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荣芳  何华光 《电子器件》2023,46(6):1708-1713
光纤陀螺由于构造限制,电路输出信号中易受驱动信号串扰,导致输出结果精度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影响了电路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为此,提出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光纤陀螺电路串扰自检测方法。首先,分析光纤陀螺电路串扰的原理,对光纤陀螺电路进行闭环检测,获取到电路信号变化规律。其次,根据得到的干扰信号函数,建立电路串扰模型,由于电路串扰间存在互容特性,针对串扰线路使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结合电流的连续性,建立串扰电路信号变化函数;根据光纤陀螺检测中的振动频率,依据电路串扰的时间序列以及电路零均值、非高斯、统计非零峰度,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解析串扰信号,完成电路串扰的自动检测。经实验验证:本文方法能够节省大量提取时间,平均耗时节省35min,检测精度提高34%,能高效的完成串扰检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两条耦合线中的攻击线,采用几种不同的电路端接方式,利用Hyperlynx软件仿真出相应情况下的信号传输波形。通过端接电路在抑制攻击线上反射的同时,减小了受害线上信号的串扰,从而使信号在两条耦合线上的传输质量得到改善。最后进行了多组数据的串扰比较研究,分析了串扰减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当芯片设计进入深亚微米,串扰效应引起大量的设计违规,尤其是对时序收敛产生很大的影响。实际上串扰对电路时序性能的影响非常难估计,它不仅取决于电路互联拓扑,而且还取决于连线上信号的动态特征。文章从串扰延时的产生原因开始分析,并提出了在O.18μm及以下工艺条件下对串扰延时进行预防.分析和修复的时序收敛方法。  相似文献   

4.
蔡美芳 《电子器件》2023,46(1):68-73
光纤陀螺检测电路应用过程中,受到自检测方案的影响,导致串扰故障检测所需测试矢量较多。因此,提出高精度光纤陀螺检测电路串扰自检测研究。分析光纤陀螺数字闭环检测原理,并提取检测电路串扰特征。根据闭环电路的连续信号微分方程,计算等效模拟输入转速。结合数字阶梯波算法,设计电路串扰检测方案。再计算地球自转角速率的分量测量死区,得到电路串扰测量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串扰自检测方法,与嵌入式“反射器”的新型谐振陀螺仪和多导体传输线串扰不确定性问题的计算方法相比,当串扰故障覆盖率为80%,本文方法的矢量数量为46个,降低了自测试所需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信号完整性中的串扰问题是目前高速电路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利用高速电路仿真软件HSPICE和MATLAB软件对高速电路中的互连线串扰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总结了三种变化因素下互连线间的串扰规律,对部分串扰规律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晓红  廖斌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0):113-115
当今电子设计领域正快速朝着大规模、小体积、高速度方向发展,而体积减小导致电路的布局布线密度变大,同时信号的频率还在提高,使得串扰成为高速、高密度PCB设计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介绍了高速电路中串扰的产生机理,并用HyperLynx[3]对串扰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分析提出减小串扰的一些实用方法。这对于在高速、高密度电路设计中解决串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速互连线间的串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号完整性中的串扰问题是目前高速电路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利用高速电路仿真软件HSPICE和MATLAB软件,对高速电路中的互连线串扰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总结了三种变化因素下互连线问的串扰规律,对部分串扰规律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该文研究了铜互连线中的多余物缺陷对两根相邻的互连线间信号的串扰,提出了互连线之间的多余物缺陷和互连线之间的互容、互感模型,用于定量的计算缺陷对串扰的影响。提出了把缺陷部分单独看作一段RLC电路模型,通过提出的模型研究了不同互连线参数条件下的信号串扰,主要研究了铜互连线的远端串扰和近端串扰,论文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串扰的建议。实验结果证明该文提出的信号串扰模型可用于实际的电路设计中,能够对设计人员设计满足串扰要求的电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蒋纬  郑宏宇  赵祖军 《半导体技术》2014,(3):220-225,232
在高密度陶瓷封装外壳设计中,遇到的包括单信号线的延迟、反射和多信号线间的串扰等噪声问题,以及电源完整性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整个电子系统性能的信号完整性。基于高速电路传输线的信号完整性相关基本理论,通过测试和仿真的方法来研究传输线间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问题。对大规模集成电路外壳CQFP240M进行串扰测试分析,利用仿真软件CST建立微带线和带状线模型,仿真、测试分析相邻传输线间串扰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仿真结果,提出降低串扰的方法,优化设计,提高传输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串扰减小方法效果有限、成本高、资源消耗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传输矩阵逆矩阵减小微带线间串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信道传输矩阵化为单位阵来实现串扰减小。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该方法的电路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进行串扰抵消后串扰幅度和抖动都有明显改善,且该方法的电路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1.
