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1种以自行火炮随动系统为背景,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执行元件的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该系统以矢量控制为理论基础,采用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控制策略,选用DSP芯片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构成全数字矢量控制伺服系统。针对随动系统工作电流大的特点,采用MOSFET器件构成功率逆变电路,实现大电流控制。仿真试验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由TMS320F2812、外围接口电路及功率回路组成.系统采用以位置和速度调节为控制外环,以空间矢量控制的电流调节为内环的三闭环控制.位置环实现精确位置控制,速度环实现快速跟踪,电流环实现快速动态响应.转子初始位置由霍尔传感器识别,并在转子开始转动后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3.
由2407 DSP产生PWM信号驱动功率电路,可实现变频调速控制.该设计在TMS320LF2407与外接接口时,中间需加入1个电平匹配电路.DSP输出的6路PWM信号,经SN74LVC16244电平匹配后,再加1个电流驱动芯片MC1413,把信号输出给功率驱动电路工作.其通过同相接法驱动IPM,调速算法则采用SVPWM空间矢量算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DSP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志锦  易健  张博 《兵工自动化》2006,25(2):68-68,75
基于DSP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控制回路采用TMS320F240芯片,其三相电流以隔离传感器完成检测,通过两个电流传感器检测两相电流,可算出第三相电流值.系统主回路含三相全波整流桥电路,三对IGBT功率管组成的逆变器电路,制动电路及保护电路等.其中逆变器、制动电路和保护电路均集成于大功率IPM模块之中.  相似文献   

