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高萌 《兵工自动化》2021,40(1):60-62
为解决制导弹药实验可靠性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GO法和Bayes估计的制导弹药可靠性评估方法.利用Bayes法对多源先验信息进行处理,采用威布尔分布作为分布拟合,结合GO法,生成GO图并进行运算,构建系统可靠性模型,给出系统可靠性评估,并以制导弹药控制系统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先验信息,又体现了GO法对复杂系统分析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电动飞机驱动系统由于存在反馈环无法用成功流(GO)法进行可靠性分析,直接断开反馈又降低了分析结果的精度,为此提出一种通过建立布尔方程解决含有反馈环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设置反馈信号为系统输入,根据信号流向和GO法操作符运算规则建立含反馈信号的布尔方程,并与其他反馈信号的方程联立求得各反馈信号的表达式,进而获得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GO法对引信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建立引信的GO模型并进行GO定量计算和可靠性评价。结果说明GO法不需分时段建立多棵故障树,其根据信号流的顺序建立的GO图清晰明了,通过编制软件程序,计算机运算即可得到每个信号流具有的状态以及相应的概率,最终得出引信系统工作各个状态的概率,而针对引信系统多态、有时序的特点,采用GO法进行系统可靠性分析合适。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提高爆炸逻辑网络系统可靠性水平,识别系统的薄弱环节,基于GO法(goal oriented methodology)原理建立了爆炸逻辑网络可靠性分析方法。根据某单输出爆炸逻辑网络的工作原理建立了GO图模型,并利用状态组合法进行可靠性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单输出爆炸逻辑网络系统的可靠度为0.977,最小割集为雷管I_1、雷管I_2、雷管I_3、零门N_1和零门N_3。建立了单输出爆炸逻辑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框图,并计算了系统可靠度,结果与GO法状态组合法一致,验证了GO法运用于单输出爆炸逻辑网络可靠性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GO法在引信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O法是一种面向成功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与故障树分析方法相比,对于流程性系统和有时序系统的可靠性分析,GO法更能反映出系统的原貌。引信系统具有多态有时序的特点,为了减少应用故障树分析其可靠性时的工作量,应用GO法对某弹底机械触发引信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完整的GO图,计算出了系统的可靠度。结果表明:应用GO法得到的引信系统可靠性分析结果与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得到引信系统可靠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而运用GO法分析的工作量却大大少于故障树分析法,GO法分析引信系统的可靠性也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6.
江秀红  段富海  陈璞  金霞 《兵工学报》2014,35(9):1443-1450
针对惯性导航系统(INS)结构复杂、难以进行精确的系统可靠性分析和维修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O法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INS预测维修平台设计方法。利用GO法建立INS的可靠性分析模型—GO图,依据部件的寿命分布函数及时间应力采样更新部件的可靠度,实现部件残余寿命及系统可靠度的动态预测和评估。对不满足系统可靠性指标的INS,利用综合评价法权衡部件的贡献度、失效频度、检测度等影响因素,计算出各部件的维修优先度。最后按INS部件失效率恒定、失效率可变及故障部件隔离等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明所设计的INS预测维修平台是可行的、有效的,评价结果可为维修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针对惯性导航系统(INS)结构复杂、难以进行精确的系统可靠性分析和维修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O法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的INS预测维修平台设计方法。利用GO法建立INS的可靠性分析模型—GO图,依据部件的寿命分布函数及时间应力采样更新部件的可靠度,实现部件残余寿命及系统可靠度的动态预测和评估。对不满足系统可靠性指标的INS,利用综合评价法权衡部件的贡献度、失效频度、检测度等影响因素,计算出各部件的维修优先度。最后按INS部件失效率恒定、失效率可变及故障部件隔离等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明所设计的INS预测维修平台是可行的、有效的,评价结果可为维修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首先将燃油供给系统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主导动态,并假设燃油供给系统为惯性环节,构建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推力闭环控制系统.然后基于LMI理论提出了一种单输入单输出系统PI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并给出了该控制器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最后基于该方法设计了超燃冲压发动机单点喷油推力闭环控制系统的PI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给出一种简易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标准系数法,这种方法能够根据系统的特征多项式迅速确定校正环节的设计参数.通过在反馈回路中引入同动压成比例的PID控制器来自适应调节飞机倾斜稳定回路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得控制律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飞机总能量控制是一种全新的综合飞行/推力控制技术,从控制飞机总能量的变化与分配出发,全面解决纵向飞行轨迹控制与速度控制之间的耦合问题,进而建立起一体化的综合飞行控制系统.文中研究了基于能量方法的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包含飞机纵向姿态控制回路和发动机推力控制回路的飞机质点能量运动模型,并以某型飞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综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能量方法的控制系统实现了纵向飞行轨迹控制与速度控制之间的解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强调了准确建立导弹数学模型是稳定回路参数优化的前提,接着由控制理论明确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与闭环回路希望极点的关系。应用牛顿下山法求出闭环回路的零极点,进而用数学规划中的直接搜索法对稳定回路参数进行优化。最后结合某型号的实例作了优化计算,得到了稳定回路的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11.
