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筛选纯化菊苣总苷的最佳树脂,并研究大孔树脂对总苷的纯化工艺。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试验、筛选出纯化菊苣总苷的大孔树脂类型,确定HPD300大孔树脂为最佳纯化树脂,进一步研究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动态吸附和解吸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HPD300大孔树脂对菊苣总苷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良好,其吸附等温线方程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HPD 300大孔吸附树脂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3.0 mg/mL,吸附流速2.0 mL/min,最大上样量26m L/g树脂,洗脱流速2.0 mL/min,洗脱剂采用50%的乙醇溶液30 mL,在此条件下菊苣总苷纯化的平均收率为75.79%,纯度为74.17%。  相似文献   

2.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花椒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比较了6种大孔吸附树脂D4006、NKA-9、X-5、HPD450、HPD600和AB-8对花椒总黄酮的吸附及脱附性能,筛选出最佳树脂进行动态实验研究,得到优化的纯化条件。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纯化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为:上样浓度3.0~4.0mg/mL,上柱pH4.5左右,上柱速度2.5mL/min,洗脱剂最适宜体积分数与洗脱剂用量分别为70%和3BV(柱体积bed volume)。经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花椒黄酮的纯度由51.46%提高到90.25%,总黄酮回收率81.65%。对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的花椒黄酮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发现,黄酮纯度显著提高,其中芦丁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利用大孔树脂纯化盘锦红海滩盐地碱蓬色素,对比HPD100、HPD400、HPD100A、HPD300、NKA-9、AB-8六种大孔吸附树脂,通过静态试验、动态试验确定树脂型号及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表明,弱极性大孔树脂AB-8为纯化色素的最佳树脂。最佳吸附条件为,室温下,以色素粗提原液(水浸提,吸光度约为0.9)直接上样,最大上样量80mL,吸附流速1 mL/min,吸附时间2h。最佳洗脱条件为,洗脱剂为乙醇,体积分数60%乙醇,无需调节pH,洗脱速度2mL/min,洗脱时间1h。纯化后色素得率为2.37%,干燥后呈暗红色粉末状,色价为7.8,约为未纯化碱蓬色素的11倍。初步鉴定碱蓬色素为属于甜菜色素类中的甜菜红素。  相似文献   

4.
以红树莓籽黄酮为研究对象,在AB-8大孔树脂纯化基础上,采用聚酰胺二次纯化,考察聚酰胺纯化最佳条件,并对纯化后黄酮的结合胆酸盐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聚酰胺纯化红树莓籽黄酮最佳条件:上样质量浓度5.5 mg/mL、上样量100 mL、上样pH 4.5、上样流速2.0 mL/min、洗脱体积分数70%乙醇、洗脱剂用量150mL、洗脱流速1.5 mL/min,此条件下吸附率可达68.7%,解吸率76.3%,纯度59.2%为醇提的2.36倍;经聚酰胺纯化后红树莓籽黄酮对甘氨胆酸钠、牛磺胆酸钠和胆酸钠的IC50依次为2.911,3.779,3.257 mg/mL,说明红树莓籽黄酮对胆酸盐结合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功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多种大孔树脂的解吸和吸附动力学,筛选出最佳的纯化姜黄素的大孔树脂,并研究上样浓度、上样流速、上样体积对大孔树脂吸附率的影响和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洗脱剂用量对大孔树脂解吸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大孔树脂纯化姜黄素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DA201大孔树脂对姜黄素吸附能力较大,并且解吸性能好,确定纯化姜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样浓度为382mg/L,上样流速为1mL/min,上样液体积为75mL,此时姜黄素吸附率为70.64%;洗脱剂浓度为90%的乙醇,洗脱流速为3mL/min,洗脱剂用量为70mL,此时姜黄素解吸率为71.06%。经纯化后,姜黄素的纯度可以达到80.25%。  相似文献   

6.
张德谨  陈义勇  胡雅琳  刘祥 《食品与机械》2018,34(2):166-170,194
为了对乌饭树叶黄酮进行纯化,通过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探讨上样体积、上样浓度、上样流速、洗脱剂、洗脱流速以及洗脱体积对乌饭树叶黄酮吸附及解吸效果的影响,然后利用蛋白质和多糖的脱除率以及HPLC谱图对纯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NKA-II树脂具有较高的吸附率、解吸率以及较短的吸附时间,确定NKA-II树脂作为乌饭树叶黄酮纯化的柱填料,大孔树脂NKA-II纯化乌饭树叶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体积2.0BV(柱体积),上样浓度0.75mg/mL,上样流速1 mL/min,洗脱剂为50%(体积分数)的乙醇,洗脱流速1.0 mL/min,洗脱体积3BV。在该纯化工艺条件下,HPLC表明纯化后乌饭树叶黄酮纯度明显提高,蛋白质脱除率达76.32%,多糖脱除率达65.45%,黄酮纯度达48.92%。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软枣猕猴桃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软枣猕猴桃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PD600型树脂对软枣猕猴桃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上样液质量浓度0.5~0.6mg/mL、pH3~4、吸附流速2mL/min、上样量3BV条件下,以3BV的水冲洗树脂柱、用4BV 80%乙醇溶液以2mL/min流速洗脱,处理后的软枣猕猴桃总黄酮平均回收率可达86.5%,平均纯度为37.2%。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对软枣猕猴桃黄酮进行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D101、AB-8、HPD400、HPD500、HPD417、HPD826六种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效果,从中筛选出适合分离新疆圆柏总黄酮的树脂,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正交优化最佳大孔树脂对新疆圆柏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结果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新疆圆柏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1.2256 mg/m L,上样流速1.0 m L/min,除杂用水量5 BV,乙醇浓度50%,洗脱剂用量4 BV,洗脱流速1.0 m L/min。在此条件下获得总黄酮回收率为88.36%,纯度为69.96%。  相似文献   

