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2×30吨双质体电磁振动落砂机进行了论证。这一理论的基本点是建立一符合工况的振动台、台架、砂箱三质体的振动-撞击交替运动的动力学模型。论证结果证明该设计是成功的。对同参数的单质体而言,双质体不仅能大幅受降低对基础的动压力,而且能取得满意的落砂效果。这一新的理论计算对设计们改造电磁振动落砂机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并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减振浮筏振动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减振浮筏振动响应研究林立,胡剑凌(中船总公司系统工程部)(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一、前言为了降低船舱内的空气辐射噪声和水下辐射噪声以达到安静型舰艇的目的,必须对舰艇内主要振动源采用弹性安装的方法进行振动隔离,由于双层隔振装置能明显地抑制从机...  相似文献   

3.
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随机振动隔离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车体的垂向振动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汽车双层隔振系统的垂向振动模型,导出在白噪声输入情况下系统随机响应方差及最优阻尼比的解析式。分析隔振系统动力参数对响应方差的影响,应用MATLAB软件对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比较,优化得出系统的最优阻尼比等参数。  相似文献   

4.
双层隔振系统耦合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减少柴油机交变力向基础的传递,提出多点自适应有源控制策略,进行双层隔振系统多方向耦合振动的主动控制试验研究。以双层隔振系统的上层质量来模拟柴油机,在下层质量上合理地布置次级振源,选取合适的误差评价点,针对这些点的振动响应实施控制。当自适应过程收敛时,下层各拾振点的振动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下得到有效抑制,则下层质量的耦合振动自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少了对基础的力传递。主动隔振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多点自适应有源隔振策略对于多方向耦合振动的有源控制是切实可行的,而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5.
电磁式主动隔振装置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式主动隔振装置性能实验研究张洪田,刘志刚,张天元,王芝秋,张志华(哈尔滨工程大学)一、概述传统的振动隔离装置主要是通过在振源和基础之间的加装隔振器构成单层或双层隔振装置,从而实现降低振源振动力向基础的传递率,达到隔振目的。通常由于装置固有特性以及...  相似文献   

6.
磁流变阻尼器实验建模及模糊半主动振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彦  何琳  褚福磊 《振动与冲击》2009,28(11):91-95
利用磁流变阻尼器特性试验数据,通过曲线拟合等手段建立了双sigmoid力学模型。该模型的参数是控制电流和振动频率、振幅的函数,能准确描述不同激励条件下阻尼力-速度滞回特性。建立了双层隔振系统模型,分析了阻尼比对传递函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模糊半主动振动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在宽频范围上能取得很好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7.
耀江大厦顶层屋面热泵的振动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耀江大厦27层屋面上六台热泵振动治理前后的振动和噪声测试数据的对比,简要阐述了安装在屋面上热泵的振动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产生振动影响和固体噪声传递的原因,并介绍了热泵双层隔振的方法和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8.
某柴油发电机组隔振装置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柴油发电机组隔振装置振动响应分析胡剑凌,沈密群,沈荣瀛(上海交通大学)一、前言为了降低船舱内的空气辐射噪声和水下辐射噪声以达到安静型舰艇的目的,必须对舰艇内主要振动源采用弹性安装的方法进行振动隔离,由于双层隔振装置能明显地抑制从机器至船体的振动传递...  相似文献   

9.
双层浮筏隔振系统中,筏体结构对隔振效果的影响重大,针对不同的筏体结构,在MSC/PATRAN中建立了浮筏的有限元模型,并且分析其固有振动特性、隔振效果,为隔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救护车担架主动控制隔振系统的概念,并引用惯性阻尼原理研究了救护车担架-卧位人体系统振动的主动控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担架主动控制隔振系统能有效地降低担架-卧位人体系统垂直振动和纵向角振动的加速度均方根值,从而在改善救护车担架平顺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大功率柴油机产生的宽频带振动,双层隔振系统具有良好的高频隔振能力,已在船舶等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在中、高速柴油机的内燃机车等领域,国内对于双层隔振系统的应用研究很少。结合国内首次研制的某型内燃动车动力总成系统,对双层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识别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作用在柴油发电机组上的激振力(矩)特性;然后建立了双层隔振系统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求得了理论力传递率;最后进行了双层隔振系统力传递率测试,获得了双层隔振系统实际力传递率,其力传递率明显低于单层隔振系统。对于双层隔振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应用映射的中心流形和范式方法,研究了冲击振动落砂机高维映射在其Jacobian矩阵的一对复共轭特征值土i穿越复平面单位圆周情况下的分岔:应用中心流形理论将Pomcaré映射化为二维映射,并得到了1:4强共振下的范式映射,从而讨论了映射在1:4强共振点附近的分岔图重组过程,定性分析了冲击振动落砂机在1:4强共振点及其附近的动力学特性.数值仿真结果也表明:冲击振动落砂机在1:4强共振点附近存在周期运动的Neimark-Sacker分岔和一些复杂分岔,如周期4轨道的Ton型和Tout型相切分岔.  相似文献   

