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XL-02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从油田分离到的XL-02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探讨了pH值、接种量、油质量浓度及温度对菌体生长和降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XL-02菌株对pH值具有较宽的适应范围,且pH值在7.O~7.5时,降油效果最好;随着接种量的增加降油率逐步增加;相对较低的含油最和在30~35℃下除油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酵母菌对苯酚的降解能力,确定不同条件对酵母菌降酚能力的影响,选育出性能优良的降酚酵母菌菌株.方法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分离酵母菌菌株,测定其对苯酚的降解率,并分析不同温度、pH值、振荡速度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四株菌株对苯酚都有一定的降解能力,其中101B、863B菌株降解效果较好,苯酚质量浓度为500mg/L时,两菌株24h降解率都达到94%以上;苯酚质量浓度为1000mg/L、l500mg/L时,101B降解效率高于863B,分别为90.18%、86.44%;101B菌株的最适条件为pH值4~5、温度25~30℃、振荡速度150r/min.结论101B菌株对高浓度苯酚有较好的降解率,pH值、温度对菌株的降酚能力影响较大,适当提高振荡速度有利于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3.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净化含油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含油废水处理效果、简化处理工艺,提出了以旋流一静态微泡浮选柱为核心的水处理工艺,在自行研制的试验装置系统上,研究了循环泵压力、柱体过流速度、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表面活性剂投加量、油水pH值等主要工艺参数对模拟含油废水除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均对脱油率有较大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除油率可达95.7%,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含油废水有较高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石油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三株高效石油降解菌GX1、GX2、GX3,初步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邻单胞菌属(Plesionmonas sp.)和动胶菌属(Zoogloea sp.).同时还研究了pH值、营养物质、油质量浓度对菌体生长和降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株菌在初始pH值为7-9对石油的降解率分别为86.7%,72.9%,64.7%;最佳氮源为NH4NO3,氮磷比大约控制在4∶1左右时,降解效果较好.在原油初始浓度较低时,降解率随石油浓度的升高而略有提高.不同菌株耐油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城市生活垃圾经填埋处理产生的渗滤液污染问题,以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采集的土样作为菌源,筛选出适于降解垃圾渗滤液的优势菌株,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法筛选出影响菌株降解垃圾渗滤液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坡实验法接近最大响应值区域,通过响应面法求取最优降解条件。结果标明:经分子生物学鉴定,适于降解本文垃圾渗滤液的优势菌株为镰刀菌(Fusarium chlamydosporum),命名为菌株Fusarium chlamydosporum TJPU02;影响菌株降解垃圾渗滤液的3个主要因素为蛋白胨质量浓度、接种量和葡萄糖质量浓度;最优降解条件为蛋白胨4.3 mg/mL、接种量6.44%、葡萄糖9.2 mg/mL,此条件下COD降解率理论预测值为85.95%,实验值为85.76%,二者基本吻合,说明所筛选的优势菌株Fusarium chlamydosporum TJPU02对垃圾渗滤液具有显著降解效果,存在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炼油厂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浓度高、难处理的特点,选取复合型聚硅酸硫酸铝铁混凝剂(PSAFS)对炼油厂废水进行处理,并与传统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铁(PFS)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废水pH值、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并考察其污泥脱水性能。结果表明:与PAC、PFS相比,PSAFS混凝剂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COD去除率和除油率分别提高了25%和14%左右;随着PSAFS投加量增大,COD去除率和除油率先增大后减小,投加量为90 mg/L时,COD去除率和除油率分别达到最大值91.5%和93.2%;PSAFS对pH值适应力强,混凝后废水BOD5/COD值从0.12提高到0.40,大大提高了废水可生化性;污泥经脱水后,滤饼含水率低,仅为54.5%,滤液较澄清,透光率高达98%,说明PSAFS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炼油废水混凝剂。  相似文献   

7.
培养条件对褐黄孢链霉菌发酵合成纳他霉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褐黄孢链霉菌摇瓶发酵合成纳他霉素的研究表明: 种龄、接种量和装液量对纳他霉素合成的影响显著;在实验范围内,随着种龄、接种量和装液量的增加,纳他霉素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菌体干重则变化很小.最适宜产物合成和菌体生长的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各不相同,分别为7.5~8.0和6.5~7.0.当发酵温度从31℃下降到25℃时,纳他霉素产量大幅度增加,而菌体干重在31℃达到最大值.在种龄48 h、接种量10%、25℃、初始pH值 7.6、装液量10%的优化条件下,纳他霉素最高产量达到1.5 g/L, 基于菌体干重的产率为4.917%.  相似文献   

