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事件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项基本任务。以问题回答模式进行事件抽取可以解决传统事件抽取方法存在的无法捕捉到不同事件类型中具有相似性的参数角色的语义信息等问题。目前相关学者以该模式提出的英文事件抽取方法受语言壁垒限制,其提出的问题模板在中文文本上提取效果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设计了一套符合中文事件抽取的问题模板的生成规则,选择BERT预训练模型作为中文事件抽取的基础模型,将问题回答模式应用到中文事件抽取任务中,并在ACE2005中文数据集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触发词识别、触发词分类、论元参数识别和论元参数的评价指标上,F1值分别达到77.7%、68.5%、51.5%和48.0%,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设计的问题模板的生成规则的有效性以及将问题回答模式应用到中文事件抽取任务中具有良好的抽取性能。  相似文献   

2.
刘竞  苏万力 《福建电脑》2006,(7):92-92,96
无论在自然语言处理还是在机器翻译中,中文自动分词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歧义字段切分中的未登录词是中文自动分词中较难处理的部分,其中的中文姓名的识别对中文自动分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基于统计的和基于规则的中文姓名识别方法的不足,使用统计和规则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中文姓名。利用统计方法对中文姓名进行初步识别,采用规则方法对统计识别的中文姓名进行校正,进一步提高中文姓名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为提高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效果,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利用英文模型抽取信息辅助中文命名实体识别。该方法使用翻译模型将中文翻译为英文,然后利用英文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抽取特征,再利用翻译模型的注意力权重进行信息迁移,将预训练的英文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提取的特征用于中文命名实体识别。该方法可以将训练模型中得到的任务相关特征进行迁移,从而丰富原始数据的语义表示。在两个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优于其他现有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统计方法来识别中文姓名。该方法将中文姓名的识别过程分为姓名候选和姓名确认两个阶段。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分类器从未经切分的汉字串中候选姓名。利用人名与上下文词汇的互信息对候选人名进行最后的确认。该方法是完全数据驱动的,不需要姓名识别模板和规则。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召回率为82.7%,准确率为89.6%。  相似文献   

5.
NLTK是Python中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第三方模块,但处理中文文本具有一定局限性.利用NLTK对中文文本中的信息内容进行抽取与挖掘,采用同语境词提取、双连词搭配提取、概率统计以及篇章分析等方法,得到一个适用于中文文本的NLTK文本内容抽取框架,及其具体的实现方法.经实证分析表明,在抽取结果中可以找到反映文本特点的语料内容,得到抽取结果与文本主题具有较强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构建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子任务。针对关系抽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传递和实体共享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融合自注意力机制的实体关系抽取级联标记框架Att-CasRel,不仅解决了级联错误,还能够解决同一个句子中多个关系三元组共享相同实体的问题。在Bert模型的基础上,使用CMeIE数据集的文本进行再训练得到适用于中文医疗领域的CB-Bert,并在尾实体识别阶段融入自注意力机制来增强头实体编码向量的特征表达,提高了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在CMeI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标记框架相较于独立抽取的模型以及其他联合抽取模型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文本分类过程中存在的混淆类现象,主要研究混淆类的判别技术,进而改善文本分类的性能.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错误分布的混淆类识别技术,识别预定义类别中的混淆类集合.为了有效判别混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判别能力的特征选取技术,通过评价某一特征对类别之间的判别能力实现特征选取.最后,通过基于两阶段的分类器设计框架,将初始分类器和混淆类分类器进行集成,组合了两个阶段的分类结果作为最后输出.混淆类分类器的激活条件是:当测试文本被初始分类器标注为混淆类类别时,即采用混淆类分类器进行重新判别.在比较实验中采用了Newsgroup和863中文评测语料,针对单标签、多类分类器.实验结果显示,该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统计和规则提出一种中文识别方法。利用统计信息得到候选中文姓名,而后利用姓名前后的指界词、称谓词等相关信息从候选中文姓名中进行筛选,完成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正确率和召回率比较高,并且由于中文姓名在未登录词中占有很大比例,本文方法可以帮助进一步提高汉语自动分词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类向量模型的中文姓名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类向量的生成来模拟人工识别姓名的过程,采用Viterbi算法对未经切分的汉字串进行类向量标注得到类向量序列,通过检查相邻类向量中类别和向量分量的变化来最终识别出人名.该方法是完全数据驱动的,不需要姓名识别的模式和规则.通过对互联网上随机抽取的1 000篇文章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文姓名识别召回率为82.2%,准确率为70.3%.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抽取领域,从非结构化文本中抽取实体关系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任务,且面临实体重叠和模型误差累积等挑战.本文以关系为导向,提出一种改进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该方法将实体关系抽取任务分为关系抽取与实体抽取两个子任务.在关系抽取任务上采用自注意力机制关注词与词之间的重要程度从而模拟实体信息,并使用平均池化来表征整个句子信息;在实体抽取任务上结合关系信息使用条件随机场识别该关系下的实体对.本模型不仅能够利用存在关系必定存在实体对的思想解决实体对重叠问题,还能够在训练过程中利用数据集中已知的关系使实体抽取模块不依赖于关系抽取模块的结果来训练,从而在训练阶段避免误差累积.最后,在WebNLG和NYT公开数据集上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姓氏驱动的中国姓名自动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文章基于姓氏驱动和上下文信息,利用从真实姓名样本库和文本语料库中得到的大量统计数据,提出了一种中国姓名识别的分级加权筛选模型,利用基于这一模型的识别算法和冲突解决策略,实现中国人名的自动识别。通过从《人民日报》随机抽取的500个含有人名的句子进行测试,表明:中国姓名召回率达89.2%,精确率达93.15%。  相似文献   

