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动配电网建设依托于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控制、电网与充放电设施互动、智能配用电等电网分析与运行关键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用户充电时间和空间上的随机性将增加电网运行的不确定影响因素。文章重点研究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对配电网负荷曲线波动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电动汽车充电的功率需求和能量需求特性,依据电动汽车用户行驶习惯的概率分布特性,建立规模化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进而分析电动汽车在无序充电和有序充电模式对区域配电网日负荷曲线的影响。结合实际充电站运行数据仿真验证配电网中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主动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规模化且带有随机特性的充电行为将给城市电网运行和维护带来新的挑战。提出了计及充电随机特性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考虑了电动汽车接入水平、用户出行和充电习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规模化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电缆老化的影响。所提出的电缆老化模型计及了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每一负荷周期内电缆所承受电应力、热应力的随机特性,提高了电缆剩余寿命估算的准确性,解决了规模化电动汽车入网后如何确定电缆寿命所受影响这一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以降损为目标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动汽车规模化接入将对配电网运行造成一定影响。研究如何优化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以降低网络损耗,有助于配电网的经济运行。为此建立了一个以配电网网损最小为目标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模型,考虑了用户的充电需求以及电压幅值等约束。采用迭代修正节点电压的方法,每次迭代求解的模型为线性约束凸二次规划模型,运算速度可满足在线运行的要求。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无序充电情景,所提方法可有效降低配电网的网损,还可起到平抑负荷变化和改善电压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在时空上具有不确定性,大规模电动汽车无序充电会导致配电网峰值负荷超过设备允许极限,给电网运行带来严重影响。以平滑配电网日负荷曲线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考虑各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约束的规模化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策略求解模型,并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以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为例,基于蒙特卡洛随机模拟规模化电动汽车并网场景,对比研究了无序充电和智能充电两种控制模式下电动汽车负荷对配电网的影响,验证了利用所提方法对实现平滑负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的趋势下实现充电基础设施的科学配置,提出了一种"车-路-网"耦合系统的充电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优化规划方法.以充电需求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集群控制策略,用于模拟电网供电不足情况下弥补可靠性损失的控制模式;基于准序贯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考虑用户对充电功率的选择偏好,设计了站内多类型充电设施协同服务模型;针对充电基础设施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电网运行可靠性与电动汽车出行可靠性协同提升的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并同时考虑投资成本和用户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对"车-路-网"耦合系统在多种场景与目标下进行仿真与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含有耦合特性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核密度函数改进了含有耦合特性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模型。模型中,采用核密度函数代替确定性的概率分布函数拟合电动汽车的行驶规律,采用多维概率分布函数生成含有耦合特性的行驶规律随机数,采用充电概率表示不确定的充电行为。通过与示范运行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基于改进模型,预测了未来规模化居民私家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情况,研究发现:不确定充电行为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影响很大,随着充电概率的减小充电负荷峰值的降低很大,峰值变化范围及充电持续时间均增大,并给电网负荷造成不确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预防电动汽车大量普及后其充电不确定性对配网的冲击,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交通信息,考虑大规模、多类型电动汽车接入的充电需求联合建模方法。从电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这一特性入手,基于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的运行特点,结合交通信息,建立了对应的运行时空模型。考虑快充和慢充2种模式,研究了各类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并配合其运行特性构建充电需求模型。结合用户日行驶里程,提出基本运行周期,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不同工作日下多类型电动汽车的综合充电需求分布进行测算。仿真结果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并表明多类型电动汽车的接入将会在整体上为配网带来多个用电需求高峰。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配电网将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显著影响,电动汽车不同充电阶段的充电负荷不同,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准确等值模型将为分析其充电带来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研究电动汽车充电,分析充电机基于充电功率的充电过程等效非线性电阻模型,进而建立基于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等效数学模型,最后将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接入典型低压配电网中,仿真分析了重载方式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与配电网感应电机负荷对配电网供电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充电过程的功率模型和SOC模型的准确性,验证其建模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原始参数易获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公共电网如何消纳大量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接入,为电动汽车提供便捷可靠的能源补给,是电动汽车电能供给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具有一定的积聚效应,对电网特别是供电终端配电网的运行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引导电动汽车用户有序充电,对充电负荷进行有效管理是趋利避害的必要措施。对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构成要素,以及影响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从充电负荷配置和充电需求引导两方面展开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实施方案。结合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不同设置模式,引入虚拟充电单元作为电网侧负荷配置的基本单位,建立了从电网优化运行到电动汽车充电终端的分层分布实施架构。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影响与利用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未来电动汽车(plug-in electric vehicle,PEV)的大规模接入,将给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与仿真计算、电动汽车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控制与利用3大方面,讨论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研究现状。指出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析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总结电动汽车接入对电源发展、电网运行、充电设施与配电网规划方面的影响,并分析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及与电网互动(vehicle to grid,V2G)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难点。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简述了水口水电厂机组顶盖排水控制系统改造的必要性,介绍了系统改造方案,指出了系统调试的注意事项,提出了系统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丽珍  王碧 《电力学报》2008,23(2):91-93
大型企业电网的负荷特性主要表现为感应电动机群特性,为了改进现在常用的电力系统潮流算法中用恒功率模型来表征节点负荷,不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在对企业电网负荷节点电动机群进行等效变换后,引入负荷特性的潮流计算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推导,并经过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负荷特性的潮流计算方法符合企业工程精度要求,可以达到提升业电网潮流计算结果在精确度、实用度等方面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功率金卤灯再启动特性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专门设计的金卤灯再启动特性测试仪记录了金卤灯再启动特性的若干典型曲线,对某些异常特性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它们与金卤灯内在质量的联系,研究表明通过测量金卤灯的再启动特性可以方便地诊断金卤灯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5.
曾正 《灯与照明》2006,30(4):13-15,22
路灯照明用电在我国发电总量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该文利用环境战略评价理论结合实际调查研究,对武汉市路灯节能现状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并对其提出了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引风机驱动方式的能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斌 《电力勘测》2012,(4):26-29
本文对汽动引风机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将电厂看成一个整体系统,在能量输入一定的情况下,计算各种引风机驱动方式对电厂能源输出的影响,得出背压式小汽机驱动方式节能效果最好,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接触器对电动机欠压保护的功能,是防止电动机出现堵转,对于电动机欠压运行造成的过流的保护,将主要由电动机的过载保护装置热继电器承担,接触器对此很难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晓萌 《高电压技术》2006,32(2):119-119,121
通过对运行中几起典型缺陷的分析,从设计、运行、出厂工艺等几方面浅析了GN30—10Q/3150型隔离开关在通过大电流时套管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压实度标准制定的合理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土料干湿法对比试验和环刀取土尺寸效应对比试验, 探讨了影响分层碾压土基垫层 压实度的主要因素, 指出通过击实试验制定土基压实度标准和施工质量检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以及如何确保压实度标准制定的合理性和现场检验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对<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份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