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TD-SCDMA系统,已提出的多小区联合检测和消除相邻小区干扰来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都只考虑了单小区联合信道估计,不能提供对每个小区足够大的信道估计精确度,尤其是当来自其它小区的干扰非常大时.现提出了一种多小区联合检测方法,可以同时精确地估计当前小区和相邻小区的信道冲击响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所有考虑到的小区都可以大幅度提高信道估计精确度,多小区联合检测的系统性能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WCDMA系统LMT对无线小区基本操作命令:增加/删除本地小区命令、增加小区基本信息命令、闭塞/解闭小区命令、激活/去激活小区命令、查询小区状态命令、查询本地小区命令、查询小区基本信息命令、出小区强制切换命令.介绍了命令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命令所涉及的参数配置,并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命令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扩展联合检测提高TD-SCDMA系统的健壮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出了扩展联合检测的方法,用于消除邻小区强干扰和小区内干扰. 首先确定干扰较大的邻小区用户的扩频码,估计其信道特性,并将其扩充至系统矩阵,和期望小区接入用户一起进行联合检测,同时消除邻小区和小区内干扰. 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中邻小区强干扰,减少邻小区用户处于小区边缘时造成的系统性能波动,提高系统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小区绿地规划是城市绿化环境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小区绿地规划的发展进程,总结了城市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探讨了小区绿地规划的具体方法及评估手段。针对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完善小区绿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智能小区的现状、分析了智能小区教学的现状和不足;设计了一个智能小区的方案,针对该方案,阐述了相应的智能小区教学多媒体演示系统的设计思想,分析了各个软件演示模块的设计框图,并指出了本系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教学实践表明该系统可以很好的辅助智能小区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为背景,调查了国内外近年来新建设的开放式小区现状,并以辽宁省A市4个典型小区为例,对小区开放后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初步分析了开放式小区的利弊,并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开放式小区,建立了多种因素影响下的MATLAB数学模型,定量比较了开放前及开放后的小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下建议:建设开放式小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从法律法规、监管体系、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合理规划并建设社区。研究结果可为辽宁省A市开放式小区建设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随机化竞争调度算法. 该算法属于协作调度算法的范畴,适用于对相邻中继蜂窝小区边缘的用户进行联合调度. 以此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随机化竞争的中继蜂窝小区边缘协作调度策略. 该策略通过在相邻小区边缘可能产生资源冲突的区域形成协作中继簇,并在协作中继簇覆盖的区域内应用随机化竞争调度算法,能够尽量避免相邻小区之间产生同频干扰,从而提升小区边缘的传输性能.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作调度策略有效地降低了相邻小区中继站对边缘用户的干扰,提升了小区边缘的吞吐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小区中心和边缘区域之间的调度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业务转移的多小区联合负载均衡方法(MLB). 通过多小区协作,MLB在繁忙小区的邻小区范围内执行一跳或两跳业务转移,有效地进行了负载均衡. 通过建立基于多维马尔可夫链的MLB理论模型分析了系统阻塞率. 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负载均衡技术相比,MLB能很大程度地降低热点小区和系统的阻塞率,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基于多小区功率增长估计的下行接纳控制(AC)算法。在新呼叫到达时,不仅考虑接纳新用户后接入小区基站发射功率的增长,同时考虑接入后相邻小区基站发射功率的增长,给出了相邻小区基站发射功率增长估计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小区间业务负荷不均匀的情况下,采用基于多小区功率增长估计的接纳控制算法能有效地降低错误接纳概率,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空平台CDMA系统的邻小区干扰因子小于地面CDMA系统的特点,分析了现有环状小区分布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层小区分布结构,即相邻层的地面小区间间隔着若干层高空平台小区.推导出了高空平台-地面CDMA同频系统上行链路容量的表达式,比较了环状小区结构和多层小区结构下系统上行链路容量的大小.仿真表明,小区总层数为10时,环状结构下高空平台上行链路容量和地面上行链路容量分别为97.4和97.6,多层结构下高空平台上行链路容量和地面上行链路容量增加至111.9和110.2.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对小区智能化分级的缺陷,在明确建立小区智能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原则的前提下,运用德尔菲法建立了住宅小区智能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小区智能化综合评价进行了模块化、量化的探索.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并建立了评价模型,为今后的小区智能化建设、评估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现代城市高层小区景观功能进行分析,阐述了现代城市高层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详细论述现代城市高层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住宅产业发展中对智能化小区的认识存在的一些误区,采用分析归纳及例证的方法探讨了智能化小区的含义、组成及其功能特点,指出了智能化小区建设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基站的总接收功率反映了该小区和周围小区上行链路的业务负载情况的原理,提出了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一种业务负荷动态分配算法。中心小区基站根据上行链路的总接收功率周期性地调整导频信号的发射功率,使得移动台在中心小区和周围小区平滑切换,从而实现业务负荷的动态分配。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改善了上、下行链路的呼叫阻塞率和中断掉话率。  相似文献   

15.