13.
应用映射的中心流形和范式方法,研究了冲击振动落砂机高维映射在其Jacobian矩阵的一对复共轭特征值±i穿越复平面单位圆周情况下的分岔:应用中心流形理论将Poincaré映射化为二维映射,并得到了1∶4强共振下的范式映射,从而讨论了映射在1∶4强共振点附近的分岔图重组过程,定性分析了冲击振动落砂机在1∶4强共振点及其附近的动力学特性。数值仿真结果也表明:冲击振动落砂机在1∶4强共振点附近存在周期运动的Neimark-Sacker分岔和一些复杂分岔,如周期4轨道的Ton型和Tout型相切分岔。  相似文献   

14.
空气弹簧在75kg空气锤隔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南昌大学所开发的S-200-2型双曲囊式空气弹簧,以及以该空气弹簧为隔振元件的75kg空气锤惯性快式隔振系统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计算。该隔振系统可隔离低频振动,使基础的振幅及振动加速度均降低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电动式主动吸振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制了一种电磁式主动吸振器,并将之与被动双层隔振系统的结合形成组合减振装置,针对船舶柴油机的振动特点,开发了基于MLMS算法的自适应控制器,进行了数值仿真及模拟柴油机要机台架减振效果振,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对复杂振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某内燃动车组车下柴油发电机组的双层隔振系统隔振效果,对系统进行台架振动测试,根据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频域和时域传递特性分析,并结合振动评定指标评价该系统的隔振性能。然后,对车体和机组双层隔振系统进行模态实验和模态匹配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隔振性能良好,且不与车体发生耦合共振,隔振参数设计合理。最后,通过车辆线路运行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非线性点映射理论对偏心振动落砂机的运动状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周期与非周期运动的相平面流形图,并给出了周期运动及其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18.
惯性式冲击振动落砂机周期运动的Hopf分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惯性式冲击振动落砂机由周期运动失稳而产生 Hopf 分叉的问题。首先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将该模型的 Poincaré映射简化成两维的,然后根据平面 R2 上映射的 Hopf分叉定理研究此系统 Hopf 圈的存在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获得由 Poincaré截面上不变圈所表示的系统拟周期响应。  相似文献   

19.
浮筏隔振是从传递路径上控制舰艇机械噪声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分析浮筏隔振装置的性能及筏架上设备激励相位差的影响,并与双层隔振装置的效果进行对比,本文基于导纳理论建立了设备-浮筏-安装基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泵组小型浮筏隔振装置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频段,浮筏隔振装置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设备-上层隔振器、筏架-下层隔振器系统的垂向刚体振动固有频率ω1、ω2,故筏架上单台设备运行时其隔振效果与同固有频率ω1、ω2的双层隔振装置基本一致,而在低频段浮筏隔振装置效果略好;筏架上设备激励的相位差对中高频段传递到基座的振动功率流及振级落差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低频段的振动传递及隔振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惯性稳定平台建模及振动传递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锋  任戈 《光电工程》2006,33(4):19-22
根据对称性,在任意一个自由度方向将惯性稳定平台简化为单自由度系统。根据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惯性稳定平台的驱动模型和数学模型。万向环和柔性支撑组合使用让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结构紧凑,对线振动不敏感,能抑制部分角振动。转动惯量比较小时,驱动力矩主要由控制带宽决定。依据数学模型推导出振动传递率和惯性稳定平台系统扭转固有频率以及环境振动角频率之间的关系,惯性稳定平台系统结构上对大于6Hz的环境角扰动能够起到隔振作用。惯性稳定平台在两个自由度方向的闭环控制带宽都达到了100Hz,但系统闭环后的隔振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