and aquatic products are susceptible to spoilage during distribution,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increasing the urgency of freshness evaluation.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ENMs) typically with the diameter in the range of 1–100 nm exhibit fascina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ENMs-based sensing systems have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or food freshness assessment due to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fast, simple, and sensitive. This review focuses on summarizing the recent application of ENMs-based sensing systems for food freshness detection. First, chemical indicators related to the freshness of meat and aquatic products are described. Then, how to apply the ENMs including noble metal nanomaterials, metal oxide nanomaterials, carbon nanomaterials, an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sensing systems were described. Besides, the recent advance in ENMs-based colorimetric, fluorescent, electrochemical, an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nsing systems for assessing the freshness of meat and aquatic products were outlined. Finally, the challenges and future research perspectiv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NMs-based sensing systems were discussed. The ENMs-based sensing system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as effective tools for freshness evaluation. The sensing performance of ENMs employed in different sensing systems depends on their composition, size, shape, and stability of nanoparticles. For the real application of ENMs in food industries, the risks and regulator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nanomaterials need to be further considere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nomaterials and sensing devices, the ENMs-based sensors are expected to be applied in-field for rapid detection of the freshness of meat and aquatic product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快速、灵敏、特异性的食品安全分析是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亲和型电化学传感器结合了亲和受体的特异性识别性能和电化学换能器的高检测灵敏度、短响应时间以及易于小型化等优势, 在食品安全分析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 二维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为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带来了新机遇。二维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其独特的电学、物理、化学特性, 为电化学信号放大和传感策略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综述了基于二维材料的亲和型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总结了常见的二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维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制备中的应用及基于二维材料的亲和型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危害因子检测中的应用, 讨论了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食品安全分析; 电化学传感器; 二维材料; 食品安全危害因子; 亲和检测  相似文献   

16.
内分泌干扰物是一种外源性化学物质, 食物是人体摄入这些化学物的主要来源,当人体摄入受到环境或食物接触材料污染的食物,其中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很容易进入人体并蓄积,能在不同程度上干扰内源性激素系统, 导致不良健康影响 。因此对其进行便捷、高效、灵敏、快速检测尤为必要。目前常通过气相色谱法及其他仪器方法对其进行检测, 然而这些方法耗时费力且成本高昂, 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适配体是通过体外指数富集的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ELEX) 策略系统筛选出的单链寡核苷酸分子, 具有易合成、易修饰、性质稳定、特异性好和亲和常数高等优势, 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检测方法的构建。基于适配体识别的电化学或光学的内分泌干扰物快速检测方法具有使用简便、响应快速、便于现场筛查使用的优势, 可以与实验室精准检测技术优势互补, 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适配体识别构建的电化学、光学传感器在对水样、食品、塑料制品、生物样本中 内分泌干扰物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 为适配体传感检测技术在内分泌干扰物识别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