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快速、稳定、可靠等需求,研究交换式以太网与TCP/IP协议相结合的网络数据传输方案的可行性。在分析交换式以太网传输时延的基础上,建立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模型,并采用Socket机制对模型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和方案的实际应用均表明,交换式以太网能够应用于工业CT数据传输系统,并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数据采集系统的计数逻辑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据采集系统的计数逻辑是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工业CT)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能够保证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逻辑工作的稳定、可靠和一致性,对于研制工业CT,提高工业CT的整体性能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实时采集,存储这些庞大的数据是工业CT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涉及到总线,采集与存储,设备驱动程序、系统级软件设计等关键技术。介绍了工业CT数据采集系统计数逻辑的设计方法,详细论述了数据采集系统计数逻辑的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给出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逻辑是工业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证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逻辑工作的稳定、可靠、一致性,对于研制工业CT,提高工业CT的整体性能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工业CT数据采集系统控制逻辑的设计方法,论述了数据采集系统控制逻辑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给出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4.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是工业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系统图像处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获取图像信息、研究图像内容的基础。如何实时采集、存储这些庞大的数据是工业CT系统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介绍了工业CT数据采集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针对工业CT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设计,论述了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模块设计、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部件互连)总线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硬件接口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克服了系统中的有关数据传输速率、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提高数据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工业CT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逻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瞿中  周海燕 《微机发展》2004,14(6):85-87
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逻辑是工业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证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逻辑工作的稳定、可靠、一致性,对于研制工业CT,提高工业CT的整体性能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工业CT数据采集系统控制逻辑的设计方法,论述了数据采集系统控制逻辑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给出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6.
数据采集系统是工业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处理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获取图像信息、研究图像内容的基础。如何实时采集、存储这些庞大的数据是工业CT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介绍了工业CT数据采集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针对CD-650BX型工业CT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设计,详细论述了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模块设计,给出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克服了系统中的有关数据传输速率、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提高数据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朕  王明泉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5):291-292
工业CT图像直接三维重建是近年来工业CT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针对FDK近似重建算法重建精度不高的问题,在不提高现有系统复杂程度的前提下,讨论了一种新的垂直双圆周扫描轨道在工业CT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FDK改进算法,获取物体投影的完备数据,提高重建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FIFO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据采集系统是工业CT(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ICT)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数据采集系统工作的稳定、可靠和一致性,对于研制和改进其质量和提高工业CT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程序查询的数据传输方式会因为其它程序的中断造成数据丢失,针对这一问题,对工业CT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设计与研究。将程序查询方式改为中断方式,在计数逻辑电路的数据通道前端加上FIFO缓存,从而保证了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可靠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工业CT体数据的3维显示性能,必须提高剖切显示的速度,为此可将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编程方法应用到体数据显示算法中来,由于GPU可利用可编程流水线来加速渲染复杂场景,而且图形应用程序可调用片段着色程序来实现剖切显示算法,这样几十个可编程片段处理器可同时对多个像素点进行采样。为了提高剖切显示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CT体数据剖切显示算法,并首先阐述了如何加载和预处理工业CT体数据,然后给出了Cg应用程序和片段着色程序的设计步骤;最后对工业CT扫描体数据进行了剖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PU的剖切显示算法不仅生成的图像清晰,具有稳定和较高的帧率,而且计算速度是CPU算法的2~9倍,可满足了工业CT图像系统快速3维显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在工业和医学中的应用,三维锥束CT(Computed Tomography)是显微CT和工业CT目前研究的热点.三维锥束CT系统一般采用FDK重建算法,算法要求锥束中心射线垂直于探测器且投影在探测器中心,然而由于系统机械精度的不足难满足要求,从而给重建结果带来伪影.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投影数据的校正方法:在重建前首先根据几何参数对每幅投影数据进行修正,修正完后再进行重建.实验结果证明:改进后能有效地改善几何参数误差引起的图像失真,对三维锥束CT扫描系统的几何校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ICT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关键算法的研究,即三维重建算法的改进和为提高测量精度所采用的双线性插值算法。改进的重建算法提高了三维面显示的效果,有效地抑制了三维面显示中的阶梯效应。另外,采用的测量算法使得测量误差在0.05mm以内,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工业CT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WinDriver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备驱动程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工业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工业CT)的图像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数据量急剧增加。因此,获取高分辨率、大容量的工业CT图像对数据采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时采集、存储这些庞大的数据是工业CT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这涉及到总线、采集与存储、设备驱动程序、系统级软件设计等关键技术。在工业CT中,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备驱动程序是Windows编程中最复杂、最深奥的工作。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是硬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硬件功能能够实现的保证,它不仅与所设计的硬件设备有关,而且涉及操作系统的内核。详细论述了WinDriver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备驱动程序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When assessing the structural role of an industry sector within an economic system, considering its relationship to other sectors is crucial. Among other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industry, one of the innovation accelerators or key 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 is evaluated. Specifically, we analyze inter-industry production inducement linkages within a qualitative input–output analysis framework, since it is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key structure of an economic system. Our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t spillover structure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s ICT industry within the national production system, as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grown dramatically over the years. The findings from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focused on changes in links, are as follows: First, ICT manufacturing showed a higher degree of heterogeneity than ICT service sectors in its sensitivity effects structure, an indication that this sector needs to be utilized in various other industries. Second, the spectrum of industries having significant production inducement linkages with the ICT industry is limited and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 effects of the ICT manufacturing sector diminished considerably although the ICT industry’s sensitivity effects increased. Finally, intra-industry linkages within the ICT industry are gradually strengthened especially between ICT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These findings call for sustained policy efforts to promote the virtuous circle in the overall inter-industry production inducement system, by increasing the utiliza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from other sectors by ICT sectors (especially ICT manufacturing)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ICT in other sectors.  相似文献   

14.
装配体的ICT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ICT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是ICT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仿真通常是针对单个零件的,而专门针对工业应用中常见的装配体的仿真研究还不够成熟。装配体具有“多零件多材质”的特点,通常的建模方法难以正确描述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仿真难度大。该文针对装配体的这些特点,提出一种有效的装配体CAD建模方法,给出了装配体的ICT仿真算法和应用实例。仿真结果与现实的ICT图像具有很好的相近性,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工业CT图像的分割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仁超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3):221-223
文章根据工业CT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业CT图像分割的算法。该算法是一种结合数学形态学和CANNY算子边缘检测的图像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取出实际工件的轮廓,并将实际工件的CT图像从CT切片中分割出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工业CT控制软件的定制开发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组件技术开发工业CT控制软件。重点分析了工业CT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控制系统中的主要信息;提出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工业CT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工业CT控制系统中的功能组件进行了划分;根据基金会现场总线的规范定义了功能组件的基本结构,进一步分析了组件的组装;采用COM组件技术完成了组件的设计及工业CT控制软件的开发。实际应用表明,组件技术对解决工业CT控制软件的定制开发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mbedding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tools in everyday practices among underserved populations in urban India. Using ethnographic investigations of PC-aided micro- and small enterprises (MSEs) in a low-income slum neighborhood in Mumbai, it pursued three broad research goals: first, to etch out organic ICT immersions in underserved technology environments; second, to articulate a new and evolving socio-technical system in an urban slum ecology; third, to seek a fit between goals of ICT for development and impacts of PC-aided enterprise on ICT access and adoption. Based on the ICT4D 2.0 approach interrogating the technology-for-development discourse, this paper substantiates the need for a “new view of the world's poor: one that views the poor not as passive consumers but agile agents and innovative producers of ICT products and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