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我国中北部地区,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频有发生,中毒食物多为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长时间泡发的木耳和变质的银耳等。然而近年来南方地区相关中毒案例显著增长,广东传统河粉等米面淀粉制品存在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致人中毒死亡的风险,其毒素的致死率高,危害性强,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综述总结了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米酵菌酸在理化、生化、检测技术、污染状况和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鲜湿米粉中毒事件作出思考,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云南省一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事件。 方法 参照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对样品进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检测。按照GB 5009.18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测定》检测样品中的米酵菌酸, 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用VITEK 2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和飞行时间质谱进行微生物鉴定。结果 2份样品鉴定结果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2份样品均检测出米酵菌酸, 含量分别为18.0和24.2 mg/kg。 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源于食源性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相似文献   

3.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为查明中毒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离鉴定和毒性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方法 WS/T 12—1996《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进行。米酵菌酸检测按照GB/T 11675—2003《银耳卫生标准》执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样品开展检测。结果经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和基因指纹鉴定仪进行鉴定,4份样品中3份鉴定结果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小鼠毒性试验阳性。4份样品均检测出米酵菌酸。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源于食源性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  相似文献   

4.
湿米粉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但近年来出现了湿米粉的食物中毒事件,因此研究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湿米粉基质中的产毒情况和酸度变化,为湿米粉的加工储藏提供参考。将一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发酵菌液按照不同的初始浓度接种到湿米粉中,模拟生活中湿米粉的储存条件,测定不同温度和时间下湿米粉中的米酵菌酸浓度和酸度,分析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湿米粉基质中的产毒情况、湿米粉的酸度变化。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培养72 h湿米粉未检出米酵菌酸,在26、36℃培养条件下的米酵菌酸浓度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持续升高,且36℃湿米粉中的米酵菌酸含量均高于26℃。培养后的湿米粉,酸度无明显变化。污染了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湿米粉基质中,米酵菌酸的产毒量随着污染菌液浓度和培养温度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但酸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卫生防疫站由引起食物中毒的变质银耳中分离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原称酵米面黄杆菌,以下简称酵米面亚种)共15株,将13株(有2株已死)送我所进行血清分型,经用已有酵米面亚种因子血清分型结果,5株为酵米面亚种 O—Ⅲ型,1株为 O—Ⅳ型,2株为 O—Ⅶ型,还有5株用现有的酵米面亚种血清尚不能分型,经免疫吸收试验,证明为椰毒假单胞茵酵米面亚种新的血清型—O—Ⅶ型,并证明不能分型的5株茵其抗原相同。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首起米粉米酵菌酸中毒病原菌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东省首次因食用河粉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病原菌进行检测、鉴定和分析。方法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参照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同时采用16S rDNA序列测序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31份食物中毒相关食品样品中有10份检出伯克霍尔德菌(28株),包括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1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株)、越南伯克霍尔德菌(3株)等,经16S rDNA的序列测定、产毒培养、米酵菌酸测定、毒力试验等分析,在3份样品中检出14株可产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结论采用生化并结合16S rDNA序列测定鉴定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结合产毒试验可确定为引起米酵菌酸食物中毒的是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椰毒致病种。  相似文献   

7.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米酵菌酸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米酵菌酸的研究进展(综述)王静刘秀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100050)椰毒假单胞菌(Pseudomonascocovenenans)是1960年从印度尼西亚发酵食物Tempebongkrek中毒样品中分离并...  相似文献   

