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21不锈钢点蚀电位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正交设计和对比实验研究了温度、pH值以及Cl-和SO2-4含量对321不锈钢点蚀电位的影响.正交设计表明,温度和Cl-(Cl-≥0.014mol/L)含量对点蚀电位Eb的影响显著,但pH值(6~9)则没有影响.对比实验表明,当Cl-≤0.014 mol/L时,Cl-对Eb没有影响,当Cl->0.014 mol/L,则Eb随Cl-浓度对数升高而线性下降.点蚀电位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如不含Cl-,则SO2-4对Eb没有影响,当Cl-=0.028 mol/L时,Eb随SO2-4浓度升高而升高,并趋于稳定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法,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研究了Cl-浓度、pH值和温度对X70钢在HCO3-+Cl-介质中电化学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Cl-浓度、pH值、温度三因素对X70管线钢在模拟土壤溶液中腐蚀及钝化行为影响较大,三因素对其点蚀敏感性影响依次为:pH值Cl-浓度温度;在Cl-浓度为0.010 mol/L、温度35℃、pH值为8.2的模拟土壤溶液中X70钢的点蚀敏感性最大,钝化区间较窄(-0.257~0.204 V),当电位超过0.204 V时已处于过钝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泡方法研究了316L不锈钢在烧结烟气有机胺脱硫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主要对pH、温度、Cl-浓度和SO42-浓度变化引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在脱硫溶液中存在点蚀行为,随着溶液pH、温度、SO42-浓度(60~140g/L)、Cl-浓度(1~10g/L)因素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但当pH4、温度80℃、ρ(Cl-)10g/L时,对316L的腐蚀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测量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不同电位扫描速率下的极化曲线,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结合动电位扫描测量304不锈钢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H值的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结果表明,电位扫描速率为0.3~6 mV/s时,其对304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以及滞后环的大小的影响较小。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测量的点蚀电位表明304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随着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交流阻抗和动电位极化技术,在碱性硫化物溶液中,分别研究了阳极极化电位下 对 低碳钢钝化过程阻抗行为的影响,钝化膜临界孔蚀电位 与 浓度的关系以及临界 浓度随 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除氧的碱性硫化物溶液中,阳极极化的初期阻抗具有两个时间常数,随极化电位的升高,钝化膜逐步趋于完整;在点蚀的形成过程中,容抗弧半径逐渐变小,当极化电位为-600mV时容抗弧半径大幅度下降,并出现低频实部电感性收缩现象;在点蚀形成后的发展阶段,容抗弧半径继续减小,阻抗谱出现两个时间常数的双容抗弧.极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随介质Cl-浓度增加,电极表面的钝化倾向降低,临界孔蚀电位随Cl-浓度增加而线性正移.  相似文献   

6.
在吸收式热泵工况条件下,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研究了热泵用管材316L不锈钢在热网水中的点蚀电位Eb关于温度、Cl-浓度和p H值的关系,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316L不锈钢点蚀电位影响的显著程度为p H值温度Cl-浓度,且温度与p H值、Cl-浓度与p H值的交互作用较为明显。温度与Cl-浓度对点蚀电位影响负相关,而p H值则正相关。随温度的升高,其显著性在减弱,当高于75℃时,温度对点蚀电位影响则正相关但作用微弱。p H值的显著性明显且随p H值增大而增大。热网水中Cl-浓度较小,其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无显著性影响。在热泵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热网水p H值与温度的变化,把p H值控制在10.5及其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化学动电位扫描技术,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溴化锂(LiBr)吸收式热泵用管材316L不锈钢在热网水中的耐蚀性,建立了316L点蚀电位关于热网水温度、Cl-浓度和p H值三因素数学模型。通过腐蚀失重和电化学极化法进行了316L不锈钢在吸收器LiBr溶液中的点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与Cl-浓度对316L点蚀电位影响负相关,而p H值对其影响正相关,且各因素影响的显著程度为p H值温度Cl-浓度。吸收器条件下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仅为0.78μm/a,其表面点蚀坑多但较浅,且分布较均匀;但是316L点蚀电位Eb低于其氧平衡电位φ较多,点蚀仍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8.
22Cr双相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动电位法和恒电位法两种不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 Cl-浓度对22Cr双相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一致,22Cr双相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随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还分析了点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表明温度在临界点蚀温度以下时,蚀点处于亚稳定状态,只有温度高于临界点蚀温度时才能形成稳定的点蚀.   相似文献   