5.
军用库房自动测报系统主要有温湿度测量和报警两大功能。测报系统主机程序分主机主程序和接收中断子程序。主机主程序完成温湿度测量及记录、预解警、报警处理和历史信息查询等功能,接收中断子程序待机状态完成报警信号的接收处理,测量和预警时完成报警信号和相应回应信号的接收处理。系统分机主要完成发现并给主机发送报警信息,根据主机指示进行测量温湿度和预解警功能。此测报系统安装简单、隐蔽性好、成本低、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6.
王崇武  李宏 《鱼雷技术》2010,18(2):146-151
空间矢量调制(SVPWM)是三相PWM整流器中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方法。该文针对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中采用电流解耦控制的PWM整流器,建立了基于SVPWM的三相PWM整流器的Matlab/Simulink模型,SVPWM采用相邻的离散矢量跟踪连续变化的参考矢量,其跟踪过程只对矢量作用时间有限制而对矢量的组合顺序没有要求,分析了SVPWM的不同空间矢量组合对三相PWM整流器的谐波和功率因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三相SVPWM调制的交流侧具有良好的电流波形品质,且无功分量低,而两相SVPWM调制具有开关次数少,动态响应快,适合于大功率整流场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广忱  孟博  张英贤 《兵工自动化》2007,26(10):60-61,64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是依据变换器空间电压(电流)矢量切换来控制变换器的一种新颖思路的控制策略.利用Freescale公司数字信号处理器56F805实现空间矢量脉宽调制.DSP 56F805包含PWM、故障保护、程序和数据Flash等模块.采用标么值系统可以提高运算精度,并可使各种容量电机的物理量及控制系统中各调节器的参数范围大致相同.DSP程序通过判断指令所在扇区、计算占空比等步骤产生PWM波.将PWM波经LC滤波得到实验波形,验证了利用DSP 56F805实现SVPWM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TMS320F240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运动控制实验平台,采用三项交-直-交逆变电路和检测电路及相应外围电路构成三项变频器,其上位机使用PC.变频器与感应电机和电机负载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流调速系统.逆变器的主开关器件,选用智能功率模块(IPM).DSP控制器以TMS320F240为核心的SEED-F240 DEMO版为基础开发,包括信号的A/D转换和接口等.负载使用5K38UN270Q三项感应伺服电机所带磁粉离合器,对称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波由TMS320F240的通用定时器1与3个全比较单元配合产生,采用M/T法测量转速.只要遵循该实验平台的接口协议,设计所需控制软件,即可实现其运动控制,并已成功地用于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V/F恒定调速控制等项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一种双环数字控制系统。由脉冲码盘、四细分电路以及单片机的硬软件构成了数字位置环;由四细分电路输出经LM331完成F/V转换以及同相和反相放大器、PWM发生器构成了模拟速度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消除间隙自振动以及解决快速性与平稳性之间的矛盾,系统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BangBang控制、非线性阻尼控制和常规线性控制的数字逻辑切换,提高了控制质量。本系统造价适中、性能优良,可作为机器人或CNC机床伺服单元的控制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单结晶体管弛张振荡电路在单片机温控系统触发电路中的应用,针对晶闸管过零触发电路中必须具有过零检测电路,致使结构复杂的缺点,提出了省去过零检测电路的单结管弛张振荡触发电路的原理,详述了主电路采用两只单向晶闸管反并联和触发电路采用单结管弛张振荡电路的硬件电路,以及温控系统采用PID调节和触发脉冲的通断时间采用单片机内部定时控制的软件结构。并提供了该软件的主程序,定时中断子程序和触发子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1.
袁帆 《兵工自动化》2006,25(10):57-59
采用DSP处理器实现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该系统由主电路、控制和辅助电路构成.主电路中逆变器采用IGBT功率模块.控制电路以TMS320F240芯片为核心,将系统控制、通讯、显示与保护,系统参数、故障等信息保存在芯片存贮器中.辅助电路由辅助开关电源、驱动及电流电压检测电路组成.系统初始化后进入由键盘、显示、SCI、故障处理等模块组成的后台程序.而前台程序主要进行内外两环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机转速的变化会导致系统对直轴电流、交轴电流的控制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电流矢量解耦控制线性化补偿方案。在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理想化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及控制模型,设计了电流矢量控制方法程序流程图,并在实验环境下搭建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实验平台,采用电流霍尔传感器及电压传感器分别对电机的两相电流、直流母线电压进行测量。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升高,补偿后id精度明显提高,提高了电机电流的解耦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智能恒压差控制技术的数控直流电流源,结合开关稳压与串联反馈的调整实现高精度、小纹波、低功耗数控直流电流源.系统以P89LPc938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开关预稳压和串联稳压调整电路构成两级稳压电路,两级间通过PWM智能恒压差控制技术降低功耗.并以ADS1110将输出信号反馈到单片机,形成模拟内环和数字外环的双闭环调节系统.同时使用过流和短路保护电路,提高电路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伺服系统全数字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DSP的全数字化无刷直流电机伺服系统,由包括DSP和片外存储器的以TMS320F240组成的小系统,及反馈信号采集模块2部分组成.系统原理是:三相交流输入经整流、稳压后为逆变电路提供直流电源,逆变电路所需的触发信号则由DSP提供,输出占空比可调的PWM信号通过调整的宽度控制功率管的开关时间,实现对无刷电机的控制.其数学模型的建立条件为电动机的气隙磁场沿气隙方波分布、绕组通电时磁通忽略不计、功率管压降为恒值、各相绕组对称.伺服系统采用内环为电流环,外为速度环,最外为位置环的三环串级控制结构.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控制方案可使系统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机械传动试验台数字控制以计算机为核心,变频器和交流电动机作调速系统,液压泵站和加载器构成加载系统.试验台载荷、转速控制信息由用户输入.其PCL-812PG多功能卡可实现控制信号的D/A转换,输出模拟电压,通过数字阀,控制液压泵站输出流量.负载控制加载器,模拟实际工况.也能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输出转速.  相似文献   

16.
交流电动机节能及保护控制系统,根据电机负载电流,用单片机进行星-三角切换改变绕组电压,实现节能,系统采用霍尔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对电压和电流采样,转化成电压信号输给压控芯片LM231,AT89C51对脉冲计数测频,求得电压值和电机电流,AT89C51通过模拟开关检测信号,由74HC165扩展拨码开关设定系统参数,系统软件对电机过载和短路、缺相、欠压、三相不平衡等进行监测,实现自动保护。  相似文献   

17.
利用FPGA高速并行处理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交流伺服高精度反馈系统。给出了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并设计实现了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反馈信息的高速高精度采集,将设计的系统应用于1 kW永磁同步电机交流伺服平台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克服DSP无法完成算法控制和反馈信息采集同时进行的缺陷,改善了反馈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和精确度,有效地提高了交流伺服的带宽和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C8051F005控制的蓄电池充放电系统由双向AC/DC整流逆变子系统和DC/DC充放电子系统组成。AC/DC子系统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构。电压外环采用C8051F005数字PI算法实现,电流内环则采用模拟电路实现。DC/DC系统实现直流电能与蓄电池电能转换,保证蓄电池充放电过程所要求的电流、电压和时间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