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不同煤燃烧方式多环芳烃生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比较了不同煤燃烧方式多环芳烃生成特性。固定床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随温度升高出现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流化床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流化床煤燃烧多环芳烃生成量要少于固定床燃烧方式,总量上低1~2个数量级。固定床燃烧(管式炉等)PAHs低温由热解生成,高温由前驱物生成。流化床燃烧PAHs低温由高环芳香性物质的热分解和缩聚反应生成,高温由小分子烃类的聚合。图12表1参13  相似文献   

2.
在管式固定床上进行了石化污泥与煤的混烧试验,着重研究了质量掺混比、燃烧温度和燃烧停留时间等因素对底渣中多环芳烃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污泥质量掺混比的增大,底渣中多环芳烃排放量呈明显上升态势;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多环芳烃排放量先上升后下降;随着燃烧停留时间的增加,多环芳烃排放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存在一个临界停留时间.在各种工况条件下,低环多环芳烃排放量均高于高环多环芳烃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燃烧方式对塑料垃圾燃烧时PAHs和PCDD/Fs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出燃烧方式对塑料垃圾焚烧过程中多环芳烃和二恶英排放的影响,在两种不同类型试验用燃烧反应器上进行了聚氯乙烯的燃烧试验.燃烧的烟气参考GB 86-5119和USEPA1613方法采用色质联用分析仪收集分析,对烟气中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聚氯乙烯在流化床燃烧反应器上燃烧时生成的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的总量要明显低于固定床燃烧反应器上的生成量.流化床燃烧方式能够抑制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的某些发生机制.多环芳烃和二恶英排放特征的关联关系非常明显,可以作为塑料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的实时监测替代物.  相似文献   

4.
以正庚烷-正丁醇-多环芳香烃-甲苯简化机理作为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应用AVL-FIRE软件耦合CHEMKIN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进气状态(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和进气涡流比)对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低温燃烧多环芳香烃(PAHs)生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的提高,PAHs各组分的生成时刻提前,缸内最终生成量增加,尤其是A2(菲)和A4(芘);在燃烧后期,随着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的提高,PAHs各组分消耗速率加快;随着涡流比的增加,PAHs各组分生成时刻提前,A1(苯)、A2(菲)和A3(萘)缸内最终生成量增加.当涡流比从1.2变化到1.6时,A4(芘)的缸内最终生成量随涡流比的增加而减少;而当涡流比从1.6变化到2.4时,A4的缸内最终生成量随涡流比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修改化学动力学软件CHEMKINⅢ,建立了正庚烷HCCI燃烧下排放特性数值模拟的多区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正庚烷HCCI燃烧下芳香烃(苯)与多环芳烃(萘、菲及芘)的生成及演变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中采用了正庚烷的燃烧与分解、多环芳烃生成的详细反应机理(共包括107种组分、542个基元反应).结果表明,缸内压力变化趋势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核心区由于温度较高,其中的正庚烷已充分燃烧,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极小;边界层区和缝隙区温度较低,尤其是缝隙区,其温度与壁面温度保持一致,正庚烷在其中不能充分燃烧和分解,同时这两个区域成为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的塑料组分燃烧时生成的多环芳烃的特性,以及相应的抑制措施,在小型三段流化床上进行了混合塑料的燃烧试验,研究了不同燃烧温度时,以及相同一次风下二次风配比比例不同时多环芳烃的生成特性。并就混合塑料添加煤和不添加煤燃烧时多环芳烃的生成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混合塑料燃烧时,多环芳烃排放总量要比单组分燃烧多环芳烃量加权平均后的水平低;添加煤燃烧时,排放水平比不添加煤有明显的下降,在加20%的煤的时候排放水平最低;一次风量相同时,加适当比例(约0.20时)的二次风,可以取得抑制塑料垃圾生成多环芳烃的最佳效果。图12表1参8  相似文献   