曹慧  段富海  江秀红 《兵工学报》2020,41(4):792-798
针对成功流(GO)法可靠性分析过程复杂问题,将通用发生函数(UGF)与GO法结合,提出适用于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的UGF-GO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GO图中各操作符结构关系,建立相应的系统结构UGF计算公式分析系统可靠性,不仅降低了GO图的计算复杂度,而且还简化了GO图共有信号修正过程。通过对比概率公式算法与UGF-GO算法的可靠性分析结果,验证了UGF-GO算法应用于复杂多态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有效性与简便性。UGF-GO算法应用于某型飞机供电系统,结果表明从失效机理到退化建模,UGF-GO算法能完整地分析具有性能退化行为的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GO法对某型制动系统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制动系统GO图,进而确定操作符的状态概率,通过GO运算得出系统的可靠度。系统的每个功能操作符分别代表系统的功能部件。可通过定量计算求系统的割集,然后进行系统的定性分析。实例表明该方法分析方便,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
由于基于流量的单变量控制涡轮发动机动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较差,提出了基于喷嘴数开环控制和变量燃料泵流量闭环控制的方法,进而实现涡轮发动机的无级变速。闭环控制采用改进的自适应算法,使得双变量控制方法简单实用,适用于无级变速反舰兼反潜的重型水下航行器,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和平稳性。仿真结果表明,水下航行器涡轮机动力系统采用喷嘴数开环调节和变量燃料泵流量闭环调节的双变量方式,系统的压力波动和转速波动小,同时较采用单一流量调节的系统燃料秒耗量降低了28%,涡轮叶片前的温度也可降低约230K。  相似文献   

14.
某柴油机高原使用供油系统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原条件下柴油机使用暴露出的气缸盖燃烧室烧蚀等可靠性问题,分别进行了不同喷油泵最大供油量和不同喷油器喷嘴结构参数下,柴油机整机性能高原模拟计算与试验研究,得出了高原环境下通过调节供油系统控制柴油机热负荷的方法。通过性能优化模拟计算与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当减小喷油泵最大供油量及采用增大喷孔数、减小孔径和减小喷雾锥角的喷油器的供油系统技术状态高原调整方案,降低了柴油机热负荷,提高了柴油机高原条件下的可靠性。采取所确定的供油系统调整方案后,海拔高度4 500 m时,柴油机功率降低27%,其他控制参数均在限制范围内,可满足车辆在高原地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未来采用大长细比、轻质新型复合材料的飞行器结构模态频率进一步降低、气动伺服弹性问题更加严峻的问题,采用智能变结构控制方法,将广义坐标作为反馈量,并针对静不稳定弹性飞行器设计了纵向姿态控制器;然后,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定点仿真检验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时域响应特性和对扰动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当弹性模态频率与刚体频率接近时,与传统的基于陷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相比,增加弹性反馈变量的智能变结构控制方法是一种解决气动伺服弹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变体飞行器变形过程中的跟踪控制问题,基于切换线性变参数控制理论建立了变体飞行器模型。为了抑制变形过程中控制器切换和不确定性的影响,保证闭环系统有限时间有界同时满足指定的H性能指标,基于模态依赖平均驻留时间方法和多Lyapunov函数方法,提出一种切换有限时间H跟踪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系统的有限时间鲁棒稳定性,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使飞行器系统准确跟踪指令,且对于控制器切换和不确定性具有鲁棒性,降低了控制器设计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