8.
为测定实验室提取的5种石油烃降解菌的混合菌悬液对汽油污染土的降解效果,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经过降解菌降解的汽油污染土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以鉴定此混合菌悬液对汽油污染土是否有降解能力;考虑pH值、温度、土壤含水率及降解菌接种量等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进行降解率测定,以优化此混合菌悬液对汽油污染土的降解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条件下,经过试验前后化合物组分比较发现,实验室提取的5种混合降解菌对汽油污染土有良好的降解能力;由相对峰面积比图发现,温度和降解菌接种量相对于含水率和pH值这两个因素来说,对混合降解菌降解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当pH值在6~8、降解温度在30~35 ℃、含水率在15%~25%、降解菌接种量在1~2.5 mL范围时,混合菌悬液的降解效果相对明显。多因素正交试验条件下,混合菌悬液的最佳降解条件是:温度为32 ℃,pH值为7,降解菌接种量为1 mL,含水率为25%。  相似文献   

9.
对利用GJY—08菌株固体发酵生产木聚糖酶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发酵时间、pH值、发酵温度、培养基麦麸和玉米秸秆的质量比、培养基氮源及接种量等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性能的影响,确立了GJY—08菌株产木聚糖酶的最佳固体发酵条件:发酵时间为4d,pH值为4.5,温度为30℃C,m(麦麸):m(玉米秸秆)为7:3,氮源为尿素,接种量为3mL,m(玉米秸秆):m(水)为1:2。  相似文献   

10.
发酵条件对豌豆根瘤菌细胞生长和辅酶Q10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1.1723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细胞生长和辅酶Q10合成的培养条件:温度、pH值、接种量、装液量、收集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值5.0,温度30℃,接种量体积分数2%,装液量25mL、培养时间24h,辅酶Ql0的合成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研究了机油、常压重柴油、减压重柴油和回炼油作原料生产白油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机油、常压重柴油及它们与减压重柴油的混合物均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可以作为生产白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菜籽油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酯交换反应,并利用磷酸化、硫酸化反应的原理,制得以磷酸化菜籽油、硫酸化菜籽油、氯化石蜡为主要组分的加脂剂——SPS型复合加脂剂,选用适当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改善了其加脂性能。应用试验表明,该加脂剂具有优良的乳化和分散性能,能制得令人满意的加脂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煎炸油和涂抹油的性能、成分变化及配制方法.同时探讨了煎炸过程中油脂氧化与各种条件的相互关系;以及实用化的风味保持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提高国产色拉油、猪油稳定性和风味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加入适量芝麻香油不仅能提高猪油和色拉油的稳定性,还能改善它们的风味.在猪油中加2.5%脱色芝麻香油、菜子色拉油中加5%未脱色芝麻香油均可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对西江、阿曼、萨里尔、陆丰4种原油的360~540℃馏份段进行实沸点蒸馏切割试验,得到各原油的减压馏份,并每20℃收集一段馏份,然后以各馏份油为原料在实验室进行酮苯脱蜡、溶剂精制试验进一步得到精制油.通过试验分析,考察了这4种原油不同馏份段润滑油基础油的性能特点,研究了不同原油性质与基础油质量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归纳了西江、阿曼、萨里尔、陆丰原油生产基础油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原油性质与基础油性能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6.
精炼沙蒿籽色拉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溶剂浸出法提出白沙蒿籽油,再经物理化学方法精炼制备出沙蒿籽色拉油,分析结果表明,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仅亚油酸含量高达80%,有效地去除了沙蒿臭味和影响感官质量的脂溶性色素,澄清透明,稳定性好,并对工艺过程和综合利用进行了初步深讨。  相似文献   

17.
用含磷加脂剂对铬鞣革进行加脂可得到柔软的革,并能有效地提高革的防水性。本文研究特菜籽油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一定程度的酯交换反应后,制得以磷酸化菜籽油,硫酸化菜籽油,氯化石蜡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加脂剂。应用试验表明,该加脂剂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性能,用其对猪正面服装革,山羊服装革加脂,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驱后宏观和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测井解释、检查井取心分析等方法,对多层非均质砂岩油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宏观和微观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中等渗透率厚油层是聚合物驱后剩余油主要潜力所在。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提出了继续挖潜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阐述的油藏工程软件系统以五种油藏工程动态方法研究井点剩余油分布。通过分层系及分小层计算单井和单元的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可采储量等指标,实现分小层的井点及平面上剩余油分布研究。通过层内划分韵律段,计算各韵律段的剩余油可采储量,实现层内剩余油分布研究。软件系统简便易行、计算结果可靠,特别适宜于矿场操作,能较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油油管电加热技术在高凝油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利用油管和套管作为发热体直接加热油管内原油的方法.电能由三相配电变压器经AC DC AC逆变电路输出传送到油管,经油管下部的油套管接触器连接到套管,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利用油管做热源体,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直接加热井筒内的液体.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电网扰动和高凝油开采油管结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