在高速电路设计中,信号完整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高速电路设计师不可避免的问题。该文重点研究了平行传输线间的串扰问题,通过信号完整性分析软件Hyperlynx建立了三线串扰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提出高速PCB设计中减小串扰噪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线路单端接地时的信号低频干扰问题,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屏蔽层周围空间的电磁场分布,以及地表电位对芯线串扰电压的影响,通过仿真求得了多导体系统的耦合电容,建立了低频信号下传输线的电路模型。分析了屏蔽层电位、屏蔽层与两芯线耦合电容的差值、信号源输出阻抗对芯线串扰电压的影响,给出了线缆串扰电压的计算公式,并对比了一起轻型轨道衡工频干扰事故的实测数据,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多波长全光网络中信号消光比对零差串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分析光波长路由网络中零差串扰信号影响的改进算法。将已有的高斯和Gram-Char-lier级数近似这种零差串扰拍噪声方法所得到的数据结果与改进算法的数值结果相比较,证明改进的算法是正确的。通过进一步计算分析,获得在单个零差串扰信号情况下,信号消光比的变化对系统零差串扰水平要求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工作频率的提高,信号完整性问题变得无处不在,对电路稳定性影响巨大。文章详细阐述了信号完整性问题的三个部分:反射、串扰和电源系统完整性产生原理,并总结出了相应的设计规则。对传输线反射、串扰问题产生机理和减小反射、串扰设计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电路设计中采用基于信号完整性的规则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周劲松 《电子世界》2012,(24):40-41
针对串扰在高速电路印刷电路板(PCB)设计中造成严重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介绍一种可尽早发现串扰引起的问题的方法。首先利用信号完整性仿真软件HyperLynx,建立两条攻击线夹一条受害线的三线平行耦合串扰仿真模型;然后通过仿真分析传输线平行耦合长度、平行耦合间距、传输线类型、信号层与地平面层之间的介质厚度等因素对串扰噪声的影响;最后综合这些影响因素,并根据PCB设计顺序,给出抑制串扰的详细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高速PCB的设计,具有实用、可靠和提高设计效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互连电子设备中,模块之间大多采用差分走线来进行信号传输。然而,不同差分线对之间的串扰会影响到电路性能。本文提出采用多导体传输线理论(MTL)分析差分线对间的串扰,推导了串扰的具体表达式,并结合实际的差分线对模型,将理论分析与CST PCB STUDIO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MTL理论应用于差分线对串扰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PCB设计中,信号完整性是不可忽略的一个话题,尤其信号反射、串扰问题,会引起严重的电路问题;在高速电路设计中,采取必要措施来减少信号反射、串扰问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信号完整性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深亚微米工艺ASIC设计过程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一个H.264解码芯片设计中的串扰分析过程为例,讨论了信号完整性分析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文章首先介绍了串扰产生的原因,然后分析了串扰的几种情况及对电路的影响,接着对为如何防止串扰以达到快速时序收敛提出了几种策略,最后以一个H.264解码芯片的串扰分析及修复为例讨论了这些策略在实际芯片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号完整性分析的一种视频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广辉  庄奕琪  曾志斌   《电子器件》2007,30(4):1325-1328
高速系统设计中由于信号反射和串扰引起了信号完整性问题.MMSP2是一款高性能视频处理芯片,基于此芯片的系统设计必须应用高速系统设计方法,尽可能地减小对信号完整性的问题(反射,串扰等).HyperLyn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利用HyperLynx对信号完整性的仿真,可以在印刷电路板加工前解决潜在的信号完整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T型微带线的串扰是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PML(Perfectly Matched Layer)-FDTD方法首次对T型微带线间的串扰问题进行全波分析,并给出抑制串扰的具体措施。PML-FDTD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改进结构参数对串扰的影响不同:(1)开口距离S越大线间串扰越小,最多减小10dB;(2)开口角度 越小线间串扰越小,减小幅度最多达14dB。由此得出,在T型微带线上开三角形口,通过改变开口距离S和开口角度 可实现对邻近微带线串扰的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