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服装面料在润湿时,其热阻低于干燥状态下的热阻.通过试验并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出了织物热阻的降低程度随其含水率变化的公式,皮尔逊相关系数R2-=0.94096.根据此公式对PHS模型进行改进,使其对热耐受时长的预测更加准确,并将改进后的模型称为PHSW模型.通过将PHS、PHSW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改进后的PHSW模型在低相对湿度及中等相对湿度情况下,对于干球温度小于38℃的环境预测热耐受时长的准确度有显著提高,而对高温(Ta≥38 ℃)及高湿度(RH≥80%)环境的预测结果两者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模拟自然环境的混凝土综合耐久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喜  马宝成  冉晋  魏建军 《混凝土》2015,(2):18-21,25
目前,国内外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主要为分项单独评价,与混凝土实际所处环境有较大差别。通过设计由干湿循环、碳化和冻融循环等组成的模拟自然环境的混凝土综合耐久性试验,测试了混凝土动弹模量、微观构造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各因素并不单独发挥作用,而是相互之间发生交互影响,产生叠加效应。而且,混凝土材料微观孔隙的变化与各影响因素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城关区2010—2019年细菌性痢疾发病和同期气象数据,使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象因素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系,并采用双变量响应模型与分层模型探讨湿度与其他气象因素对细菌性痢疾的交互影响。结果 共报告细菌性痢疾8 700例,男女性别比为1.18∶1,5岁以下儿童占39.80%,7—9月为发病高峰。以各气象因素的中位数作为参考值,高温(P_(95))、高相对湿度(P_(95))、高降雨量(P_(95))和高风速(P_(95))的累积效应在滞后3 w时最大,累积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52(95%CI:1.12~2.04),0.65(95%CI:0.56~0.76),0.74(95%CI:0.62~0.89)和1.16(95%CI:1.03~1.32);低日照时数(P_5)的累积效应在滞后1 w时最大,累积相对危险度(RR)为1.12(95%CI:1.01~1.24)。交互模型结果显示高相对湿度与低温、高日照时数同时出现时细菌性痢疾发病数最少,而相对湿度与风速之间几乎未显示出交互效应。结论 高温环境有利于细菌性痢疾的发生,而高相对湿度和高降雨量可减弱细菌性痢疾的传播;相对湿度、气温和日照时数对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存在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对室内外老化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特征进行比较和评价,按照北京市五环路上、中、下3个面层的结构与材料类型,在室内成型SMA-16,AC-25,AC-30沥青混合料试件,分别进行不同老化程度下的间接拉伸疲劳试验,根据时-温等效原理建立不同老化程度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并与室外自然老化13a的沥青路面芯样进行对比,研究室内外老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化效应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影响随试验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强;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对老化效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AC-25AC-30SMA-16;间接拉伸试验条件下3种沥青混合料室内外老化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差异不大,可以通过室内老化试验对室外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不同森林环境对人体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多研究表明森林环境对人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定量研究进一步探究不同森林环境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以北京地区城市公园及山区的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为样地,选取城市商业广场环境作为对照,测量热、声、光、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测量实验志愿者生理和心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各类森林环境对人体身心均有积极的效应,体现在心率下降、心率变异性增强、血压下降、血氧浓度提升、血流灌注指数下降、情绪紊乱总值下降等具体指标上。不同类型样地的影响程度有一定差异,环境质量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使生理或心理指标呈现优化的趋势。基于研究结果,建议科学选择和应用有利于人群健康水平提升的森林环境,以发挥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模拟混凝土内部与盐溶液接触、外部与空气接触的半浸泡环境(如隧道衬砌混凝土所处环境),将混凝土一端与Na_2SO_4溶液接触,另一端暴露在空气中,通过改变环境相对湿度、水灰比和Na_2SO_4溶液质量分数,分析这3种因素对混凝土水分蒸发速率的影响,对混凝土内部的盐溶液传输机理是否符合灯芯效应传输原理进行验证;同时采用核磁共振(NM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从微观角度分析其中原因.结果表明:环境相对湿度越低、水灰比越大,混凝土水分蒸发速率越大;Na_2SO_4溶液质量分数越大,混凝土水分蒸发速率反而越低,说明当混凝土处于半浸泡环境下时,其中的Na_2SO_4溶液传输过程并不符合灯芯效应传输原理.NMR和XRD分析发现,在盐溶液传输过程中,混凝土孔隙内的盐溶液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钙矾石和石膏等化学侵蚀产物,细化和堵塞孔隙,且环境相对湿度越大、盐溶液质量分数越大,化学反应程度越大,从而造成其中的水分蒸发速率降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叶立  张梦伢 《暖通空调》2022,(2):137-141