9.
安卓  贾昌喜 《食品与机械》2012,28(3):122-125,158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苦苣菜黄酮的条件。利用静态吸附方法筛选纯化苦苣菜黄酮的最适大孔树脂,利用动态吸附方法研究最适大孔树脂纯化苦苣菜黄酮的条件。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对吸附苦苣菜黄酮的效果最好,最佳纯化条件:上样液浓度为3.73%,上样液速率为3.6mL/min,上样液pH 5.18;用78.20%的乙醇溶液、以120mL 2.88mL/min的速率洗脱。利用大孔吸附树脂AB-8在上述最佳条件下,吸附率可达84.32%;解吸率91.73%。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杜仲叶超临界法提取液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富集和纯化,得到树脂富集杜仲叶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对4 种大孔吸附树脂NKA-2、X-5、D101、AB-8 的吸附和解吸能力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AB-8 树脂的吸附率和解吸率都最高,最佳吸附洗脱工艺为上样液黄酮质量浓度193.92mg/mL、pH2、吸附流速2.6mL/min、洗脱流速1.6mL/min、解吸剂80%乙醇用量30mL。所得洗脱液中黄酮质量分数从纯化前的10.2%可增加到纯化后的42.6% 以上。  相似文献   

11.
赵月  李荣  姜子涛 《食品科学》2016,37(16):36-42
通过响应面法确定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栽培菊苣籽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40∶1(mL/g)、乙醇体积分数71%、提取温度65 ℃、微波功率400 W、超声功率50 W、提取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栽培菊苣籽中黄酮的含量为93.23 mg/g。通过动态纯化的方式确定AB-8大孔树脂纯化菊苣籽总黄酮的条件为:上样液pH 4、上样液和洗脱液流速2 BV/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结果显示,栽培菊苣籽总黄酮主要是由绿原酸和洋蓟素两种化合物构成。离线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HPLC法显示,洋蓟素比绿原酸对DPPH自由基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二者对游离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4.11%和61.65%。  相似文献   

