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A66的增韧增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玻璃纤维和弹性体(EPDM—g—MAH),对尼龙66(PA66)的增韧、增强的效果。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对PA66有很好的增强效果,当玻璃纤维质量分数达30%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达到112.13MPa;玻璃纤维对PA66也有一定的增韧作用,当玻璃纤维质量分数为18%时,增韧效果最好。EPDM—g—MAH对PA66有很好的增韧作用,当EPDM—g—MAH填充量增加到10%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到28.3kJ/m^2;但体系的拉伸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利用一步法制备了磨碎玻纤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详细探讨了磨碎玻纤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断裂伸长率、流动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有机处理的磨碎玻璃纤维对弹性体有增强增韧作用,尤其玻纤质量分数为15%时,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王英  姜涛  王宪忠  芦艾 《中国塑料》2015,29(3):51-56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聚苯硫醚/无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PS/NPMVS)共混物及聚苯硫醚/单苯基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PPS/SPMVS)共混物,并对该共混物体系的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弹性体在共混物中均匀分散,弹性体的加入对PPS基体起到明显的增韧效果;当弹性体的含量为3 %(质量分数,下同)时,2种共混材料的增韧性能最佳,PPS/NPMVS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3.9倍,PPS/SPMVS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2.4倍;当NPMVS含量为10 %时,PPS/NPMVS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1.8倍,当SPMVS含量为3 %时,PPS/SPMVS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相对于PPS基体提高了1.4倍。  相似文献   

4.
将玻纤增强尼龙66(PA66)和增韧剂通过双螺杆熔融共混挤出,制备增强增韧尼龙66复合材料。研究了三种增韧剂的加入量对尼龙66/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及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有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增韧剂加入量的增加,尼龙66/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降低,冲击强度提高。增韧剂CMG9802的增韧效果优于另外两个增韧剂。  相似文献   

5.
将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 HDPE-g-MAH)与聚苯硫醚(PPS)共混制成共混体系,体系采用环氧树脂E-44增容,考察共混物体系的热行为、力学性能、相形态、增韧机理.结果表明:PPS与HDPE-g-MAH的相容性有所改善,尤其是环氧树脂E-44的加入,使在增强增韧方面效果更加明显,体系的冲击韧性随着环氧树脂E-44含量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强后降低.当环氧树脂E-44质量分数为6.5%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提高到52 MPa,冲击强度也达到7.5 kJ/m2.PPS/HDPE-g-MAH/E-44共混体系中,环氧树脂E-44作为增客剂和增韧剂提高PPS基体与HDPE-g-MAH的界面粘结能力,使其共混物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再生家电壳体聚丙烯材料通过玻璃纤维增强改性可以显著提升材料的拉伸强度及弯曲模量,但由于再生聚丙烯材料中杂质的影响,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没有获得明显提升。从改善再生家电壳体聚丙烯材料性能的角度出发,通过掺入再生聚丙烯、添加弹性体和改变玻璃纤维直径等研究了改性材料的性能差异。在全新聚丙烯与再生聚丙烯共混体系中,随着再生聚丙烯含量增加,改性材料的弯曲模量无明显变化,但缺口冲击强度急剧下降。当再生聚丙烯添加质量分数大于30%时,改性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下降35%。在玻璃纤维增强再生聚丙烯体系中,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弹性体,可以显著改善改性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同时保持良好的拉伸强度与弯曲模量;使用小直径玻璃纤维可以明显改善改性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当玻璃纤维直径由14μm降低至10μm时,缺口冲击强度由8 kJ/m^(2)提升至11 kJ/m^(2)。  相似文献   

7.
茂金属聚乙烯弹性体和三元乙丙橡胶增韧聚丙烯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茂金属聚乙烯弹性体(mPE)代替三元乙丙橡胶(EPDM)对聚丙烯(PP)增韧改性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PE共聚物中的辛烯质量分数越高,其中对PP的增韧效果越好;随着共混物中弹性体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扯断伸长率增大。PP/mPE与PP/EPDM增韧体系相比,二者的拉伸强度差别不大,但PP/mPE的弹性模量和扯断伸长率稍低;与EPDM相比,mPE对PP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含有质量分数40% mPE的共混物试样在-30℃下的缺口冲击强度已超过纯PP的20倍,约是相同弹性体质量分数PP/EPDM的近9倍。另外,PP/mPE还具有较低的拉伸永久变形、压缩永久变形和蠕变变形。  相似文献   

8.
SEBS—g-MAH增韧聚苯硫醚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与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弹性体(SEBS-g-MAH)的共混物,并考察了共混物的热行为、力学性能、相形态及增韧机理.结果表明,两组分的玻璃化温度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显示PPS和SEBS-g-MAH部分相容;随着SEBS-g-MAH用量增加,共混物的韧性得到很好的提高,当SEBS-g-MAH的质量分数为30%时,其冲击强度达到7.5 kJ/m2.PPS/SEBS-g-MAH/Kevlar纤维共混体系中,SEBS-g-MAH既可以作为增韧剂,又可以作为两相相容剂来提高PPS基体和Kevlar纤维的界面黏结能力,使共混物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硅灰石共混体系,并对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口形貌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在共混体系中加入弹性体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以增加体系的韧性;添加马来酸酐(MAH),以提高组分间的界面结合力。结果表明:EVA对共混体系增韧效果不明显,SBS能够增加体系韧性,MAH能够提高体系强度;当硅灰石质量分数为30%,SBS和PP-g-MAH的质量分数均为15%时,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汪传生  李光超  边慧光 《橡胶工业》2019,66(8):0596-0601
基于粉体喂料3D打印机研究3D打印玻璃纤维/热塑性聚氨酯共混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质量分数增大,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玻璃纤维质量分数为0. 08时,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为51. 2MPa,较热塑性聚氨酯提高41%;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当玻璃纤维质量分数为0. 15时,共混材料的压缩强度最大,为108. 35 MPa;冲击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玻璃纤维质量分数为0. 08时,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大,为15. 52 kJ·m~(-2),较热塑性聚氨酯提高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