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目的调查我院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患者受照剂量分布和剂量参考水平,并分析各种剂量参数如皮肤峰值剂量(PSD)和剂量面积乘积(DA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患者的剂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84例,接受经皮心脏介入(PCI)患者51例。记录每例患者DAP值、参考点累计剂量值(CD)以及透视时间,总采集图像幅数。采用热释光剂量片(TLD)矩阵测量患者皮肤剂量。TLD矩阵大小为10行9列,行间隔5cm,列间隔4cm。结果对于PCI,DAP均值为7946.91μGym 2 ;CD均值为1395.3mGy,平均透视时间10.9min,平均采集945幅。PSD范围为38.91~184.79mGy。DAP与PSD的相关性为0.54,PSD与CD的相关性为0.53。对于CAG,DAP均值为2690.84μGym 2 ;CD均值为431.6mGy,平均透视时间为2.9min,平均采集544幅。PSD范围26.18~120.37mGy。DAP与PSD的相关性为0.52,PSD与CD的相关性为0.45。结论患者所受皮肤剂量峰值低于所致皮肤损伤辐射阈值(2Gy)。各种辐射剂量参数(如DAP,CD和透视时间等)的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仿。从结果可以看出PSD与DAP、CD等参数相关性较差,因此基于这些数据对个体皮肤峰值剂量进行估算的方法较不科学,需要对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病介入诊疗中的X线电离辐射对心血管病患者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收治接受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患者244例,按介入术式不同分为四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组8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组72例,射频消融术组48例,起搏器植入术组3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 h、 24 h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微核。同时记录患者手术全程辐射的累积皮肤表面入射剂量(CD)、面积剂量乘积(DAP)、透视时间(FT)等,观察各种介入诊疗中患者接受的辐射损伤程度和差异。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组CD和DAP值显著高于其他三组,而其他三组间CD和D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术后2 h染色体微核率为16.3‰ ± 4.2‰,P < 0.05),术后24 h为17.5‰ ± 5.1‰,,明显高于术前水平(13.8‰ ± 4.7‰,P < 0.05)。结论 不同介入术中,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不同,但介入诊疗中的电离辐射都可能会造成患者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研究汉族受检人群体重指数(BM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辐射剂量面积乘积(DAP)值、透视时间相关性,早期判断和降低高辐射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451例汉族人群CAG患者资料,男276例,年龄32~87岁;女175例,年龄42~84岁;BMI值17.30~35.42 kg/m2。根据BMI值分为4组,A组25例(BMI<20 kg/m2),B组204例(BMI 20~24.9 kg/m2),C组192例(BMI 25~29.9 kg/m2),D组30例(BMI>30 kg/m2)。计算各组DAP和透视时间均值,采用非参数Kruskal- Wallis检验多重比较各组BMI患者DAP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或LSD- t检验比较各组BMI患者透视时间。结果 DAP均值在A组为(1 070.07±541.33) μGy/m2,B组为(1 326.82±606.91) μGy/m2,C组为(1 937.99±1 030.31) μGy/m2,D组为(2 654.53±1 296.69) μGy/m2;透视时间均值在A组为(3.53±2.08) min, B组为(2.70±1.80) min, C组为(2.75±1.88) min,D组为(2.71±1.69) min。组间比较,除A组与B组间D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其它各组间透视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年汉族受检人群CAG手术中DAP值随BMI增高而增加,透视时间在BMI<20 kg/m2时明显延长。介入手术中不仅要了解BMI增高造成DAP值增加,更需特别关注BMI<20 kg/m2时手术难度提高所致透视时间延长造成的DAP值增加。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各类介入操作中患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我科CT引导下介入诊断和治疗259例次患者的检查资料。介入操作包括穿刺活检、引流、射频消融、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等6种方法。浏览PCAS系统上的医学信息和图像,并记录患者所接受的介入诊疗方式、扫描时间、扫描次数、总毫安秒、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制定的蒙特卡罗有效剂量转换公式进行计算。结果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射频消融术、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引流、活检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是(25.62 ± 10.43) mSv、(19.02 ± 7.35) mSv、(18.69 ± 6.39) mSv、(16.22 ± 5.60) mSv、(10.66 ± 4.51) mSv和(9.67 ± 3.81) mSv,粒子植入术的有效辐射量明显高于其他介入操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引导下单次介入操作有效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引起辐射损伤及后续并发症的危险小,但多次介入治疗累积的有效辐射剂量可能会较大,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野战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施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中不同的投照体位对患者辐射剂量和影像质量的影响,为剂量优化提出建议。