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中的概念界定,科技类博物馆是指以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主要展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以及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等内容的博物馆。其中包括科学技术馆(科学中心)、自然博物馆、天文馆、工程技术博物馆等。近10年来,我国科技类博物馆在增量建设和内容建设方面有了较大进展,但因其涉及学科、行业门类的多样性、管理体制的多头化、运行体制的单一性和展教方式的简单化,使其在运行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受到诸多制约。对其现状的厘清和思考有利于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履行和发挥科普场馆的科学传播与普及功能。  相似文献   

2.
吴晓明 《科普研究》2010,5(4):75-79
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时期,自然类博物馆的外部条件能得到改善,展示内容能得到拓展,展示理念能得到创新和发展。自然类博物馆把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展示主题,是由自然类博物馆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是当前生态环境和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所要求的,也是继承和发扬自然类博物馆优良传统的体现。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展示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示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态保护成果,体现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3.
甘晓  莫扬 《科普研究》2011,6(1):44-50
对中美六家科技类博物馆网站进行了内容分析,将科技类博物馆网站科学传播内容划分为科学事实、科学研究过程、科学理论、科学工作心得及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等五个方面。中美科技类博物馆网站在内容的丰富程度、与实体场馆相关性侧重及对科学内涵的展现上具有一定差异。美国科技类博物馆网站科学传播内容的设计对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网站内容的利用和完善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掀起了科技馆建设前所未有的热潮。有关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各种理念,或是带有借鉴作用的成功经验,还是可引以为戒的挫折教训,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通过对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内涵的探讨;对展示内容的策划;对诸如综合馆与专题馆、基础原理与高新技术、互动展品与收藏品、经典与特色、传统与更新等展示设计理念的分析比对;对展示设计实例的剖析,探讨当前国际流行的科技博物馆展示设计要领及实效。由此而得出科技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必须与时俱进,在展示理念、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展示技术上进行变革并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资金多渠道投入问题及对策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涛  柏坤  齐婧等 《科普研究》2011,6(4):74-80
科技类博物馆是我国科普事业的重要载体。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推动和实现科技类博物馆多元化兴办、多渠道投入已经成为共识,学界对这一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体现出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本文就科技类博物馆资金多渠道投入议题集中梳理了相关文献,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归纳,借此作为了解本议题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6.
科技博物馆教育功能“进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幼文 《科普研究》2014,9(4):38-44
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文化、经济、政治背景,本文提出:科技博物馆教育功能发展受到科技和产业发展、社会对科技和公众科学素质的需求、科学传播理念和科学教育思想发展以及当时社会制度与环境等的深刻影响。就如同生物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的物种进化一样,我们在科技博物馆的身上也可以发现类似的"进化"过程。从根本上说,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及由此产生的对教育的需求,是科技博物馆"进化"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英科技博物馆在发展历程、功能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实践介绍和比较研究,找出在上述方面两国存在的差异与差距,从而对英国科技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加以借鉴,对它的挫折教训则引以为戒,用来指导我国方兴未艾的科技博物馆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8.
专业科技类博物馆,是指以根据某种生产实践或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某种专业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相应的材料、设备、工艺流程等等为内容的科技博物馆。目前,中国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呈现出行业办馆的特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有了迅猛的发展。蓬勃发展的背后,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存在的问题也同样需要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9.
聂海林 《科普研究》2016,11(1):56-62
随着科技类博物馆在我国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参观科技类博物馆走近科学、理解科学。从科学探究到科学实践,国际科学教育理念正在经历又一次变迁。追本溯源,科学传播的源头是在专门从事科学实践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共同体。科技类博物馆可充分发挥科学传播媒介作用,为公众与科学共同体搭建深入沟通的平台与桥梁。欧洲“开放式实验室”和美国“现场实验室”是很好的实践案例。受此启发,可在学习借鉴欧美经验的基础上,与专业科研机构合作将科研项目引进科技馆,在场馆内建设研究级、传播级科学实践平台,为公众提供深度参与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现状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 《科普研究》2009,4(4):36-40
科技类博物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平台。通过对科技类博物馆现状进行调查,可以获得我国科技类博物馆目前状况的第一手数据,为科技类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科技馆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馆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体现和重要窗口,也是经济、科技、社会和综合国力的标志。为了有效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科技馆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外科技场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我国科技馆的发展现状,给我国科技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对科技馆建设理念和建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兆正 《科普研究》2010,5(1):53-56
在中国,科技馆的建设日益成为博物馆界关注的焦点,场馆规模巨大,新建馆数量成倍增长。但是,如何使每一个新建馆都能够具有特色和新意,使得科技馆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作用本文着重探讨科技馆建设中理念确立的重要性,以及理念如何统辖整个科技馆的创新工作。通过回顾科技馆的发展历程及四个发展阶段的不同时代背景和特性,从科技馆发展的脉络和理念特征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科技馆都承载了时代的特征和区域的特点,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其展示内容、展示方式、教育理念均发生变化,从而造就内在理念和外在形态不同的科技馆。本文以上海科技馆为例,解说科技馆发展的第四阶段——现代化综合性科技馆的特点,"藏品模式"与"展品模式"的不同,"学科中心"与"课题中心"的区别。最后,针对国内科技馆的创新与特色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国内科技馆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珂珂 《科普研究》2014,9(3):58-64
采用文献研究、功能分析、专家访谈与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在硬件建设、科普活动、评估体系三个方面取得的成就。简要分析了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原因:政策引领与需求推动。对科普基础设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综合性科技馆实现免费开放,"科技馆体系"理念逐步形成,新媒体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专业科技馆是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互动展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专业科技馆的整体设计水平和观众对场馆的心理认可程度,是专业科技馆实现教育功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是在对北京市10家专业科技馆互动展示调研的基础上,对专业科技馆中的互动展示类型和展示现状进行分析,探析其互动展示中存在的问题,使北京地区专业科技馆中的互动展示现状能够得到真实呈现。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现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现状,指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已远远落后世界科技发展要求,与我国总体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不相匹配。建立我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科普化机制是增进我国国家科技发展后劲、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实现我国国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国家在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都增加了资金与人力投入,计算机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如此背景,加强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对推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玉花 《科普研究》2010,5(5):24-28
自球幕电影在科普场馆中建成以来,特效电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地科普场馆的建设中将特效影院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特效电影具有展示电影相关的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等科普功能,但其发展中仍面临着影片资源有限、科普功能的影响范围有限等问题。发挥特效电影的科普功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应从参与体验式的影院建设、互动参与活动设计及自主研发影片、科普场馆特效电影的功能扩展等各方面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服务作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问题上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目前仍面临着诸如软件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维护困难、用户间信用度低、系统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困扰。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以历年来获得科技奖励的优秀科研成果信息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并基于构件技术产业化开发的科技成果奖励数据库及转化应用系统。该文对其给予总体设计思路,并详细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需求分析,开发工具、基于CBSD技术过程方法,接口设计;并简要概述了如何降低数据输入工作量、科研成果供需双方信用度评估、系统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比以往同类系统更便于使用者的理解和应用,实现即插即用,利于系统的维护,延长系统软件的生命周期,便于挖掘成果之间隐藏转化关系,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