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聚丙烯老化的过程和机理,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关于聚丙烯老化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自然老化试验和人工老化试验;以及提高聚丙烯防老化能力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改善晶体结构、分子改性或制备、添加助剂和添加填料等,最后对聚丙烯防老化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填充母料增强聚乙烯和聚丙烯耐候性的改性方法,分析了聚烯烃的老化机理,各种填料和助剂的改性机理、组成、制备方法和改性效果。采用无机填料(如氧化钛、氧化锌、氧化硅)填充聚烯烃,填充后聚丙烯/氧化钛的抗紫外光老化性能最好,与纯PP相比,老化144 h后的断裂伸长率保持率在波长为340,313 nm紫外光中分别提高了31.5%,11.8%。此外,红陶黏土、玄武岩、蒙脱土和云母类无机矿物,有机填料木质素和杨树木纤维,光稳定剂、紫外光吸收剂和抗氧剂等助剂均能增强聚烯烃的耐候性。  相似文献   

3.
改性聚丙烯纤维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聚丙烯纤维改性方法 ,重点阐述了等离子体改性法、助剂改性法和共混改性法对聚丙烯纤维的改性以及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所具有的新性能 ;强调应加强等离子体改性法、助剂改性法等新型方法的研究 ,以便开发出多功能聚丙烯纤维。  相似文献   

4.
通过添加各种改性和成型加工助剂,有效地解决粉状聚丙烯在加工和其制品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热氧老化问题。在编织袋应用中,其耐老化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粒状聚丙烯生产的同类制品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计不同助剂配方对煤基等规聚丙烯进行改性,探讨了三种不同助剂的用量对聚丙烯光学、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助剂用量对聚丙烯的改性作用明显,适宜的助剂用量能加快晶体的结晶速度,提高试样的透明度,改善其力学性能,但助剂的添加量过大则会不利于聚丙烯的耐热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塑料科技》2015,(7):70-74
分别采用抗氧剂(1010或1076)及光稳定剂(UV-531或UV-770)作为抗老化助剂对聚丙烯(PP)进行了改性,考察了两类抗老化助剂对PP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抗老化助剂的添加分别改善了PP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和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其中,抗氧剂1010对PP耐热氧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1076,二者的适宜添加量均为0.2%左右;光稳定剂UV-531对PP耐紫外光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UV-770,二者的最佳用量约为0.3%左右。  相似文献   

7.
助剂改性作为聚丙烯树脂改性的一种方式,灵活性好、简单易操作,是目前最活跃、最有效的改性方法之一,而快速注塑薄壁制品聚丙烯专用料作为其中的一类助剂改性材料,力学、光学以及物理性能优异,近年来备受欢迎。介绍了专用料的氧化机理以及抗氧化机理;同时详细介绍了专用料开发中必不可少的几类助剂的发展历程、分类以及对聚合物各项性能的影响,本文将为今后快速注塑薄壁制品聚丙烯专用料的开发中关于助剂的优选提供一定的工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未经稳定化的聚丙烯在自然环境中受光和热的影响 ,极易自动光氧化降解 (老化 )而不能使用 ,人们常借助于添加稳定剂的措施来增进它的耐候性。本文通过对受阻胺类、受阻酚类以及键合氮氧改性型等的聚丙烯熔体状态的研究 ,较全面地分析了聚丙烯的耐候性及含氮氧基团助剂对增进聚丙烯耐候性方面的作用。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键合型聚丙烯不仅可行 ,而且耐候性和耐溶剂抽提性能非常优越。  相似文献   

9.
采用力学、紫外-可见光分析和热失质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ET改性料的紫外老化性能及老化机理。结果表明:复合助剂的加入能显著提升体系的力学性能保持率,进而提升其紫外老化寿命,提升的幅度随复合助剂中耐紫外剂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DSC分析表明,随着复合助剂的引入和老化的进行,改性料结晶度增加。文中进一步讨论了PET改性料的紫外老化机理。紫外-可见光分析表明,紫外老化能产生醌类和双醌类物质,进而提升PET改性料的紫外吸收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料进行抗老化改性,探讨了主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和复配抗氧剂对其高温热氧老化后熔融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氧剂的添加可有效提高PP-R管材料的抗老化性能。经150℃/1200h的高温热氧老化后,未经抗老化改性的PP-R管材料的熔融指数增加了32.7%,通过不同种类抗氧剂的优化复配改性后的PP-R管材料的熔融指数变化率在8%以内,且母粒添加法比助剂直接添加法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直流电缆绝缘的基本要求,介绍了聚丙烯(PP)材料用于直流电缆绝缘时在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绝缘性能及导热性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综述了PP共聚改性、纳米粒子改性、共混改性和接枝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PP基直流电缆绝缘材料在电力电缆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聚丙烯(PP)的改性.本文介绍了纳米粒子的表面处理及PP/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综述了纳米材料对PP的增强增韧、对PP电性能、抗老化性能、抗菌性能、阻燃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光老化性能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慧杰  杨守法  王义 《当代化工》2017,(12):2606-2609
为了更好的对聚丙烯材料进行广泛应用,延长内饰用聚丙烯类材料的使用寿命,就聚丙烯材料光老化机理及其光老化前后性能变化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Injection-molded samples of polypropylene were exposed to oxygen plasma and SACO (SAndblasting and COating) treatments. The pretreated surfaces were successively adhesively bonded or lacquered. The adhesion strength and failure mode of these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The surfaces obtained after treatm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 (ESCA), contact angle measurement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Both microroughness and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led to an increase in adhesion by up to a factor of 10. The stability of the surface changes generated during the plasma and SACO pretreatments was observ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aging experiments in air and water. The aging of SACO-treated surfaces led to no significant change on the surface. In the case of plasma-treated surfaces, hydrophobic recovery during aging in air reduced the polarity of the surface layer. During aging in water, no hydrophobic recovery on the surface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微孔膜的亲水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微孔膜的强疏水性导致在膜分离过程中驱动力高和易污染,需要亲水化改性.亲水改性方法主要有共混法、表面吸附法、表面接枝法等。目前主要是对聚丙烯微孔膜表面进行改性,但表面改性容易对膜的微孔造成影响。共混法是最有效和应用前景的方法,是以后聚丙烯微孔膜亲水改性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螺杆动态硫化工艺,用粉末丁苯橡胶(PSBR)改性聚丙烯(PP)制备了PSBR/PP共混物,考察了二者的质量比、软化剂、补强剂和加工工艺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并对体系的耐老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PSBR与PP质量比为12/88时,使用软化剂可提高共混物的加工流动性;纳米高岭土对共混物有较明显的增强作用;用动态硫化工艺制得共混物的性能优于非动态硫化工艺制得的共混物。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几年来长玻璃纤维(LGF)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以聚丙烯为例,介绍了纤维含量、分布及纤维与基体之间相容性等因素对LGF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以尼龙6为例,对LGF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阻燃改性及老化性能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未来LGF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改性及抗老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方法,对聚丙烯抗老化体系的研究近几年来的新进展作出进一步的研究,对聚丙烯体系抗老化性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