8.
研究湿粉(湿米粉及淀粉制品)加工过程中浸泡和洗米工艺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清除作用。模拟米样品污染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36℃培养72 h后,在米表面形成菌膜,再模拟目前湿粉生产过程中浸泡和洗米工艺方式(静态浸泡清洗和动态缓慢搅拌清洗)进行处理,联合采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动物毒力测试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技术,考察浸洗米工艺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传递的防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静态浸洗和缓慢搅拌清洗都可以清除部分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但无法保证完全洗去,存在风险向下一环节传递的可能性。针对湿粉生产加工工艺的特点,建议在湿粉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原料米的浸泡和清洗,同时应加强班后对生产场所的清洁消毒,才能有效防控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正酵米面是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一种粗粮细作的加工方法,一般是将玉米、高粱米等加水浸泡10~30天,使其发酵、变软,再经磨浆过滤、晾晒成粉后,制成面条、饼、饺子等。在酵米面的制作发酵过程中,如果受到环境污染或储存不当,易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污染,人食用后会发生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0.
两起酵米面黄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郭玉来,孙金,杜景林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卫生防疫站(066500)1993年9月2日和9月9日,我县先后发生两起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进食人数10人,中毒人数8人,死亡3人。其中,一起发病率、死亡率均为10...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在湿米粉及其原料米和米浆中分别接入不同浓度(103、105和107 cfu/mL)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毒假单胞菌”),在最佳产毒温度(26 ℃)和最佳生长温度(36 ℃)中培养并检测毒素米酵菌酸含量变化等技术,研究分析了椰毒假单胞菌在三种食物基质中的生长产毒规律以及相关风险。结果表明:椰毒假单胞菌产米酵菌酸的量与食物基质中椰毒假单胞菌量呈正相关,与食物性状、含水量等有较大相关性;相同接菌量、培养温度和时间下,湿米粉中米酵菌酸含量高于原料米和米浆(最高约5000多倍);湿米粉和原料米分别接菌105 cfu/mL、26 ℃和36 ℃培养,培养48 h时湿米粉中米酵菌酸含量可高达27 mg/kg,风险较高,原料米培养期间(35 d)米酵菌酸含量约在0.7~16 µg/kg,风险较低。研究提示应从原料、生产、储运、经营和消费全链条来加强防控湿米粉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方法,并对29株分离株进行PFGE分型研究。方法分别选择5种限制性内切酶(XbaⅠ、SpeⅠ、NotⅠ、SmaⅠ、AscⅠ)酶切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染色体DNA以进行PFGE分析,并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离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NotⅠ、SmaⅠ和AscⅠ的酶切片段过小,而XbaⅠ酶切片段的大小适中但数量过多,不能获得清晰可辨的图谱,均不适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PFGE分型。SpeⅠ酶切的PFGE条带数量和大小适中、指纹图谱清晰可辨,对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具有足够的分辨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PFGE分型方法可应用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分子分型和溯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2018年广东省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方法 在广东省中选取粉丝粉条、河粉米粉等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的企业、超市、农贸市场及餐饮单位为采样点, 随机抽取1570份样品按照GB/T 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进行检验和VITEK2鉴定。结果 1570份样品中5份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其中只有1份检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检出率为0.06%(1/1570)。结论 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 表明广东省米面制品、淀粉及其制品中存在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风险。为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风险隐患, 相关部门应加强安全监管,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4种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改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mPDA;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分离琼脂,PCFA;银耳卵黄氯霉素琼脂,TYCA)的分离效果,为修订GB/T4789.2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验》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接种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于4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观察各培养基上目标菌菌落形态,计算生长率;接种10种常见致病菌和环境中常见菌于4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进行生长特异性试验;通过直接涂布和增菌划线的加标试验,验证这4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对粪便、食品和环境土壤等不同标本/样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分离检出情况。结果 mPDA和PCFA能够分别抑制8种和6种致病菌的生长,且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生长率都高于75%;在mPDA和PCFA上,目标菌与多数杂菌形态有明显区别,而在PDA和TYCA上,形态相近不易区分;在粪便、土壤和食品等不同标本/样品的直接涂布和增菌划线分离的加标试验中,mPDA和PCFA上的检出率均超过80%,明显高于PDA和TYCA。结论 mPDA和PCFA分离效果比原标准的PDA明显提高,建议在标准修订中增加此两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鲜湿粉类食品产生米酵菌酸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结合最新研究报道和生产实际,首次全面论述了其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及添加剂、工艺、环境、人员等各环节的风险点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尽最大程度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一家9人在家中聚餐时疑似食物中毒,截至10月12日晚,已有8人死亡,1人还在ICU抢救。10月12日,黑龙江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消息证实,"鸡西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疾控中心采样检测后,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米和食用淀粉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污染情况,首次在进口碎米中分离鉴定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预警潜在风险。本研究在曾发生过米酵菌酸中毒事件的南方省份采集了129份样品,其中大米47份、碎米18份和食用淀粉64份,分别按照GB/T 4789.29-2003和GB 5009.189-2016检测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和米酵菌酸。研究结果表明,在4份进口碎米和1份国产碎米中分离鉴定出6株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在碎米样品中的检出率为27.78%(5/18);经过产毒培养和毒性测试,其中4株菌株产毒素米酵菌酸,小白鼠经口灌胃毒素粗提取液后在24h内全部死亡,确证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均源自4份进口碎米,占进口碎米样品的23.53%(4/17),这4份进口碎米中有2份检出米酵菌酸。说明进口碎米存在安全风险,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18.
报导了我省首次从一起霉变甘薯淀粉食物中毒标本中分离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该菌株经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及产毒试验予以证实。同时测定了患者发病后急性期的血清抗体及同周围正常人群血清抗体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证实本次食物中毒由该菌引起本菌的检出,对我省今后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酵米面中毒(也称臭米面中毒)是由椰毒假单膪菌酵米面亚种(曾称酵米面黄杆菌)毒素引起的一种食物中毒。[1]由于酵米面中毒病死率高,危害较大,全国各地对其中毒病因,防治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1983~1988年我院收治了两起共1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有8人死亡,病死率为72.7%。本文就其临床表现,病原学检验和病理学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木耳、大米、淀粉及米面制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的污染情况,并找出湿米粉生产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实验以生产企业、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单位为采样点, 随机抽取生产环节132份样品,包括原料25份、成品11份和环境样品96份;流通环节食品样品144份,按照GB 4789.29-2020 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进行检验,并结合VITEK2 和MALDI TOF MS进行菌种鉴定和建立进化树;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液质方法同时检测食品样品中的米酵菌酸和毒黄素。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环节原料、成品和流通环节的食品样品共180份均未检出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分离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25株,主要来自于木耳和大米;生产环节中的96份环境样本中未检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分离菌株有四种产毒类型,分别为只产米酵菌酸、只产毒黄素、两种毒素均产和两种毒素均不产;其中6株为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检出率为3%(6/276);两种毒素的产量与菌株的培养温度呈正相关,在培养温度为30℃时达到最高值;利用MALDI TOF MS图谱对分离菌株进行K类聚类分析,发现同一产地的大米有很高的亲缘性,可通过此方法对菌株进行溯源。说明木耳及大米较易受到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污染,湿米粉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将原料间原料和其他生产车间进行有效分隔,防止成品受到原料粉尘或包装袋上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在流通环节中,采取低温的保存方式,可减少毒素的产生,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