12.
知识库问答任务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库问答方法的研究大多数是基于英文数据,基于中文数据的研究非常少。由于中文存在语言多变性、语法不明确性、语言歧义性等特点,导致很多英文知识库问答研究方法很难应用于中文数据。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匹配的中文知识库问答研究方法,探索方法在中文数据上的效果。首先对问题进行主语实体识别和属性值识别;其次将问句中的实体链接到知识库中的实体,使用逻辑回归对候选实体进行筛选;再次抽取其两跳内关系作为候选查询路径,将候选查询路径和问题进行相似度匹配得到匹配度最高的候选路径;最后使用实体拼接来得到多实体情况的查询路径,查询知识库获得最终答案。该方法在CCKS2019 CKBQA测试集上的F值达到了75.6%。  相似文献   

13.
边界模板和局部统计相结合的中国人名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篇章信息的中国人名识别算法。我们从标注语料中提取人名左右边界词语及人名用字频度作为系统知识源。识别过程是:首先利用带有频度的边界模板识别出可能的人名,并把识别结果扩散到整篇文章以召回数据稀疏导致的遗漏人名。然后应用上下文局部统计量及几条启发式规则对识别结果进行边界校正。该算法具有线性时间复杂度,大规模开放测试(针对1354篇新闻报道约304万字,含人名3.7万个)的正确率为94.52%,召回率为98.97%,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层次关系是中文文本概念间存在的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对层次关系的正确判定是进行领域本体自动构建、文本数据挖掘等信息处理的基础研究内容。先将概念间可能存在的候选层次关系罗列出来,构建词性序列语义余弦相似度和关系词语余弦相似度混合的核函数分类器,将概念间层次关系的挖掘问题转化为分类问题;再通过对文本数据进行模板标注来训练分类器;最后输入预处理后的中文文本,使用核函数分类器对候选层次关系进行判定。以空军武器装备领域的中文文本为测试数据,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可靠,具有较好的正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分词的负面效果,提出了基于用字共现频率统计的外国译名自动识别方法.对译名的用字特征进行了统计,提出译名共现字串的概念,并由译名用字表与汉语常用字表得到了非译名用字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定义了译名的边界,在边界定义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对分词错误的调整方法.对开放语料的测试结果表明,与最大词频分词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译名识别中的准确率、召回率、F值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重启发式规则的中文文本特征值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中文文本的特点,以一种新的同义概念来替代传统的词为单位,并给出了同义概念之间权值的全新计算方法。我们不仅考虑了文本中词汇概率信息,还结合文本语义等多方面来提取文本特征值,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启发式规则的中文文本特征值提取方法,并给出了特征值提取模型和算法。通过与传统特征值提取方法的比较实验,证证明本文中提出的特征值提取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文本分类正确率,并达到了有效降低特征向量维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个人身份认证的正面人脸识别算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小波分解提取人脸特征技术和支持向量机 (SVM)分类模型 ,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人身份认证的正面人脸识别算法 (或称为人脸认证方法 ) .针对 M个用户的人脸认证算法包括二个阶段 :(1)训练阶段 :使用小波分解方法对脸像训练集中的人脸图象进行特征提取 ,并用所提取的人脸特征向量训练 M个 SVM(对应 M个用户 ) ;(2 )认证阶段 :先由待认证者所声称的用户身份 (姓名或密码等 )确定对应的一训练好的 SVM,然后用这一 SVM对小波分解方法提取的待认证人的脸像特征向量进行分类 ,分类结果将显示待认证人所声称的身份是否真实 .利用 ORL人脸图象库对该算法的实验测试结果 ,以及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时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了该算法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最大熵的汉语人名地名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了一个基于最大熵原理的汉语人名地名自动识别混合模型.该模型分为训练和识别两个模块.先从训练语料中抽取特征,利用最大熵方法对特征进行训练.然后使用经过训练的特征,并结合动态词表和少量规则,对测试文本中的汉语人名地名进行识别.达到了比较满意的识别效果.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finding people in large news photograph and video collections. Our method exploits the multi-modal nature of these data sets to recognize people and does not require any supervisory input. It first uses the name of the person to populate an initial set of candidate faces. From this set, which is likely to include the faces of other people, it selects the group of most similar faces corresponding to the queried person in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Our main contribution is to transform the problem of recognizing the faces of the queried person in a set of candidate faces to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he highly connected sub-graph (the densest component) in a graph representing the similarities of faces. We also propose a novel technique for finding the similarities of faces by matching interest points extracted from the faces. The proposed method further allows the classification of new faces without needing to re-build the graph. The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on two data sets: thousands of news photographs from Yahoo! news and over 200 news videos from TRECVid2004.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ver text-based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