方法 用标准体模测定冠脉造影9个不同投照体位下图像清晰时剂量面积乘积(DAP)和入射表面剂量(ESD)透视和摄影的辐射剂量值;并在方舱内对6只实验动物施行9个不同投照体位下的冠脉造影,观察比较不同体位的影像质量。结果 不同投照体位下,透视时DAP剂量范围值为12.96 ~ 31.28 μGym2/s, ESD透视范围为21 403.33 ~ 71 106.67 μGy/S;摄影时DAP剂量范围值为39.55 ~ 87.59 μGy/s(10帧),ESD剂量范围值为67 647.25 ~ 212 498.54 μGy(10帧)。正位剂量值最小,脾位最大,其他体位与正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体位影像质量平均评分值范围为3.55 ~ 3.85,正位影像质量最好,脾位最差,其他体位与正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不同投照体位,辐射剂量、影像质量不同。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手术需要,合理选择投照体位以期既能保证图像质量又能减少患者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中DSA设备显示的实时辐射剂量率,为医务人员合理控制辐射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9月采用美国通用公司DSA机介入诊疗的冠心病患者30例,对术中DSA机由透视模式转换为电影模式时各自序列显示的辐射剂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透视辐射剂量率为18.5~212.0 mGy/min,均值为(114.7±42.1) mGy/min;电影辐射剂量率为216~1 691 mGy/min,均值为(970.1±298.4) mGy/min。透视与电影辐射剂量率总体均值之比为1︰8.5。数字平板探测器面积越大,辐射剂量率均值越大,电影辐射剂量率均值较透视辐射剂量率均值增高趋势越明显;透视辐射剂量率均值较电影辐射剂量率均值低,差异显著。结论 医务人员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应合理选择DSA设备类型,密切观察动态实时显示的辐射剂量率,及时调整检查模式及可控参数,即刻评估可能致患者放射损伤的剂量水平,合理控制辐射剂量,以降低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UAE)术中所经受的X射线照射及降低辐射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早期90例和近期10例UAE辐射剂量资料,采用DSA机(Angiostar Plus)配置的穿透电离室型剂量监测系统(Diamentor KI和Diamentor ED),在线读取面积剂量乘积(DAP)(cGy·cm2)和入射表面剂量(ESD)(mGy).结果 早期90例UAE透视时间(28.60±23.73)min,摄影(87±38)帧,DAP均值(6 178±3 802)cGy·cm2,ESD均值(3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 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治疗1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5),而4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 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 < 0.05)。P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后4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TACE可以改善PHC患者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9.
邹旭公  李晓群  陈源  黄大钡  张健 《工业加热》2018,(11):1056-1059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C臂CT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不可切除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2年3月—2016年3月经病理确诊Ⅰa期NSCLC应用C臂CT引导经皮RFA病例。穿刺精确性、穿刺时间及穿刺调整次数用于评价其可行性,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 V4.0)评价其安全性,改良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 )用于评价其有效性。结果 33例患者共38次RFA,肿瘤长径平均2.3 cm(0.9~3 cm),中位穿刺时间平均12 min(5~28 min)。中位穿刺调整次数平均4次(3~6次),穿刺精确性为(3±0.3) mm(0~9 mm),并发症包括气胸4例(grade2),咯血2例(grade2)。33例患者RFA治疗后的1年、2年总生存率为84.8%、75.7%,无瘤生存率为63.6%、45.5%;手术平均累积剂量和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14 377.8 μGy×m2和24.3 mSv。结论 C臂CT引导经皮穿刺RFA治疗不可切除Ⅰa期NSCLC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安全性;近中期有效性确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影像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且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患者的临床资料。替罗非班应用方案:支架释放前或单纯弹簧圈栓塞完成时经静脉给予负荷剂量(8.0 μg/kg,3 min内推注完毕),继而维持剂量(0.1 μg/kg?min)至术后24 h,撤药前2 h给予负荷剂量抗血小板口服药物替换。观察分析替罗非班应用期间发生的颅内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结果 入组208例患者中支架辅助栓塞166例(79.81%),单纯弹簧圈栓塞42例(20.19%)。替罗非班相关颅内出血4例(1.92%,均发生在支架辅助栓塞队列),其中术中3例(1.44%),术后1例(0.48%);血栓栓塞事件6例(2.88%,支架辅助栓塞5例,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其中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0.48%),术后维持用药期间血栓栓塞相关症状5例(2.40%)。结论 经静脉负荷剂量继而维持剂量替罗非班在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中预防性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