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机械》2015,(7)
借鉴和吸收不同型号和容量的底侧卸式矿车先进设计,对矿车车箱、车架、轮轴组、挂钩、卸载轮和铰链机构进行理论分析,优化4 m3底侧卸式矿车,使具有良好的卸载啮合曲轨,刚度和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显著提高。可长期连续作业,具有大出矿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自卸式散货船的84m自卸臂为研究对象,采用虚拟粘度方法,对两种典型工作状态下的模型进行了风载荷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规范计算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Fluent的雷诺应力模型在数值模拟中预测结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汽车起重机的起重臂模型进行参数计算,通过对回转过程中突然卸载时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绘制起重臂在突然卸载情况时的理论振动曲线;利用ADAMS建立了汽车起重机的虚拟样机模型,仿真获得在回转过程中突然卸载时起重臂的振动曲线,通过与理论振动曲线相比较分析,得到汽车起重机起重臂因卸载冲击的变形,验证虚拟样机技术分析汽车起重机起重臂振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矿山采用底卸式矿车运输矿料过程中,由于矿料粘底导致卸载困难、矿车装载率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专用液压清车系统,解决了原有问题,提高了矿车装载率及运输效率,避免了作业安全风险。但是,在使用中发现,原设计存在自锁效果不好、作业时噪声大、产生液压冲击等不足之处。通过现场观察液压清车全过程,以及对液压系统原理、液压元件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问题所在。采用平衡回路,对原有液压清车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满足了实际生产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毛君  卢进南  汪涛 《机械强度》2014,(2):295-299
为了解决矿车运输过程中时常发生的牵引链环断裂现象,针对矿车牵引链环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损伤进行分析,利用任意弹性体间的接触理论对牵引链间的接触应力进行分析,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连接装置间接触应力及冲击载荷对矿车连接装置造成的损伤,对其寿命进行预测,通过实验设备对牵引链进行拉伸试验,得到链环的接触刚度。研究表明,疲劳和冲击是造成链环断裂的主要原因。结论科学地分析了牵引链环的损伤机理,为研究矿车连接装置的损伤与寿命估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10m3矿车安标取证过程中,需要对矿车进行拉力实验.由于矿车外形尺寸超出了抚顺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检测装置的测量范围,自行设计制造了一种简易拉力实验装置,在生产现场完成了拉力实验,顺利完成了安标检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副车架在卸载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时所需要的载荷边界条件难以精确测量的实际问题,以某矿用自卸汽车为研究对象,依据多体系统动力学和第四强度理论,联合应用ADAMS和ANSYS两大软件对自卸汽车副车架进行卸载工况下的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合理的虚拟样机,就能够通过ADAMS/PostProcessor获得副车架在卸载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的精确载荷条件;在货物处于下滑临界阶段,不论是正常卸载,还是极端危险卸载,与副梁的屈服极限343MPa相比,副车架的最大应力值分别增大了1.7%和12.5%,其强度不满足作业要求,为副车架结构的改进提供重要的力学支撑。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矿业集团下属各矿使用量最大并主要运输煤矸石或矿石的1 t固定车箱式矿车车箱,以高强轻质为研究目标,根据矿车车箱在平巷运输轨道上减速制动碰撞这一危险工况下的受力情况,给出了具体的轻型化方案。在已减薄壁厚的矿车车箱最大变形位置处,采用2种不同形式的局部加强钢筋,进行车箱的局部结构优化,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分析,最终证明光圆加强钢筋的形式为最佳优化方案。对矿用车辆的轻型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矿车的轻型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煤矿轨道运输的效率,实现对矿车的合理调度与机车的高效重复利用,提出了一种以机车重复利用率约束为中心,结合煤矿轨道运输矿车运行的规则约束条件,建立以矿车运行的最小延迟时间为目标的协同优化模型,研究机车与矿车协同调度的优化算法。实现了矿车运行的规则合范化及机车重复利用的合理化,进而提高机车利用率和矿车的运输效率。为了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采用NSGAⅡ算法在不同规模机车数量的背景下对该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0.
以单自由度弹簧一质量系统为力学模型,以MATLAB的组件Simulink为仿真工具,对矿车与刚性车挡的碰撞过程进行动态模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矿车与刚性车挡之间的碰撞力及碰撞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了最大碰撞力与矿车质量及矿车速度之间的回归公式,为刚性车挡的设计提供了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通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并列行驶的汽车进行了湍流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处理与分析。以0.5倍车宽侧向间距的两辆汽车为典型算例,给出了汽车车身表面的速度和压力分布。重点对比了0.1、0.5、2倍车宽间距两车对称面上的压力分布情况。对比汽车侧向力系数分析说明过小的汽车侧向间距会使两车间产生大的侧向力,出现中心挤压趋势。为保证安全性和操控性,应保证两车侧向间距在0.5倍车宽以上。  相似文献   