以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中宏蜂窝-微蜂窝(Macro-Pico)异构多层网络为例,以范围扩展(Range Extension,RE)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移动负载均衡算法。建立了网络负载模型,计算并选取合适的小区切换偏移量,从而动态精确的调整超载小区和轻负载小区的覆盖范围,最终将超载小区的多余用户切换到其轻负载的邻小区,并结合数据流量业务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在该算法的协作下,小区的负载均衡因子、负载转移率及用户满意率,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TDD-CDMA系统前向链路的邻小区干扰消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邻小区干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分双工 码分多址系统消除干扰的方法——串行干扰消除(SIC) 联合检测(JD)方法,用于前向链路的邻小区强干扰和小区内多址干扰的消除. 首先确定邻小区强干扰用户的基本训练序列码,估计其信道特性,并确定其采用的信道化码和扰码;然后采用串行干扰消除对邻小区强干扰进行消除,对小区内多址干扰、码间干扰和剩余的邻小区干扰采用联合检测方法进行消除. 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消除前向链路的邻小区干扰.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智能小区移动通信现状及其对智能小区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优化工程的要求,给出了智能小区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优化的方法,并强调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室内外分布系统要统一规划设计与优化,使智能小区移动通信的室内外信号强度平衡、覆盖效果良好,通信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8.
针对LTE-Advanced系统中小区干扰协调的用户公平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优先级的比例公平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用户优先级因子来调节小区边缘用户与小区中心用户的载波分配,进而在保障系统吞吐量的前提下改善频谱资源受限的小区边缘用户的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以系统吞吐量下降了0.7%的代价下使小区边缘平均用户数据速率提高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交通小区的两维图论聚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得交通小区合并生成交通中区的过程更加合理,同时考虑交通小区之间的相似性和位置关系,将两维图论聚类法应用于交通小区的合并.给定交通小区相邻满足的条件,并用邻接矩阵表示交通小区之间的位置关系,构造无向加权图并求解最小支撑树,根据最小支撑树选取阈值进行交通小区合并,最后用F检验法确定理论上的最优合并结果作为小区合并结果选取的参考.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聚类数随阈值的增大而减少,而且合并过程中只有相似且相邻的交通小区被合并,并采用F检验法确定了唯一的最优合并参考方案,划分结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干扰协调(IA)方法,通过级联小区间干扰抑制预编码矩阵P与小区内用户间干扰抑制预编码矩阵,能显著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速率.然而,此方法只能针对固定位置用户设计,而实际系统用户在小区中是随机分布的.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模式切换(DMS)方式.小区中的所有用户根据各自受到干扰的情况,计算一阈值并自行选择工作模式(IA-MMSE或MF模式),基站分别对2组不同模式的用户进行机会调度.仿真结果表明,此方式既能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速率,又保证了小区中心用户的速率不受影响.并通过优化矩阵P,进一步提高了小区边缘用户的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