12.
为纯化茅岩莓总黄酮,先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MAR)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再用聚酰胺(polyamide,PA)层析柱进行第2次纯化,得到的HPD-100型MAR最适宜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6 mg/mL、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液体积130 mL,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97.14%;最适宜解吸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1 mL/min、洗脱液体积40 mL,在此条件下解吸率为94.10%。经HPD-100型MAR纯化后的总黄酮纯度从55.00%提高到了72.25%。PA的最适宜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6 mg/mL、上样流速2 mL/min,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99.57%;最适宜解吸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1 mL/min、洗脱液体积55 mL,在此条件下解吸率为76.50%。经PA纯化后总黄酮纯度从72.25%提高到了80.75%。该方法为茅岩莓黄酮的纯化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黑果悬钩子(Rubus caesius L.)茎和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的方法测定了黑果悬钩子茎和叶的抗氧化活性。优化的总黄酮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70 min、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90(g/mL)。通过比较AB-8等14 种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茎、叶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效果,从中筛选出AB-8大孔树脂是理想的吸附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AB-8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优工艺为: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0.32 mg/mL、上样体积80 mL,吸附饱和平衡后,以40 mL 60%乙醇溶液1.5 mL/min的流速动态洗脱。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叶和茎总黄酮含量为纯化前的1.4 倍和2.4 倍,叶和茎的的ABTS+·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 2.5 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2.6 倍。这些结果表明:黑果悬钩子叶和茎均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和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是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14.
大孔树脂纯化山杏核壳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杏核壳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纯化山杏核壳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D101大孔树脂纯化山杏核壳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上样溶液质量浓度0.3 mg/mL、pH 2、流速2 mL/min的条件下进行纯化实验,大孔树脂对山杏核壳总黄酮的平均吸附率为75.20%。山杏核壳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可达51.63%,表明D101大孔树脂对山杏核壳总黄酮有较好的纯化效果,且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吸附树脂对蛹虫草黄酮纯化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蛹虫草黄酮粗提物为研究对象,分析黄酮纯化过程中树脂种类、上样体积、淋洗液pH值、洗脱液体积分数与体积及树脂重复使用次数多种影响因素,优化吸附树脂对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通过对AB-8、D-101、NKA-9和NKA-Ⅱ 4 种吸附树脂对蛹虫草黄酮的静态吸附、静态解吸和静态吸附动力学等特性的研究,发现AB-8吸附树脂对蛹虫草黄酮有较高的吸附速率和单位吸附量,且易于解吸,是蛹虫草黄酮分离的理想树脂。通过优化实验,确定AB-8吸附树脂对蛹虫草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树脂装柱体积100 mL时,上样体积40.0 mL、黄酮上样量47.536 mg、淋洗和洗脱速率2 BV/h、淋洗液pH 5、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和洗脱体积分别为85%和500 mL,树脂重复使用次数为2 次,在此条件下,蛹虫草黄酮的回收率在65%以上,纯度在17%以上,具有良好的分离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12种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静态吸附动力学基础上,研究上样液、洗脱剂乙醇浓度对较优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和解吸率的影响,并以维生素C和芦丁为对照,对甜茶叶粗黄酮与精黄酮的清除DPPH·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PD-450大孔树脂为甜茶叶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佳大孔树脂,其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2875 mg/mL,上样量100 mL (上样量体积与树脂质量比为10:3),上样液以1.5 BV/h流速上柱,依次用2 BV水洗脱,170 mL 55%乙醇洗脱。纯化后精黄酮纯度为31.79%,回收率为90.49%。甜茶叶粗黄酮、甜茶叶精黄酮、维生素C、芦丁对DPPH·的IC50值分别为0.0187、0.0202、0.0175和0.0265 mg/mL,表明甜茶叶粗黄酮比甜茶叶精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能力,甜茶叶粗黄酮、精黄酮对DPPH·清除能力均低于维生素C而高于芦丁。从总抗氧化能力(T-AOC)效果评判,在0.02 mg/mL浓度组内,甜茶叶粗黄酮总抗氧化能力显著(P<0.05)大于其他;在0.03、0.04 mg/mL浓度组内,甜茶叶粗黄酮总抗氧化能力大于甜茶叶精黄酮但两者差异不显著,而两者均显著(P<0.05)大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AB-8大孔吸附树脂精制芦柑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芦柑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采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动态法精制芦柑皮总黄酮,考察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pH值、上样流速、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对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然后将精制的芦柑皮总黄酮经硅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AB-8大孔树脂精制芦柑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3.03 mg/mL、上样液pH 3.0、上样流速3.0 BV/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为90%,最优条件下可使芦柑皮总黄酮的纯度从17.8%提高到63.1%;此外,从精制的芦柑皮黄酮中分离到8 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橘皮素、川陈皮素、4’,5,7,8-四甲氧基黄酮、5-去甲基-橘皮素、橙黄酮、橙浸膏、柚皮苷、橙皮苷。结论:AB-8大孔树脂能很好地富集纯化芦柑皮总黄酮,该法简单、可行;从精制的芦柑皮黄酮中分离到8 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4’,5,7,8-四甲氧基黄酮、5-去甲基-橘皮素、橙浸膏、柚皮苷、橙皮苷首次从芦柑皮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NKA-9大孔树脂纯化香椿叶黄酮类物质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椿叶提取物为原料,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考察了9种大孔树脂对香椿叶黄酮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并结合静态吸附动力学,筛选出适宜纯化香椿叶黄酮的大孔树脂为NKA-9。运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研究得出NKA-9纯化香椿叶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取70 m L 7 mg/m L的香椿叶提取物(含Na Cl浓度为3 mol/L),上样流速2 BV/h,用80 m L 60%乙醇溶液(p H 6)为洗脱剂,以2 BV/h的流速洗脱。在该条件下,香椿叶黄酮含量由纯化前81.272 3 mg/g增加到纯化后219.970 2 mg/g。高效液相色谱结果分析表明,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阿福豆苷5种黄酮类单体物质含量均提高到纯化前的3倍以上。该工艺能有效地富集纯化香椿叶黄酮类物质,槲皮苷是此香椿叶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组分,含量是其他4种单体总量的2倍左右。  相似文献   

19.
以苦荞籽粒为原料,分析了浸种和萌发温度及时间对苦荞籽粒总黄酮含量、γ-氨基丁酸(GABA)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发芽率及芽长的影响,并优化了其萌发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苦荞籽粒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浸种温度20℃、浸种时间8h、萌发温度26℃、萌发时间98h。该条件下,萌发苦荞的总黄酮含量为10.34mg/g,是对照组的2.27倍;GABA含量为2.86mg/g,是对照组的1.17倍。制茶后,萌发苦荞茶总黄酮质量浓度为7.678mg/100mL,是对照组的3.71倍;GABA质量浓度为13.142mg/100mL,是对照组的1.63倍;茶汤的颜色、透明度、香气、滋味、总分等感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萌发处理可以提高苦荞茶的总黄酮含量、GABA含量及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20.
研究10 种树脂对普洱茶多糖脱色和蛋白质去除的效果及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对普洱茶多糖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D101树脂适合于对普洱茶多糖同时脱色和蛋白质去除,当普洱茶多糖溶液体积为50 mL时,在pH 4、温度50 ℃、料液质量浓度3.8 mg/mL、树脂用量11 mL的条件下,普洱茶多糖的脱色率为82.33%、蛋白质去除率为70.89%。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经D101树脂处理的普洱茶多糖能得到6 个不同多糖级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