以某SUV 6座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仿真方法对乘客舱热舒适性进行研究.以某地夏季高温环境为研究背景,考虑了太阳辐射和人体生理热,采用PMV-PPD和相对湿度指标对乘客舱内的热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表明,车舱内冷空气流速、乘客体表温度分布在舒适的范围内.通过分析评价指标的分布状态,可以清晰地了解乘客舱热舒...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混凝土中自干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水胶比、矿物掺和料种类及掺量对由混凝土自干燥引起的自身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提出了矿物自干燥效应系数k与有效水胶比re等2个参数,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龄期下,混凝土自身相对湿度下降值均随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水胶比小于0.4的混凝土其自身相对湿度变化规律可用非线性方程表征,有效水胶比rc可有效地反映不同龄期下矿物掺和料种类和掺量等变量对混凝土自干燥效应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对环状基坑群开挖导致的环境变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环状基坑群开挖产生的孤岛效应及其对应的建筑物的孤岛状态的概念,拓展了现有规范对于建筑基础变形的评价指标。建立了竖向孤岛效应评价指标和横向孤岛效应评价指标,为多基坑同期开挖的环境变形控制提供了一套新的指标体系。通过背景工程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认为:孤岛建筑的竖向孤岛效应主要受单位时间内开挖量的影响,且主要影响位于"岛中央"的建筑。呈现较为明显的沉降叠加效应。多基坑分期分批开挖,有利于控制竖向孤岛效应的发展。横向孤岛效应主要受基坑开挖顺序控制。主要对"岛周边"的建筑产生影响。采用两侧对称开挖卸载,有利于控制建筑物的横向孤岛效应,采用非对称开挖卸载时,应尽量先进行大方量的开挖、支护,然后在进行小方量的开挖,以减小底板在开挖中的受扭程度。  相似文献   

10.
以六冲河斜拉桥为背景,采用空间有限元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斜拉桥桥塔不同龄期混凝土结合面的收缩应力分布规律,并比较不同分层浇筑时间间隔、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配筋率以及中美规范下的收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中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桥塔截面突变及环境年平均相对湿度对桥塔结合面的收缩效应影响显著;浇筑时间间隔、配筋率对桥塔结合面的收缩效应影响较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美国AASHTO规范计算的收缩效应明显高于JTG D62—2004,并建议对JTG D62—2004中规定的构件理论厚度h加以修改。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综合管廊通风除湿有效时长的变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以通风换气效率、通风除湿效率作为技术性评价指标进行比选,以最优通风形式评价6个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综合舱通风除湿效果,判断其与通风除湿有效时长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搭建通风除湿有效时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一端进风一端排风”通风形式的除湿表现最优;通风分区长度和通风换气次数达到一定值后除湿效果趋缓;进风温度与廊内温度初始值的差值越小除湿效果越好;对于相关性系数:进风相对湿度>断面宽高比>通风分区长度>通风换气次数>廊内相对湿度初始值>进风温度;模型预测的通风有效时长拟合值与数值模拟结果之间的误差为0.43%,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夏季商场中庭建筑能耗过高、热舒适性差的问题,以西安某大型商场为例,利用热线风速仪、TSI室内空气品质测试仪及红外线温度计对中庭建筑的风速、温度、相对湿度、CO浓度和CO2浓度等五项参数进行了实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中庭温度升高、CO2浓度降低,而风速、相对湿度及CO浓度无明显变化规律。通过PMV和PPD评价指标对室内热环境进行了分析,并从温室效应、烟囱效应等角度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贺绍华  李栩铭  邱逸涛  汪毅 《工业建筑》2022,(3):164-170+226
为探究春夏季平均相对湿度80%、日间平均气温30℃以上的华南地区湿热环境下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合理使用配比及抗压尺寸效应,以粉煤灰、聚乙烯醇(PVA)纤维、养护环境和试件尺寸为基本参数,对2类9组共108个ECC材性试件进行破坏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ECC抗压、抗折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到适于华南湿热环境的ECC合理使用配合比及其抗压尺寸效应系数。结果表明:华南自然湿热养护环境下,ECC的抗压、抗折和劈裂抗拉强度主要由PVA纤维控制,增加胶凝材料中粉煤灰掺量有利于改善ECC的抗折性能,但不利于提高其抗拉强度,粉煤灰掺量为35%、PVA纤维掺量为1.0%的ECC抗压、抗折和劈裂抗拉性能综合最;标准养护、湿热养护、温水养护条件下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平均系数为fcu70.7∶fcu100∶fcu150=0.93∶1.00∶0.78,轴心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的平均系数为fc70.7∶fc100∶fc150=0.96∶1.00∶0.93;温湿度对横...  相似文献   

14.