12.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computing is a vision of our future computing lifestyle in which computer systems seamlessly integrate into our everyday lives, providing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in anywhere and anytime fashion. Augmented reality (AR) can naturally complement ubiquitous computing by providing an intuitive and collaborative visualization and simulation interface to a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space embedded within physical rea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vice framework and its applications for providing context-aware and adaptable 3D visualization and collaboration services for ubiquitous cars (U-cars)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which can support a rich set of ubiquitous car services and collaboration services for distributed maintenance and repair. It utilizes augmented reality for providing visual interactions by superimposing virtual models of car components or sub-assemblies onto real cars, which realizes bi-augmentation between physical and virtual models. It also offers a context processing module to acquire, interpret and disseminate context information. In particular, the context processing module considers user’s preferences for providing customer’s context adaptable services. The prototype system has been implemented to support 3D animation, text-to-speech (TTS), augmented manual, and pre- and post-augmentation services in ubiquitous car servic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3.
虚拟现实环境下基于舒适性的客车内饰设计,是客车全新内饰设计方法,虚拟现实提供沉浸、真实的设计环境,拓宽了设计人员的视野和想象空间;舒适性工程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本文结合目前两种最前rgo人体模型的基础上定制符合中国人的人体模型,进行客车的内饰设计,整个设计环境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人”沉浸在虚拟的样客车中,设计并和虚拟客车交互,研究驾驶员的可及性、视野以及乘坐舒适性等,使用户可以感受到虚拟原型的演变和舒适性的演变,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通用铁路客车车体钢结构的特点,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应用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APDL对铁路客车车体进行参数化建模,并采用TCL/TK语言为界面二次开发语言,实现ANSYS内部参数与对话框输入参数间的相互传递,更好地适应了人机交互。通过对话框调整车体结构相应参数,便可自动生成车体钢结构几何模型,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为后续快速进行有限元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未来消费者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及电子商务模式注重用户体验的特点,提出了基于Virtools的汽车交互式虚拟展示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设计了基于网络的汽车虚拟展示及个性化定制系统平台架构。  相似文献   

16.
CVT传动系虚拟试验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VT传动系虚拟试验系统利用整车道路滑行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数据,分别建立了道路负载模型和发动机模型。根据负载模型和发动机模型,通过控制变频交流电机,动态模拟道路负载和发动机工作。对装备CVT和NJ376发动机的某国产轿车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CVT虚拟试验系统为CVT开发提供了有效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日益更新,人们对汽车性能、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汽车的附加功能越来越多,维修越来越复杂,本文论述了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故障成因与现象,汽车故障诊断方法与诊断参数的标准、选择的理论,并进行了气门密封性检测案例和发动机异响检测案例的介绍,为汽车维修人员提供理论基础,提高维修效率与质量,大大提高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轿车车门与侧围装配间隙难以测量与评价的现状,借助计算机虚拟装配技术,将三坐标实测的车门、侧围的 数据进行曲面拟合,并以车门铰链销轴为中心进行装配,获得各个截面处的法向装配间隙,同时,以CAD模型法向装配 间隙为标准进行对比,获得了准确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熊俊  陈临强 《机电工程》2010,27(4):76-78,85
针对大场景停车场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模块,提出了基于摄像头和车辆对应关系下的多摄像头协同跟踪策略。车辆在单个摄像头视域内,记录下车辆的状态信息;车辆在多摄像头的重叠视域内,根据最小误差方法求出车辆的状态信息;车辆脱离任一摄像头视域,根据卡尔曼滤波预测的方法估计出车辆的状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地完成对宽场地停车场的监控任务。  相似文献   

20.
基于Freescale单片机的智能赛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为基础,采用MC9S12DGl28 16位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一个CMOS摄像头检测模型车的运动位置和运动方向,用光电传感器检测模型车的速度,并加以直流电机、舵机、电源电路以及其他电路模块构成整个运动控制系统。在软件设计上我们使用PID控制算法调节驱动电机的转速和舵机的方向,完成对模型车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闭环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