9.
应用超声波气蚀技术研究了溴化锂溶液温度对内燃机用Ti-6Al-4V钛合金造成的空蚀作用。研究了钛合金在不同溴化锂溶液温度中发生空蚀的特征,分析了空蚀行为与溶液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空蚀初期,合金受溶液温度影响的程度不大;随着溴化锂溶液温度的增加,粗糙度和空蚀深度先增加后减小,在溶液温度达到50℃时达最大值。当溶液温度升高后,合金点蚀电位与再钝化电位往负方向移动,合金的点蚀电位下降,更易发生点蚀过程。在溶液温度为50℃时,合金钝化膜达到最大破坏程度。溶液温度继续升高,合金自腐蚀电位开始正移,形成了新的稳定钝化区。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泡试验结合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测试研究了304不锈钢在含不同浓度Cl-的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引起304不锈钢产生明显点蚀的NaCl浓度为0.4%;随Cl-浓度和温度的升高,点蚀现象加重;点蚀电位与温度之间存在一线性关系;阻抗谱测试也显示出NaCl浓度大于0.4%后对钝化膜的破坏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1.
结合灰色系统的建模方法来评价缓蚀剂效果,用灰色 预测GM(1,1)模型可以预测出缓蚀剂缓蚀效果的变化.该方法与线性回归法相比精确度高、使用方便,对缓蚀剂的评价与分析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2.
烟气湿法脱硫系统中热管的耐腐蚀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比较碳钢、不锈钢和搪瓷涂层在不同浓度的硫酸中的耐腐蚀性能,得出搪瓷涂层具有非常优秀的耐酸性,说明利用搪瓷的表面技术制作热管在改进空气预热器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化学镀Ni-Cu-P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叶栩青  罗守福  王永瑞 《腐蚀与防护》2000,21(3):126-128,139
通过实验数据及图表论述了化学镀 Ni- Cu- P的工艺条件 ,探讨了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镀液的 p H值、施镀时间对镀层中 Ni、Cu、P质量百分含量、镀层的沉积速度的影响 ,总结随工艺参数变化镀层成分变化的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辽阳石化分公司烯烃厂F108裂解炉对流段炉管爆裂破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爆裂原因是由于炉管在高温下长期运行,管壁氧化腐蚀减薄并影响传热,同时管壁金相组织发生变化,使得炉管强度降低所致.  相似文献   

15.
不同形态硫化合物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原油中活性硫及非活性硫的来源及分布情况,分析了其腐蚀机理,阐述了硫腐蚀的特点并讨论了温度、浓度、时间、循环条件、金属组成等影响腐蚀的外界环境因素,指出了金属硫腐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用电化学方法(EPR 法)研究了不同材料和各种敏化条件对奥氏体不锈钢敏化程度的影响,并采用摸拟贫铬区的 Fe-11%Ni-Cr(6~18%)钢,研究了 EPR 法的特性.发现对不含 Mo 的钢而言,贫铬区的铬含量在16%以下时,就发生再活化溶解,因此,EPR 法比 Strauss 法更灵敏。试验后试样表面的金相观察发现:在晶界或夹杂物周围,首先发生方向性侵蚀点,然后,连结成腐蚀沟.  相似文献   

17.
硬质合金刺刀座注射成形工艺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硬质合金刺刀座注射成形工艺过程。结果表明 :金属注射成形可以生产出性能优良、形状复杂的硬质合金刺刀座 ;MIM工艺生产硬质合金制品与传统的 P/ M法相比 ,制品的尺寸精度较难控制。  相似文献   

18.
模式识别在金属大气腐蚀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对影响金属大气腐蚀主要因素的聚类分析,初步研究了运用典型地区金属大气腐蚀数据预测和评价有关地区大气环境腐蚀性.  相似文献   

19.
粉末注射成形硬质合金异形件热脱脂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硬质合金异形件表带注射成形的热脱脂工艺进行了研究 ,根据喂料的热失重曲线确定了热脱脂的四个阶段 ,并确定了理论预脱脂曲线 ,然后采用实验对该预脱脂曲线进行校正和条件优化 ,得出较理想的实际热脱脂曲线 ;研究了不同热脱脂工艺对硬质合金碳含量控制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露点低、氧含量低的氢气热脱脂气氛、选择合适的保温温度以及保温时间都能较有效地控碳。  相似文献   

20.
铝合金激光焊接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彦宾  曹丽杰 《焊接》2001,(3):9-12
概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难点,分析了铝合金激光焊接的质量问题。针对质量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论述了铝合金激光焊接在国内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