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详细分析了反激控制器边界工作模式原理,设计了一种具有5路独立输出的3 kW太阳能逆变器辅助电源,无需复杂的光耦反馈稳压控制回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和工作可靠等特点.论文给出了多输出太阳能逆变器辅助电源的原理图和反激式高频变压器的具体设计,并对太阳能逆变器辅助电源设计中的EMI抑制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所设计的电源已经应用于太阳能逆变器中,实验结果表明,电源工作稳定,输出纹波小,变压器无发热现象,满足太阳能逆变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吴海涛  孙以泽  孟婥 《电源技术》2012,36(6):842-843,892
在光伏逆变器系统中需要一个高效稳定的辅助电源,在对该电源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TOP 258智能开关电源芯片设计了一种多路隔离的反激式开关电源作为光伏逆变器的辅助电源,结果证明该电源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可以满足光伏逆变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机车司机的工作环境及节能,铁路部门目前正在大力推广机车变频空调。由于机车供电电压为DC110V,不能满足机车空调的要求,所以首先要通过DC/DC变换,将电压升高到300V,然后通过逆变变成满足空调要求的交流电压。主要讨论了用于机车空调的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电压分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分析了含有分布式电源的馈线的电压分布特点,指出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点的电压要求应比现行国家标准更为严格,从而减轻对同一馈线上其他负荷和分布式电源电压的不良影响;然后,研究了基于并网逆变器闲置无功能力协调成组投切的电容器、电抗器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点电压控制方式,即通过对有容量裕度的并网逆变器采用PV控制,并设置逆变器闲置无功能力警戒线协调电抗器组、电容器组的投切,使并网点电压保持在要求的范围内。设计了实现上述功能的控制系统,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达到了以上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5.
多功能并网逆变器(multi-functional grid-tied inverter,MFGTI)在实现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并网的同时能够兼具电能质量治理的功能,相比功能单一的并网逆变器,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多功能并网逆变器进行研究,针对传统PR控制器,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R控制的多功能逆变器跟踪控制方法,除了并网控制外还兼具了滤除谐波电流的功能。设计了应用多层PIR控制器的双环PQ逆变器控制,使并网的分布式电源除了提供功率以外还能够有效滤除特定次数谐波。建立该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且利用DIGSILENT/Power Factory对其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功能逆变器除了能够改善并网点的电能质量,还能够满足微网的要求,对并网点进行PQ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大功率逆变器中开关管驱动电路对电源功率的要求,以及适应逆变器输入为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情况,设计了通过光耦反馈的单管反激式电流型控制的开关电源,给出了实验结果。其性能满足了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SVPWM控制的三相逆变电源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的船用三相逆变电源装置的设计方法。SVPWM控制利用逆变器输出电压矢量的正多边形运动轨迹去逼近正弦电压的圆形运动轨迹,构造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多,逆变器输出电压就越逼近基频正弦波。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装置解决了船舶供电网络中电压波动范围大、频率不稳的问题,提高了船舶电源的供电可靠性。该装置不仅可满足使用恒频恒压正弦交流电船舶的电气设备的要求,还可满足使用变频变压正弦交流电的调速电机的要求。此外,该装置具有体积小、效率较高、直流电压利用率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设计辅助电源应用于DSP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为满足多路输出、输入电压范围宽(80~550 V DC)、稳定可靠、效率高等要求,采用了基于NCP1351B的双管反激式开关电源。介绍了该开关电源的设计过程和参数计算方法,论述了双管反激变换电路、多输出变压器、反馈电路及稳压电路的设计。设计的辅助电源已经用于光伏逆变器上,运行稳定可靠。实验结果证明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电压型逆变器因储能密度高及所需功率半导体器件少等优势而在大功率特种变频电源领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可靠、无冲击的软启动过程是变频电源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针对传统电压型逆变器软启动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电压型逆变器软启动方法和装置,以400 kVA电压型电磁搅拌专用变频电源为例设计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压型逆变器软启动方法满足大功率电磁搅拌电源系统对软启动各项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单相逆变器积分控制和状态反馈数字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相逆变器的积分控制和状态反馈技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满足稳、动态各项指标要求,实现了指令跟踪要求,消除了稳态误差,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重复控制原理的正弦逆变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正弦逆变电源的波形质量和系统动、静态响应性能,在正弦逆变控制中引入重复控制原理.该算法将逆变电源视作一个参考正弦信号的随动系统,建立了单相正弦逆变电源输出滤波单元数学模型.利用Madab仿真软件对算法进行了在线仿真研究,并利用DSP微控制器构建的实验平台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采用该算法所设计控制器的控制下,正弦逆变器逆变输出稳定、波形畸变小、静态抗负载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3kW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策略,提出了3 k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硬件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主电路参数设计和控制电路设计方法。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硬件系统很好地满足了逆变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逆变环节的设计,通过比较分析,主电路选择高频变压器形式,控制电路采用电压瞬时值反馈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风电逆变系统的电路模型,给出了基于SPWM(Sinusoidal PWM)电压反馈控制的系统设计与仿真。在突加干扰的情况下仿真模型能很快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基于芯片TL494、IR2110和SG3525A的风电逆变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2812为核心,基于矢量控制理论,对变频器进行控制电路设计和算法设计,实现了矢量控制的变频器调速。通过验证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机车空调逆变电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内燃机车内特定的空调使用环境,提出一种以87C196MC为控制芯片,以IGBT和IPM为开关器件的5 kVA内燃机车空调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案,实现了系统变频运行、智能控制以及故障处理等功能.介绍了该逆变电源的主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设计;样机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actical design and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the pulsewidth modulated (PWM) inverter. The use of this power circuit in a variable voltage, variable frequency ac motor drive is emphasized. A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adjustable voltage input inverter is made with respect to input-output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the unit on the input supply.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ability to design and produce a practical system using state of the arts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7.
为选取合适的逆变器拓扑结构,从开关器件功率的概念出发,对3种逆变器拓扑结构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理论上计算出传统逆变器和在不同的直通状态控制下的Z源逆变器的开关器件总功率,通过Matlab软件仿真比较了3种逆变器拓扑结构中的开关器件总功率.最后给出的Simulink仿真实验证明,为在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提供了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通常用作微网逆变器中各种分布式电源的接口,以便使系统具有更大的惯性。负荷中的不平衡和非线性负载会对逆变器输出电压造成的影响。为此,设计了一种电压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以VSG作为基础控制器,然后根据系统在αβ坐标系下的方程,将系统的负载电流作为扰动,设计自适应扰动补偿,使系统能在保持稳定的条件下,减少输出电压的抖振。最后,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在电压不平衡与谐波抑制方面的有效性与鲁棒性,提高了微网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电能质量,减少了并联逆变器之间的环流。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整流性负载模型的单相逆变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利用死区特性实现的整流性负载模型,并基于提出的模型对逆变器负载特性及其系统进行了分析。根据非线性理论,把整流性负载条件下逆变器工作分解成两种状态,从而简化了分析。文中研究了整流性负载条件下逆变器输出电压畸变机理,并利用相平面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整流性负载条件下逆变器的设计原理,并根据提出的理论进行了仿真和实验论证,实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SM2001的单相电压幅值连续可调的纯正弦波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给出了该逆变电源系统的实验波形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此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半导体测试台所需的电源以及各种需要电源输出电压为可调正弦波的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