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本文结合所在专业的科研基础及课程设置条件,提出了适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课程结构体系。采用理论教学结合专题讲座的讲授形式,结合课程设计与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汽车动力系统电气化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增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对汽车电子技术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2.
针对常规的电路课程实验的缺陷,提出在“电路”课程教学中开展课程设计,并用实验验证设计效果;讨论了有关课题选择、时间安排、实验条件及学生成绩评定依据等问题;给出了学生的设计作品实例。这种既动脑又动手的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用工程的观念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耐心、协作、实事求是等工程师基本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EDA改革数电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分析了传统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不足,阐述了在课程设计引入EDA技术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介绍了我院应用EDA技术对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进行的改革和实践;着重讨论了在课题选择、实施过程、开发环境、成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的有意义尝试,以及取得的行之有效的经验与方法和显著效果。通过改革,初步形成了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现状,结合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基于logisim仿真平台对传统课程设计内容与过程管理进行了改革,学生从构建最基本的单周期CPU开始,由易到难逐步实现动态分支预测流水线.课程改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完成率高,成就感强,有助于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工科院校电子设计制作类课程设计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调查了部分工科院校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对目前部分高校课程设计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总结了目前课程设计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以本校课程设计为改革实践对象,从选题,时间安排.设计要求,指导方式,评分标准及归档等方面对高校课程设计的改革做了初步尝试。通过两届学生的调查反馈表明,课程设计的学习使他们具备了初步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张小敏 《移动信息》2023,45(3):97-99
高职院校需面向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际货运代理”课程在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等多个专业开设,其目的是培养掌握丰富的国际货运代理理论知识且具有较强货代业务技能的人才,为国际货代企业提供相关人才。为了有效提升“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根据国际货代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并深化课程改革。文中详细地分析了高职院校“国际货运代理”课程设计和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明确了基于企业岗位职责和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调查分析了货代企业的典型岗位及课程面向的岗位职责和人才需求,明确了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等,进一步深化了课程设计和改革。  相似文献   

7.
以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水平为目的,改革原有课程设计教学模式。选择智能小车作为课程设计的对象,从设计小车驱动板的电路原理图开始,一步步完成电路板绘制、手焊与调试,并通过单片机编程进行功能验证与扩展。实践表明,改革措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现行"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动化专业特点,探索新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学校无法正常开学,需要为大学生开展在线教学任务。”随机信号分析实验”作为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它的正常实施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由此,为该课程设计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在线教学方案,并针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多维度的考核方式、评价标准,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又完成到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到达课程预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介绍了如何加强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论述了实践性教学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介绍了我们采取的改革基本实验、改进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时代新工科人才需求特点和电工学课程特点,分析非电专业学生的电类实践需求,提出构建电工学课程为核心的电工电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体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改革、构建教学资源体系和进行教师队伍建设,使我校电工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满意度增加、一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复合型工程实践人才,是目前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以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研究目的,开展以竞技模式实施工程实践课程的探索,在实验平台软硬件集成开发、竞技规则设计以及评价体系打造等多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课程实施效果显示了,以竞技模式开展课程实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针对学生对该课程理解上的难题,文章提出实践教学环节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理解的影响,完善实验课程、课外实训和电力系统综合课程设计,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传统“数字电路”课程以讲授中小规模电路为主,与产业和技术应用趋势严重脱节。本文以FPGA设计技术和硬件描述语言为基础,按照数字电路到复杂数字系统的顺序,从易到难地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利用FPGA设计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的能力。在理论教学改革的同时,配套的实验课程也采用FPGA平台开展教学。课堂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新课程“数字电路与FPGA设计”能够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以信息控制为主线,优化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了自动化专业开设信号类课程的必要性.根据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情况和学时数限制,将原"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部分内容,融合成"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基于控制理论,电子学和电气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科学技术,其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与控制理论等课程的深入融合。对自动化专业学生面向工程应用的课程融合教学理论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实验平台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法。多课程融合、面向应用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程知识掌握,提高顶层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本文介绍对“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总结。首先调整教学内容与大纲,改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其次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抓好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环节,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将编程和模拟调试引入其中;再者注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选修课作为一种开拓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初步科研能力的自选课程,是整个大学阶段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大学选修课程存在的授课方式单一、时间难以保障以及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设计了网络选修课教学模式,分析了课程内容、信息资源等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研究了色彩和Flash动画在网络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和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实现的网络选修课程可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介绍了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中采取的若干教改措施:做好绪论课的教学,改革教学内容,采用模块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环节等。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SOPC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大部分学生由于理论不扎实,实践经验不丰富,课程完成度不理想。课程实践内容的设计成为一个关键点,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平衡,将前导课程知识串接综合利用,并锻炼学生完整流程的工程化设计能力。本文以学生熟悉的信号测量装置为切入点,结合信号测量、FPGA和SOPC等相关知识内容,搭建完全工程化的电子系统产品作为课程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