7.
正庚烷部分预混燃烧下多环芳烃生成的简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反应流与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小分子烃类燃料预混燃烧下多环芳烃生成的详细机理(101种组分,544个基元反应)进行了简化,得到了包括52种组分,83个基元反应的简化机理.采用该简化机理对乙烷预混燃烧下多环芳烃的生成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简化机理计算得到的反应物与部分生成物摩尔分数的变化趋势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在该简化机理上加入正庚烷分解和氧化的主要反应(27种组分,36个基元反应),构成了庚烷火焰中多环芳烃生成的简化机理(62种组分,1 19个基元反应);同时对该简化机理在正庚烷部分预混燃烧下多环芳烃的生成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简化机理进行计算时所得到的温度分布、主要反应物与部分生成物的摩尔分数的变化趋势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台共轨柴油机,基于正庚烷/甲苯/正己烯混合物简化动力学机理耦合三维CFD数值模型,模拟不同进气组分(O_2、H_2和CO_2)耦合喷油时刻对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不同进气组分下,随喷油时刻提前,缸内活性自由基(OH、O)质量分数及其分布区域增大,NO生成量增多.但随喷油时刻过度提前,燃烧始点反而推迟,燃烧放热速率、缸内燃烧压力与温度峰值降低,NO也相应减少;相比其他进气组分,进气掺O_2时缸内O自由基质量分数增大,碳烟(Soot)降低且喷油时刻对其影响较小;进气掺H_2时,缸内燃烧压力和温度峰值最高,OH自由基质量分数及分布区域最大,Soot随喷油定时提前大幅降低;进气掺CO_2时,缸内燃烧压力与温度峰值最低,OH和O活性自由基最少,当喷油时刻提前超过24°CA BTDC时,燃油逐渐喷射到压缩余隙容积形成局部过浓区,C_2H_2和多环芳香烃芘(A_4)生成量增多,Soot排放随喷油定时进一步提前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燃煤流化床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系统地讨论了燃煤流化床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多环芳烃的理化性质、起源及其取样和分析。其次对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燃烧参数对多环芳烃形成和排放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多环芳烃减量化方法和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循环流化床中谷壳与煤共燃降低SO2排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对谷壳与煤共燃降低SO2的排放进行了实验,着重研究了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对SO2生成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谷壳与煤共燃能够降低煤燃烧的SO2生成量50%以上;加入谷壳的比例存在一个最佳范围,不超过30%;共燃时SO2的生成量随床温的升高而增加,SO2的减排率随床温的升高呈起伏变化,温度为850℃时减排率最大;共燃时过量空气系数变化对SO2的生成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reliability of hydrogen engines of unmanned vehicles and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hydrogen as fuel when using the method of its production during the decomposition of hydrogen-containing molecules of liquid-phase organic compounds in a plasma discharge under the action of intense ultrasonic exposure are considered.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as a result of decomposition in the acoustoplasma discharge of liquid hydrocarbons, solid-phase carbon-containing products are forme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occur in the liquid phase and hydrogen-containing combustible gas is formed. Hydrogen-containing gas can be used as fuel immediately after synthesis, i.e. it does not require separation, since in addition to hydrogen it contains only impurities of CO2 and water vapor.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formaliz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ightening the control of mutual compliance with the efficiency of hydrogen engines of the same series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ir mass production.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hardware-software modeling were used in the study. The term “unerroric of quality mutual compliance control” i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a set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ols for such control. The principle of in-depth testing of the technical condition of such engines of one series is described in a multidimensional formul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problem for three of their operating parameters at once. The condi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mutual correspondence of the measured values of such parameters in the conditions of serial production of hydrogen engines are formalized.  相似文献   

12.
锅炉烟尘测试时,必须对锅炉出力进行测试。但监测中,许多小型锅炉往往不具备相关的计量装置和仪表,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用烟气量和空气过剩系数来计算锅炉的出力的公式,在实际使用中,该方法简单易行,其结果和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怀。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工混凝土掺用氧化镁技术规范》中的Ⅰ型氧化镁(MgO),研究了该型MgO膨胀剂(MEA)细度对掺粉煤灰水泥浆体膨胀性能的影响。即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及同步热分析(TG DSC)分析了掺MEA水泥浆体中MgO的水化性。结果表明,养护温度相同时,MEA的细度对水泥浆体内MEA中MgO的水化和水泥浆体的膨胀无显著影响,产生的膨胀均能补偿水泥浆体的收缩;MEA的细度可从试验设计采用的45 μm筛筛余15%左右增加到30%左右,这将有利于MEA生产企业的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4.
汽油特性参数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汽油的特性参数对汽油机的燃烧和排放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市售汽油特性参数间关系的统计分析,得到了汽油密度同汽油的平均氢碳原子数之比和汽油空气混合气的理论空燃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式。这些统计关系式可用于由测量的汽油密度值推测汽油平均氢碳原子数之比和汽油空气混合气的理论空燃比等,还可用于改善汽油机热计算精度和汽油机空燃比的测量、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5.
刘咏梅  朱正智 《热力透平》2005,34(2):121-125
介绍了汽轮机零件的封存特点、防锈要求及防锈油性能对比试验的方法,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客观验证了各种防锈油的性能。试验表明,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防锈油,才能保证汽轮机零件长期封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催化裂解是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一种重要途径。综述了生物质催化热裂解技术使用的反应器、催化剂类型,以及催化热裂解过程中热裂解温度、吹扫气、升温速率、生物质原料等条件的影响,展望了生物质催化热裂解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车门是机车车体的重要部件,是司乘、维修人员的通道口,它具有分隔空间、密封防雨、隔音消音、保温隔热等功能,紧急情况下作为逃生救护通道。通过回顾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使用过的铁路干线机车车门,浅析其结构特点,并对比介绍了近年来新开发的两种铝合金结构车门。  相似文献   

18.
应用瞬态谱分析方法对燃烧流化床声波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发现气泡能量分布呈Gamma分布形式,在Argyrious和Yoshida等人提出的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燃烧流化床气泡能量分布模型,并通过优化迭代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在实验和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更加切合实际的燃烧流化床气泡能量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驰  余力  梁杰 《中国能源》2003,158(2):11-15
本文综述了煤炭地下汽化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我国“长通道、大断面”煤炭地下气化新工艺给予了技术经济评述,并提出了发展煤炭地下汽化技术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600 MW超临界脱硫机组,通过7组入炉煤的试验,研究了入炉煤含硫量对原烟气中SO2浓度的影响,以及含硫量变化对机组运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入炉煤含硫量增加0.1%,烟气中SO2浓度将增加约265 mg/m3,相应的每吨煤机组综合运行成本约将增加1.61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