在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的基础上,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地铁乘客夏季热感觉投票值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直线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因素与影响乘客热感觉相关性按显著程度的排序为:温度相对湿度性别乘坐频率年龄层单程乘坐时长乘坐状态服装热阻.温湿度仍然是影响乘客热感觉的主要因素,同时性别和乘坐频率也与乘客热感觉显著相关,水平为0.05(双侧).结合问卷情况对典型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模糊正交法在耐腐蚀混凝土外加剂配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改善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以减水剂、阻锈剂、引气剂、硅灰等化学外加剂和矿物外掺料为原料配制了耐腐蚀混凝土外加剂.运用模糊正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立抗蚀系数7d和28 d抗压强度多目标隶属度函数的基础上,以模糊综合评价值为目标函数,对耐腐蚀混凝土外加剂配制方案进行评判.结果表明:利用模糊正交法能估计出耐腐蚀混凝土外加剂各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可得到耐腐蚀混凝土外加剂的最佳配制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步行和骑行为主要方式的主动出行通过提高体力活动水平能够对居民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尽管城市绿道是主动出行的重要空间载体,但仍存在使用强度不均的问题。研究表明,优化建成环境能够增加居民使用绿道的时长及频率,但建成环境对绿道使用的影响尚缺乏城市尺度的广泛研究,同时忽略了地理环境的空间效应。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使用轨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建成环境要素对绿道使用强度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在城市功能定位与圈层分异作用下,绿道使用强度呈现出四环内高-高集聚、近郊区低-低集聚的总体特征;2)影响绿道使用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房价、居住区密度、历史文化资源密度、人口密度、到河流的距离、绿地率及绿道15min步行可达性,均对本地绿道使用强度具有直接效应,其中房价的影响最为突出;3)随着市民健康意识和健身需求的提高,本地人口密度和居住区密度对邻近地区具有间接溢出效应;4)大都市地区绿道建设具有绿色绅士化现象。研究结果提高了对城市尺度绿道使用的空间异质性的认知,有助于规划者优化建成环境以提高绿道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统计资料,综合考虑了在贫数据、不确定的复杂系统内影响设计—施工一体化程度的多个相关因素。建立了包含技术、经济、规模、环境和风险 5 个层面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以 2010~2014 年为时间维,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相关性较大的部分指标。构造出多属性判断矩阵。利用灰熵理论与 TOPSIS 理论相结合,计算出各指标的数值,以综合评价系数为评价依据得出各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排序。并对于各影响因素重要性提出了促进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础埋深对承载力离心模型试验中粒径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delling of models的方法研究基础埋深对圆形浅基础承载力离心模型试验中的粒径效应的影响规律。使用的地基材料为经过粒度调整的河砂,其平均粒径为0.6 mm,模型基础直径为5~40 mm,模型基础直径与地基材料平均粒径的比值在8.3~66.7之间,模型基础埋深与直径的比值为0,0.5和1.0;模拟原型直径为200~1500 mm。利用粒径效应评价指标对试验中的粒径效应进行定量讨论,结果表明,随着基础埋深的增大,粒径效应的范围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减小。同时,给出粒径效应范围图,用于选择合理的模型基础尺寸或地基材料尺寸。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2014,(5)
为制备与水泥界面具有良好黏结能力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用改性水泥胶浆,以聚合物乳液、树脂、超细水泥和外加剂为原料配制了聚合物改性水泥胶浆。运用正交试验与模糊数学分析结合的方法,在建立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黏附性、流动度多目标隶属度函数的基础上,以模糊综合评价值为目标函数,对灌缝砂浆配制方案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利用模糊正交法能够得出灌缝砂浆各影响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并得出一个灌缝砂浆的最佳配制方案。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大地震损毁城镇的震害效应与重建选址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汶川大地震严重损毁城镇的震害效应主要有断层错动效应、场地及地基效应、地形震动放大效应及地质灾害效应等类型。损毁城镇重建选址问题涉及地震断裂、地质灾害及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等诸方面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考虑问题的基本原则应是:对于位于地震断裂带上且地质环境恶化、存在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必须异地迁建;对于虽然损毁较严重、但远离断裂带且不存在致命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应按照“科学规划,规范避让,合理调整抗震设防标准”的原则,原址重建。重建选址还应重视地质灾害的隐蔽性、诱发因素的多重性与长期持续性等问题,加强地质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及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